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一百三十六章 遴选

万历新明 第一百三十六章 遴选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间进入万历四年十月的时候,东北的第一批移民的第二批庄稼已经收获并全部晒干。霍家堡的霍林在九月二十举办了东北移民中的第一场婚礼。婚礼过后不到半个月,新娘玉儿就挺着无需掩饰的肚子,在占地两亩半的大场院里,熟练的掰着苞米。

霍老太公穿着狼皮袄,在场院边的木凳上坐着,看着一伙子壮汉、村妇正在用粮盖拍打在平地上的豆子。粮盖顶端那个旋转的木轴是木匠做的,而用木棍皮索编拍子这活计则非得霍老四的手工不可。

拍子在长杆前端按照特有的节奏旋转,伴随着一声声号子,整齐、有力的击打在干燥的豆杆上,已经晒得一碰就碎的饱满豆荚被恰到好处的力度震开,黄豆就争先恐后的蹦了出来。

霍老太公觉得,这样的场景,在他七十三年的人生里怎么看也看不够。这场院里的喧闹,和已经带着一丝寒意的深秋的风,还有粮食带给他那无限满足的清香,都让他沉醉不已。

老太公在霍林的婚礼上,此生第一次喝到了霍家人自酿的酒。那酒引子是王鹏买来当做礼物送给霍家堡的,说如果粮食多,酿些酒御寒也不错。为了这酒引子,霍大一家还现去学了土酒的酿造方法。

一直没有大缸施展霍大学习成果的霍家堡,终于在万历四年的七月份,用一整车去年的陈粮在大宁换了几十口陶缸。

得知交易结果的的霍老太公被出去买缸的霍老栓几个蠢哭,大骂他们败家。霍老栓辩解道,那陶匠的门口人山人海,都是拉着粮食换大缸的——谁让全大宁只有这一家卖缸!现在七月份大宁粮食少,若秋收了,一车粮能换两口缸就不错了!

当得知那些大缸已经成为整个大宁最稀缺的资源的时候,霍老太公突然灵机一动。随即命令各家暂时都不准用大缸盛水,还用从山东带来的木桶。这些大缸将用来酿酒,霍家堡在东北的第二个冬天也能赚他一波!

他的灵感来自于去年被留在东北看粮食的六个霍家汉子,他们在三层土坯的草房子里也差点被冻死。幸亏霍林的老丈人翻出来一堆狼皮和狐狸皮救了他们的命,否则这几个绝对见不到春天的太阳。

第二次从山东把全部家当都搬来的老太公,听过这几个汉子的血泪控诉。

因为没有经验,住在一棟房子的六个汉子没有及时清理第一场大雪——结果早晨起床后就没推开房门,木板窗户也被冻住了。他们无法到粮仓取粮,柴火也很快烧光,就在冻饿交加,逼得他们要破窗而出的时候,被过来看望的佟春清开积雪给救了出来。

老太公当时就想,这几个憨货说话不着边。俺老汉活了七十多,还没遇到推不开房门的雪,东北就那么邪乎?后来被玉儿证实确有其事的时候,老太公在春天里就猛吸凉气。——这酿酒卖钱的思路,因此生发。

霍大接到了老太公的指令,在做了十几缸醋之后,终于掌握了窍门——玉米酒没法在夏天酿。因此,在霍林的婚礼当日,他才从大缸里面,舀出来第一瓢黄浊的酒浆。老太公先是尝了尝,随后又大碗喝,结果悲剧了,婚礼第二天老爷子就发了病,差点成了第一个埋在东北的霍家人。

缓过来的霍太公,幸运的没有留下后遗症,但自家判断以后很难干活了。今天是他缓过来的第五天,因为要打豆子,他才穿上厚厚的狼皮袄出来看热闹。

他心里知道,自己可能已经无法在东北度过这个缺医少药的冬天。但是,看着掰苞米的玉儿,老太公又觉得很乐呵,正是他,大名霍烽的老棺材瓤子,临秋末晚给老霍家找到了一块足以安身立命的土地。——这辈子,他从未像今天这样满足。

如果老太公看过《浮士德》,今天的他也许会大喊一声:这一刻真美啊,请永远停留!

虽然老太公喊不出这句话,但此时的心情,和浮士德是一样一样的。

......

十一月底的西苑,已是银装素裹。在新修的美轮美奂的仪鸾殿,朱翊钧的心情和十月份的霍老太公差不多。——经过层层遴选最后过关的五十个佳丽,在今日接受两宫太后和皇帝的最后一轮挑选。

此次大选秀,从皇帝束发开始,两宫即下诏禁止全国嫁娶——以诏旨到达之日为准。经过四个多月的基层选拔,到了九月,五千少女连同照顾她们的家人,都到了京师。

到了京师之后,她们要先过身材选择关,过高、过矮、过胖、过瘦都不要。因为钦差选秀的时候,身材、相貌方面已经过了一遍,因此这一关算是吹毛求疵——大概淘汰一千人。

过了身材关,再过相貌关。由司礼监、内廷行走和太后、皇帝身边的亲信太监组成评审团,给剩下的四千多少女进行第三轮面试。这一关主要查看五官和面部皮肤,头发和声音也在考核范围之内。这一关也要刷掉一千人。

