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册封日本布政使,皇后陈氏。

“皇明第二舰队总督朱纨携第二舰队全体官兵、日本都司官兵恭问陛下圣安,前番时日,我军舰队于大阪附近与日军舰队相遇,大破之,连续攻陷日本三十余城,恭请陛下册立官员……”

紫微界,北京城。

面前的黄锦正在念叨着刚刚结束的日本之战盛况,不由得让朱厚熜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轻松。

毕竟在这个时代,铁甲蒸汽舰去日本,就跟职业拳击手去参加幼儿组比赛一样,乱杀。

因此,朱厚熜丝毫不会怀疑朱纨的胜率,他大概率会成为百分百胜率的存在,进入大明的名将行列。

“告诉朱纨,对于四品以下官员,他可以随意任命,四品以上,则打个条子,给朕看看他都推荐了什么人……对了,夏言不是还在京城待着吗?让他当个从二品的日本布政使,去管日本的民政吧。”

朱厚熜随手一摆。

所有人都以为,朱厚熜会在日本设立都司,并且已经去做了。

但朱厚熜的想法也很简单,他会将日本,也化为布政司,也就是所谓的行省,正式纳入大明朝的直属管辖范围之内。

布政司和都司,可以同时存在的。

就连曾经的奴儿干都司,也已经被朱厚熜设立成了四省,分成了四个布政司。

此后,原本的大明军区,朱厚熜会一步一步的全都设立为行省的布政司,直到将亚洲覆盖。

而都司军管制,则是会在其他大洲进行。

而日本,自然也要肢解了。

不能让他们连成一片的。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彻底解决了日本,再行肢解。

“册封朱纨为扶桑侯,加日本都司都指挥使、并日本征夷将军。”

朱厚熜打了哈欠,继续为朱纨加封官职,让朱纨成为当之无愧的大明五星上将,日本太上皇。

这样做比较符合历史规律。

紧接着,朱纨又奉上了一份有功将领名单,朱厚熜也是一一应允,一一封赏。

对于军费,朱厚熜从不吝啬银子。

而且打下了日本,日本的银矿就可以被大明所获得,那银两可是大大滴多啊!

“对于日本官吏的安排,基层干吏多以日本人为主,要求很简单,但凡能说出一口流利的天朝雅言,且在十分认同‘徐福论’理念,愿为我大明冲锋陷阵的日本人,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尽数可担任胥吏等官职。”

朱厚熜顺口说着:“不必在日本开设什么学堂,就告诉日本人,若是想要行商、若是想要当官,都要说汉语。若是不会我天朝雅言,行商者不得通商,行政者不得任职!”

就算是日本的良才来了,只要不会说汉语,就不能当大明的官!

就算你是个庸才、蠢蛋,但你只要会说汉语,那么你就能在日本基层当官!

“除此之外,昭告天下,我大明境内,功名达秀才者,若愿往日本、安南任职做官,统统以举人视之,赏赐安南、日本良田、美妇、奴仆!”

“我大明境内,若有童生愿往日本、安南,均可任小吏,赏赐日本良田!”

朱厚熜下达的命令也很简单。

大明境内有太多落第书生了。

都一把年纪了,还是秀才、童生,属于范进的级别。

他们的才学有限,如今此言一出,自然会有不少已经走投无路的秀才、童生赶往日本、安南任职,填充大明在日本、安南的中下层官员。

除此之外,朱厚熜还会加大驻军力度。

他打算在国战结束后,让太微界(即康熙朝)的新营兵驻扎在安南、日本,而紫微界(即嘉靖朝)的边防军,驻扎在太微界的各方。

同时,朱厚熜也不会担心那些有本事的秀才、童生去了日本、安南虚度光阴。

一方面,有本事的秀才、童生心里有鸿鹄之志,自然不屑于去这些地方,想要考取更高的功名。

而就算是家徒四壁,只能去日本、安南填饱肚子的秀才、童生,同样也可以在日本、安南通过自己的政绩,从而进入朱厚熜的视野之中。

在朱厚熜这里,他才没有什么进士出身、庶吉士出身、翰林出身才能当大官的规矩。

只要你有本事,你就算是个童生,科举第二轮就结束的官吏,朱厚熜也会大力提拔。

毕竟这些人,不善于考试,而善于实战。

比起高分低能,朱厚熜更喜欢实干家。

还是那句话。

空谈只会误国,实干方能兴邦。

“是。”

