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民变

万历新明 第一百一十一章 民变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徐阶虽然不明白朱翊钧恶意何来,但皇帝起复蔡国熙,还真是吓到他了。徐阶自嘉靖二年以探花及第开始,伺候了嘉靖帝一辈子,对一肚子筋节的皇帝,说实话不怎么打怵。

但是朱翊钧的性子他摸不着啊?瞅着针对徐家这两下,徐阶判断——这皇帝在政治上是个生瓜蛋子,这路数看不懂啊!

俗话说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徐阶不怕嘉靖帝玩花活,就怕朱翊钧这样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来莽他啊!到时候皇帝名声臭了不要紧,俺老徐家被莽死了,找谁哭去?

因此他立即祭出一辈子百试百灵的法宝,善忍!蔡国熙隆庆三年时不是让我退田吗?坚决退!退了田养不起文会,正好也没人来,老夫不办了。朝廷不是重申蓄奴之令吗?仆役也不要了!

这三招龟息**使出,老徐家这“受委屈的老功臣”形象就树立起来了。正如徐阶所料,两河之间,大江上下,徐阶这尊老菩萨如同抹了金粉,闪闪发光。不能说万民敬仰,但说徐家“忍辱为国”的舆论几乎是一面倒的。

在大明朝,皇帝说话只能好使一半,这还是强势的皇帝。另一半话语权在谁手中?清议!徐阶心说我都忍成乌龟了,舆论已成鼎沸之势,皇帝你还有下嘴的地方不成?

徐阶能得善忍之名非为幸致,他的每次忍辱之中都有杀招隐藏。老严嵩就是被他用这一招玩死的,临了还对严世蕃对徐阶判断半信半疑,自以为老亲家是好哥们。

嘉靖帝更不用说,徐阶在后期,已经完全摸透他的脾气秉性,顺着毛就把自己的事儿办了。

这一次也一样,徐阶的退让之中也有杀招隐藏并自以为得计。见松江和华亭府县上下都在懵懂之间,他在腹中冷笑,心说民变起来了,一个苛政而致民变罪过谁也跑不了。

到那时,戴凤翔昔日参劾海瑞奏章中所言:“求治过急,更张太骤,人情不无少拂”这顶帽子谁戴的住?张以修吗?他算个什么东西?!

或言徐阶就不怕遗祸子孙?徐阶对此是这样判断的:徐家在此次退田过程中,老老实实躺倒挨锤,如同砧板上鱼肉一般,谁能说个不字?至于将来引发民变——还是朝廷求治过急,更张太骤之故,徐家有何错处?地都退了,唯一的短板也没了,皇帝总不能以莫须有来加害他吧!

而且,徐阶这次“以退为进”跟朱翊钧掰一下手腕子,其实也属无奈之举。作为江南生丝业的扛把子,耕田可以没有,但桑田没有了,这些豪族谁还听他家的?开始时仗着昔日名望能顶住,自己百年之后,徐家败落就在转瞬之间!

没奈何,只好绵里藏针,刺皇帝一下。面上无比尊重,底下玩点花活。既要不损皇帝的面子,又要让皇帝觉得再来咬徐家一口犯不着——这都是对付世宗爷的故智,徐阶老得心应手了。

......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海瑞此时已经全盘猜透了他的如意算盘。

万历二年的三月十六,令徐阶大为惊讶的是,王以修这个家伙竟然和华亭县一起开仓放粮了!这没灾没疫的,大春天放粮是什么鬼?还没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啊,王以修不想过了?

王以修也是被逼无奈,他已将此间饥民聚集情况上报应天巡抚宋仪望,并按海瑞出的主意,移文苏松兵备道,让蔡国熙做好弹压准备。

然而,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放粮的第二天,大量“饥民”即涌入个个放粥点,都是听到风声的两地贫民过来沾光喝粥的。——虽然放给饥民的粥并不好吃,但是多点汤水垫垫肚子,给家里也省下了不是?

王以修没辙,官府根本分不出来哪些是饥民,哪些是家里有粮的贫民——只好继续加大放粮力度。眼瞅着这备灾粮下去的速度越来越快,王以修和杨瑞云的心也悬的越来越高。

幸亏应天巡抚宋仪望是个好官,急信回给松江府、华亭县,告诉他们粮食有的是,这种情况下不要怕粮食损失,以不生民变为第一要务,第一批支援粮食两万石已从南京起运,不日就到松江。

同时,应天巡抚衙门已经移文南京工部,请河道侍郎安排河道官立即到松江招募工役——此为釜底抽薪之法。双管齐下,松江民变的危险很快就会消弭于无形。

徐府之中,徐阶听说了王以修和宋仪望的处置办法,心里知道徐家没什么好办法了,只能躺倒挨锤。老人家摇头苦笑,心说这退田自守对家族也许是个好事——此时只能这样安慰自己,总不能生了气去打天吧。

然而,三月二十六日,徐阶正在家中躺椅上悠哉读书的时候,徐璠跌跌撞撞跑进来道:“爹!松江、华亭同时民变!”

