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二百三十八章 钟楼

万历新明 第二百三十八章 钟楼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理学被皇帝有意的打压,众多卫道之士生气、发怒,无能狂怒到如丧考妣,耿定向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在京师百万计的人口中,真正在意的又有几人?

自从朱熹写出“兀然存心乎草木、器用之间,此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成饭也。”之论后,道学就成为了格物学不共戴天的敌人,尽管他的学说在元明两朝处于官方哲学的地位,朱翊钧也必然要黜之而后快的。

当然,作为后世的干部,朱翊钧对思想领域的工作极端重视。后世中国的道统,一言以蔽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经典著作都被写入宪法,义务教育也轮番灌输。然而,在思想领域,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仍然倔强生长,个别时候甚至能占领舆论高地,究其本因,不过是经济基础决定而已。

他在南台“尊孔而薄朱”,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尽管帝国从南到北,一只叫做“资本主义”的幼兽正在他的呵护下生长,但在它长出獠牙,用狂野的力量撕碎大明农耕经济和其上层建筑之前,对于已经渗入中国人骨头血脉的“儒教”,即便是皇帝也不敢轻撄其锋。

......

但毕竟风还是起了,李贽等人发表的诸多文章不过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南台会议之后,理学面对的才是真正的狂风骤雨。

众多能够把握住时代脉络的思想者,面对着理学摇摇欲坠的现实,都在仰察天地鸿宇,俯瞰国计民生,思考中国千年未有之变局,欲占领新思想的高地。

“理学‘失其鹿’,天下可共逐之”,就是南台会议在本时空中华思想史、文化史和一切历史中的最大意义。它的召开,是本时空世界史无法绕开的一个时间节点,而在它召开三天前罗马教廷使团的觐见,更是新文明孕育过程中一个妙到毫巅的巧合。

三个传教士在接到京师大学聘书时,欢喜的脑袋都是晕的。范礼安反复追问利玛窦,当日下午跟徐光启谈了什么。利玛窦道:“我没有,我没说什么。我只是讲了讲我曾经受过的教育,徐光启伯爵还问了问你们两个的经历。我可以起誓,我们能够被聘为教授,与我与徐光启的交流无关。”

范礼安生于名门,和教宗保禄四世是老乡,深受教宗关爱。他十九岁时获得巴度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后来又进入圣安德大学,攻读神学、数学、物理和哲学,属于罗马教廷中d的学霸级主教。

罗明坚与之相比不遑多让,其人在后世被称为“西方汉学之父”,在意大利求学期间获得了两个法学博士学位。更令人叫绝的是,此时的他已经完全掌握了汉语,并可以用文言文写作,思维更是已经部分中国化。

利玛窦出生于意大利马切拉塔,家里经营利氏药房,也算当地的名门。中学毕业后,师从并从师数学家克拉乌学习天算,其时范礼安也当过他的老师。利玛窦所学涉猎广泛,天文、数学、几何、地理等无所不包,掌握希腊语、拉丁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正在深入的学习汉语。

这三个传教士并不知道自己在朱翊钧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反倒因为一路北上所受到的冷遇,在觐见皇帝之前,已经将自己的期望值往下调了好几次,到最后范礼安告诉自己,只要皇帝能够接见自己就是使团的最高成就,再奢望其他的上帝都不会原谅自己的贪婪。

当时失望越多,此时获得的果实就越甘美。三人组万万没想到,皇帝居然连送大礼包:即将派使团访问教廷;赏赐土地建设教堂,甚至还给了京师大学的教职!

如此恩遇,一下子征服了三个传教士的心。在他们的传教事业中,从未得到如此待遇,即使在日本传教有成的范礼安,在接到教育部送来的聘书之后,也激动的红了眼眶。

......

筹建中的京师大学占地八百亩,从早就弃用多年的西厂改建而来,北门正对着灵济宫。在寸土寸金的京师之中,动迁近百户,建设比国子监大二十倍的学府,京师大学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占地大了,建筑就差点意思。因为水泥、白灰已经大规模量产,京师大学建筑物多数用砖石结构,与此际北方已经开始出现的坡顶瓦房类似,只不过玻璃窗又大又多,室内采光较好。

教室和学生宿舍简陋,但教授所居还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尤其是给朱翊钧专门修建的宫殿,更是美轮美奂。除了这些地方,京师大学还有一座条石所建的钟楼,由澳门的葡萄牙匠师指导建设,是京师第一幢具有欧洲风格的建筑。

当然,此际中国的匠师建设砖石结构的高塔,技术上毫无问题,朱翊钧指示在京师大学建造大钟楼,本就是打着“兼容并包”的主意,让其中师生明白中西文化交流正是皇帝所欲。

......

