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诸天之通天大道 > 第一百三十八章得一阳指

诸天之通天大道 第一百三十八章得一阳指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3:03: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年重阳真人不远万里,赴大理传授老衲先天功,并交流一阳指,老衲一直感激不尽。老衲观小友未得传一阳指,且待我为你讲解讲解。”一灯大师向魏闲传授完先天功,又向魏闲说道。

魏闲乃是如今全真教真正的领袖,为王重阳传人,一灯大师想到当年王重阳用先天功和他交换一阳指之事,便存了将一阳指传授给魏闲的念头。

毕竟当年他和王重阳交流武学,王重阳传授他先天功,他传授王重阳一阳指,按理说一阳指也算是全真教武学。但是王重阳至死也不曾将一阳指留在全真教,可见王重阳品性。

魏闲闻言,说道:“小子有幸得闻大师转授先天功,已是不胜之喜,又有何德何能得传一阳指?大师恩德,实在愧不敢当!”

说实在的,魏闲对先天功动心,最重要的是先天功乃是王重阳所修行的绝学,他寻回先天功,对于全真教的意义非同一般。而一阳指,乃是大理段氏绝学,他在武学上已经有数门不下于一阳指的绝技,根本无需去学一阳指,免得让人说三道四的。

一灯大师叹了口气,说道:“小友切勿推辞,老衲传授给你一阳指,也是为大理段氏留一条后路,只愿日后有大理段氏子弟前往终南山学此绝学,全真教能念及前人恩惠,相助段氏子弟一番。”

显然如今局势,就是一灯大师也看不透,蒙古人覆灭宋廷,会不会兵进大理,而大理地小民寡,兵不过十万,连宋兵都大有不如,如何能抵挡得了蒙古大军。

一旦蒙古大军攻入大理,大理段氏非得沦为亡国之君,他此举也是为段氏一条路。

毕竟他已经年逾百岁,精力已衰,已然庇护不了段氏多久。

而全真教,乃是天下第一大教,如今发展兴盛,全真弟子万余人,占据泰山、恒山、昆仑山、衡山、青城山等山川大泽,如同众星拱卫,蒙古人就是想对付全真教也力有不逮。

再说魏闲如今不到四十岁,武学境界已经是天下第一,容颜看起来也就跟二十岁一般无二,还有小龙女,这就是两大绝顶高手,护住全真教数十年兴盛还是没有问题的。

魏闲闻言,也就不再推辞,静听一灯大师解说。

一阳指是大理段氏传承数百年的绝学,经过十几代人的不断完善,可以说是极为完善,指诀也颇为繁复。魏闲纵然天资不凡,记忆力又极为惊人,却也花了将近一天功夫,才大略记住一灯大师所授口诀,待需要完全掌握,却也非是一时之功了。

“一阳指不愧是天下间最顶尖的指法,果然名不虚传!”魏闲叹道。

一阳指作为天下间最顶尖的指法之一,自然非同凡响。点穴、认穴之法,可以说是天下无双。但其精妙之处,却并非外在的数路指法,更多的还是其中内在变化。这一阳指的手法看来似乎不难,其实中间蕴藏著无数奇奥的变化,随随便便的一指,方向距离,以及全身手足躯体,没一处能有丝毫错误,否则所有威力便挥不出来。

学了一阳指,魏闲也终于明白,为何这一阳指能够给他人疗伤救命。

“我听说一阳指共分为九品,不知大师修到了几品?”魏闲不由得问道。

一灯大师道:“老衲苦修这么多年,也只是达到二品而已,实在是愧对先人!”

魏闲闻言心中有些不解,问道:“大师功力如此精深,又能指罡气,怎么还停留在二品之境呢?莫非其中还有其他缘故?”

