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二百二十四章 筹码

万历新明 第二百二十四章 筹码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赠送给王一修一本圣经之后,使团四人从知府衙门告辞出来,都有些灰心丧气。伊内斯看着手中印刷精美的《大明宗教管理条令》,对罗明坚道:“米歇尔神父,请您尽快将这法律翻译出来。现在我们得到的信息不多,但从这本册子上看,中国人至少在法律的完备、印刷术上的造诣超过了欧洲。”

“从这两天我们所见到、听到的情况来看,我很担心,特伦托会议的成果会因为这册子而颠覆。”

范礼安等三名教士听了,脸上变色。利玛窦叫到:“伊内斯,特伦托会议是‘天主圣神所感动出来的成果’,它是颠仆不破的。”

伊内斯所说的“特伦托会议”,是罗马天主教改革的主轴。因为中世纪天主教会的腐化,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新教派掀起了“新教运动”,并最终导致天主教会分裂。

马丁.路德在正德十二年(1517)年撰写了《九十五条论纲》,反对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券,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他在神学上强调因信称义,宣称人们能直接读《圣经》获得神启,以《圣经》的权威对抗教皇权威。

嘉靖十三年(1534 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促使国会通过的有关宗教改革的法令《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首领,拥有任命教会各种神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拒绝接受这一法案者以叛国罪处死。以英国宣布国王权力凌驾教皇为标志,主张“因信生义”这一根本性颠覆罗马教会的思想已经蓬勃而兴,罗马教会在欧洲的统治受到沉重打击。

为了应对新教对整个罗马教会的威胁,天主教会内部兴起宗教改革会议的呼声,从下层教士到教会上层乃至大学里都不绝于耳,天主教狂信徒——西班牙的查理五世也为之多方奔走。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教皇保禄三世终于在压力下同意,召开首次特伦托会议,宣告欧洲天主教势力反对宗教改革的浪潮的开始。

特伦托会议共召开三次,前后共用了近十八年的时间。教皇庇护四世在会议结束时正卧病在床,但回应此会议的结论说:“这一切都是天主圣神所感动出来的成果。”这句话正是利玛窦适才所引用的。

特伦托会议被称为“反改教运动”,它回应了天主教内部的改革呼声,决定取消妄用职权的教会总执事;重申教徒必须缴付什一税。废止售卖赎罪券;确定了圣经权威版本,制定弥撒礼仪。并规定罗马教会之一切传统教说,与《圣经》具有同等地位。最重要的是会议明确,所有基督徒必须承认教皇之神圣性。

伊内斯听利玛窦拿庇护四世的话出来说,不好直接反驳。轻轻拍了拍手中册子道:“神父,欧洲的国王们对什一税眼红了几百年。如果有人启发了他们,他们会有样学样的。”

“至于我本人,我认为教会的教育体系和知识,是整个欧洲文明的基石。但负债累累的国王们未必都像我这么想。”

利玛窦很快就想到,面对大量的真金白银,欧洲的国王和那些与新教暗通款曲的王公,未必就能因为信仰而不对什一税下手。

范礼安此时也插话道:“伊内斯先生的担忧很有道理,从我们这几天所见所闻来看,我们很可能身处于一个超过了欧洲的发达文明之中。我认为这里的情况必须让教皇和国王陛下掌握,如果中国开始向外传播它的思想和制度——先生们,如同我们向殖民地传播我们的文明那样,欧罗巴人能抵挡它的伟力吗?”

......

四人返回使团驻地后,将刚才与王以修的沟通结果做了通报,使团众人听罢心里都沉甸甸的。其中一位跟着使团来的马六甲贸易公司的东主说道:“几位神父和伊内斯先生。在你们去府衙的时候,我和索朗托瓦先生到街上转了转。天啊,这里的物资极度丰富,商品应有尽有!据说松江是明国最大的棉纺中心,五英尺宽、三十六英尺长的一等品棉布,明国叫做“匹”——一个里亚尔能买多少?你们猜猜看!”

“你们猜的都不对!一里亚尔能买十‘匹’!而一年前,价格是一里亚尔买五匹,一年间,价格降低了二分之一!诸位,在里斯本,一个里亚尔连两匹都买不出来!”

“知道为什么吗?这个地区已经大规模使用水力纺纱机!一个女工——诸位注意,是女工!她能够同时照顾三十个棉纱锭!如果我们能得到这种纺织技术,里斯本的棉布会在欧洲卖脱销的!”

这时候另一个果阿总督府的随员也发言道:“诸位,我再通报一件事情。今日我和费利佩也发现了一个了不起的发明,明国有一种最新的通信技术,可以在一夜之间将信息从此地传到京城!据说那种东西叫做‘光报’,跟我讲这件事的明国人告诉我,他们去年已经把这光报布置在松江。请诸位想想看,这东西在商业上的价值!”

“我不知道诸位还注意到没有,他们府衙前面的那条路,用了一种新的建筑材料,我打听到,这东西是一种灰色的粉末,遇水就坚固无比,硬度超过了岩石。”

七嘴八舌的,使团众人开始交流这些天在大明的所见所闻。最后他们达成一致意见,明国的文明程度可能比欧洲还要发达,即使欧洲有独到的地方,但明国地大物博,对葡萄牙以及果阿、马六甲殖民体系的需求少的可怜——意味着他们没有什么可以讨价还价的筹码。

范礼安听了,虽然眉头紧皱,但心志并未摧折。等大家讨论稍歇,他拍手让大伙儿安静下来,动员道:“诸位先生和教士们。我想请你们注意,我们不仅担负着传布福音的使命,我们还代表着欧洲。现在看来,欧洲并不是人类中唯一具有现代文明的,中国的文明程度超过了我们原来了解到的情况太多。”

“这个国家现在有三种主流宗教,分别是从西域传来的回教、印度传来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还有一种半宗教——它没有神灵,但中国人称呼它为‘儒教’,儒教我在日本接触过,它是整个东亚文明的基石。”

“目前看来,这三种宗教在明朝中央的有效管理下,相安无事。这对我们传教者来说,是最好的消息。我们使团的目的,是传教给皇室,并利用皇帝在全大明帝国推广福音。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将来把这个伟大的文明纳入到教皇陛下的麾下。”

“现在看来,这最后一条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使团中没有能显示神迹的传教士。当然,我们都知道他们只不过是精巧的魔术师,如果被人揭开秘密,我们的任务将彻底失败。”

“然而仅仅依靠教义,很难打动皇帝来支持基督教。从现在我们接触的中国人来看,他们是极端冷静和务实的人,甚至缺乏了很多的幽默。但这些人已经能大规模的制作怀表,这说明在机械制造方面,他们也可能超过了我们;再加上刚才这位先生说过的纺纱机和织布机,我们更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与明国交换的——除了真金、白银。”

“先生们,我命令你们现在就开始思考。我们有什么东西而明国没有,可以作为谈判的筹码。我现在可以预料,从掌握的信息来看,明国的皇帝时一个极度现实的人,如果我们带着一张嘴来说,那失败是唯一的结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