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 第二百四十六章 聊天群内的互相攻击,尼古拉总督的野心!

【大明崇祯帝朱由检:猛啊世宗!这是什么玩意儿啊,这也太厉害了吧!给我也整个可以吗?求求你了。】

【大明天启帝朱由校:匪夷所思,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竟然如此轻松的便能撕裂防线,简直是战争利器!】

【大明泰昌帝朱常洛:你们这俩儿子,别这么大惊小怪,世宗皇帝有经天纬地之能,这点小事儿岂不是轻轻松松?朕之前还看过更厉害的呢!】

【大明泰昌帝朱常洛:世宗爷,您看朕说的怎么样?等出售的时候能不能优先供给给朕啊?朕心里苦啊,当了这么几天的皇帝……】

【大明万历帝朱翊钧:你们在说什么?这里好好玩啊,甩手掌柜真好当。】

【大明正德帝朱厚照:本来不好奇的,但伱们说完之后朕就好奇了,皇弟……不,皇兄,您是皇兄,我是皇弟。您啥时候把这个飞机派到南方来啊?朕也想看看这被称为‘战争利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大明崇祯帝朱由检:这还不简单?武宗,你马上就能看到了,轰炸机群帮我们打下济南之后,补充了石油,又往南飞了……】

【大明正德帝朱厚照:石油?那是什么东西?】

【大明天启帝朱由校:就是前不久世宗爷让咱们准备的东西,黑漆漆的那些东西。】

【……】

望着近乎被刷屏的消息,正处于湖北作战的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前一段时间,朱厚熜无偿提供了一种名叫‘石油提炼’的技术,并且大肆宣传石油的宝贵之处。

虽然大伙没觉得这个黑乎乎的,叫石油的东西有多好,反而觉得朱厚熜起名不太好,这么黑,不应该叫黑油吗?

但朱厚熜毕竟是群主,给了他几分薄面,因此大伙都提取了一些石油。

但万万没想到,石油竟然有如此先进的功效!

竟然是能够影响飞机的重要燃料!

一时之间,朱元璋惊讶万分,他可是万万没想到,那个黑乎乎的东西,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真是太令人感到期待了。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已经决定要多搞工业建设了。

不过对这一切,他的接受能力还是有些比较差一些的,要缓一缓。

许久之后,朱元璋抱着自己的小孙子朱雄英,感叹道:“大孙啊……这个世界太复杂了,未来还是你们年轻人的,咱这样的老头,也到了该退休的时候。”

感叹一声之后,朱元璋便对着朱雄英道:“你也已经见过你父亲了,雄英啊,等过上几个月,皇爷爷送你去上学堂,怎么样?”

朱雄英听到了朱元璋的话语之后,看了一眼湖北之地的锦绣江山,接着便点头颔首道:“皇爷爷就算是不说,孙儿也是会求皇爷爷,让孙儿去上学堂的!毕竟作为皇孙,作为咱们朱家的血脉,孙儿又岂能做那种不学无术的荒唐之辈?”

言语之间,朱雄英的双眸炯炯有神:“孙儿想做一个像皇爷爷、父皇、四叔那样的真英雄,而非胡亥、孙皓这样的昏庸之君!”

听到朱雄英的话语,朱元璋喜笑颜开,但还是补充一句:“你四叔虽然干得不错,但你不能学他嗷。那个坏小子,最不听话了,算什么真英雄!”

“皇爷爷,四叔虽然惹您生气,但在做人君方面,还是十分值得孙儿学习的。”

破天荒的,朱雄英竟然否定了朱元璋的看法,反而童言无忌的开口说道:“允炆做的有点太不像话了,皇爷爷,这也不能怪四叔的。”

听到了朱雄英的话语,朱元璋也是深深地叹了口气。

洪武朝的朱允炆,可谓是懵懂无知。

而那个群聊中的朱允炆,现在也变了一番模样。

对于朱元璋来说,这个世界真可谓是越来越陌生了。

好,好。

陌生点好啊。

江山代有才人出,这才是一个合适的状态。

倘若一直都是老东西占据江山,那么才是最大的问题。

一个国家要发展,是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进步。

此刻的朱元璋,心思已经完全发生了改变,接着便笑了笑,打开了群聊,发出了一条消息。

【大明洪武帝朱元璋:啥是飞机?给咱看看呗,咱也不需要直接要了,咱的工厂里还有不少高级技师人才,能去嘉靖朝那边培训一阵吗?】

以往的他们,都想着以购买为主。

什么东西,从嘉靖朝那边生产出来之后,直接买就行了,需要想那么多干嘛?

