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二百一十八章 师范

万历新明 第二百一十八章 师范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次日,写了半夜文章的徐光启洗漱一番,将他老子扔给家中老仆,让他领着在家周围转转,他自己背着双肩包直奔京师师范学堂而去。

身上的牛皮双肩包是从日升隆买的,有些类似于竹子编制的书奁,但比之要小很多。因为徐光启年纪小,因此买了双肩背的,比他大的官员和格物院同事,很多人背的是单肩包。

但这些都不是主流,把东西揣在褡裢、怀里袖中的官民还是占大多数。现在市面上流行,而且价格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各式各样皮革制的小手包——女士专用。

先是宫中的后妃和公主们拿着小手包,替代丝绸制作的香囊和腰包,装些女人用的香水和卫生巾之类。很快这种样式简洁大方,冲击力极强的奢侈品就从两京蔓延开去——和玻璃种和冰种翡翠一起,给惧内男子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朱翊钧每日看到自己的大小老婆,穿着花花绿绿、花纹装饰繁复的绸缎服装,即“真.古装”,手中却拿着现代感很强的皮制手包,适应了好长时间还是觉得有些辣眼睛。

但没办法,子曰:“始作俑者,含着泪也要喊漂亮。”朱翊钧每日面对庄静嘉拿着各种手包问是否配得上那身皇后常服的时候,都说好看——而且搜肠刮肚,要想出词儿说出到底好看在哪里。

......

徐光启的双肩包内,装着他要到京师师范学堂讲课的讲义。京师师范由国子监改建而来,开始的时候还很是闹了些风波——不过因为缅甸缺官缺的厉害,国子监生大部分都被打发出去当官了,这才消停了好多。

徐光启是师范学堂的兼职讲师,他现在本业是在格物院带着一个课题组,负责研究“朱载堉三定律”中的“流数”课题。

今日是七月三十,已经开学半个多月的学堂里面书声琅琅。徐光启路过几个教室的时候,听见里面的格物院同事在领着学生念拉丁文:

“阿儿发、憋他、洗个妈——来,跟着我念,阿儿发、憋他!”

“阿儿发,憋他!”

徐光启嘴角抽动,抚额叹气。他早就听说皇帝在学习拉丁文,还从广东找了几个通译入京——这些拉丁字母是那通译传授出来的,被格物院用来推导数学公式。

可是深受中国式教育影响的格物院学者们,正儿八经的以句读之法让学生们先学它,这种方式却让徐光启哭笑不得。

在他的课堂上,只是随意的写出这些字母,然后告诉学生们读音,他们自然而然就记住了,何必非要专门教授呢。

然而,初创的师范大学里,教案和教学方法正在摸索,因为教材和课程与国子监时候相比,完全两个模样。

因为朝廷在南苑武学积累了不少经验,医学院和师范大学少走了很多弯路。但如此一来,这大学就掺杂了武学的风格,变得和徐光启期待中的不一样,有些斯文扫地。和当初的国子监相比,更像军营多些。

徐光启穿越校区操场的时候,看到好多精壮的小伙子打着赤膊,抱着一个橄榄形状的球在操场上横冲直撞。场边有一个仰面朝天家伙的额头上鼓起一个大包,旁边有人拿着一件长衫给他扇风,徐光启猜这家伙应该昏了过去。

摇了摇头,徐光启绕过这群人,径直走向自己的教研组。今天他的课在上午九点半——这又是一项改革,随着计时器的越发精准,繁琐难学的计时方法也被改掉了,现如今的京师各大学堂都用了新的二十四小时计时法,和民间的十二个时辰并行不悖。

徐光启有时候觉得,现如今“诗意”和“文采”这种东西越发的不值钱了。就拿计时这事儿来说,他感觉“日昳”就比十三点好听的太多,因为后者听起来像是在打麻将一样。

想起打麻将,徐光启嘴角却漾起微笑。乐平公主是宫内有数的麻将高手,跟着仁圣太后长大的她,麻将水平力压宫廷。两人通信的时候,乐平公主经常在信中写:“昨陪母后打麻将到人定,今日甚是困乏......”等语。

嗯,内宫的计时方式还没改过来,现在最先锋的还是京师的各大学堂,凡此类变革都在大学开始。徐光启一方面享受这新的生活方式,例如他能够和公主随时通信,另一方面对某些改革也暗暗腹诽。