徐阶听了,手中书卷惊得落地,好像青天白日见了鬼!他不由得上下打量大儿子几眼,厉声叫道:“你做了什么?”

徐璠听了,气的脸色通红道:“爹!你千叮咛万嘱咐,徐家不可妄动,我能做什么?再说皇帝盯着咱家呢,我又敢做什么,您以为我不知轻重啊?”

徐阶听了,舒了口气。但老子的威严不能丢,仍斥责道:“你若知道轻重,咱家还能积下犯忌的田亩?我多年前就告诉过你,耕田不要,桑田十万亩足以!你可倒好!”

徐璠听了,虽然心中不以为然,但老爹说话,儿子只有束手静听的份儿。两人正揣摩这民变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徐阶的另外两个儿子徐琨、徐瑛兄弟两个相伴跑回来了。

徐琨、徐瑛因徐阶之功,得荫尚宝监。此前徐璠也被荫太常卿,后来虽然被免罪,但官身没了。

两个弟弟平日虽然草包,但原先对徐璠都很服气的。直到徐璠被蔡国熙收拾了,这两个才觉得自己崇拜的大哥不过尔尔。

两个气喘吁吁进家之后,绕过影壁就高声喊道:“爹、大哥,可算有热闹了,县里民变,饥民正在攻打常平仓呢!”

话音还没落呢,正瞧见徐阶和徐璠两个站在堂中,且用狐疑的目光打量他们,还有些怀疑之色,他两个都住了口,不明所以。

徐阶手持木杖指着他两个道:“我已严令你们不得出府,你们去哪里了?”

徐琨见老父亲脸色不太好,忙笑着回道:“钱家大哥儿今天来华亭,约了我们在外面吃了一顿。”

徐璠听了,跌脚道:“我已经叮嘱过你两个了,此非常之时,在家读书不得出门。这也是父亲的意思,你们两个如何不听?”

徐瑛撇嘴道:“大哥你说的轻松,这整日读书,已经读了好几个月了,谁能憋得住?再说我们家也走不了举业,读个什么书?”

他的话音才落,他老爹已经走到跟前,那木杖劈头盖脸的打将下来。徐阶边打边骂道:“这是谁家规矩,大哥问话弟弟敢顶嘴?!”

徐瑛见徐阶动怒,连忙跪下,抱着大腿哭。徐璠、徐琨也站不住,都跪下求情。

徐阶打了徐瑛几下出了气,又扭头问徐琨道:“这些日子你们见了谁?都说了什么?”

徐琨见徐阶气的脸色煞白,终于害怕道:“前几天董家的大哥儿来过,出去吃了一次酒。再往前,华家、庄家都来过人,见不着父亲和大哥,都传信进来,我们两个出去接待的。”

徐阶听了,脑瓜子里嗡嗡作响。压住几乎把自己烧焦的怒火,急问道:“你们能接待个屁,借机出去花天酒地了吧!说,和他们说了什么?”

徐琨见老爹的脸已经不是白色,而是发出青灰之色,吓得哭出声道:“也......也没说什么,就说我们家不行了,只能躺倒挨锤。让他们家自行想办法,老徐家没招了。”

徐阶听了,手气的直抖,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徐璠心叫苦也,但怕徐阶出个三长两短,连忙起身把住徐阶手臂道:“父亲不必生气,弟弟们也没说什么犯忌的,这般还能被寻出错儿来不成?您且宽心。”

徐阶听了,颓然一叹,两道眼泪直滚下来。哑声道:“万想不到,我徐华亭英明一世,居然生了这么两个败家孽种!这......这难不成是报应?!”

徐琨、徐瑛听了,都吓呆了。两个都用求救的目光看着徐璠。徐璠叹道:“弟弟们糊涂,你们不知,今日松江、华亭一齐民变,必然是董家或者别人家串联搞出来的,你们和他们吃酒,落在有心人眼中,这黄泥巴落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见老父亲身体晃动,气的好像要晕过去。徐璠肝胆俱裂,连忙喊道:“爹,您是徐家的顶梁柱,主心骨,您可不能倒下啊!”

还别说,这句话还真的把徐阶的魂儿唤回来了。少湖公不愧是经过大风浪的人,老脑瓜儿反应一点不慢:“你速速派徐五、徐六几个妥当的,穿着破破烂衣服暗中去把饥民引过来,说徐家有粮,让他们来打徐家!——咱们,收拾细软赶紧跑吧!”

书阅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