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一百四十七章 贫宗

万历新明 第一百四十七章 贫宗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翊钧和朱载堉谈的入巷,兴致大发,让内宦拿出些纸张、尺子,又拿出几支炭笔,对朱载堉道:“世子,你且看看,这是朕琢磨的数学问题。”

朱载堉听闻皇帝总不说“算术”,而说“数学”,心中转了转念头,对皇帝心中如何看待这门学问心里大致有了些感觉。他不知道朱翊钧在这方面有何造诣,就静下心来看皇帝琢磨了些什么。

朱翊钧拿尺子在纸上画了一个后世初中生都会画的坐标系,又写了一个“甲=乙2”的式子,轻松画出了一条标准的抛物线。

放下笔,朱翊钧笑着对朱载堉道:“世子请看。朕见工匠和实验室研究问题,图形是图形,算术是算术,却无一术将二者联系起来——这是朕偶得的方法,命名为‘坐标系’,可还使得?”

朱载堉接过纸张看了,随即张大嘴合不拢来,满脸都是震惊之色。皇帝所写的式子没什么了不起,《九章算术》中早有线性方程,宋、元时期的数学家已经将中国古典数学推进到了四元以上。

这直角坐标系也没什么了不起,拿个尺子随便一比划,轻轻松松就能画出来。

然而,这简简单单的直角坐标系,是人类第一次将“数”与“形”给统一了起来,标志着数学从今天开始,真正的成为了现代科学。在此之前,它被分隔成两门学问,分别叫代数和几何。

中国历史上,因为庞大的人口和大帝国管理的需要,代数发展此际落后于世界并不多。但在几何学上,因为并未像古希腊一样获得埃及几何学的传入,一直处于落后地位。一直到西学东渐,中国人也画不出一个正五边形。

但是,随着此际帝国大兴水利,以及各大皇厂生产、建设的大量生发,几何学的应用也日益膨胀。朱翊钧平均每日需要抽出至少一刻钟,解决工匠和实验室总结出来的各类问题,也带了几个弟子。

这些弟子虽然能经常接近朱翊钧,但他并无时间手把手的去教授,只能扔下只言片语,剩下的靠他们自己钻研。

说实在话,数学是一门极度需要天才的学问,而朱翊钧在实验室里的几个所谓“弟子”,连他教授的知识都吸收不了。

终于,当代顶尖的聪明人朱载堉出现了,当一个土著天才和穿越者相遇,所产生的化学反应惊天动地,正如此际跪在地上,五体投地的朱载堉表现出来的一般。

随后,朱翊钧又用炭笔在白纸上,向朱载堉演示了利用负数作图,解方程;提出了数列、素数、集合、复数、函数、概率、无理数、运筹学等等的相关概念,都是些初、高中知识——一个时辰之后,见朱载堉双眼已经呈不规则螺旋状旋转,才停嘴住手。

朱载堉此时四十岁,早年师从外舅祖何瑭学习天文、算术,后来在当世子期间,遍访名家、名师,自以为算术一道,学究天人也。

然而今天听朱翊钧讲了半天课,朱载堉嘴巴扁扁的老是想哭。他心里在不停的呐喊:我特么半辈子白活了,我那外舅祖和皇帝相比,连根腿毛都比不上啊。

朱翊钧见他脸色灰白,像是最引以为傲、能让他卓然独立于世的一根支柱被砍倒了一般,吓了一跳。不由得安慰道:

“世子不必妄自菲薄,今日朕所讲的,都是瞎琢磨出来的。你也知道,我并无太多时间研究。”

这话说完,朱载堉像是被抽了精气神一般,在墩子上都坐不住了,朱翊钧见状连忙又说道:“适才听世子所讲算术,朕也是一知半解,你我两个日后多亲近,咱们一起研究。朕想着这门学问还是需要你继续钻研,朕在旁边敲敲边鼓。”

朱载堉听了这话,眼珠子才定住。随后动了动嘴唇,欲言又止,满脸纠结。朱翊钧见状问道:“世子可有话说?”

