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 第一百零七章 崇祯朝的任务完成,法术唤雨!

海面平静,几艘大船刚从日本扬帆起航,往大明而去。

日本武士夏目幸兵卫紧紧地握着武士刀,凝望着陌生的海域,壮志凌云。

他,夏目幸兵卫,夏目家的次子,原本他想要成为父兄那般的存在,为足利义晴将军效力。

结果天有不测风云,因为种种缘由,最终的他,只是作为自由的武士,被一个来自明朝的商人雇佣,成为明朝商人的保镖,出行劫掠。

这几艘船上,形形色色的人不少,日本人也很多,他也是认得三四人,不过与四百余人这么庞大的整数来看,这三四人也太过于稀少了些。

“唉!”

夏目幸兵卫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站在甲板之上,攥紧了拳头。

他要在中国这个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他要在中国劫掠更多的商品、财宝,回到日本之后,帮助父亲大人在足利将军那里立足脚跟!

是的。

商队?

哪里有什么商队,不过是劫掠一番的借口罢了。

在大明官方之中,他们有一个名号,那就是‘倭寇’。

劫时为倭寇,平时为商船。

来去如风,好不自在。

而倭寇的组成也很复杂。

最初的倭寇确实是日本人,不过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形成以汉人为主体的倭寇形式。

是的,倭寇以汉人居多,只是偶尔夹杂几个花钱从日本聘来的武士罢了。

一念至此,夏目幸兵卫目光也遥望远处,隐隐之中有些炽热。

他在看中土大地,他在看那个富饶的地区。

他也在看,成片的财富!

“登州有海军驻防,越过登州,直扑南直隶,那里才有钱!”

夏目幸兵卫喃喃自语,他深刻的记着来自国内前辈们的教诲。

就在夏目幸兵卫凝视远方之时,却忽然看到了一艘绝无前有的庞大船舰出现在了他的视野之中。

“嗯?”

夏目幸兵卫为之一愣,仔细望去,却发现海面上出现了诸多船舶!

看到这一幕,夏目幸兵卫暗叫一声不好,低沉道:“八嘎,被大明的水师发现了!”

他们这条航线向来小心谨慎,怎么会引出明军的水师呢?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他觉得,搏命的时候到了。

几发不痛不痒的火炮之后,他们的船就要和大明水师的撞船相撞,接着便是白刃战,夏目幸兵卫握紧了手中的武士刀,下定决心,绝对不会辜负夏目家的荣耀!

只可惜还没有登陆到大明的国土上烧杀劫掠,总是一桩憾事啊。

夏目幸兵卫深吸一口气,作为雇佣来的武士,他的命运早已经注定,他的这艘船将会作为掩护‘首领’的存在,与大明水师周旋,拖延时间,掩护‘首领’撤退。

他握紧武士刀,怒喝一声:“天闹黑卡,板载!”

而周围的‘倭寇’们同样视死如归,主动朝着大明水师靠近,打算冲撞大明水师,来一番白刃战。

只不过可惜的是……

时代变了。

“轰隆!”

只听见几发火炮齐射,同时甚至还有鱼雷发射而出,这艘载着夏目幸兵卫无穷无尽希望的船甚至都没有靠近大明水师,便已经被轰炸成了碎片,成为了在海洋中漂泊的一片渣滓。

而在中山武宁王舰上,骆安跨刀而立,好不威风自在,毫不犹豫的指挥道:“承鹤字阵,包过去,休要走了‘首领’,定要把倭寇杀的胆寒!”

旗手迅速领命,开始做出指令,围绕在‘中山武宁王舰’身边的几艘军舰,立马开始呈包围之姿,朝着那逃走的数艘船围了过去,不给他们一点活路。

“杀!”

