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一百八十九章 杀莽(上)

万历新明 第一百八十九章 杀莽(上)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魏朝带着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刘孟云送给他的甲骨文,返回了宫廷。他离开京师的时候,朱翊钧行动还需要拄一根拐棍,等他返回时,皇帝的腿伤已经完全恢复,除了在小腿外侧留下一道疤痕,已经与常人无异。

朱翊钧曾经嘀咕过,自己是否难以摆脱万历皇帝腿疾的宿命,并已经做好做一个“瘸子皇帝”的心理建设,甚至觉得这样挺带感。

但历史已经明显的改变了,医学院的成立,让他的腿伤变成了一种可以轻易处置的轻微伤,他也因为医学的进步,摆脱了原时空成年以后靠鸦片来止疼的悲惨命运。

和魏朝一同返京的,还有奔驰万里的露布飞捷——刘显在十一月大破缅军于孟养。

万历五年六月,南下新军结束了黄姜峒战役,随后带着两千狼兵开进了云南。十月初,大军结束修整,刘显、邓子龙在黔国公沐昌祚和巡抚陈文遂率领的五万云南兵的配合下,出兵攻击缅甸。

此际缅甸国王为莽应龙,原为国王莽瑞体的妹夫。其原名信耶突,勇猛善战又多智谋,跟着莽瑞体东征西讨,立功无数。

莽瑞体在嘉靖二十九年被侍卫刺杀身亡后,东吁王朝分裂。莽应龙领兵平定自立各王,以其雄才大略第二次统一缅甸,并在其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东征西讨,威压诸国,成就“缅甸三大帝”之一的历史称号。

刘显和云南联军面对的,其实是一个疆域超越蒲甘王朝,西至曼尼普尔,东至林城(今老挝万象)、景迈(今泰国清迈),北至中缅边境辖地,面积近百万平方公里,历史上最为鼎盛的东吁王朝。

东吁朝在隆庆年间,先重击暹罗,后平灭万象(老挝),废除明廷老挝宣慰司,立莽应龙次子为老挝王,声势达到顶峰。

莽应龙在军事上非常成功,在东南亚能够称王称霸,其实是与他执政能力高超分不开的。首先,在政治方面,他团结缅甸各民族,将枢密院内的权力均分于掸、孟、缅将领,各族无不服膺。

在经济方面,莽应龙制订统一的度量和货币制度,大力发展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农业,并发展纺织、冶炼和玻璃制造等手工业,国力由此强盛。

在文化方面,莽应龙从战俘中传入暹罗的音乐、舞蹈、戏剧、雕刻等文化艺术。为振兴佛教,又于万历三年时年从锡兰迎来佛牙。

在立法方面,莽应龙除令编纂《著名法典》和《法典九集》外,并将其亲自判决的案件汇编成《白象王判卷》的法典,作为全国官吏审理案件的依据。

交通方面,由于战争需要,莽应龙下令兴建由白古(今勃固)至东吁和至卑谬的两条主要干线,为缅甸国内交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刘显到了云南之后,并未急于浪战,先接见边境将士、商旅和官员,并全面查阅锦衣卫近一年来的调查报告,这才全面摸清了东吁王朝的情况。

如此大国,人口千万,非一战可覆灭者。刘显和邓子龙听从云南金腾屯田使罗汝芳的建议,先见了孟养土司思个一,示之以兵威,坚定其反缅之心。

莽应龙去年在孟养手中吃个败仗,大军十不存二,如何能不报仇。万历五年以来,莽应龙幼子明达锡帅军五万,号称二十万,进攻孟养。

孟养小邦,焉能抵抗大国?去年侥幸得胜,不过因为莽应龙疏忽大意,如今缅军守住粮道稳扎稳打,思个一只能苟延残喘而已。

因万历四年王凝颟顸错失战机,思个一本对朝廷失望透顶,曾放话出来不再受金字红牌调遣。然而见了新军一次演习,一次火炮齐射,立即五体投地,愿为刘大帅效犬马之劳。刘显见他服膺,就让他联络其余三宣六慰中的土司,告知朝廷欲征伐缅甸之意。

