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一百五十九章 立旗(一)

万历新明 第一百五十九章 立旗(一)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次日,为皇后庄静嘉生日,在京的各级命妇按品大妆,入宫贺其千寿。朱翊钧的五十个小老婆,世宗、穆宗两位先皇嫔妃中未被册封为太妃的,也要入坤宁宫八拜贺寿,太妃愿意动弹的,也可去走动。

陈矩本应该和张宏一起带着内官拜寿,但被朱翊钧叫去皇极殿,陪同皇帝参加大朝会。

因刘台的参劾,张居正已经递交辞呈,在家闭门待勘。参加朝会的除了张居正以外,其余在京三品以上重臣和勋臣近乎全数参加。

皇帝大婚之后,仍保持“三、六、九”朝会的习惯,今日虽然为二十八日,但朱翊钧召开临时朝会的通知,已于昨日从西苑发出,因此这些人除了抱病的,全来了。

等朱翊钧阴沉着脸落了座,众臣行礼参拜。因皇极殿已经全部换了玻璃窗,众臣都能偷摸看清楚皇帝的脸色,心知朱翊钧登基以来,最大的政潮今日发端。

陈矩距离御座最近,见朱翊钧的眉眼上挑,眉头也皱的不紧,心知并未像表现出来的那般生气。但他自己的脸色却也阴沉着,如同黑锅底一般。

朱翊钧坐下之后,也不说话,拿起御座上的茶水慢慢喝着,一边喝,一边发出稀溜溜的声音,让这皇极殿中气氛越来越压抑。

底下众臣面面相觑,没遇到过朱翊钧这般做派。此前朝会,鸿胪寺的赞礼官还有询问众臣有无奏事的流程,今日被皇帝通通撤了,因此大家只能在这压抑的氛围中静静的站着。

朱翊钧慢条斯理喝完了茶,接过身边内官递过来的手帕,一边擦手,一边用目光扫视殿下群臣。当看到英国公时,终于发话道:“英国公岁数大了——拿个墩子来,让国公坐着。”

张溶听了,忙跪地谢恩。朱翊钧点点头道:“嗯,国公这两年协赞勤劳,劳苦功高,这个小墩子当得起,以后大朝,都坐着议事。”

待英国公落座,朱翊钧仍不说话,目光却逐渐严厉。众臣个个心中砰砰乱跳,有些心理素质一般的,额头上逐渐出现密密的汗珠。

朱翊钧见气氛差不多了,正要发话,却听扑通一声,詹事府詹事兼翰林学士陶大临一头栽倒,摔在地上。

左右官员连忙围过去看,殿中一时大乱,陈矩则看向朱翊钧。朱翊钧心内一紧,站起身道:“虞臣有心脏病,你去看看他身上有药没有。”

陈矩分开众人,见陶大临脸如金纸,连忙到他身上掏摸,果然摸到了速效救心丸,连忙捏开他的嘴巴,放进去两粒,接过身边内官递过来的茶水,给他送服下去。

朱翊钧站在御座前叫道:“围在虞臣边上的都散开,病人透不过气来了!”众臣听了这话,都从陶大临身边散开。

陈矩蹲在地上,让内官将陶大临头部垫起来,挽起袖子推拿他的四肢,不过半柱香工夫,等太医院的太医赶到时,陶大临已经苏醒过来。

因扰乱朝会,陶大临哆哆嗦嗦的请罪并请乞骸骨。朱翊钧沉吟一下道:“虞臣这身子骨确实不能做事了,回去修养一段时间,朕准你驰驿归乡。嗯,加吏部尚书衔。”

陶大临刷的一下红了眼圈,泪珠直滚下来。在内官搀扶下,挣扎着磕头道:“臣嘉靖丙辰榜眼入仕,累蒙国恩,官至三品。然文学之人耳,与国并无一用!归去之前,有一肺腑之言不吐不快,还请皇上嘉纳。”

朱翊钧听了,脸色沉重,点头道:“卿可直言。”

陶大临抬头,仿佛用尽全身力气,大声道:“前日见皇上诏书,有变法之意。臣以为至当!臣家浙江会稽,年轻时家乡闹倭患,日夕三惊!当时臣就想,这国家怎么了?堂皇上邦居然让几个倭寇闹得民不聊生,岂非国家不强,无强兵御辱之故!”

