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丝路风情 > 第九十二章 筹建达达码头

丝路风情 第九十二章 筹建达达码头

作者:湖州小老头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2:41: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南浔丝绸行业的老前辈,顾公公在厅堂上,正在听刘家兴介绍情况。

顾公公感叹地说:以前大家只知道,丝卖给广庄就行了。现在才知道,广庄从我们这里廉价收购,他们到广州、上海转手以高出收购价的几倍转卖给外国人。他们的心也太黑,我们南浔人也太傻。现在这个秘密已经被你揭开,这是大好事。这样,明天我们干脆在协会聚议堂一聚,把信息通报给大家,大家到上海去做生意,大家富才是真正富。

第二天上午,南浔丝行协会的聚议堂里来了不少人。

顾公公坐在主位上,他说:各位行内同仁,我们南浔靠蚕丝起家,也靠蚕丝发家。但蚕农起早贪黑,把蚕养到上山做了茧子,我们收来再缫成丝,大家辛辛苦苦,赚到的仅仅是差价,而大量的钱是被中间商赚去了,我们吃到的只是他们的残羹剩饭。现在,“刘顺恒丝行上海分行”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世界不就南浔那么大,以前,我们只知道湖州南浔,现在,我们要看到上海,看到世界。下面,请刘东家向各位介绍上海的行情。

刘家兴现在在南浔已经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资产已经到了上千万,是南浔镇上屈指可数的大户。

刘家兴笑着,谦虚地说:各位长辈,各位同仁,我刘家兴也是托各位之福,跑了几趟上海,这其实也是贱内的主意。谁知上海的行情与南浔大不一样。广庄的收购价是每两7分2,我们从蚕农那里把茧子收来,再缫成丝,再卖给广庄,扣除人工、开支、财务成本,还能赚几个钱?而现在上海的行情是每两二两三分五。

刘家兴这一说不得了,聚议堂一片哗然。

有的说:真的还是假的?

有的说:相差肯定是有的,怎么差那么大?

有的说:上海我还没有去过,那么远,怎么去?路上遇到强盗怎么办?

有的说:也只有二百多里水路,“不入虎穴,怎得虎子”,做生意,也得要的冒险精神。

刘家兴接着说:我说的每两二两三分五,是前三天的行情,我行那一天200包,不到一个时辰,一售而空。现在,我们每天有船去上海送货。

顾公公接着说:不要看到人家赚钱眼红,机会人人都有,就看你能不能把握,有没有这个胆量。现在,我希望大家都到上海去,少了中间商,必赚无疑,而且,不是单枪匹马,都是同乡,大家互相还可以有个照应。

刘家兴接着说:我还有一个想法,现在黄浦江边,杂草丛生,烂泥不堪,遇到雨天,寸步难行。遇到黄浦江退潮,船只搁浅,造成危险。现在不少外轮和普通船只都停靠这里。我想在这里建立一个码头,建一点仓库,对我们日后大批船只前往,大有益处。还可以收取外轮的码头停靠费,收取仓库租用费,不出三年,本金回来不说,最主要的是占领了该地盘,那么,这地方就成了南浔人的天下。

顾公公接着说:刘少东家话也在理,深谋远虑。但此事非同小可,不仅是有钱就能办事,还要打通上海工部局工务处这扇门。

刘家兴笑着说:一切事在人为。接着说,建立码头、仓库,初步估算500万,每股10万,设董事局,后者可以参与投入,不强求。

很多人认为刘家兴虽然年纪轻,但深谋远虑,智慧超出常人,跟着他,不会错。

顾公公表示赞同。并投50万。

金家、邱家等纷纷表态,刘镛自认100万,为大股东。

上海工务处位于上海四马路。自己是工务处,门前却坑坑洼洼,高低不平。

一天,工务处门口来了不少民工,有的拿着铁锹,有的拿着铁铲。他们挖的挖,铲的铲,把路基修得平整以后,又在路基上铺上石块,三天时间,平整的一条路,面貌焕然一新。

工务处处长林祥福开着爱车前来局里,他被眼前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

林处长下车对着正在挖土的民工就问:喂,伙计,是谁叫你们在这里修路的?

伙计起身,用手臂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笑着说: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叫我在这里干活。呶,站在那里的这位是我们的工头,您可以去问他。

林处长又来到那位工头面前,问:请问工头,是谁叫你们在这里修路的。

工头说:是“刘顺恒丝行上海分行”的那位刘东家。

林处长“哦”了一声,转身就走。

刘家兴在行里正在盘账,林祥福在“刘顺恒丝行上海分行”门口从马车上下来。一进门就问:请问哪位是刘先生?

刘家兴抬起头来见一位是官员,就说:在下便是,不知为官找小人为了何事?一边说,一边出来让座。

林祥福在椅子上坐下以后,笑着说:为官是上海是上海市政委员会工务处的林祥福,近日,你派人在我们工务处附近修路,实为感激,特前来谢意。

刘家兴笑着说:修桥补路,乃我民族大义。区区小事,不足挂齿。接着又说:工部处,是为百姓造福之源,每天要接待百姓无数。门前道路坑坑洼洼,自身进出不便不说,也有碍于百姓前往,更有碍于贵局的形象。

林祥福笑着说:刘先生如此境界,实为可敬,可敬。

刘家兴又说:小事一桩,不值一提。接着又说:外滩码头,至今脏乱不堪,货物上下有多少不方便。而且,不少外轮停靠在此,这有损于国家形象,小民实在为此于心不忍。

林祥福无奈地说:刘先生说的也是。本处虽说属于租界管辖,只是本处库银有限,实在无能为力,力不从心。

刘家兴笑着说:小民当有一计,不知该讲不该讲?

林祥福笑着说:不知刘先生有何高见,尽说不妨。

刘家兴笑着说:有钱出钱,无钱出力。政府无钱可以出力,拿出该地域总体规划,小民可以组织资金,买下原本杂乱无章的那里的荒地,修建码头,建立仓库。政府也略有收益,又改变了国门形象,这叫“借鸡生蛋”,岂不两全其美?

林祥福笑着说:刘先生此计实在高见,为官虽属于租界管辖,但利国利民的这点事,为官可以做主,唯恐那么多资金刘先生也是有一定的难度。

刘家兴笑着说:如此庞大资金,确有难处,但愿众人添柴火焰高,群策群力。

林祥福又说:那这样,那里原本就是荒地,所属无主,只要把那里建设好,租界也不想要任何回报。只要你们负责把码头建好就是了。

刘家兴又说:大有大的困难,小有小的难处。我们也不想让租界为难,占便宜。那这样,我们负责把外马路给政府修好,外马路外边我们建码头,盖仓库。

林祥福笑着说:那真叫“借鸡生蛋”,利国利民,再好不过了。如果刘先生说话算数,那明天就到我处,我们共同写个文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刘家兴说:一言为定。

林祥福起身说:一言为定。那明天我在处里恭候刘先生。

第二天,刘家兴到了上海工务处,与上海工务处签订了一份契约。规定了外马路南端由投入方帮政府修建,而马路外面由投入方建码头、仓库,产权归投入方所有。

后来,花了整整两年时间,码头、仓库建成,就是著名的“达达”码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