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诸天之通天大道 > 第一百三十五章齐聚华山(求订阅)

岁末天寒,不知何时,华山地界开始下起了大雪,纷纷扬扬,直落了半尺来深。平日里险峻的山道,显得越发难行,稍不注意,便有失足之危,神仙也是难救。

就在这险峻难行的山道之上,一个青袍老者陡然出现,在雪地上留下一道浅浅的印痕,向着山顶行去。此人须发皆白,身形却极为矫健,不一会儿,便已登上了百余丈高。

蓦地,这位青袍老者陡然停了下来,向着一处山脚道:“是段兄吗?多年未见,别来无恙乎?”

话音方落,一个身穿粗布僧袍,同样须发皆白的老者从山角现出身形,只见他有着两道长长的白眉从眼角垂了下来,慈眉善目,眉宇间虽隐含愁苦,但一番雍容华贵的神色。

老僧出现,向这青袍老者道:“一别经年,药兄风采依旧啊!”

看着这老僧同样须发皆白,青袍老者不由叹道:“六十年过去,你我都老了!当年华山绝顶之上,黄某与段兄、七兄、锋兄和重阳真人在此比武论剑,现在想来,当真恍如隔世啊!”

老僧闻言,一时默然不语,也是想到了当年往事。六十年过去,华山绝顶仍是这般模样,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却都变成了须发皆白的老者,实在是令人感慨。

算算年龄,他们五绝之中,他年纪仅次于王重阳,还在其他三人之上,如今年逾百岁,虽说内功深厚,已臻化境,可终究未曾摆脱凡人之躯,生老病死终究摆脱不得,又还能活多少年呢?

而黄药师虽说是五绝之中最年轻,而今却也已经是90岁高龄,也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英俊潇洒、才华横溢青年。

黄药师正在与一灯大师叙旧之时,忽然见到一个黑点自山下迅速向上而来,身形闪动间,不断变大,不由微微一笑道:“又有故人来了!”

正说着,那人已经快速到了两人身前,嬉笑道:“黄老邪,段皇爷,你们在这干什么呢?是在等着我老顽童吗?嘻嘻,老顽童可没这么大的架子。大家一起走吧!”

说着身形一纵,跃到两人身前。快速向上行去。来人行为滑稽,正是老顽童周伯通。

与黄药师、一灯大师不一样,老顽童须发皆黑,脸色红润没有一丝皱纹,让黄药师暗自感慨不已,要知道周伯通比他还要大几岁呢。

二人看到周伯通向上行去,对视一眼,同时运起轻功,向着周伯通追去。不过三人武功相差不多,轻功也是仿佛,周伯通先行一步,却是难以追上。

“老顽童,多年未见,你的功夫可是大有长进啊!”眼看一时无法追上老顽童,黄药师在后说道。

老顽童最喜欢听到这话,放慢脚步,说道:“那是当然,我老顽童是谁,武功能不长进吗?你们几个老家伙,如今可都比不上我啦!”

说着吹了吹须发,大是得意。他生性朴实,一生无忧无虑,自和瑛姑和好之后,更是心无挂碍。这些年二人隐居百花谷,多养花养蜜蜂,多服玉蜂蜜,逍遥自在,无甚烦恼,须发竟至转色,由全白变得半黑半白,又从半黑半白变成如今全黑,如同返老还童一般。

黄药师和一灯大师看着周伯通须发皆黑,不得不表示赞同。

多年以前,周伯通已须眉如银,此时面貌丝毫无改,头发、胡子、眉毛等处,反而全黑,竟比以前显得更年轻了。

虽然这等表象和武功高低关系不大,却代表着周伯通浑身精气充盈,拼斗起来,气力也是更能持久,自然胜算更大。

再加上周伯通本就有双手互搏,招式上占了便宜,两人自忖武功更有精进,但要说快速胜过此人,却也没有把握。到了最后,周伯通的赢面会越来越大,说他胜过自己两人,也能说的过去。

