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丝路风情 > 第九十四章 ‘满月酒’的风波

丝路风情 第九十四章 ‘满月酒’的风波

作者:湖州小老头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2:41: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有道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门前拴着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放着讨饭棍,亲朋好友不上门。

又有道:满月满老子,吊唁吊儿子。

好在刘家不是势利,狗眼看人低的人家。但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在社会中还是为数不少的。

姚小莹生了儿子三胎以后,一些亲戚朋友,乡里乡亲的都前来端望产妇讯,贺喜。

听说姚小莹生了个儿子,姚祥根和夫人喜出望外。

姚祥根笑着说:祖上有力。

邱慧英说:“生汤”已经送过了。作为娘家还得要送“熟汤”,送点什么东西,等明天她上海的姆妈到了再说吧。

姚祥根笑着说:反正我也不懂,你去办就是了。

王夫人特地从上海赶来,她嘻嘻笑着对邱慧英说:妹子,我这个现成的外婆啊,也不懂得乡下什么规矩,没有给宝贝外甥带什么礼品,我想他们家呀,也不缺什么,我想就给一张银票算了,简单一点,需要什么东西,让他们自己去买,也省心。

邱慧英笑着说:反正啊,我这个外婆是假的,你这个外婆才是真的。不过啊,按照我们乡下的规矩,外婆家嘛,什么金锁片啊、手镯、脚镯之类我也都准备了。买多了或者重复了也没有多大意思。

王夫人笑着说:说真的,我真的什么也不懂。反正没有什么真外婆和假外婆,首先我们自己不要这样认为。都一样都一样。嘻嘻嘻。

听说王夫人来了她要和姚夫人一起去刘家“望月子”,董其昌夫人知道了,也带着女儿董兰兰来到“姚记百货商店”,准备和她们一起前往。

王夫人一见董兰兰,立马拿出一包东西交给董兰兰。笑着说:这是雅明给你带来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你拿去吧。

董兰兰接过包裹,说了一声:谢谢伯母。如同获得珍宝。笑着对董夫人说:姆妈看小宝宝我不去了,等会儿您自己回家吧。说完就走。

董夫人望着走出去的女儿的背影。笑着说:你们看这丫头也真是的。

姚祥根夫人邱慧英笑着说:看来这兰兰姑娘对小莹他哥已经死心塌地了。哈哈。我看也蛮好,岁数也都不小了,差不多这桩婚事就定下来算了。我们还等着喝喜酒呢。

哈哈哈。全是笑声。

三位夫人同时来到刘家。

刘夫人笑哈哈地迎出门来。笑着说:哎呦,今天是外婆聚会了。哈哈。她马上吩咐下人上甜茶。

邱慧英笑着说:先看看宝贝外甥再喝茶也不迟。

刘夫人笑着说:先喝了甜茶再看外甥也不晚。

哈哈哈。又是一片笑声。

姚小莹靠在床上,见婆婆带着两位姆妈和董夫人进来。笑着抱起小明明。笑着说:宝贝来,看看几位外婆。

邱慧英从姚小莹手中接过小明明。笑着说:哎呦,我看长得和家兴一模一样。

王夫人和董夫人凑过来都说:我看呀这眼神有点像小莹。

邱慧英一下子从口袋里掏出几个红包,什么金锁片啊、手镯、脚镯之类的。董夫人也掏出了一条金锁片。

王夫人笑着说:我这个外婆呀,比较偷懒,什么都没有买。他外公说了,还是让他自己去买。哈哈。于是掏出一张五万两的银票。

姚小莹从邱慧英手中接过小明明。笑着说:我家的小宝贝来到世上才三天,已经成了万元户了。哈哈。

时间过得很快,刘世明即将满月。

刘夫人邱妍妍和刘家兴商量说:如今你生意越做越大,除了丝业,你入股的码头、房地产都很红火,明明又是我的长孙,再说亲戚朋友都送了那么多礼,所以他的满月酒必得好好办一下,办他个几十桌。

刘家兴却道:姆妈,你的意思儿子明白,可你想过没有,如今外省都在闹饥荒,逃入南浔的难民越来越多,人家连饭都吃不上。我们如此铺张浪费,这个节骨眼上,大肆操办“满月酒”我看不妥吧,还是低调点行事为好。

刘夫人邱妍妍说:你不办“满月酒”,人家背地里会说你小气,收了礼不请客?反正啊,摆“满月酒”这点钱,用不到你来担心。我来出,我来出。再说,明明是我家的长孙,哪有不办“满月酒”的道理?刘家往后还有面子?

刘家兴笑道:姆妈,不是钱的问题。什么叫面子?是不是排场越大就显得面子越大?你平时也是整天的“阿弥陀佛”,叫远之烧香不如近之作福。还是拿这点钱去做点好事,倒是实实在在的。

刘家兴又道:姆妈,我和小莹商量过了,在明明满月的时候,把准备办“满月酒”这些钱,以及亲戚朋友送的,在南山搭棚施粥半个月,就当替明明积福了。孩子满月那天,就叫上至亲好友随便吃一顿便饭吧!

邱妍妍好不容易盼到这个宝贝孙子,怎么着也想趁着办满月酒扬眉吐气一番,不料儿子却不肯办,她心有不甘,便跑去找姚小莹诉苦。

姚小莹赶紧扶婆婆坐下,柔声地道:姆妈哎,您儿子不是舍不得给你孙子办酒席,我们乡下有个说法,孩子自打一生下来,这一生的福气是有限的,给他大办酒席,看似风光,实际是在折损他的福分,犯不着!

姚小莹又笑道:姆妈,明明他爹撒钱施粥,为明明积福,那才是真正疼孩子呢!

邱妍妍在儿子、媳妇,面前都没有说通,只得去和刘顺生商量。刘顺生说:我感觉他们俩说得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刘家有今天,全是祖上积德。多积德也是为下一代广种福祉。再说呀,代归代,不管隔一代。你就少操这一份心吧。

一听刘家连“满月酒”都不办,姚祥根气得胡须都翘起来。说:他们刘家不肯出这点钱,这点钱我来出。我一辈子没有儿子,外甥和孙子一样。他家不要面子,我还要这面子呢。

邱慧英说:哎呀,你也真是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您去管那么多干嘛?

由此,为不摆‘满月酒’弄得好多人不开心。

刘世明满月那天,刘府在南山粜糠兜支起了一个施粥蓬,连着为逃难到南浔的难民施粥半月,难民们吃饱了就安分很多了,镇上的盗窃案子少了许多。

听说刘家为幼子施粥积福,很多大户人家,想到自己儿子病病弱弱的样子,便也想效仿,也都不甘落后,纷纷接龙,几个月都不曾断过。刘家施粥半个月,我们就施粥一个月,为孩子多积点福。

这件事的赞誉,一直流传到今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