搞定了外围,刘显还要获得云南土霸王黔国公和巡抚陈文遂的支持。

接替王凝的陈文遂,在未知皇帝欲攻伐缅甸的情况下,鉴于明缅边境的严重局势,曾提出“檄诸夷,抚三宣,设将领,筑城垣”等十策,以应对东吁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

奏章上报朝廷后,张居正不敢再提“得其地不可耕也,得其民不可使也,而空费财力以事无益,使无辜之民肝脑涂地”的理由[注],全力支持陈文遂施政。

陈文遂得了朝廷首肯,传檄三宣六慰,欲重申朝廷声教。然而已经被东吁王朝胁迫或降服的各大土司,并无回应之意。唯有受东吁侵略,难以自存的八百宣慰司和猛巩土司遣使与之联络。

陈文遂见形势如此严峻,自家里也着忙起来,跟黔国公两个人一商量,两人都做好了局势糜烂的准备。于是,还没等朱翊钧定下征伐缅甸,他两个就已经调兵遣将,大肆在边境筑城堡,置兵将——正好为刘显的大军到来做好了准备。

等刘显率领新军抵达后,陈文遂和沐昌祚都大喜。沐昌祚隆庆五年才接任黔国公,这些年被好几任云南巡抚给压制的苦闷无比,自觉一身武艺没有用武之地。陈文遂的到来和朝廷积极备战的态度,终于让他振作了起来。

如此一来,内外上下同欲,刘显和邓子龙这才誓师出征。出征的理由早就找好了——缅甸国王莽应龙不听皇帝声教,对大国无礼;无旨意而攻伐三宣,随意处置朝廷宣慰使,谋反之心已昭。因此朝廷震怒,降下天兵——尔等若不束手归降,必将玉石俱焚!

凡大国征伐小国,必然要在政治上和舆论上都立得住。因此,朱翊钧此前指令陈文遂以朝廷名义发文谴责缅甸,责令其不得再进攻孟养,威胁金腾之地。言辞很不客气——这是中华上国的做派,你不听我再打你就算师出有名。

莽应龙对谴责文字倒是并不挑理,国力在那里摆着,他虽然称帝,但心理上还是个国王,也从未指望过中央朝廷能跟他这样的西南蛮夷说话好听。

虽然如此说,莽应龙在使者宣读完敕书后还是出离愤怒了。因为中央朝廷和云南地方逛多年的情报滞后,朝廷的文书中的国王名讳居然是莽瑞体,明廷上下都不知道莽应龙已经于嘉靖三十年就接任莽瑞体继位。——去年朱翊钧接到的锦衣卫情报中,还写着缅甸国王名字叫莽瑞体呢。

这份出自大国骨子里的轻蔑和忽视,让莽应龙失去了雄主的冷静。他大怒之下险些把陈文遂的使者给宰了——幸亏没杀使者,否则到现在云南方面以及大明朝廷还未必知道现在的缅甸国王叫莽应龙。

......

莽应龙因怒兴兵,再聚缅军十万,加上幼子明达锡手中的五万,号称五十万,欲覆灭孟养——比原时空莽应龙彻底打下孟养的时间早了两年。

因天气炎热,聚兵迟缓,等大军齐聚,天时正好也进入了旱季。此际的刘显已经完成大军修整,在沐昌祚和陈文遂的配合下,也齐聚大军,准备从陇川出发,一路摧城拔寨,兵峰直指阿瓦,拿下阿瓦后,即可进入缅甸膏腴之地——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到时候不愁莽应龙不与我军决战。

然而在没有卫星和侦察机的时代,战争其实是无数偶然的集合。两方主帅的各自盘算,都遇到了突发情况——谁都没想到对方已经齐聚大军。

结果两军派出的斥候,居然在蛮莫(今蛮昌)相遇,因明军单兵作战装备和能力极强,斥候没有损失,还抓了缅军的几个舌头。

一审之下,刘显险些跪下感谢苍天。在更加酷热的热带雨林中翻山越岭的新军,也全体士气大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