“全真教的功夫,果然不愧为玄门正宗!”黄药师心中不由想道。

六十年前第一次华山论剑之时,周伯通也曾在旁观看,不过当时却是没有资格上场。而在王重阳逝世之后,黄药师与周伯通有过交锋,但不过数十招功夫,便能将周伯通完全打败。但到了第二次华山论剑之时,周伯通虽然内力上仍差了他一点,但有左右互搏相助,即使不用《九阴真经》上的武功,却也已经不弱于他。

如今到了第三次华山论剑,他功力虽然又有进步,但看周伯通的模样,显然进展更大,隐隐已经超过自己,称得上后来居上。而且更难得的是,周伯通不但武功越来越深,精力也胜过一干同龄人,可谓修行典范。

不过即便如此,黄药师也不是轻易认输之辈。这些年来精益求精,将自身绝技更往上推进一层,有心与他人印证一番,看看各自所得。周伯通若是在招式上没有多大进步,只怕比较起来,胜负尚未可知。

想到这里,黄药师心中好胜心起,对这次华山论剑又多了几分兴趣。脚步不停,和周伯通一起,快速向上行去。

“老顽童,你难得到华山,不去见你的徒孙们一下吗?”黄药师说道。

“有啥好见的,我师兄地下有知,知晓全真教发展好生兴旺就可以了。老顽童最烦那些俗礼,那些小道士见了老顽童,又得不知道要磕多少次头。”老顽童说道。

黄药师也不无感慨,他们当初五绝,王重阳武功天下第一,留下的教派也是天下第一。

如今临安已被蒙古人所破,但是江湖四起,蒙古人也是焦头烂额,其中又以全真教为最,称雄天下。

便是此次华山论剑,全真教华山一脉,也多有招待来自各方的江湖人士。而华山一脉弟子千余人,各个习武练剑,好不让人佩服。

再看自己,桃花岛一脉,几近凋亡。欧阳锋曾经的白驼山庄,早已是一片废墟,西域都不知白驼山庄了。

三人脚步虽快,却不是最先到达之人。到了山顶,一块大石头之上,已然有一男一女坐在上面,二人郎才女貌,恍如神仙眷侣一般。

周伯通见到二人,嬉笑道:“志闲小道士,小龙女,你们也来参加华山论剑啊。”

这二人,正是魏闲和小龙女。

魏闲淡笑道:“华山论剑乃江湖盛事,我夫妻二人自然要来会一会当世绝顶人物。”

“你就是全真教魏志闲?果然少年英雄,重阳真人后继有人矣。”黄药师不由细细打量魏闲,只觉得魏闲呼吸绵长,隐隐间与天地融为一体,一身武学境界当真是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

一灯大师也不由得打量起魏闲,魏闲虽然少在江湖走动,但是天下却流传着他的传说,全真教能够发展到如今盛况,魏闲是关键因素。此人武功臻至化境,又杀性极大,收下不知道有多少条蒙古人的命。

蒙古人不敢对付全真教,全是因为全真教有魏闲坐镇,威慑蒙古人。

“黄岛主,一灯大师!看到二位前辈身子硬朗,风采依旧,着实是武林之福!”魏闲看黄药师与一灯大师二人,虽然年纪已高,但是却自有一番高人气度,不由得由衷地说道。

绝顶高手,衰老速度远飞常人所能想象,便是一灯大师年逾百岁,但是上华山依旧如履平地,也就身体衰老难以支撑战力。不过就是这般,天下又有几人是他们的对手。

“老顽童,你倒是真的返老还童了!”看到老顽童如今这般模样,魏闲也是很惊讶。

老顽童看起来,一点都不像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

“不知瑛姑前辈,怎未随你而来?”魏闲看向老顽童。

“嘿嘿,瑛姑她见了傻郭靖和黄蓉小丫头的小女儿,襄儿,那丫头古灵精怪的,和黄蓉小丫头小时后一模一样,又邪气得紧,真是个小东邪,瑛姑和她一块,晚点就会到。”周伯通说道。

几人说话之间,忽然见到几个黑点自远处而来,周伯通定睛一看,向黄药师嬉笑道::“黄老邪,你的宝贝女儿来了!”