……

不消半盏茶的功夫,一切都烟消云散。

来自明朝的大商人刘某伏诛,一干人等俘虏二百余人,其中真倭三人,假倭一百余人,其余四五十人则是来自爪哇、朝鲜、安南等地,组成十分复杂。

这些倭寇,要被带回国内,坐上‘运奴船’,发往唐山挖矿的。

自从唐山、大同的铁厂、煤厂坐落,可以说是挖矿的人手严重不足,急需形形色色的奴隶来挖矿。

当然,大明勤劳的工人当然也会下矿,但最底层、空气稀薄,容易塌方之地,还是需要让这些个奴隶去做,大明可不会消耗那些有手艺的矿工们。

舰队返航,约两三个时辰之后,他们便回到了皇明水师军事基地,胶东刘公岛处。

巨大的工厂坐落于刘公岛之中,皇明水师船政总局便是坐落于此,大批的船坞正在生产,源源不断的钢铁资源从唐山运来此地,以资出新的军舰。

骆安回航之后,吩咐水师各部了一番,便又坐上一叶扁舟,踏足大陆,朝着威海卫赶去。

如今,胶东半岛的军事布防倒是极为严峻。

胶东本来就有三个营,即即墨营、文登营和登州营,而如今朱厚熜又从京师带来了一个京大营,因此整个胶东现在的兵力布防十分严峻。

朱厚熜一口气,在胶东待了一个多月。

这一个月间,登州水师成功与中山武宁王舰汇合,组成了皇明水师,开始全方位巡视海疆,将从朝鲜、日本出发的倭寇尽数打断,仅仅一个月便有四伙倭寇过境,可谓猖狂至极。

除此之外,朱厚熜还严查了一番胶东的九卫十三所,处置了数位千户和大批的中低层军官,重新让胶东的九卫十三所恢复生机与动力。

原因很简单,那些倭寇能安心从朝鲜、日本乘船经过胶东海域,还不担心登州水师出击,全是因为他们每次劫掠之后都会对胶东卫所的官吏们进行贿赂,以此保证航道。

当然,也有不开眼的小毛贼,或者说是他们瞧不上的家伙,也是会袭扰胶东等地,面对这样的小毛贼、小倭寇,九卫十三所的选择是重拳出击,狠狠地抗击倭寇。

“唉。”

朱厚熜摇了摇头,将手中的书卷随手扔在了龙撵之上,望向了正在汇报工作的骆安,点了点头:“朕知道了,依照惯例,押往唐山挖矿便是,告诉他们,若是表现良好者,可以升职去大同挖煤。”

对于这些挖矿的奴隶,朱厚熜有一套十分完整的升职体系。

在唐山挖矿的,告诉他们表现好可以去大同挖煤,然后在大同挖煤如果表现好,就可以正式摆脱苦力的身份,成为大明军队的一员,前往安南前线为国家效力啦!

而在大同挖煤的,表现好的可以去唐山挖矿,同理,最后也是可以加入光荣的大明军队,前往安南前线,为国效力!

毕竟安南那鬼地方,猴子太野,满山都是。

朱厚熜甚至在考虑要不要发布五十文一头皮的诏令,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免得出现封建军队的优良传统‘杀良冒功’。

大明正规军是不会去打这种治安战的,朱厚熜思来想去,决定搞一个好办法,来让大明摆脱治安战的苦恼。

一念至此,朱厚熜打了个哈欠,张口便道:“朝鲜王上路了吗?”

“启禀陛下,朝鲜王李怿上书称其偶感风寒,目不能视,恐惊扰天朝上邦大明大皇帝陛下,因此不敢入朝,虽万死难辞,求陛下恕罪。”

一旁的黄锦当即从奏表之中翻出一张,念给了朱厚熜听:“同时,朝鲜数月征集民夫,不过征调民夫两千余人,正随朝鲜军队约五千人,一同走水路出发,不日便会抵达山东,而朝鲜使臣已在殿外恭候多日,不知陛下何时召见……”

“好,扣下这五千人的军队,让他们南下,去安南打治安战去。”

朱厚熜也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张口便道:“至于这民夫两千人……哼,怕不都是朝鲜囚牢里的囚犯吧?查明情况,若是囚犯,带上枷锁,尽数入唐山、大同挖矿,若真为民夫,那便不用带上枷锁了,可以直接去挖矿。”

朝鲜人,若是让他们独自作战,那可谓是兵败如山倒,在万历年间的日本入侵朝鲜战争时,朝鲜人的战绩可以说是给大明君臣开了眼。

朝鲜仅一个月便被日本打破了首都,朝鲜王仓皇出逃,想要去大明避难,仅三个月便已经难以支撑。

这种水平,很难让人信服。

但如果让他们当二狗子、仆从军,那么将会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棒子的历史上,只要充当仆从军的时候,除了在某个由韩奸组成的政府帮助美国大兵时不靠谱之外,其他时候都挺靠谱的。

因此,朱厚熜便决定让棒子去打猴子。

等平定日本之后,就让鬼子也去打猴子。

鬼子那边不还是战国时代吗?你们索性别打了,还是统统给朕当仆从兵,遥控指挥,去东南亚开辟新战场吧。

“催促朝鲜,作为我大明藩属,朕心甚慰,责令其下次派遣朝鲜军队三万、民夫十万随军讨伐安南,不得有误。”

朱厚熜道:“那朝鲜使臣来了?让席阁老去接见吧,若是朝鲜使臣提出朝鲜安全问题便应下,朕会责令奴儿干都司派出一支军队入驻朝鲜,为朝鲜提供安全庇佑的。”

驻韩明军是必不可少的。

黄锦刚领了命令,还没等他告退,便听到朱厚熜又道:“王阁老前番平定了江南之乱,如今怎么样了?”

