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一百二十四章 论证

万历新明 第一百二十四章 论证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果然不出张居正所料,贾三近奏章上去之后,皇帝根本没有生气。反而批答奏章,令朝臣议海漕事,“凡有裨于国事者,可畅所欲言”。

贾三近的奏章被传阅后,本就喧嚣的朝廷,更像是热油锅里被浇了一瓢水,短短时间内,凡是觉得自己有资格在朝中说话的,纷纷上本。

因为贾三近“臣以为世有夷途,安取九折坂;人有参苓、姜桂可以摄生,何试命乌附以苟万一?”一句有力道,够辛辣,因此这跟风奏章都引用这一观点来言海运之不可行。一时间,贾三近风头无两。

然而,朝廷也有好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了海运的巨大优势。因此当皇帝将户部奏章驳回,让其复奏之后,这支持海运的声音也渐渐多了起来。虽然比不得支持河漕的多,但也具有了不小的声势。

万历三年九月,翰林修撰罗万化的一本奏章,将贾三近驳的体无完肤,而且让朝廷上下的海运反对者一时失语。

罗万化奏章并无昔日状元卷的华丽言辞,核心内容是三张表格。首张表格内容是元代至元二十年到天历二年四十六年间,元廷利用海运运粮的数据统计。

表格分为五列,第一列为年份,第二列为起运量、第三列为到达量,第四列为损耗量,最后一列为损耗占比。

损耗率最高的为海漕开始的第四年,因遭遇台风,损耗率达到了四分之一,其余年份,大都在百分之五以下。

从延佑二年道天历元年,因为元代造船业的进步,海船越发坚固,用的船员也大幅减少——连续十几年损耗降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一以下。

最低的一年为至治二年,装船三百二十五万一千一百四十石,到达三百二十四万六千四百八十三石,损耗为百分之零点一四!

罗万化在奏章中算了一下元代四十六年海运平均损耗比:百分之一点六。

这张表格画完了,罗万化又列了第二张表格,为太祖、成祖初期利用海运往辽东、北京运粮的损耗,基本上平均在百分之四、五左右,因为太祖时期和成祖初期的海船真的不行。

罗万化着重指出,王宗沐在隆庆六年试行海漕的损耗数据,也是百分之一略出点头——这时候王宗沐用的是专业海船。

第三份就是利用运河运粮的漕运损耗表格了,格式和第前面的表格相同,也算装船量和到达量。这损耗比——简直没眼看。从永乐十四年开始到万历,河漕运输过程中的消耗为到达量的二倍左右,也就是每年四百万石漕运任务,运河及两岸以此为生的却要吃掉八百万石!

自从有了奏章这种文体以来,罗万化大概是开天辟地第一遭,在奏章内画上了表格。这三张表格加上寥寥数语,轻轻松松的指出了一个大家都知道,但是都视而不见的事实,把明朝廷用河漕的低效揭露的淋漓尽致。

罗万化最后在奏章中论证道:“凡见此三表格者,毋庸再论用海用河。”

“成祖后,复海运之议不绝。宪宗时,邱睿进《大学衍义补》,极言海运万世之利。世宗时,运道多塞,复海运之议论复亢。然因何而不能兴?当政因循守旧,而不敢破而后立耳!”

“先皇洞烛弊源而开海关,海晏波平已有数年。海盗匿迹而倭寇少发,此正复海漕之时也!臣之意与俗论相反,应以海漕为主;保留河漕每年十二万石,以备用急,其余全用海漕!”

利用数据说话的这一本奏章实在太有力量,打的贾三近为首的反对海漕的官员溃不成军。

随即,贾三近正如张居正所料,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上了一本《奏言以表格述事于施政有利疏》,痛痛快快的承认自己睁眼如盲,道听途说,空言乱政。

贾三近在奏章中把自己臭骂一顿,自请处分不说,还建议皇帝,以后各部上报奏章,能用表格说明白的,都用表格——把罗万化一顿吹捧,说他是落实皇帝“实事求是”施政纲领之表率。

这一骚操作把朝臣们腰子差点闪断掉,有那脾气急的差点撸袖子去揍他。而贾三近逢人便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君子闻过而喜,你要是打我你就是小人......唉我擦,你真打呀!”

因为贾三近打造的样板奏章内,并没有涉及到运河两岸漕军和运丁问题,因此反对意见集中在这两件事上的也很少。

此际,反对者再转换焦点,时间上来不及。因为皇帝已经批答贾三近的奏章,大度的原谅了他此前的不敬之言,而且高度赞赏“表格述事于施政有利”这一观点,要求以后大家写奏章都要如同罗万化一般多用表格,要言之有物。

这言之有物当然对,但是现在去搞漕军、屯田和运丁生存现状调查来不及啊。大伙儿正恍惚间,内阁的王国光又来了一本。

这一本叫《奏言涉漕各省自行设关收取商税以补民力疏》,中心意思是这样的,俺王国光赞成王宗沐、罗万化重开海漕之议,但是运河不能废了啊,怪可惜了的。

咋办呢?各涉运河省份,你们自己把辖区内的运河修好,然后朝廷许你们按照朝廷定好的税率设关收税,这过河税么,朝廷一文不要,都给你们自行支配,以补偿多年来朝廷耗竭的各省民力,同时这费用也用来保障运河的日常维护。

这一本上去后,朱翊钧一天没耽误,邸报上立即明发。这下子满天下都骚动了。涉漕各省布政使、转运使立即上本,纷纷说王国光同志好啊,老成持国,是内阁中最可爱的人!

各涉漕地方官都能想到,若改了海漕,以前把运河扒开就能弄中央补贴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尽管如此,随着本朝反腐力度越来越大,提着脑袋挣这份黑钱的风险也越来越高,如果有风险低的搞钱方法,谁还用老招数?

这帮地方大员正琢磨这事呢,就看见邸报上发的王国光之奏章了,嗯,还是以前的共同战友王国光同志,最贴心!

这不涉漕运的各省,也眼热的很。纷纷上本问,俺在境内修点水利设施,然后再收个过路费行不行。朝廷答复当然不行,只有京杭运河才可收费。

当然,朝廷已经将兴修水利设施和道路设施等基础建设内容,纳入考绩重点,且排名在文教之上,权重列在第二位,仅在民生保障后边。地方官要是把境内的道路、河道整修好了,考绩可以上计,这个不消说。

随着罗万化上本、贾三近反水,王国光上本,三板斧下来,反对海运之声势,就有些不成气候。

有几个头铁的给事中和京官,到底拿出漕军和运丁说事,问朝廷运河两岸,四万漕军,三十万运丁这些直接依靠漕运吃饭的人咋办?还有大量的在粮仓、码头上开饭店,办三产的小贩子、小民怎么办?加起来上百万!

还没等支持海运派回答,潘季驯这时候也上本了。

书阅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