黄锦立马明白了朱厚熜的意思,当即领命而走,开始进行了新一轮的册封仪式。

毕竟册封的数量有些多,因此要赶紧去司礼监和内阁,去通过各种各样的圣旨,进行册封。

而在黄锦离开之后,朱厚熜的身边倒并非是空无一人,而是还有两个随行太监。

正是金宝、银宝。

“金宝、银宝。”

朱厚熜站在金銮殿前,凝望着不远处的大好风景,大好河山在自己的手中握着。

但朱厚熜的征途,并不是止步于此:“朕让你们去寻的家,让他们写的文章怎么样了?”

明清时代,家盛行。

正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在大明,还是很发达的。

再过上几十年,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便会出现。

而除了《红楼梦》之外,四大名著其余三本都是来自于明代,而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封神演义》、《隋唐演义》等书也是出自于明朝。

大明的家,还是很多的。

因此在朱厚熜的任务下达之后,完成并不算是什么问题。

金宝、银宝当即对着朱厚熜拱手道:“陛下,已经完成了一些篇幅,这是范文,请陛下查看。”

说罢,金宝便双手捧着一本书。

朱厚熜看了一眼目录,第一眼便看到了‘华盛顿兵伐阿兹特克’。

一下子,朱厚熜便不由笑了笑,笑容有些止不住了。

他轻咳一声,接着便笑了笑,开口道:“念。”

听到了朱厚熜的话语之后,金宝立马开口,翻开书页,开始为朱厚熜阅读了起来:

“却看到华盛顿拨马向前,甩出一截麻绳,这麻绳在天上晃了晃,便化作一团金光,朝着那印第安老酋长冲去,老酋长见此状,长叫一声‘苦也苦也’,便被华盛顿捉了回去,剥了头皮做了一对靴子……”

听到了这般话语之后,朱厚熜满意地点了点头。

好好好,就是自己需要的内容。

“善!加紧码字,不要让他们停。”

朱厚熜点了点头,接着便恶狠狠地开口说着:“他们谁敢不写了当太监,就让他真的成太监!”

“入宫之后,还要让他写!关进小黑屋,写不完不给吃饭!”

听到了朱厚熜的话语之后,就算是已经被切了子孙根的金宝、银宝都有些不寒而栗,不由打了个冷颤之后,对着朱厚熜长长地叩首:“是!”

说罢,便赶紧去通知那些‘御用作者’了。

朱厚熜望之,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生平最恨作者太监了!

朕以前是读者,毫无办法。

现在,他是皇帝!

如果再有人敢太监,死啦死啦地!

而朱厚熜之所以这么做,原因也是非常简单的。

为了前往北美做准备。

北美地区的土著民族,也是黄种人,是可以拉拢的存在。

朱厚熜手底下的劳动力太少太少了,官员都甚至有点不够了。

毕竟再往后,位面会越来越多,官员自然需求就越来越大,而人口的需求也会增加。

美洲必须拿下!

“陛下,皇后求见。”

银宝忽然在一旁开口,对着朱厚熜进言道:“皇后娘娘亲自煲了药膳,为陛下贺。”

“皇后?”

朱厚熜闻言,当即点了点头,张口便道:“这些日子倒是冷落了皇后,让皇后来吧。”

“诺。”

银宝闻言,立马告退,前去引领皇后过来。

嘉靖朝前后一共有四个皇后,第一代的皇后,便是孝洁肃皇后陈氏,也是嘉靖的首任皇后。

陈皇后在历史上,却没有记载其名称,而作为嘉靖皇帝,他自然也是知道,自己皇后的名讳的。

陈暄。

其父乃是秀才陈万言,官职不大,在嘉靖元年选秀的时候,朱厚熜也是一眼便看到了小家碧玉的陈暄,旋即便点中了陈氏,进位皇后。

之后……

之后就没什么了,朱厚熜大概一个月才去一次,剩下的时间全都奉献给了修道。

修仙诶!

与修仙相比,女人又算什么?!