按照一阳指的描述,一品境界可以指罡气,无论近身还是丈外,都能挥出偌大威力。

按照一灯大师用出的威力来看,可以说是达到了这个境界,但他自己说还停留在二品,可是颇让人疑惑了。

一灯大师叹了口气,说道:“‘一阳初生,生机乃,万物于生,一阳初始而生生不息’。这一阳指的最高境界,便在化先天一阳之气为己用,补充人体生机,同时使功力循环不息。老衲如今虽然因为先天功之故,能够指罡气,却仍未能感受到先天一阳之气,更无法生生不息。如今老衲年老体衰,无法体内自生先天一阳之气,只怕今生也难以达到一品了。”

魏闲微微一想,顿时有些明白了,一阳指达到一品可以在人体中自主产生先天一阳之气,而先天功与紫霞功有些相似,紫霞功本为王重阳为郝大通在先天功基础上所创,以采集先天紫气补自身而不足,先天功修行到高深地步,也可从外吸收先天一阳之气,如此一来就有同工异曲之妙。

这可谓是成也先天功,败也先天功。

如果一灯大师当年不修炼先天功,而是专修一阳指,那么早就达到一品境界了。

不知不觉中,华山论剑已经进行了七日,整个华山各个地方总是响起欢笑之声,此次华山论剑,有所得的江湖好汉不知多少。

“掌教,太上长老,蒙古大军十万,开向华山而来,窥测其意,显是要不利于英雄大会!”这日傍晚,一個全真弟子风尘仆仆到了山顶,禀报道。

“好狠的手段,这是想将天下英雄尽数诛杀在华山,以此断我华夏脊梁!”黄蓉听到此消息,脸色一变,她乃是聪慧之人,顿时就明白蒙古人的用意。

黄药师道:“大家得趁着蒙古人还未抵达华山,四散而去,不然的话面对蒙古人火炮、弓弩,却是难以抵挡。”

“岳父此言大是,蒙古人乃是马背民族,从小骑马射箭,如今十万蒙古大军往华山而来,我等却是无需与他硬碰硬!”郭靖说道。

他从小在蒙古草原长大,最是熟悉蒙古人,再者他在襄阳数十年相助襄阳抵挡蒙古人,对于蒙古人的战法和战力最是清楚。

若是一对一的厮杀,蒙古兵确实绝非江湖好汉的对手,但是要知道行军打仗,可不是一对一厮杀,而是结成军阵,用弓箭、火炮杀敌,再以骑兵冲杀,这就非江湖所长。

此地乃是华山,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若是千百人在华山,那么蒙古兵别说是十万,就是百万也休想攻破华山。但是现在不一样,在华山足足上万人,这每天都得消耗大量粮食,所以不可能守着华山,那是只有死路一条。

不过好在华山乃属秦岭山系,轻易可翻山越岭离去,东可前往洛阳,南可前往商洛、汉中。这些地方需要翻山越岭,对于普通人而言自然是难行,但是对于习武之人,却不算难。

魏闲对于蒙古大军前来,恍如早已知晓,面色淡然,说道:“蒙古人要是不来也就罢了,既然前来,那就晚上杀他个措手不及,我等率领天下英雄,想来一番突袭冲杀,杀他个二三万人还是没问题的。”

只见说到这里之时,魏闲身上杀气散发而出,扰动得风起云涌,让天地变色,而其他人纷纷脸色一变,郭襄等人都不由得脸变得煞白,一脸恐惧地看着魏闲,不想魏闲身上杀气竟是如此可怕。

一灯大师、黄药师等人面面相觑,都不知晓魏闲到底杀了多少人,方才有如今这般可怕的杀气。

“诸位,蒙古人覆灭宋廷,但是却也未能尽占汉土,若是能杀他个几万蒙古兵在此,蒙古人非得伤了元气,许多地盘都得脱离其治下,到时候天下大乱,说不定大乱之中有枭雄而起,率领义军驱逐蒙古人,重现汉唐盛光!”魏闲说道。

黄药师微皱起眉头,说道:“只是咱们江湖豪杰,惯于单打独斗,比的若不是兵刃拳脚,便是内功暗器,这等马上马下、长枪大戟交战,咱们颇不擅长。”

“黄岛主,蒙古人兵强马壮倒是没错,不过却也非无敌,他们远赴而来,想调集十万大军可不容易,显然为了将我们留在华山,图谋已久。只是他们莫非望了,我等乃是江湖人士,正面交锋、两军对战自然非我等强项,不过若是突袭,趁夜袭击蒙古大营,却是我等强项。”魏闲面色淡然,其实对于蒙古有此举动,魏闲也是有所预料,而且也布下暗手。