“启奏陛下,王阁老前番写了封奏表,倒是提了几个名字,恭请陛下判决。”

黄锦一边说着,一边将奏表递了上来,朱厚熜扫了一眼之后,倒也没什么兴趣:“便依着王阁老的想法去办,抄家吧。”

“奴婢领旨!”

黄锦立马下去,开始处理朱厚熜刚才的新旨意。

而就在黄锦离去没多久,一道急促的声音便传到了朱厚熜的耳畔,却见陆炳急匆匆的赶来,对着朱厚熜道:“陛下,八百里急报,安南战报!”

“臣两广总督柳文叩见吾皇,吾皇圣躬安。臣泣血,安南莫登庸以请内附,陛下圣恩,加以安南都统使之职,责令其……”

柳文的奏表倒是很长,朱厚熜随意瞥了两眼,便知道什么意思了。

这个安南黎朝的权臣莫登庸篡权之后,虽然自立皇帝,但听说了大明要行兵讨伐,立马认怂,自领安南都统使,大明将安南国降为安南都统使司,同时遣使至镇南关请降,将安南土地册及户籍献于大明。

对于朱厚熜的命令,他更是第一个积极响应,征召民夫?莫登庸立马征召了安南民夫十万计,上书以表忠心。

不过……

这些不过是假象而已。

“又是外王内帝。”

朱厚熜摇了摇头,接着便道:“责令两广总督率兵占领河内,派遣官吏加以治理,待朝鲜治安兵抵达之后,若有不服王化者,诛杀。”

“责令莫登庸入朝见朕,若是不从以病推脱,则视为谋逆,可讨伐之!”

宣宗时,因为安南这边入不敷出,投入一百万银子收入仅九万,因此权衡再三决定放弃,但朱厚熜这边却不想这般放弃。

毕竟等开发了日本的银矿之后,钱财不是什么大问题。

而有聊天群,和群内成员们交易,粮食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就让朝鲜人的治安兵一寸一寸,为大明开辟出一个光明的安南,让安南布满卫所。

朱厚熜接着便道:“征讨安南的将士,有功,拨白银十万两,尽数发之以振军心!若有贪墨军饷者,一经查实,夷灭三族!”

“是!”

而听到朱厚熜这般说,陆炳当即精神抖擞,连忙抱拳领旨。

对于武将而言,有一位对军队十分关心的皇帝,那真是极好的圣明君主。

若是恢复到宋朝那般压抑的状态,哪个武将又愿意为皇帝卖命呢?

朱厚熜微微点头,接着便道:“传令诸军,准备一下,三日后回朝吧,朕有些乏了。”

在场的内侍、亲卫们当即领命,正准备去吩咐之时,朱厚熜的耳畔,却出现了一道声音。

【群任务‘拯救崇祯朝’已完成。】

【获得任务奖励:江南制造总局、法术·唤雨。】

望着耳畔出现的声音,朱厚熜原本懒散的精神都瞬间一震,登时精神抖擞了起来!

好好好。

终于等到了。

朱厚熜这些日子,一直都在等候这个消息。

毕竟上次开会时,郑氏父子便已经开始对台湾的荷兰公司展开军事动员,如今一个月过去了,可算消灭荷兰在台湾的最后一缕力量残存,从而让自己完成了此番任务!

这崇祯朝来去匆匆,下次倒是可以直接让郑成功来我嘉靖朝担任要员了。

朱厚熜满意点头,接着便神念一动,这‘法术·唤雨’就如同那‘法术·御雷’一般,直接出现在了朱厚熜的脑海之中。

“善,原来如此。”

朱厚熜不由明白了唤雨的原理,毫不犹豫的从龙榻上起身,快步走向殿外。

而见到皇帝陛下突然做如此行径,周围的太监、宫女纷纷不解,只能连忙弯腰跟上。

出了殿内,朱厚熜望向云端那万里无云、阳光明媚的天气,不由得微微一笑,紧接着便一甩浮尘,一瞬之间,轻风袭来。

而接着,朱厚熜却忽然想到了什么,莞尔一笑,故作神秘地轻声笑道:“朕乃凌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元真君,朕今日责令天地,降下雨水!”

