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二百五十二章 归化

万历新明 第二百五十二章 归化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万历十年腊月二十三,朱翊钧在紫禁城中武英殿接见了来京朝贡的顺义王。

顺义王此生第一次进入帝国京师,见了巍峨雄壮的紫禁城,心志险些被夺。而内部已经改造的极具现代感的武英殿,更让他舌挢不下。

待他行过三拜五叩之礼,朱翊钧细细看时,见这顺义王年过半百,脸色红棕,眼睛细小,身材却厚大。身穿明廷所赐袍服,束发右衽,要是不说话,倒看不出是一位草原上的大汗。

此际他跪伏在地,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喊道:“长生天保佑的,伟大天可汗陛下万福。”

朱翊钧听了“天可汗”的称呼,眉头微微一皱,笑道:“顺义王一路上辛苦,平身吧,赐座。”顺义王又用汉话谢了恩,方战战兢兢的在赤色云花的小墩子上坐了。

朱翊钧笑问道:“顺义王——”

顺义王忙躬身打断朱翊钧的话,叽里咕噜用蒙语说了几句。边上的通译翻译道:“臣不敢在陛下面前称王,臣和孩儿们愿意世世代代做天可汗的马,以供驱驰,陛下称呼臣特穆尔就好。”

朱翊钧闻言,眉头又是一皱,撮了撮牙花子心道:“这般顺从,却不好逼迫过甚了也。”看向坐在下首的张居正。

张居正心领神会,接着话头道:“顺义王不可如此。王爷所享王爵乃先皇钦赐,皇上对顺义王也屡次加恩,你如此固辞,有妄测君心或怨望之嫌。”待顺义王听了翻译额头滴出汗来,张居正又拱手对着朱翊钧道:

“皇上,顺义王未曾做过朝官,不懂得这些,臣以为只取他一片忠心,所谓不知者不怪罪也。”朱翊钧点点头。

特穆尔哪里还能坐得住,又跪地说了一大套,意思是自己蛮夷之人,不知朝廷规矩,还请皇帝恕罪。

朱翊钧见他趴在那里战兢兢的,如同露出肚皮的狗儿一般,心中也觉得无趣。强打精神说道:“万历三年时,老顺义王奏本给他的城池赐名,朝廷赐名归化——朕听闻归化城蔚为壮观,不知何等模样?你给朕说一说。”

顺义王听了,躬身奏道:“回皇上的话。我等化外之民,一直未承王化,逐水草而居,困苦不可胜记。幸得先帝恩典,准许通贡互市,我们才得了生计。”

“彼时先父虽然贵重,但也住着帐篷。后来因钟金哈屯心慕中华,才极力主张建设库库哈屯——万历三年时,蒙朝廷赐名归化。”

说到这里,顺义王特穆尔偷眼看了下御座上的皇帝,见他盯着自己,听得甚是认真,就继续说下去道:

“臣父与钟金哈屯于隆庆六年奠基建城,选址在敕勒川丰州滩。其地北枕阴山,北部可通草原,南临黄河水,与鄂尔多斯隔河相望。东连蛮汗山,西连河套,土地肥沃,地形平坦,灌溉便利——因用青色的砖建的城池,蒙语称‘呼和浩特’,意思是青色的城池。”

“臣父选此地建城,是希望奔波的土默特部能够永远安居,希望归化城能够给土默特部族提供足够的青草和粮食,而永远不为中华之患。”

朱翊钧听了这话,心中转着念头,脸上全是喜色,正所谓龙颜甚喜也。张居正待通译说完话了,接过话头问道:“如今归化城中,有多少人?可有汉人?汉人多吗?”

顺义王低头答道:“如今归化城有五万余丁,至于汉人有多少,臣没有安排人数过,不过据臣所知,有好些汉人僧侣在弘慈寺讲经。”

朱翊钧听了,微微颔首,笑问道:“弘慈寺么,朕知道,听说里面好大一座银佛,可真?”

顺义王脸上的肌肉颤了颤,仿佛皇帝这话揪着他的心脏甩了一圈一般。脸上也做不出别的表情,只能用力低着头道:“回皇上的话,此乃忠顺夫人的愿心,臣父也赞助了些许。”

朱翊钧听了,不置可否,坐在那里沉吟不语。张居正见状,接过话题问道:“如今蒙古各部,是信奉藏传佛教的多还是汉地佛教的多?”