若是能在华山地界重创蒙古人,那么九州大地必然大乱,天下义军四起,也可早点将蒙古人赶出九州,再建统一王朝。

魏闲心中就有一个谋划,以乱世百万人之血、百万人之骨,重塑汉人血性,铸造汉人脊椎。

宋廷三百年江山,以文御武,与士大夫共天下,打击武人,着实是阉*割了汉人血性,而唯独有这般乱世,方才能激发天下人的血性,才有望再出现强汉盛唐的王朝。

所以听闻十万蒙古大军前来,魏闲没有想要退的意思,反而主张突袭蒙古人,不断进行袭杀,尽可能杀伤蒙古大军的有生力量。

魏闲一一将自己心中所想托盘而出,虽然残酷,但是却也可以尽早将蒙古人赶出九州大地,其他人听了魏闲打算,不由得面面相觑,他们不过是江湖草莽,如何能够懂得这些算计和谋划。

黄药师看向郭靖,问道:“靖儿,你以为魏小友这般计划,可有成功可能?”

郭靖数十年沙场厮杀,又得了武穆遗书,擅长沙场兵事,在场之中,就属郭靖在这方面最有建树。

郭靖道:“魏兄所言,却也有很大成功,不过一旦失败,江湖却也会大伤元气不可!”

“行事岂有万无一失之理,若是这般哪还需要厮杀?凡事有利有弊,有些事情不冒险注定是不可能成功!”魏兄不置可否说道。

最终,众人还是听从魏兄所言,在华山一脉平地,召集华山的江湖人士,将蒙古大军往华山而来的消息告诉他们,顿时江湖人士呱呱叫起来,他们都是有血性的大好男儿,此时就像操着兵器与蒙古好好厮杀一番。

最后,将这些江湖人士分作三队,郭靖、黄药师二人带领一队兵马,约莫三千五百人;杨过与一灯大师二人也带领一队兵马,同样也差不多三千五百人。而魏闲与小龙女夫妻二人也带领一队兵马,其他两队兵马直指蒙古大军左右两翼,而他们这一队則是直取蒙古人的中軍大营。

安排妥当,众人饱餐一頓,已然是晚上,三队兵马趁着黑夜下了华山,早已有全真弟子将打探到的消息一一告诉領头之人。

半夜之时,到了众人约定之时,各自率领底下之人袭击蒙古大营,而魏闲、小龙女同样也带着四千江湖英雄好汉,人人口中含着树枝,不发出一点声响,向着中军大营前去。

到了营地大门,魏闲直接扔出几颗石头打死了站哨的蒙古兵,拉开营门,顿时四千江湖英雄好汉杀入中军大营,喊杀声四起,营帐之中,正在熟睡的蒙古人错不及防,混乱之中,哪里是江湖人士的对手。

为了更大的制造混乱,魏闲、小龙女等江湖高手不断将火盆打向蒙古包,放火而烧,到处不断有火光烧起。

蒙古大军,形成两翼、中军,扎营之法不可不说尽得兵法之要,若是两军厮杀,那么定然也无法击败蒙古大军。

可是面对江湖豪杰此等袭击,却是难以发挥作用。

更是有全真弟子到处点火,无意之中烧到了一座马厩,登时战马奔腾,喧哗嘶鸣,更是使得蒙古大营乱糟糟的。

哪怕蒙古人训练有素,身经百战,但是此时蒙古将领也无法召集手下兵马,乱成一团。

“王爷,如今军营大乱,死伤惨重,大汗不停王爷劝说,此时这般,后悔晚矣,我等护着王爷离去,再收拢溃兵!”左翼大营,金轮法王站在忽必烈身侧,急道。

“可恨,我等已派出如此多斥候,竟是还为他们所趁!”忽必烈双眼通红,恨恨地说道。

此次行动他是很反对的,虽说蒙古大军攻破临安,但是也仅仅攻破临安,很多地方实际上都还没有攻占,汉人太多了,也不顺服,义军杀完这一茬,那里又冒出一茬。

按照他想法,应该是先稳住大局,可惜蒙哥不听,在知晓华山论剑,江湖群雄尽聚华山,就想一劳永逸,解决所有麻烦。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