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 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厚照的觉悟!朕回去之后,先学游泳

听到大家这么说,朱厚照也严肃了起来,目光深邃:“看来,朕确实是出事儿了。”

应州大捷,可是他引以为傲的战绩。

他先前一直都在学习兵法,虽然理论水平很高,那些干儿子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而朝中的武将们纸上谈兵、推演军阵,自己也经常取胜,唯有几次旗鼓相当。

但朱厚照一直都是心里嘀咕,恰逢鞑靼入侵,朱厚照便亲临一线指挥,不少大臣都觉得这个少年天子太过顽劣,从未上过战场的他怎么可能可以指挥军国大事?

朱厚照便铆足了心思,甚至亲自率领数骑去前线考察,就是为了取得胜利,告诉世人他朱厚照就算不是皇帝,也是大将之姿。

然而,历史告诉他,他的战术非常成功,鞑靼从此二十年不敢犯边,为大明打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然而史书上却记载,大小交战二十余次,总伤亡六十几人?!

这是在抹杀自己的功绩,这是刻意让自己的行为变得荒诞、变得小丑!

真以为朕是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吗?!

一时之间,朱厚照怒意从心中而起,当即站起身来,对着这个现在看上去和自己年岁差不多大的堂弟朱厚熜,当即拱手请教道:“皇弟,请教朕,正德十二年之后,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朕又是如何落水的?”

朱厚照的态度十分诚恳、十分谦卑,似乎并不在乎朱厚熜继承了自己的皇位,也并没有那种皇帝的不懂装懂感。

看到这一幕,一旁的朱祁钰大为感叹。

兄弟皆皇帝者,我大明有正德、嘉靖,亦有天启、崇祯。

他们兄弟关系都是如此,就算不熟,也还是彬彬有礼,丝毫没有他们这对兄弟复杂的关系。

唉。

兄弟和兄弟相比,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可能是因为自己当年没把朱祁镇给弄死吧,毕竟其他兄弟皇帝都不是同时当皇帝的。

早知道瓦剌把朱祁镇送回来之后,就找个机会毒杀了他,就没有后面的事情了。

朱祁钰微微叹息。

而朱厚熜听到了朱厚照的话语之后,便想了想,立马将正德十二年之后的事迹,全都讲了出来。

其实也没什么重要事件,唯有正德十四年的宁王朱宸濠在六月十四日杀巡抚孙燧、江西按察副使许逵,兴兵谋反。

而朱厚照再一次发挥了自己爱玩的特点,时任汀赣巡抚、佥都御史的王阳明闻变,举兵平叛,会齐各地军兵,攻克南昌,击溃宁王的军队,平定叛乱。

宁王叛乱仅43天便宣告结束。

而朱厚照自称‘奉天征讨威武大将军镇国公’,于八月二十二日率万余官兵南下亲征。

到达涿州时,王守仁捷报传至,朱厚照仍一意南征,身边的嬖幸甚至建议将朱宸濠放回鄱阳湖里,让朱厚照生擒,以展示皇帝威信。

为了将平叛功劳延及到朱厚照及其诸幸臣,正德十五年闰八月,王阳明不得已将擒获的朱宸濠押至南京,献给朱厚照,名曰‘献俘’。

朱厚照百年和诸近侍身着戎服,假装摆开作战的阵势,将朱宸濠除去桎梏,释放在军队的包围圈中,然后伐鼓鸣金而擒之,重新给他戴上枷锁,列于队伍前面,作凯旋状而归。

宁王之乱虽然平定了,但朱厚照打算在江南一带游山玩水,于是在回程路上,游镇江,登金山,自瓜洲过长江。

八月,经清江浦,朱厚照见水上风景优美,鱼翔浅底,顿起渔夫之兴,便自驾小船捕鱼玩耍。

结果,提网时见鱼多,朱厚照大喜过望,尽力拖拉,使船体失去平衡,他本人也跌落水中。

朱厚照不懂游水,入水后手忙脚乱,一阵乱扑腾,亲侍们虽然把他救起,但水呛入肺,加之惶恐惊悸,身体便每况愈下了。也可能他是受惊之后,加上秋日着凉,引发了肺炎。

回北京后不久,便驾崩在了豹房。

听到了自己的结果之后,朱厚照一时之间竟然陷入了沉思,开始揣摩未来的自己,这举动的意义何在。

而一旁的朱元璋便忍不住问道:“你这小子,抓了宁王就抓了宁王吧,为啥还要重演一次?莫不是你们燕藩一脉存心欺负宁藩?”