凌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元真君,嘉靖帝的首个道号。

后面还有两个名字更长的,最长的一个甚至多达三十五个字,朱厚熜倒是背不下来,也没什么兴趣。

不过这个‘凌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元真君’,倒是感觉的。

而周围的近侍、亲卫们听到朱厚熜的话语,当即有些惊骇,齐刷刷地看向了万里无云的天空,顿时心生期待。

陛下虽天命加身,难道一言便能昭显天威,令天地降雨吗?

“尔等去通知殿阁内随行的两位大学士及诸多官吏,朕要施法降雨,若是淋湿感了风寒,朕可提前通知过了。”

朱厚熜笑道:“说不得要服下一枚司丹监的丹药,躺在床上,静养几日咯。”

听到朱厚熜的话语,太监们纷纷前去通报。

……

“席阁老,您,这……”

朝鲜使臣听到席书这笑面虎笑里藏刀似的表达,一时之间哭丧着脸,不知该如何应对。

虽然大明乃朝鲜的宗主国,但直接派兵到朝鲜国境内,还让朝鲜派兵不远万里去打安南……这未免太荒谬了些。

朝鲜使臣觉得,自己大王这次多半是惹恼了大明的大皇帝。

大王真是太可恶了,大明是我们朝鲜能招惹起的吗?虽然征召民夫确实有点困难,但只要坚持守住,就有办法。

朝鲜使臣倒并没有察觉到朱厚熜的想法,反而心里责怪起了自家的大王。

大皇帝历来喜欢朝鲜美人,今朝大明大皇帝御极近七年,大王天天只知道上书吹嘘,一点实在的都不来!还是要赶紧选秀,整几个美女送给大皇帝,让大皇帝消气,再让大王负荆请罪去北京告罪!

实在不行,那我们朝鲜思密达只能自己换一个大王了!

朝鲜使臣就这般想着,而此时,一名小太监急匆匆的赶来,见与朝鲜使臣对坐的席书,当即恭敬道:“席阁老,陛下将于半炷香后施法降雨,还请席阁老注意,免得出行忘却带伞,感了风寒。”

“我知道了。”

席书虽然不知道自家的这位陛下又要搞什么幺蛾子,但还是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而一旁的朝鲜使臣,却是一脸懵逼。

虽然是朝鲜人,但朝鲜上层贵族可是人人都会中原雅言。

至于朝鲜话?那是什么下等人会说的话,我们都是跟天朝上邦混的!

因此,朝鲜使臣自然听得懂这小太监汇报的事情。

大皇帝,施法降雨?

朝鲜使臣感觉有些荒诞不经,但也不敢说话,生怕不敬上国,被直接咔嚓在这里。

就算被咔嚓了,朝鲜也没人会替他鸣冤,反而或许会因这个而怪罪于他,怪他得罪了大明,是朝鲜的罪人。

朝鲜使臣看了看窗外,那当是晴空一片,万里无云啊。

怎么可能下雨呢?

大皇帝这样做,有损君威啊。

就在朝鲜使臣胡思乱想之时,霎时间,突然一道晴空霹雳,紫色的闪电闪烁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之中,将这朝鲜使臣吓了一跳。

紧接着,一滴滴雨水在这明媚的阳光下,骤然降下!

雨水越下越大,就像是天上的银河泛滥了一般,从天边狂泻而下!

骤雨抽打着地面,雨飞水溅,迷潆一片!

朝鲜使臣一阵恍然。

缓过之后,朝鲜使臣已经是目光狂热了:“天朝上邦的天子,竟然真的有天命加身,言出法随!”

“回国之后,那些不敬天朝上邦之辈,要尽数铲除!”

朝鲜使臣已经暗自下定决心,甚至已经流露出谄媚的神色:“能当大明的狗,真乃朝鲜的荣幸也!”

同时,他的内心也不由生出一阵艳羡感,“若是我能够成为大明人,成为大皇帝的臣子,那将会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天命加身,言出法随。

说下雨就下雨。

大明天子的形象在这一刻,已经深深地印入朝鲜使臣的内心,成为不世出的明君,是足以与三皇五帝媲美的圣贤!

大皇帝让我们朝鲜派兵去安南,一定是有他的用意啊。

回去我得劝劝大王,一定不能忤逆大皇帝的意志。

朝鲜使臣心道。

然而不过顷刻之间,大雨骤然停歇。

“陛下有令,今日拔营,移驾天津!”

有点尴尬,还是这个点更新。

这章过渡一下,要接新剧情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