说完这句话,陶大临又低下声音道:“从那以后,‘富国强兵’四个字就在臣的心里,翻滚了二十多年了!皇上登基以来,改革盐政、兴修水利,重练新军,这大明复兴盛世俨然在望了。臣虽无微功,但夙夜感叹,欣喜于我朝出一明主。今日之朝议,臣本来打定主意,要把臣家乡当年闹倭寇的惨状说一说,问一问那些反对变法之人——你们的人心在何处?难道还要这大明生民受苦楚?还要咱们的皇上被几个倭人、夷人羞辱吗?”

说完这句话,陶大临激动的满脸潮红,眼睛亮晶晶的。清澈的目光从低头不语的众臣脸上扫过去,最后却将所有的情绪都收在他瘦弱的身躯里面去了。他又磕下头道:“臣之言尽于此,望皇上勤政爱民,兴革朝政——不负列祖列宗之望!”

朱翊钧听了陶大临这番肺腑之言,心里也翻滚着激烈的情绪。他从御座上站起身,走下台阶,把陶大临搀了起来,道:“虞臣有报国志,朕这些年睁眼如盲,却没有让卿家展布,朕之过也。”

陶大临听了这话,哆嗦着嘴唇,眼泪向断线珠子一般直滚。低声道:“皇上,臣这身体早就不行,尸位素餐多年,未有微功,愧悚无地。今日将藏在心里的话说了出来,死而无憾。皇上!臣,希望能看到大明国富民强,四方来贺的那一天!”

朱翊钧听了这话,眼圈也红了红,握着陶大临的手笑道:“虞臣善加保养,朕答应你,会看到的!”

陶大临一躬到地,对着殿内众臣拱了拱手,在内官搀扶下倒退着出了皇极殿。

朱翊钧目送他退出殿门,自己也向外走了几步,在大殿门口面对着皇极殿前面的广场站了一会儿。等平复了心情,转身穿过避在两侧的群臣,重新走到御座前坐下。

目视群臣,朱翊钧道:“说说吧,对陶虞臣临走之前所言,有什么想法,都说来听听。”

以吏部尚书张瀚为首,陆树声等人原来都做好准备,要誓死捍卫祖制,和操切为政的皇帝掰掰手腕子。没想到陶大临突然发病,临走又来了这一出,简直是给皇帝送上了神助攻,这话却不好说了。

朱翊钧见众臣不语,脸色转冷,从牙齿缝里挤出声音道:“怎么不说话了?昨天上本的时候,笔下千言,今日朝会却不发一语?怎么,那些话怕见人?”

王希烈在班中被皇帝这话撩拨的火起,刚要出班,却不防勋贵班中一人先出列,竟然是新宁伯谭国佐。

只见他穿着麒麟服,跪地奏道:“皇上,俺老谭虽然粗鄙不文,但也知道,大明的祖制,不改不行!”

“多少年了,除了皇上登基以后在辽东、蓟镇打了几个胜仗,咱们大明简直被鞑虏欺负着了,王杲那样的,简直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因身体太胖,谭国佐说了几句,又大喘气一下接着道:“要打仗,总是没钱、没粮,臣想问问,守着祖制能得钱粮?去年,连缅甸那样的臭面瓜都蹬鼻子上脸,这——”说到这里,他背了一晚上的词儿突然卡住,急的满脸煞白,头上也出了汗。

英国公气的直翻白眼,从小墩子上起身,补上他的词儿道:“皇上,新宁伯之意,这不变法,不富国强兵不行!”

陈矩在御座侧下方站立,顶替着张宏原来的位置。他能看到谭国佐翻白眼想词儿的窘态,这肚皮险些笑破,嘴角因用力压制表情,抽抽的厉害。

谭国佐嘀咕半天也没想出来,只能就着英国公的话接着道:“臣想说的就是国公爷的意思!臣说完了。”说完,低眉耷眼的起身回去了。

朱翊钧压抑着笑意,板着脸道:“新宁伯之意,朕已知之。还有谁说说?”

王希烈终于出班,跪地奏道:“皇上,我朝自二祖开基,制法完备。祖宗成法,非一时之政,乃皇明国本也!皇上只要谨慎自守,垂裳而天下大治,何必变法扰民!中国自秦以降,因变法而亡天下者,不知凡几?”

“且皇上登基以来,何尝变更祖宗成法?而今日天下如何?虽不能言盛世熙然,而大治可期。有现成的路不走,却大兴革变,一旦动摇国本,悔之莫及!”

书阅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