朱棣在一旁显得有些尴尬。

对于宁王一系,朱元璋还是忍不住开口说了。

当年在朱棣靖难之时,曾经和宁王拉着手许诺,咱们兄弟打了天下之后,共富贵,从宁王那里骗来了朵颜三卫和大批军队,这才有朱棣靖难的资本。

否则就算是李景隆放水,朱棣他本钱也是略显不足的。

而后来,宁王倒霉蛋也没有被共江山,还被朱棣一脚踹到江西去了,尽夺其兵权。

到了江西之后,宁王便深感前途无望,开始自娱自乐,所撰道教专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八卷,成为了大明宗室里,第一个道士,而且成就还不低。

至少可以和朱厚熜论道的级别。

本来宁王这一脉就有点倒霉蛋了,宁王后代谋反,就和汉朝的吴王刘濞谋反一样,是有理由的、有历史渊源的。

但谋反之后,还这般羞辱人家。

作为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看不下去了。

而朱厚照闻言,似乎也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干,从容不迫的为朱元璋解释道:“太祖皇帝,朕之所以这么做,全然是为了要巡视江南。”

“若是宁王被平定,朕便没了借口南下,无法亲眼见到江南的种种景象,当年钱塘发生命案,死者身中五刀,刀刀致命,钱塘县令却断定此人系自杀身亡!江南一代本就富庶,如此欺上瞒下之举,都嚣张到上报至朕耳边了,太祖皇帝您说,朕要不要去查一查究竟是什么情况?”

朱厚照深吸一口气,接着便道:“朕在归途之中落水,或许是查出了江南的一些隐情?不……也不对,若是查出来了,自当是当场就行事,以朕的风格,倒是不会如此。”

听到朱厚照这般说法,朱元璋倒是点了点头,略有认可。

而一旁的朱厚熜,也开口道:“关于皇兄落水,朕也派人查了查……那些文臣虽然可恶,但皇兄当政期间,通过种种手段打击了他们一番,他们还没有什么本事能够谋害皇兄,这多半真的是皇兄自己玩水出了问题。”

“不过御医有没有问题,朕便不知道了。”

在朱厚熜看来,朱厚照的落水,倒是十分秉承其一贯风格,多半是真的不小心落水,其中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隐情。

正德朝的文官还没有一手遮天到那样子,他们只能在正德帝死了之后,偷偷进行摸黑,更改史料而已。

毕竟正德帝在位期间,虽然显得荒诞不经,但对文官可以说是处处压制,让他们难受极了。

正好朱厚照自己不小心落水,感染了肺炎。

而对于另一位皇帝的落水,则是有些疑点了。

虽然也是落水,但天启帝的落水,可没有感染什么肺炎,魏忠贤紧张的要死,喂药都亲自试药。

但就这样,霍维华天天进献了一种名为‘灵露饮’的‘仙药’,其味道清甜可口,惹得朱由校上瘾至极,最后竟在落水后一年身亡。

奇怪啊奇怪。

不过对于这段历史,朱厚熜现在也没什么要说的。

毕竟没有什么人证,只能等朱由校入群之后再说了。

什么?可以从朱由检那里探明。

得了吧,朱由检就是笨比一个,继位初期都被大臣忽悠瘸了,他或许还真以为他哥是正常死亡呢。

而听到了朱厚熜的话语,朱厚照的脸色倒是显得尤为难看。

“多谢皇弟了,皇兄回去之后,便在北京挖个池子,从江南、两广请得潜水专员、游泳健将教习朕游泳,就算朕有什么文臣想要以此来暗算朕,朕也好有个防备。”朱厚照冷声说着。

行。

朱厚熜没话说。

确实。

当朱厚照学会了游泳,那么在正德十六年,他是绝对不会被淹死的……除非真是文官推手,让小太监按住朱厚照,不让他上船。

但这也不太现实,毕竟朱厚照可是在第一时间便清洗了身边的太监集团,时人称八虎的,便是锦衣卫和宦官。

掌司礼监秉笔太监刘瑾、总神机营张永、提督西厂谷大用、提督东厂马永成、提督东厂丘聚、罗祥、总三千营魏彬、司礼监太监高凤。

在这种加持之下,身边基本上已经是固若金汤。

出行的小太监,自然也是心腹中的心腹,文官向来看不起太监,这太监自然应该也不会被收买……特别是被朱厚照看重的太监。

而就在朱厚熜、朱厚照哥俩好的时候,朱元璋却再度开口:“厚照,你那边又不是什么乱世,收那么多义子干嘛?咱当年收义子,是为了仰仗这些义子打天下,况且,咱收也只收了二十几个,伱怎么收了一百多个啊?”