这问题朝廷当然有答案,但张居正此时问出来,不过是与朱翊钧打个配合,让顺义王摸不清皇帝的情绪罢了。

顺义王听了张居正此问,不由自主的说了句“阿弥陀佛”,微微抬起头道:“回总理大臣的话,不敢相瞒,如今蒙古各部,多信奉格鲁教派,毕竟草原上的佛教源流都来源于塔尔寺。”

张居正听了,微笑道:“那顺义王可知那索南加措喇嘛如今还在否?”

顺义王听了,又是不由自主的念了句佛,方回道:“臣先父万历六年时去青海拜过活佛,回来就建弘慈寺,前年建成以后,说是要请活佛来归化城传法。未等活佛来,他却西去了——臣活佛听说健在。”

张居正听了点点头,把活佛的话题放下了,却突然问道:“弘慈寺名字谁起的?”

顺义王听了吓了一跳,连忙道:“这个,这个是忠顺夫人起的名字,这个,这个我也觉得不好听。”

张居正道:“皇上登基以来,广弘佛法,多次下旨拨银子,大修梵宇并译经书,青海、藏地等边墙之外,大多庙宇都请皇上赐了名——如今弘慈寺乃归化城第一梵刹,顺义王夫妇为何不请示朝廷,让皇上赐名?”

朱翊钧在御座上听了,假惺惺摆手道:“弘慈寺落成,是老顺义王和忠顺夫人的功德,朕一分银子不拿,就起个新名字,成何体统?”

顺义王听了,从小墩子上起身,扑通一声跪下道:“钟金哈屯起的名字本来就不好听,再说了,她焉能与陛下相提并论?还请皇上赐予嘉名,也让归化城同沐皇恩!”说完,那脑袋就梆梆的往金砖上磕。

朱翊钧连忙叫身边人拦住,叹口气道:“既然顺义王如此恳切,朕也不矫情了,提个名字供顺义王和忠顺夫人参详——朕听闻,藏地称庙宇为‘昭’,昭昭有光者,明也。称‘大昭寺’如何?”

张居正等大臣听了,个个称颂。当然,只有知道皇帝所欲的张居正才发自肺腑的觉得这个名字起得绝妙。顺义王不明所以,但听了翻译的话之后,也脸露喜色,再次叩谢皇恩。

朱翊钧又嘱咐丹陛下的臣下道:“索南加措佛法精湛,修行高深,天下佛门无不敬仰。传朕的旨意,要请他来京,弘扬佛法——嗯,太后必然也是欢喜的。”

一众陪同接见顺义王的张居正等大臣都躬身承旨。朱翊钧又道:“朕自继位以来,虽然也做了些弘扬佛法,光**门的事情,但还是远远不够——若顺义王有意,索南加措活佛来京师之后,朕也可也送他到归化城大昭寺去住在些日子。”

听了皇帝这话,顺义王忙跪地谢恩,并顺便表达了自己夫人钟金哈屯对皇帝的谢意。

朱翊钧叫他起身道:“顺义王,这大昭寺的‘昭’字么还有别的意思,所谓‘昭昭有光者,利于兵’。朕对于土默特部,尚有别的期许。”

顺义王听得通译讲出“有利于兵事与作战”,心里一阵扑腾,生怕土默特部步了察哈尔部的后尘。但多年历练之下,其面上却未显露。只躬身回奏道:“臣等,皇上犬马也,敢不奉命?”

朱翊钧哈哈一笑道:“具体安排,你听张老先生跟你说说,朕还有别的事情。今日就到这里吧。”待他话音落下,身边魏朝高声喊喝道:“众臣跪安!”

张居正等携顺义王叩拜于地道:“恭送陛下!”朱翊钧于是起身转过屏风,顺义王听得皇帝身上玉佩轻轻碰撞的悦耳声音逐步远去,心中松了一大口气。

抬起头看时,却见张居正目光炯炯的看着自己。刚对上视线,总理大臣瘦矍的脸上露出笑容,对他招手道:“顺义王,你跟老夫来。”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