第三关过了之后,下一关就是宫女出马。她们将手持尺子,对秀女实施量体。原本三围、手、脚,各处的尺寸全要量准,记录在册,但因皇帝下了禁止缠足诏,此次秀女全数天足——朱翊钧为了鼓励女子放足,此次秀女不量脚。

按选秀制度,第四关过去后,剩下的一千秀女都要入宫。即便在下一轮选秀中被淘汰,她们也要从事宫女的工作。朱翊钧本意不想纳入宫中这么多人,但和两位太后商量后,又改了主意。

此际宫中,历经嘉靖、隆庆两代君主多次选秀入宫的宫女已经超过六千多人。她们在宫中伺候人主,稍有不慎,即获责打,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而且因为人太多,这些宫女还有一大半无所事事。

此次借着选秀的机会,朱翊钧说动两宫,定下宫女名额三千五百人,此后保持不变。

自万历五年开始,每五年皇室即组织一次小规模类似选秀的招工,同时放一批宫女出宫——当然,要她们自愿。若家中衣食无着,愿意留在宫中从事杂役的,皇室也养着她们。

此般德政一出,满宫轰动。朱翊钧送佛送到西,凡此次出宫的老宫女,皇室都听她们自愿,可选择到皇家丝造厂做工。若不愿做工而选择返家的,每人发一百两银子,供其熟悉宫外环境花费。

经过报名,此次伴随着新秀女入宫,皇室有选择的一次性放出老宫女三千三百七十人。剩下的大都是嘉靖时期的老宫女,半辈子的生活天地都在禁宫之内,担心自己出去后不适应;还有些已经无法找到家人,因此自愿留在宫中老死的;最后一拨属于负责教养新宫女和皇室子女的宫妇,皇室用加薪和五年后放出的承诺留住了她们。

—————

因此,此次过了第四关的秀女,就无法按照朱翊钧本意,落选了即可回家,她们需要进来接替出宫的老宫女。等到万历十年,再一轮选秀后,她们即可出宫。那时候她们二十岁左右,嫁人还不算太耽误——而且自宫中出去的双十少女,应该被好多人家抢着要吧。

皇室的此番德政,又获得了朝野的一致好评。文官、言官们发现,这一届皇帝好的已经出乎他们想象之外——去年,没有任何奏章提及东厂裁撤,皇帝很主动的把东厂撤了。今年也没有奏章为这些老宫女鸣不平,皇室又把她们放了。

此时的朱翊钧和两宫太后,虽然未达到“鸟生鱼汤”的境界,但在民间的名声,和尧舜禹汤也相差仿佛。这一届皇帝虽然立了侍从室改了祖制,贯彻考成法也比较狠,但是——这不都是张居正给撺掇的吗?

......

经过四轮选拔入宫的一千少女,还要进行第五轮选拔。这一轮是体检。一千人分批被引入宫殿改造的密室,由老宫女“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察其贞洁”,身上不许有疤痕,皮肤必须光滑细腻。

经过这一轮“体检”,会剩下三百人进入最后一关。这三百人和其余分派了工作的宫女不同,她们在宫中不用干活,只需在宫内“留用察看”。

在她们在宫内生活期间,由太后和皇帝派遣的专人伺候,这些人会记录她们的饮食起居、性情言语、贤愚高下。睡觉磨牙吧嗒嘴的,说梦话或者梦游撒癔症的不能过关;另外,性格考察自然也要,要温柔敦厚、聪慧贤淑的方能进入五十人的小名单。

进入五十人小名单的,自动升级为人主,最低也能获得淑女封号。剩下的二百五十人,也不必做宫女,皇室会打发她们出宫回家。——大量的黑箱操作,即发生在这一阶段。

正如回京的陈矩所报,各地选秀钦差在此次共耗费內帑三十万两的全国大选秀中,不免出现收受贿赂,黑箱操作的情况。

帝国南方在此前很少参与皇家选秀——与北方人只知道早婚抗拒不同,此次好些精明的南方商贾先贿赂选秀钦差,在选秀初期让自家女儿中选。待入京之后,再贿赂内官将女儿在最后一关刷下来。

如此一来,参与过选秀的女孩儿立即身价百倍,在民间看来,能过前五关的,至少也和皇帝妃子在一个水准线上。以此为资本,秀女再回家择婿,即可高攀。虽然所费不赀,但只要攀上了进士、世家,自家的买卖也多一层保障不是?

除了这种操作,此次选秀还出现一类操作即如庄家一般,目标直指皇后和嫔妃之位,只要入选九嫔,相当于和皇帝攀了亲,以后不但自保有余,作威作福恐也不在话下。

尽管有黑箱操作,但进入西苑的最后这批少女,无一个不是姿色过人。她们年龄从十四岁到十六岁不等,个个知书达礼,姿容出众——朱翊钧尽管是一个被后世修图或化妆术熏陶了无数遍的现代人,但面对仪鸾殿前的这群淑女时,已经长成少年的心脏还是砰砰乱跳。

两宫太后安坐仪鸾殿中,朱翊钧御座设在两宫身前。张宏等大太监手持名册,指挥宫女,将已经获得淑女封号的女孩依次引入殿中——而层层选拔都排在头名的庄静嘉能否母仪天下,在此一举。

书阅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