但现在,朱元璋悟了。

虽然是友方单位,虽然是大明朱家子孙。

但毕竟已经是一方君主,三个世界的绝对霸主,已经不再是形同一体的同一家人了,而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人家也有三个世界要负责,总不能总这样吧?

所以,与其购买,不如自己学习技术,从而进行研发!

朱元璋领悟了。

而伴随着朱元璋的领悟,一旁的朱棣也领悟到了,立马拍了拍脑袋,表示自己陷入了思想僵局。

在永乐朝,科技发达的从来都是永乐,从未有他们要向其他国家学习的地方,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大家潜意识里,他们大明是一个整体,嘉靖会就相当于大家都会,计较那么多干嘛?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朱棣也故意不提出这种要求。

毕竟他也吃不准朱厚熜的性格,万一朱厚熜就指望这个赚点钱呢?

现在看到朱元璋的话语之后,朱棣连忙跟进,同时发了一条消息。

【大明永乐帝朱棣:同上,朕这边其实也准备的很久了,但看到长辈父皇一直没提,就没好意思提。】

朱棣说的那叫一个大义凛然,似乎是什么尊老爱幼,朱元璋不提,他也不敢提的孝子贤孙。

而看到这一幕,朱元璋原本平静下来的心再度怒了一下,冷笑连连道:“好好好,真是好样的啊,朱棣!”

朱雄英看不见聊天群,但也能猜出来个大概。

朱雄英虽然很想要为自己的四叔说话,但见皇爷爷现在的心情好像不太好,朱雄英也就闭嘴了。

他不是傻子,不会做出越塔送人头的行为,他只在朱元璋心情不错的时候进言。

这才是聪明人的行为。

朱雄英虽然年幼,但也不是痴愚儿童,自然明白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闭上嘴巴当乖宝宝了。

而朱元璋现在全身心都投入到和朱棣的‘对线’之中。

自然无暇顾及其他。

……

朱厚熜望着面前的群聊面板,不由有些失笑。

没想到皇帝们一旦吵吵起来,倒也是和普通人差不太多啊。

笑了笑之后,朱厚熜觉得皇帝们说的有道理,大家应该共同进步,和平发展的。

之前进行一些交易,是因为当时的大伙只有一个世界和一个中原之地,资源本来就差了不少,更有甚者处于灭国边缘,还有的缺粮缺钱,那当然要交易一些资源了。

而现在,

大家的资源都已经不再短缺了,银两什么的朱厚熜也完全不需要……三个世界,光战争赔款就能大赚一笔了,还有什么需要赚其他大明的地方?

因此,在见到群聊里的内容之后,朱厚熜当即豪爽的开始进行一个打字。

【万寿帝君:太祖皇帝所言很有道理,朕建议也是如此。】

【万寿帝君:大家每一位皇帝都有一个擅长的科技,比如太祖皇帝的农业、景泰皇帝的医疗领域、宣德皇帝的奴……咳咳,这个先不提,总而言之,大家都有一个熟悉的领域。】

【万寿帝君:既然如此,那么大家为什么不能摒弃先前的门户之见,共同进步呢?到时候来自嘉靖朝的学子可以去洪武朝学习农业知识,而来自景泰朝的学子,也可以去永乐朝学习军事理论……如何?】

对于这个,朱厚熜表示十分理解。

毕竟在后世,这种方式叫做公派留学。

不过无论如何,开放留学之后,对于所有人,甚至包括于对于这些大明朝代里的百姓,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共同进步,才能谋发展。