例如让他觉得非常离谱的是,现在师范大学的学生们都在学习南苑武学那里正在教授的简化字。皇帝已经下达谕旨,从万历十一年开始,被派到各地的毕业生们将只能教授简化字,若教“正字”反而有罪。万历十五年起,皇帝诏旨、朝廷公文和报纸刊物,将全部采用简化字。在此之前,简化字和正字都是合法公文文体。

这“简、正之争”在报纸上喧闹了一阵子,好多学究如丧考妣,为此诤谏不已。然而随着河南安阳县殷墟中出土越来越多的礼器和甲骨,上面大量的文字也被识别了出来,证明我上古先民发明文字之始的时候,就是奔着简化图形的路子去的。

这一击简直是降维打击,直接把反抗简化字的声音打的踪影皆无。支持简化字的人——主要是侍从室培养出来的翰林们,振振有词的说:“简化字古已有之,现在都用起来有何不可?若大家要复古,那都要学甲骨文,这才是真正的文字祖宗!”

话说的不错,逻辑也无懈可击,但徐光启还是觉得不习惯。例如“親”字,简化字直接就一个“亲”,不能相见又如何能亲?

如此诸多例子,像是“愛”、“義”、“郷”等等正字简化后,汉字中的美感简直被剥夺殆尽。有好多人举出这些例子闹了一阵子,因朝廷置之不理,渐渐的也没了声息。

简体字还有一个毛病,就是用它来写书法不好看。好多人都知道皇帝善写大字,都等着朱翊钧写出第一份简体字书法。但这皇帝双标的很,他在题本批答上用简体字,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上照样写正字。

后来徐光启听宫内人传出来皇帝的观点说,工具的归工具,艺术的归艺术,若想写大字,练书法,用正字没问题。但在万历十五年后在题本上还写正字的官儿,那就别干了。

徐光启就这样一路胡思乱想着走到了教师区域,在廊下的时候就看见一群人堵在自家教研室门口,中间一个戴着纯阳巾,打扮的像个道士一般的家伙,正是师范大学的校长王世贞。

王世贞看见徐光启,连忙迎了过来。他在万历九年的时候,终于修成正果,被冯保推荐给了皇帝,任命为京师师范学堂的校长。

王校长险些没被天上掉下的大馅饼砸晕,接到诏旨后哭成泪人儿。他不知道是冯保在幕后使劲儿,只是提着礼物去见南京日报社长冯邦宁,进门就跪下了。

冯邦宁当时吓了一跳,等问明白之后就安慰他道:“这些年凤洲先生鼓吹变法,一篇篇宏文巨制皇上都是看过的,与我何干?您赶紧进京谢恩吧。我老冯哪里帮的上您这个忙?”

王世贞尽管没有进入官场,但他被任命为校长意味陷入绝望的王家从深渊之中被皇帝拉了上来,凤洲先生从此以后成为极端坚定的皇党——其子孙后代,代代如是。

此际见了徐光启,他擦擦脸上汗珠道:“子先,下堂课你先别上了,赶紧入宫。”

徐光启奇怪道:“为何?出了什么事?可是殿下......”

王世贞笑道:“不干殿下的事儿,是皇上要召见你。”

徐光启满头雾水时,王世贞后面的传旨太监闪身出来,尖着嗓子道:“都尉,奴婢听说是罗万化总督的题本到了,其中说估摸着明年春天,将有西夷入朝进贡。皇上让你进文华殿学拉丁和葡萄牙文,到时作为皇室代表,掌主客之事。嗯,派奴婢来,是要召见你并嘱咐几句——快跟咱家走吧。”

因乐平公主在宫中受宠,对于她的未婚夫宦官也不敢怠慢。内官将自己掌握的信息几句交代清楚,让徐光启吃个定心丸。

徐光启先答应一声道:“谁来接我的课?”说完就从包里往外拿讲义。

等和替班讲师交接完了,他又直男问道:“学语言倒没什么,但为何要进文华殿?不是进四夷馆学吗?”

那内官看向他,仿佛看见个傻子。王校长和周围人等也都同样用看傻子的目光看向徐光启。王世贞打破尴尬,哈哈笑道:“你个毛毛头,昨儿还到校门口巴望着专差给你送信来。现如今让你进上书房,那信还用走那么长时间吗?”

心中骂道:“妈妈的,那是文华殿啊,皇太子读书的地方!你个驸马都尉,占着茅坑不拉屎不说,怎么还那么多为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