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二百零六章 问僧(下)

万历新明 第二百零六章 问僧(下)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憨山法号澄印。万历元年,他行脚五台山时,见北台憨山风景奇秀,为自己取号憨山。

朱翊钧陪着两宫太后,在内宦女官的陪同下驾到时,憨山已在养心殿暖阁外等候多时。等众人安坐,内宦方将其引入正殿。

憨山乃禅僧,按太祖规定,只能穿茶褐色僧衣和青绦玉色袈裟。他进门时,朱翊钧抬头看了一眼,见他三十多岁年纪,卧蚕眉,丹凤眼,气度沉凝,有些高僧气象。

朱翊钧又扭头看了李太后一眼,见她满脸笑容,双手合十,向憨山微微颔首示意。心道:“看来她信的颇深。”

憨山不敢四处乱看,进门就叩拜于地,如同礼佛一般,手心向上,磕下头去。

按照佛门宗旨,这和尚乃方外之人,即便见了帝王,也不过合十低头,躬身行礼而已。但北魏时的沙门统法果向皇帝说:“我非拜天子,乃是礼佛耳。”当时把皇帝视为如来。

这样就解决了佛门弟子面对皇帝的礼仪问题,法果说和尚跪拜皇帝,不是拜权力而是拜佛——不过自欺欺人耳。法果是中国佛教史上首倡给皇帝磕头的僧人,此后的和尚,有幸见皇帝的,那膝盖顺着法果提倡的道理也就弯了下去。

朱翊钧见他五体投地,就摆摆手说道:“不必多礼,赐座。”

憨山谢了恩,起身又对两宫合十行礼,方落了座。

朱翊钧笑道:“汝等先是在五台做法会祝祷皇嗣,又千里仆仆回京主持法事,荣昌公主母子均安,幸赖护法了。”

憨山忙合十道:“贫僧等万万不敢居功。皇上乃现世佛,自有百神护佑;皇后、公主千岁都是金枝玉叶,诸邪焉能侵身?此乃皇上自身福报,非贫僧之力也。”

慈圣李太后听了笑道:“大师不必过谦。照你这么说,先皇原先在皇帝前面也得了两个孩子,却不幸夭折——难道先皇就没有百神庇佑了吗?可见,还是大师护法的好。”

憨山听了,对李太后陷入宗教狂热后的脑回路很是发愁。他知道李太后这是在皇帝面前给他请功,但他刚才说的本就是客套话儿,她却当正经话辩驳。措手不及,这话题却没法去接。

但不接话也不行,一来是不尊重,其次若皇帝当了真,此后若有皇子公主夭折,自己还活不活了?

仁圣太后虽然信佛,但没到迷信的地步。听一贯精明的李太后说的话都不着调了,心中暗笑,脸上也带了点出来。

憨山微微抬眼时,见皇帝也嘴角噙着笑看着自己,脸色微红。随即心里猛转念头,想要把这个送命题给圆过去。

因为朱翊钧不说话,李太后懵懵懂懂,陈太后只是微笑,这养心殿的气氛就有些微的尴尬。

憨山乃是通透之人,略微尴尬之后,合十老实道:“太后说的是,是贫僧着相了。所谓福报,本是修行来的。先皇真灵蒙昧时七宝有缺,虽然后来寻道本真,奈何天不假年,才未能得了正果。”

说的时候,他又偷眼看皇帝,见其脸色严肃,憨山的心脏都漏跳了一拍。连忙合十说一句偈子道:“未来不可思,过去何所有。”双目微垂,拿出庄严宝象,把逼格猛往上拉。

朱翊钧见他说的大胆,双眉一轩,对这憨山有了些兴趣。就先安慰他道:“你不必拘束。今日朕侍奉太后来的,原本也想听些佛理。”

李太后又插言道:“皇儿,你不知这和尚修行的深!紫柏跟我讲过,憨山二十八岁上时已经到了,这个,到了——”专业术语却说不上来。

憨山忙接过话题道:“回太后的话,《华严经》上说是“海印发光三昧”。如人在海上,海天一片,心念皆空,身处清凉光明世界。”

见朱翊钧微微点头。憨山又对李太后道:“再说与太后知道,虽修行时经行此境,却不可被他昧却本有。不过一个心空无念,没什么了不得,切不可贪恋而执着于此,舍本逐末。”

李太后欢喜赞叹,点头受教。陈太后目光呆滞,第一次觉得自己居然在文化水平方面比李太后差好多。朱翊钧本来对这佛经佛理没什么兴趣,却被憨山风采所折,露出好奇之色。

憨山见了朱翊钧表情,心中激动的如同打鼓一般,脸上却一点儿不显,说完这句话后,再一次宝相庄严,保持住位格。

朱翊钧沉吟一下,方道:“听母后说,你为报父母生恩,刺血抄经,却是难得。”

憨山忙躬身合十道:“皇上因太后染恙,以幼冲之龄刺血抄经,天下万民没有不为皇上孝心感念流涕的。贫僧不过仰慕皇上孝行于万一,可当不得皇上之赞。”

朱翊钧嗯了一声,笑着问这和尚道:“那你以为,出家人除了要报父母深恩,还有什么恩要报吗?”

憨山听了,略一思索,躬身回奏道:“回皇上的话。贫僧以为还有皇上和家国社稷的庇佑之恩要报。”朱翊钧一听他这话,就知道这是一个有道行的。

不置可否,继续问道:“还有吗?”

憨山道:“还有师傅传道之恩;众生护佑之恩。这些恩,都是方外之人需日夜在心,时刻记着上报的。”

“那如何报答呢?”

“因三界中一切众生所受之苦,发菩提心,行慈悲事,为菩萨行,就是上报皇上、父母、老师和众生的大恩。”

“那打坐、参禅、修行诸般种种,可称慈悲事、菩萨行否?”

憨山虽然见皇帝越问越深,但他都是打机锋惯了的,除了因为皇帝的身份说话要小心些以外,这种问题根本难不倒他:“回皇上的话,修行诸般种种,不过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耳。”

满以为这是一句很完美的回答。按照禅宗打机锋的惯例,这一句足以让对手思考半天。没想到这皇帝却不讲武德,竟然穷根究底起来了:“那憨山师傅认为,行慈悲事,为菩萨行是本,而修行证道是末喽?”

憨山开始以为皇帝不过随意问问,此际见皇帝图穷匕见,竟是和他深入辩起佛理了,不由得将自己的斗志都燃起来了。

这辩论一道,却不能跟着对手思路走。憨山双手合十,先宣一声佛号道:“阿弥陀佛!皇上一语,指着本心慧根问到了根源了。”嗯,先拍一下,免得辩论激恼了脑袋不保。

“这知恩、报恩本就是修行,菩提心发出来,不仅做事、行走、坐卧,就算是睡觉也都是修行,哪有什么本末之别?”

见皇帝静听思索,他又说道:“皇上,人除非得了正果,否则在此界本就一身。纵有前世因果,看不到时,也还是此一身;众生不管在方外、世间,这四种恩却都是报不尽的,只能尽此一身去修行报恩了,才能在往生时无憾了,而无憾才有极乐也。——这是贫僧的一点浅浅的见识。”

见皇帝脸上笑容越发多了,憨山快速回想了一遍自己的回答,又补充道:“若方外之人记挂着自己能修得什么,这本就是执着;若勇猛精进的时候只论境界,那甚至是邪道了。”

书阅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