朱元璋十分疑惑不解。

朱厚照收的义子数量,可以说是数量之多,旷古未闻。

不过在武将中,收义子倒是最常见的情况。

“太祖皇帝,朕接手的江山,是从父皇手里接手的。”朱厚照兴致勃勃道。

这话倒是新奇。

谁的江山不是从父皇手里接来的?

朱棣十分高傲的抬起脑袋,假装自己是正经顺位继承。

而很快,他看了看四周,瞬间就了然无趣。

好吧,还真不是。

为什么?

因为朱允炆、朱祁钰、朱厚熜、朱由检,他们的皇位都不是从父亲那里接手的,包括自己也不是。

朱元璋也不是,他是自己打的。

只有朱翊钧算是正儿八经从父皇那里接手皇位的。

这下有点尴尬了,于是朱棣继续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在一旁听着。

而朱祁钰也有些不解:“所以……这和从你父亲那边继承皇位,有什么关系?”

而朱厚熜却是心如明镜,朱元璋也有一些猜想。

至于朱翊钧和朱由检……朱由检正陪自己的皇爷爷玩游戏呢,忽略他们两个就可以了。

“唉。”

朱厚照幽幽地叹了口气,接着便道:“朕的父皇乃是弘治皇帝,父皇对于文官太过于宽厚,对文官的一切建议,都会有所答复,采用大部分政策,以至于朝堂之上,尽是文官团体,使皇帝若泥塑。”

“朕要夺回皇帝威仪,便只能从武官方面动手,收纳义子,自然是为了打压文臣。”朱厚照叹气道。

弘治帝统治期间,虽然轻徭薄赋,人称‘弘治中兴’,但却被文官们摆弄,土壤兼并开始严重加剧,弘治十五年之后,他还开始搞斋醮。

斋醮便是道教的仪式。

而后来,肆无忌惮的赏赐外戚,对张皇后的两个弟弟可以说是宠信至极,两个弟弟可以说是嚣张至极了。

只不过张皇后的这两个弟弟在嘉靖朝,被嘉靖帝弄死了。

毕竟他们俩又不是朱厚熜的叔叔,跟朕有什么关系?这么跳,赐死得了。

明孝宗时期,八百万顷良田,只能收四百万顷的税,农产品产量下降,前朝的产量有三千六百万石,而到了明孝宗时期,只剩下两千七百万石。

而成化时期的财政,有两千八百万两银子,到了弘治时期,下滑到了一千六百万。

明孝宗,明孝宗。

这个孝字,孝顺了谁呢?

恐怕只是士大夫、读书人眼中的,‘儒家行为准则’吧,朱佑樘的仁孝,只是遵从的儒家的行为准则。

而朱厚照的荒唐,也只不过是没有遵循儒家的行为准则,所以才会被大肆抹黑。

朱厚照修豹房被大骂特骂,要知道与他爹朱佑樘搞斋醮比,安可真是九牛一毛,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听到了朱厚照这么说,朱元璋也是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倒是怎么都想不到。

自己已经废黜了丞相,文官的势力依旧是这么大。

勋贵无法对抗,武官无法对抗。

没办法。

自从科举制度出现之后,文官们便已经达到了水平的巅峰。

三年一度的科举制度,无数的读书人将会走入官场。

而勋贵如何、武将又如何?

三年一度的武举,考出来的官员们又怎么可能如同文官那般有机会大展身手?

毕竟每一次战争,都是要经过朝廷精打细算的算计,大规模产生战功,诞生勋贵,唯有开国的朱元璋和靖难的朱棣。

而且战争,是有输赢了。

赢了固然好说,输了可是要一撸到底,甚至要以死谢罪的。

“文官必然是有问题,但皇兄如今也不用担忧了。”

朱厚熜笑道:“如今天命在我大明,这些文官再怎么强悍,莫不成能抵挡得住煌煌天威?”

自从拿到聊天群,大明的皇帝们可以互通有无,甚至可以征战其他位面之后,其实就不用担心文官会想要控制、架空皇帝这件事情了。

有人造反解决不了?没关系,摇人。

武将没有上升空间,无仗可打?没关系,国战开启!