朱载堉终于止不住眼泪,哭到:“皇上适才所言,不为术而为道也!臣见猎心喜,满心想跟着皇上学,做皇上的门下走狗,然则祖制所碍——”

明制,宗室最低身份辅国中尉以上,离开封地入京也算违制,朱载堉想自己在皇帝大婚后就要离开京师,哪里还能跟着皇帝学习,因此满心酸楚。

朱翊钧听了,微笑道:“世子不必担心这个,朕想着——”

他的话还没说完,已经出离激动语无伦次的朱载堉打断道:“臣可以放弃宗室身份,不承王爵,请皇上开恩留臣在左右!”说完,扑通一声跪地,就要磕头。

皇帝没说完话,臣子打断乃不敬之罪,在一旁站着的魏朝嘴唇微动,想要斥责。朱翊钧横了他一眼,魏朝连忙低头肃立,不发一声。

朱翊钧笑道:“世子向学之心,朕已知之。宗室问题已成大明痼疾,朕也有心做些兴革,正好和世子聊聊这事。”转头对魏朝道:“你去文渊阁叫张老先生过来。”

朱载堉听了,这才定神坐了。他父子二人,早就在家把大明面临的宗室问题讨论了无数遍,见皇帝关注到这个问题,朱载堉把满脑子的公式、定理都放下,回奏道:

“皇上圣明。臣家在河南,而国朝封藩之多,无过于河南者。周、唐、赵、郑等,此际已有七家藩王在。周王一家,臣听说朝廷给禄每年十九万石;臣之家,朝廷给岁禄二万四千五百石,朝廷不可谓不优厚宗亲。”

“然则宗室郡王以上,能得全额岁禄,还有占田者以供靡费。但将军以下则年年拖欠,贫宗不能自存。将军中尉以下,从嘉靖年开始,有早晨进食仅一面饼而不能果腹者;也有无室、屋以栖身者;有身故无棺材收殓者,也有女四十而不得嫁人者,更有终其一生,娶不得一女的。”

朱翊钧听了,脸上做出凄惨之色,道:“此事朕已知之,曾览代府奉国将军奏报世宗的奏章,曰‘臣等身系封城,动作有禁,无产可事,无人可依,数日不得衣食,老幼嗷嗷,艰难万状.......有举露十年而不得殡埋,有行乞市井,有佣作民间,有流落他乡,有饿死道路——’朕览之恻然。”

朱载堉听了也脸现戚容,回奏道:“皇上所言,诚然如是,以臣在河南所见,有过之而不及。都是太祖苗裔,今日竟不能温饱,可怜可悯!所谓穷则生恶,近年来,多个辅国将军、中尉劫于道路,乃至殴杀平民,凌辱有司,而国体荡然。”

说完这些,朱载堉又举例道:“臣来京师之前,听府中人说,潞州王府镇国中尉屡屡劫道,被有司逮捕问罪,宗人府一次判了数人绞刑。其固当罪,然耐肚子何?”这句说完,朱载堉又举了几个近几年发生宗室犯罪的例子,极言其生活凄惨之状。

朱翊钧耐心听了,又正色问道:“以世子之见,这宗室痼疾,如何才能解得?”

朱载堉听了问话回奏道:“臣与父王在家,也日夜为宗室累赘事忧叹,多次议论。以臣父和臣的见识,朝廷应多管齐下,一者放开宗室事农、商、工、兵之禁,以获衣食不再赖朝廷供给;二者开放宗室入仕之禁,有文学才能者可应举入仕,可不许任京职,握兵权;三者重开宗学,给宗室以读书上进之途。”

朱翊钧听了,不置可否,又问道:“这些都为贫宗所设,然世子可知去年一年,天下宗室吃掉岁禄多少?”朱载堉摇头表示不知。

朱翊钧道:“万历四年,宗室岁禄五百五十万石,占了天下粮税的三分之一!长此以往,朝廷岁入全部用来养宗室,也根本养不起了!”

书阅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