三个传教士压抑不住激动的心情,在鸿胪寺通事带着通译的陪同下,在还在进行收尾工程的京师大学里转圈儿。利玛窦眼睛尖,远远就看见了那个尖顶建筑,因不敢相信,还揉了揉眼睛。

鸿苞居士屠隆远远指着那钟楼道:“这钟楼是广东布政司报效,请来的澳门葡萄牙匠师设计建造,你们欧罗巴人看着这样式应该眼熟吧。”

范礼安手搭在额头上,结巴道:“我......我的上帝,这是个钟楼?”

几人快步走了一刻钟,才走到钟楼下方。离得禁了,越发觉得此楼宏伟。钟楼占地接近一亩,高度接近三十丈,顶端四面都有表盘,建筑风格正是欧洲开始兴起的耶稣会巴洛克风格,双柱、光滑坡顶,卷涡纹,庄重高贵、典雅大方,颇有震撼人心的美感。

屠隆介绍道:“此钟楼是朝廷定下京师大学规划之时开始建造,历时三年完工,造价四万两——是整个京师大学最昂贵的一幢建筑。”范安礼等人赞叹不已。

众人正在欣赏的时候,恰逢时钟走到上午十点,大钟鸣响,响亮而又悠扬,几个传教士都听得痴了。屠隆待钟声听了,又介绍道:“吾皇建这钟楼,一个是方便京师民众掌握时辰,还用来验证一件大事。”

利玛窦指着钟楼,用半生不熟的汉话问道:“这钟叫什么名字?”屠隆瞠目结舌不明白什么意思,他身边的通译直接用拉丁语回答道:“名字简单,就叫做‘大学钟’。”利玛窦点点头。

范礼安问道:“不知道陛下要验证什么?”屠隆笑道:“诸位跟我进来。”

迈上钟楼的台阶,利玛窦发现这大学钟底下居然还有两名明军荷枪实弹的站岗。

屠隆拿出礼部腰牌,跟站岗的明军交流几句,那明军推开厚重的木门,示意他们一行人可以进去。

范礼安等人跟着屠隆进入楼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光滑的白色理石地面,光可鉴人,能照出人影一般。

再往前,映入眼帘的是圆形的铜栏杆,栏杆中间有一个球形的铜摆,摆的下面有根细细的长针。长针之下,是洁白的沙盘,沙盘周围用铜条镶嵌出量角。

自然而然的,众人在看到铜摆上面的钢绳的时候,就沿着钢绳向上看,随即所有传教士都倒吸一口长气。

利玛窦问道:“这钟楼是不分层的?”屠隆此前来过一次,略带得意的介绍道:“不是,顶上往下五丈,是安装大钟的地方,大钟机关底下才是这个大摆。看见那个旋转楼梯没有,除了这个大摆,楼里只有这个楼梯了。”

“陛下说了,这个钟楼固然所费不菲,但为了装下这个大摆,再花十倍的银子也值!”

范礼安笑道:“陛下装这个大摆要证明什么呢?”屠隆哈哈一笑,站在沙盘外,拿起一个铜制长杆,对利玛窦道:“利先生,请用这个钩子将那铜摆钩过来。”待他钩过来之后,屠隆又让他将沙盘边上栏杆上一个卡勾套在铜摆之上。

利玛窦依言而行,屠隆道:“利先生,你现在正站在周天零度的地方,你说,如果你打开那个扣子,把摆放开,这摆应该在零到一百八十度之间的直线上摆动吧。”

利玛窦仔细检查了一下这个大铜摆,排除了一切人为干预的因素。范礼安和罗明坚不明所以,也跟着利玛窦检查了一遍。

利玛窦道:“没错,这大摆应该是直线摆动的。”屠隆笑道:“那你可以放开它了。”

利玛窦按动开关,那大摆就从它面前摆了出去,摆下的长针在洁白的沙盘上画出一道清晰的轨迹。利玛窦道:“这能说明什么?”

屠隆道:“咱们绕着这楼梯上去,看看大摆顶端的万向轴,再走下来就可以见到明显结果了。”

一个小时之后,几个传教士面面相觑,脚下的量角和沙盘都无可辩驳的证明,大摆已经偏转了大约十度,在沙盘上画出了一个清晰的对称的花瓣图形。

屠隆道:“尽管本官很少翻看格物期刊,但这大摆落成的时候,我还是来看过的,也等了两个时辰。”

“这大摆每三十七个新时转动一周,证明了我们脚下的大地自己也在转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