而这个提案一出,立马就赢得了大家的同意。

【大明宣德帝朱瞻基:好!朕第一个支持!朕全力赞同这个建议,同时欢迎各位将优秀的学子派遣到我宣德朝来,我宣德朝一定会竭尽全力,教导学子们关于本朝相关的技术的!】

第一个表态的就是朱瞻基,他大力支持。

而第二个、第三个则是泰昌皇帝朱常洛和天启皇帝朱由校。

他们两个刚来,什么都没有,这不支持一波利好自己的政策,那才是傻杯了。

而朱瞻基的原因也是更简单了。

他并不担心自己的技术被其他人抢走,让自己的商品在大明市场上变的不流行起来。

因为朱瞻基当前的技术,其实主要是贩卖奴隶……

主打的就是一手低成本。

【大明永乐帝朱棣:你小子,屁技术没有,你还搁这儿来同意呢?朕不像你,朕愿意开设火器学院,对各个世界的学子进行招生!永乐火器学院,才是军事战争的必备选择!】

【大明建文帝朱允炆:四叔,你们俩真是亲爷孙啊!宣德帝那边的奴隶贩卖基本上没人感兴趣,您这儿的火器技术也不畅销啊!人嘉靖那边都有飞机坦克了,你的永乐一二三四五号早就在市场上淘汰了,您还是开点军事学院,养养老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你那边的军事理论,说不准什么时候也要被淘汰咯~】

看到这一幕,朱棣表面不动声色,背地里其实拳头都硬了。

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利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朱允炆说的没错,现在的情况确实是这样的。

永乐朝这边占据了低端火器开发市场,而嘉靖朝则是在高端研发上一直遥遥领先,甚至于还对超凡有着独家注解。

在竞争军火这一方面,朱棣确实不太行。

【大明永乐帝朱棣:大侄子……嗷不好意思,是二侄子,二侄子啊。你还是先想办法搞一块自己的领地吧,免得还要寄人篱下,丢群员的脸!】

【大明建文帝朱允炆:你*¥##¥@%@%……】

群聊里出现了一串乱码。

看得出来,朱允炆骂的很脏。

群系统都看不下去了,正在给他手动屏蔽中。

而见到了这个情况,朱厚熜也是微微一笑,接着便开始打起字来,制定一下留学的规则。

毕竟留学,还是要有规则的。

不然某个家伙一窝蜂把几万人、几十万人送过来留学,这怎么说?嘉靖朝现在的正统大学生,都没有一万人呢。

全民教育任重道远,可不能随便乱让人进来留学。

当然,

在天市界、太微界以及即将征服的咸丰朝,西方都已经出现了一些大学,等征服了那些大学之后,未必不可废物利用。

什么百年名校,在朱厚熜这里统统变成中专大专,甚至高中、初中、小学乃至幼儿园!

只有大明的学院,才是真正的名校。

不过就算是名校出身,在大明也只不过是有些水平,并不足以决定一切。

在大明,万般皆下品,惟有军功高!

“呼~”

朱厚熜立马噼里啪啦的打字,开始为学院制定留学规则。

……

远东,北方。

俄罗斯帝国的军队,已经出塞。

三千人的军队,倾巢而出,可谓是来势汹汹。

俄罗斯帝国在远东地区的部署不多,军队数量更是寥寥无几,在排除了守城士兵和维持治安的士兵之后,能够抽出来三千兵马,已经是不错的了。

而且,在尼古拉总督来看,三千人已经够了,甚至于有些多了。

毕竟前不久发生在契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人数也不多,英军一万五千余人.法军约七千人。

看起来很多,但那是总决战。

在咸丰六年十二月,英法联军齐集珠江口,共计5600余人,其中法军1000人,英军4600余人,军舰20余艘,他们占领广州,成立联军委员会并对广州实行殖民统治。

仅仅五千六百人,便能占领丰饶的广州。

而咸丰八年,英国公使普鲁斯和法国公使布尔布隆拼凑联合舰队再次兵临天津海口,共有兵士两千余人,大肆进攻天津,而天津乃是京畿的门户,在满清拼死反抗之后,最终入侵失败。

由此可见,如果对关外发动战争,三千人足够了。

毕竟契丹人,在关外的军队也不是很多。

尼古拉总督信心满满,这次的他甚至亲自率军出战。

这次战胜契丹之后,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待遇呢?会不会被皇帝陛下晋升为伯爵,还是说会被调回莫斯科,成为帝国上层?

又或者,成为远东唯一的霸主?

在尼古拉总督信心满满的时候,一骑斥候忽然从远处策马而来,扬起一阵雪雾。

“总督大人,有情况!”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