而陈氏,在历史上,有一天,皇帝与陈皇后同坐,张顺妃和文妃进茗,皇帝循视其手。陈皇后很生气,投杯起立,嘉靖帝大怒。陈皇后惊悸,就此惊产,紧急生产,难产血崩而死。

而在陈氏死后,嘉靖帝的怒气逐渐消散,在陈氏之父死时,嘉靖帝又念起了陈氏的美德贤淑,因此下诏:“祭葬如例,赠太子太保。”

历史上的情况,朱厚熜不做评价。

但今生的情况,朱厚熜很满意。

陈皇后不哭不闹,平时也很乖,在后宫中以身作则,崇尚节俭,确实符合‘美德贤淑’这四个字。

而且,历史上的情况在嘉靖朝也难以发生。

因为嘉靖朝目前就一个皇后,没有妃嫔。

原因很简单,朱厚熜前期要和大臣斗,立皇后是必须的,不立皇后游戏没法玩,所以才立了皇后。

后来都赢了,因此之后的选秀朱厚熜便减少甚至取消,倒是大臣们年年上奏,想要重开选秀。

和后来的清朝都是歪瓜裂枣的后宫嫔妃不同,明朝的选秀,可是美女很多。

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曾下旨说过:“天子亲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子女,进者勿受。”

朱元璋如此来做,自然是一方面为了预防外戚干政,另一方面则是又保证了质量。

对于皇后的选拔,主要选拔是看重‘德行’,因此能够在明朝当皇后的,全都是德行很好,譬如宣宗胡皇后贤良、英宗钱皇后孝瑾、代宗汪皇后贤德。

什么?

不是还有个孙皇后吗?

对不起,孙皇后是嫔妃上位的,妃嫔的选拔主要是脸,而孙皇后在史书上的记载是‘幼有美色,工于心计’。

因此,陈皇后陈暄在皇后候选人里,属于最美丽的一个,自然会入选成为嘉靖帝的皇后。

而满清就不用多说了,清朝选秀只能是满族的八旗女子,坚决不允许与汉人女子成婚。不止是皇帝如此,皇族其他的人也是一样。

这一规定是由顺治颁发的,是为了保证满族血统的尊贵,不可以出现任何满汉混血。

偶尔出一个美女,能被皇帝当成宝贝,有一个喜欢的不得了的宫女,也要想尽办法的给她抬旗。

明清之间的区别所在。

“陛下。”

忽然间,朱厚熜的耳畔传来一道温柔的声音,朱厚熜转身望去,正是皇后陈暄。

陈暄一袭素青之衣,衣袖宽大,看起来颇为像是道袍,但仔细看来,又好像不像是道袍,看起来倒是格外舒坦。

陈暄对着朱厚熜微微欠身,接着便将手里捧着的那碗药膳放在了桌上,对着朱厚熜轻轻点头微笑道:“陛下,暄听闻陛下征战辛苦,为大明操劳过重,甚至耽误了修行,暄在坤宁宫为陛下抄写道经祈福,如今大明将士万胜,暄心也欢喜,特地按古籍,做了陛下昔日最喜的药膳,还请陛下趁热服用。”

说罢,陈暄便拘谨地站在一旁。

而朱厚熜见此情况,当即上前,将药膳一饮而尽。

而见到朱厚熜将药膳喝完之后,陈暄当即欠身,对着朱厚熜再度道:“陛下,妾身告退。”

说罢,便欲退下。

而朱厚熜见状,立马上前,盈盈一握,将皇后陈暄抱在怀中,接着便笑道:“皇后何必走得这么急?随朕去一趟养心殿吧,你知朕喜欢道经,还在宫中抄写道经,何不来养心殿,给朕讲讲道经心得?”

陈暄不由羞涩:“暄领旨。”

……

太微界,荆襄之地。

喊杀声震天。

伴随着城墙之上‘吴’字旗被扔下,吴三桂在荆襄的统治宣告结束。

而在大后方,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却是泪眼汪汪,对着面前的三个牌位不断的磕头。

小全子、小玄子和岳乐被处斩的消息传到了这里,吴应熊自然要为他的主子披麻戴孝了。

而叩首三次之后,吴应熊便怒气汹汹,眼神之中甚至可以喷出火焰了。

“臣吴应熊,必为大清皇上报仇雪恨,斩明贼首级于案前!”

查了一下《后汉书》、《新唐书》、《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皇后对皇帝是不会自称臣妾的,只会称妾或者自称,面对更高级的太后,才会自称‘贱妾’。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