所有的纷争,其实都是有一个核心点。

那就是利益分配不均。

蛋糕就这么大,大伙总要为了这个蛋糕而争权夺利。

而国战的出现,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

只要打下来,就会有一个新的世界予取予求,蛋糕变大了,自然吃蛋糕的人会开心,甚至吃不下这么大的蛋糕。

而等蛋糕再度饱和之后,新的市场开启。

况且,原位面还有不少的‘奶油’藏在包装盒上,没有被发现呢。

如今加入了聊天群内,拥有了群会议功能,大家的科技水平也会突飞猛进,对于原本位面那些吃不到的‘奶油’,自然有了更加快捷的手段。

诸天大明,正在迅速上升中。

朱厚照闻言,重重地点了点头,接着便扬声笑道:“多谢诸位先祖、皇弟和那边两个后辈了。”

“不过朕现在要做的,并不是铲除文官,查查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毕竟应州之战近在眉睫,虽然朕已经提前得知应州大捷的胜利,但朕这次,要做得更好、更强!”

说罢,朱厚照挑眉望向四周,目光睥睨,颇有些太祖之风。

而一旁的朱元璋大为赞赏,开口笑道:“好好好,果然是咱的后代!”

一旁的朱棣唯唯诺诺,不敢说话。

轮到朱祁镇的时候,就骂我‘朱棣,这就是你的后代’,轮到别的皇帝,就是‘好好好,果然是咱的后代’。

爹,都被你玩明白了啊。

对于此等行径,朱棣无话可说。

或者说,他也没什么胆子敢和朱元璋说这个。

甚至都不用朱元璋动手,朱元璋让徐达过去,朱棣就得乖乖受罚。

“诸位先辈、皇弟及那两位后辈,可有什么计谋教朕?或者说,能否为朕指出几位治世能臣、军中骁将?”朱厚照道。

朱棣虎目环视,当即看到了正在和熊孩子朱翊钧无聊的玩手指游戏的朱由检,当即张口道:“朱由检,你闲着也是闲着,去告知厚照一下。”

朱棣的声音有一种不容拒绝的感觉,朱由检闻言,当即站起身来,主动朝着朱厚照的方向迎来,准备将朱厚照正德朝的明朝、嘉靖初期的名臣以及前段时间的两个政策尽数讲述给朱厚照来听。

而在朱厚照前去认真听讲之后,朱厚熜和朱棣、朱元璋、朱祁钰等对视了一眼。

“话说,接下来要干嘛?”

一直沉默不已的朱允炆有些忍不住开口说道:“前些日子我去了父亲那边,为父亲处理政务,我算是代表父亲的承平朝来的,下次会议,希望各位陛下能够和我朝好好交易一番……”

朱允炆现在很想当皇帝,毕竟进了这个群,他原本寂然的皇帝心已经重新被点燃。

但奈何……没位置啊。

一个萝卜一个坑,只能等新坑了。

一念至此,朱允炆便十分炽热的看向了朱厚熜,目光炙热。

在场的这几位,也就只有朱厚熜有机会能够多提供一个工作岗位出来。

而面对这样的情况,朱厚熜毫不犹豫,直接忽视了朱允炆的这个目光。

朱允炆想当皇帝,让朱元璋、朱标帮他打江山去,哥们打的江山,凭什么要给朱允炆当皇帝呢?

这可是一整个位面,之前那个朱祁镇的位面是朱元璋花钱买下来的,而这个位面是嘉靖朝的将士们打下来的,自然不会卖给别人。

毕竟,这可是第一个战利品啊!

虽然还没有打下来。

见朱厚熜没有这个意愿,大家倒是将这个想法给忽略掉,朱元璋便张口道:“下次群会议,便是新群排名排行了,诸位怎么说?”

听到这句话。

大家全都露出了一些微妙的表情。

有一种……

自信满满的感觉。

好像每一个群成员,都对第二次群排行的奖励信誓旦旦。

仿佛拿下榜首,轻而易举。

·

PS:我看不少读者担心我会被举报。

不用担心,我怕他们?笑话,大清都亡了多少年了,写都不让是吧?我就看看八旗遗老能不能解决我的书,如果真能,算他们牛,我换本写不就得了,有本事本本封。

还有就是有几位读者反应‘是这样的’出现频率有点高,我查了一下……好像确实是这样的,出现频率有点高。

属于是习惯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分段的时候喜欢打这四个字,我现在写完一章之后会查一下,如果有会把这几个字改改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