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诸天之通天大道 > 第一百六十九章取宋

诸天之通天大道 第一百六十九章取宋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3:03: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段皇爷,既然你已经痊愈,那姥姥也就放心了,灵鹫宫就交给你了,只望你今后善待这些可怜人。”巫行云声音清脆悦耳地说道:“姥姥也是时候去找李秋水这个贱人算算账了!”

说着,巫行云脚轻点地,眨眼就消失不见了。

魏闲心中叹了口气,巫行云和李秋水这对一生之敌,到了这般大的年纪,依旧看不开。

二人这辈子,怕是一生都参悟不到逍遥的真谛了。

魏闲留下钧天部留守灵鹫宫,然后带着灵鹫宫大部分金银珠宝离开缥缈峰,一路东行,行数千里路,方才返回到大理。

回到大理,魏闲封梅兰竹菊四女为妃,又留了昊天部驻守大理皇宫,其他人则是被他安排前往大理、南洋两个方向。

如今南面之地,大半已经沦为大理的控制,许多当地土著被俘虏进行修路。

想致富,先修路!

这句路在这个时候依旧是能够适用的。

越来越多的商队通过海路,直接从大宋至大理。

而因为三十六洞、七十二岛已为魏闲所控制,虽说如今琼州岛还在大宋版图,但是实际上琼州岛已经归属于大理所掌控,毕竟琼州岛大部分的人是流放之徒,对于大宋朝廷其实是没有什么好感的,至于对皇室忠诚,那更是想都不用想。

“陛下,如今我大理共有人口900万人,其中汉人有300万人,其余各族600万人。俘虏有1800余万人。按照陛下所言,修路、兴修水利、建设码头都是用俘虏。”担任丞相之职的苏星河说道。

一开始苏星河不通政务,可是毕竟天资摆在那里,所以很快就上手了,被魏闲任命为左丞相,至于右丞相则是一位从大宋而来的‘郑侠’,此人乃是王安石的弟子,因为变法派遭到清算,连王安石都自身难保,至于郑侠这个王安石弟子,那更是被贬流放。

而他入大理的理由很简单,可以以大理为试点,去证明变法是对的,只是有奸臣相拦,方使变法失败。

像郑侠这般的变法派,比比皆是。

“如今六处粮仓已经全满,共存储粮食600万石,可用于开疆之用!”苏星河说道。

郑侠听闻,面露复杂之色,作为右丞相,郑侠自然知道,如今大理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论实力已经超越了西夏、吐蕃,大理已经磨刀霍霍要挥向川蜀之地,而大宋朝廷如今却还是党争不断,士大夫依旧是醉生梦死。

“这段时间,众卿家辛苦了!”魏闲听到苏星河的禀报,脸上露出了笑容。

随后魏闲召开联席会议,联席会议乃是政、军联合会议,魏闲已经决定对川蜀动刀了。

虽说最好的选择,其实是慢慢发育,将南边半岛金属攻略下来,如此一来疆域不下于大宋,不过魏闲还是忍不住挥兵川蜀,因为大理缺少人口,特别是汉人,汉人才仅仅三分之一,若是再加上俘虏,汉人比重更是连九分之一都不到,这实在是太危险了。

而如今,大宋高太后病逝,十八岁的大宋皇帝亲征,再一次启用变法派人士,全面恢复变法新政,严酷打击元祐党人,刚好精力都在变法与不变法的党争之中,给了最好的时机。

而且只有挥兵川蜀,占据川蜀之地,大理方有逐鹿中原的资格,不然的话只能是偏于南陲,始终难以有太大作为。

随着自己的儿子一日日长大,魏闲都迫不及待想要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留给自己的儿子。

三个月后,一切准备妥当,魏闲直接御驾亲征,带着三万大军北上川蜀,一路上有着川蜀门派的带路,以及被大理收买的宋军将领,可谓是势如破竹,仅仅一个月时间就占据了蜀中、汉中两地,把守住险要之地。

大理攻占蜀中、汉中,顿时天下哗然,纷纷将目光都投向了川蜀,毕竟大理占据这里,可谓是三分天下,实力大涨。

大宋朝廷气急败坏,要知道川蜀极为重要,不仅仅是抵挡吐蕃、威胁西夏之地,同时也是膏腴之地,成都‘天府之国’岂是等闲。

可就在大宋要调兵遣将的时候,北方传来消息,辽道宗耶律洪基在调集人马,意图南下,南征大宋,御驾汴梁,大宋不得不将调集的禁军调往北地防备辽国,毕竟契丹铁骑对于大宋的威胁更大。

魏闲攻下蜀中、汉中之后,也没有再进一步,派兵驻守各大险要,封锁进出,随后遍练军队,将宋军重新遍练,淘汰老弱,挑选精装,至于有能力的将领给予重用,平庸的宋将则是给予一笔钱财让其当个富家翁。