黄药师转首望去,果然看见黄蓉、郭靖、朱子柳等人,向着山顶而来。三人旁边,还有一个满脸风霜的老者,拄着拐杖行了过来。看着此人模样,黄药师心中一动,顿时想到了一人,身形急掠而出,到了那人身前。双目凝视对方,一时说不出话来。

“爹,这是冯默风冯师兄,这些年一直隐居山村当个打铁匠,此次听闻华山论剑,想再见爹爹你一面,就到了华山,在华山脚下相遇,女儿见他与人打斗痕迹着实眼熟,上前解围一番了解才知晓是冯默风师兄!”黄蓉在旁见到,向黄药师介绍道。

冯默风见到数十年未见的恩师,早已激动地说不出话来,扔掉拐杖,在雪地中跪了下去,更咽道:“师父您老人家好?”

黄药师见到自己当年最小的弟子,如今都已经年过花甲,成了这般模样,叹了口气,将冯默风扶了起来,说道:“默风,你很好,起来吧!当年为师错怪了你们,让你受了这么多苦!日后你若是想回桃花岛,便住在桃花岛吧!”

冯默风听到师父准许自己回到桃花岛,当即明白这是要把自己重新收归门墙,顿时抹去眼泪,又向黄药师跪了下来,大声道:“师父在上,受弟子冯默风一拜!”当即开始行起拜师之礼。

黄药师想到自己当年的六个弟子如今只余冯默风一人,同样双目含泪,久久无言。

黄药师想到昔日种种,愈加为当日的雷霆大怒而后悔,若非自己一时冲动,打断了弟子的腿,将他们赶出桃花岛,以他们的练武天赋,早已将桃花岛武学发扬光大,何至于如今没落,后继无人。

黄蓉在一旁见到,生怕父亲和师兄大喜之下伤了身体,说道:“爹爹,冯师兄回归乃是大喜,还要好好庆祝才是!”

“岳父大人,一灯大师,周大哥!”郭靖一一见过众人:“魏兄弟!”

魏闲一看,郭靖明显显得苍老许多,实则如今郭靖也不到60岁,可因为過去數十年一直忧心蒙古南下、协助襄陽守军抵挡蒙古人,可是最终襄阳还是为蒙古大军所破,若非最后杨过奋力营救,郭靖非得和原轨迹一般与襄阳一块共存亡,殉城而死。

不过哪怕是活下来,郭靖也因为襄阳已破,遭到很大的打击。

不然的话已郭靖的武學修为,何至于此。

“郭兄,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乃永恒不变的至理,宋廷历代君主昏庸,早已应该灭亡,破方才能后立!”魏闲显得很平静。

看似蒙古灭宋,统治天下,实则蒙古人才多少人?

刚刚灭宋,各地义军又起,川蜀大地依旧在义军手中,不曾陷落。不少汉人进入大理,江湖门派林立,江湖势力极速扩大,蒙古人根本就管控不过来。

也许用不了几年,一旦有枭雄横空出世,那么蒙古人就得乖乖地退回蒙古草原,不然的话失败是再所难免。

比如如今,此次华山举行华山论剑,实则代表着蒙古人已经管控不住关中,关中实际的主宰却是全真教。

同样的,齐鲁大地,梁山水泊再次有人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时不时地就出梁山水泊,攻击周边城池,而蒙古兵力不足,根本守不住城池。

而梁山水泊的背后,同样是全真教!

还有那嵩山,少林寺在逐渐恢复元气,也不是好相与的,时不时与藏地喇嘛论佛,搞得被蒙古人扶持的喇嘛灰头土脸的。

就在他们说话之时,就见山下又来了十几个人,却是杨过一家人,以及瑛姑、郭襄等人。

“师父,师娘!”杨过带着妻儿过来见礼,“郭伯伯,郭伯母!”

“过儿,你们也来了!”郭靖看到杨过,脸上露出了笑容,只觉得杨过没有重蹈其父覆辙,而是恢复祖上荣光,行侠仗义,反抗蒙古人,江湖人一说起就纷纷竖起大拇指赞一声‘神雕侠’!

再看杨过有四个子女,杨家也算是开枝散叶,传承兴盛。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