魏闲第二步就是将大理的重心从大理前往成都,毕竟成都乃是大城,人口近二十万,远远不是大理城可以相比,而且成都位于平原,大理城则是位于山区,不管是为了今后进一步逐鹿中原,还是吸引宋人入大理,以成都为都城,毫无疑问是更加合适。

当然得了川蜀、汉中,魏闲暂时停住了兵锋,而是将更多的百姓投向南方,并且以丰厚的条件吸引湖广、关中百姓拖家带口进入大理,以此壮大自身。

大宋对于大理攻占蜀中、汉中一直耿耿于怀,可是一来面临辽国、西夏的威胁,二来变法派与元祐党人的斗争一浪高过一浪,却也始终无力反击大理。

大理占据蜀中、汉中第五年,已经遍练完毕的水军,沿着长江直下,封锁了长江,占据各个重要渡口,而大理大军分三路出击,席卷了广南西路、广南东路、福建路、江南西路、荆湖南路、荆湖东路、江南东路等,占据了长江以南之地。

声势浩大,一时间烽烟四起,大宋朝廷震动,可是大宋歧视武人久矣,以文御武,文人又大多不通兵事,等到要出兵时,已然是几个月时间过去,长江半壁江南已然失去。

魏闲则是直接坐镇江陵,说来也是好笑,大宋商贸发达,拥有长江、黄河,但是偏偏因为其与西夏、辽国相斗,水师没有用武之地,因此竟然没有水师,或者不能说没有水师,而是水师只有几百人。

也正是如此,大理水师才得以轻易封锁长江,隔断长江两岸,占据长江以南半壁江山。

“弱宋弱宋,果然孱弱得很!”魏闲望着滚滚长江之水,感慨非常,他从未想过,诸多朝代最为富裕的北宋竟然是这般孱弱,精锐主要集中在汴梁的八十万禁军、位于西夏边境的西军以及与契丹人相对峙的前线,至于长江两岸的宋军,简直是弱鸡一只。

此次大理四十万大军沿江而下,三路出击,声势浩大,说是‘势如破竹’那是一点都不为过。

对于读书人,魏闲还是很看重的,不得不承认,打天下得靠武人,但是治理天下还是得靠读书人,只要制定好规矩,画好框架,读书人用起来还是非常顺手的。

大军出征,有着后方源源不断的粮食,所过之处也没有出现什么幺蛾子,大部分城池都是望风而降,都不用攻打。

“气吞万里如虎,那就覆灭宋朝,这般孱弱的朝廷,留着也是一个耻辱!”魏闲眼中充满着坚定,就算没有他,北宋也会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被灭。

靖康之耻,那不仅仅是宋廷的耻辱,更是汉人的耻辱!

既然他有机会,就不会让他发生。

坚定了覆灭大宋之心,在攻占长江以南半壁江山之后,魏闲亲率十万大军从江陵出发,直击汴京。

結果讓魏闲很出乎意料的是,號称80万禁军,竟然打开城门投降了,连打都不打。

魏闲召集禁军将领一问,方才知晓其中缘故,虽然号称80万禁军,实际上只剩下40万禁军,而且因为以文御武,武人没有地位,而大理武人地位高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武人觉得没必要为赵家卖命。

魏闲感叹不已,果然昔时因今日果,当年宋太祖赵匡胤作为后周大将,周世宗柴荣对于赵匡胤那是知遇之恩、厚待有加,而周世宗柴荣可谓是一位雄主,可惜北征凯旋归来不久后驾崩,但其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點检,掌管殿前禁军,结果赵匡胤直接来了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那可谓是欺负自己恩人的孤儿寡母!

当上皇帝后,赵匡胤没多久后担心其他大将也学他,便来了个‘杯酒释兵权’,还定立了以文御武的规矩。

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来了个‘杯光烛影’,至今在民间流传着,而其则是来了个‘与士大夫共天下’。

可以说兄弟二人可谓是‘得国不正’!

而当时因,今日果,汴京禁军直接打开城门投降,让赵家皇帝成了亡国之君,也算是报应。

魏闲也没有对赵家赶尽杀绝,而是封赵熙为‘宋国公’,直接将赵家安排前往琼州岛,反正琼州岛四面环海,随意建个房子就是‘海景房’,每天早上可以看看太阳初升,晚上也可以在沙滩看日落美景,沙滩美景,千年之后也不知道多少人想看还看不到,现在让赵家享受到,也不算是苛待赵家了。

至于对赵家忠心耿耿的将领、官员,魏闲也没有杀人,要么送往琉球,要么送往大理......总之有的是地方去,现在地方那么大,缺的就是人,魏闲一个汉人都舍不得杀。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