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丝路风情 > 第三十五章 第一桶金

丝路风情 第三十五章 第一桶金

作者:湖州小老头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2:41: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几天,天气晴朗,有点西北风,天助我力。三条船撑起了蓬,无须人力摇船,每条船只要一名舵手把握前进方向,运输在运河上,其他船工们在船舱里,有的闭目养神,有的乱谈“山海经”。

放眼望去,黄浦江上水汽氤氲聚集,江上的明月与白帆一起冉冉上升。那是连神仙都羡慕的场景。

刘家兴走出舱外,站在船头,眺望河道两岸烟雾中的高楼,判断船处的方位,断定离目的地的距离。时逢黄浦江退潮,顺风顺水,二百多里的水路用了二十多个小时,就到了上海码头。

船靠岸,刘家兴关照船家要随时随地要注意黄浦江的水位,以防退潮船被搁浅。自己迫不及待地跳上岸,叫了一辆人力车,就到洋行去打听消息。

步道街也称四马路(福州路),是上海最早的东西向马路之一,不少的洋行都开在这里。

刘家兴在几家洋行门口转了一转,只见洋行有几个外国人在打听“辑里春丝”的牌价。

丝行伙计回答道:辑里春丝现在还没有货。

刘家兴一听,心里基本上有了一点底。于是,到卤菜馆买了一点卤菜和两瓶烧酒回到船码头。招呼船家和一些船工,道:来来来,一天一夜,大家辛苦了,来,大家多来喝几口,解解乏。

大家围在船上,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可刘家兴却满腹心事,他吃不准明天的行情究竟如何?

第二天一早,刘家兴起来,梳洗完毕以后,到大饼摊上买了一副大饼油条,一边走一边吃,思考着今天的行情会是什么样子。

洋行门口,这时,也三三两两来了不少外国人。刘家兴不停地看着手表,焦急地等着洋行开门的那一刻。

上午八点,洋行正式开门,伙计挂出了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辑里春丝每两收购价2两3分。

刘家兴看了吓了一跳,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哪里会有这么高的价格,表示怀疑,于是,上前问丝行伙计:请问今天辑里丝的行情怎样?

伙计说:你不认字吗?牌子上不是写着吗,辑里春丝每两收购价2两3白银。

刘家兴喜出望外,这相当于南浔牌价的3倍还要多,利润竟有这么高。于是挤到柜台前,对伙计道:我有辑里春丝400包要出售。

伙计惊讶地看着刘家兴问道:您这位老板,不要空口说白话,您说话当真?

刘家兴笑道:我哪儿有闲工夫到您这里来开玩笑的。

伙计又问:货在哪里?

刘家兴回答道:就在码头。

伙计道:那好,我们就到码头验货,在那里交易。我们进库也方便。

一听有辑里春丝,几个外国佬蜂拥而至,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对伙计道:先生,辑里春丝我们都要了,我们都要了。

伙计对他们斜看一眼道:这里还没有交易好,怎卖给你们?

上海外滩码头,洋行伙计一包包验看着刘家兴的货,一看是“刘顺恒丝行”标签,货真价实,分量也足,看完表示满意。当场给刘家兴交易完,付了银票。

刘家兴,这是他第一次做生意,就掘得了第一桶金,他拿着银票高兴之极。

这时,一位西装革履,拿着公文包的男子向他靠拢。很有礼貌地说:先生,能不能浪费您一点时间,借一步说话?

刘家兴微笑着点点头。道:好吧。

在紫罗兰咖啡馆里的一个包厢里,刘家兴在和那人侃侃而谈。

那人道:鄙人姓汤,名保和,钱塘人士,现是一位法国买办。今天有幸与先生相识,不知先生是何方人士,尊姓大名。

刘家兴笑着说:看上去汤先生比我年长,理应叫汤兄才是。小弟是湖州府南浔人士。姓刘,名家兴。我也曾在法兰西的马赛留洋两年。

汤保和笑道:那太巧了,法兰西也好,湖州府也好,我们可谓是个老乡啊。哈哈。

刘家兴笑道:那倒也是,倒也是。

汤保和笑着又问道:那不知小弟是否专做丝绸生意?或者还做其他?

刘家兴道:我家几代主要做丝绸生意也兼做其他。家父是“刘顺恒丝行”的老总刘顺生。现在嘛,我也刚刚开始接手家业,主要做丝绸为主。

汤保和笑着道:哦,原来是这样啊,其实“刘顺恒丝行”我们也早有所闻,没想到就那么巧,今天在这里相遇。不知你们时下还有没有现货?

刘家兴道:现货倒是还有,但就是还需要一周之久。

汤保和笑着问道:不知数量有多少?

刘家兴道:目前可以保证的有1200个。

汤保和笑着道:那这样,同洋行今天的价格,全销与我们。我们不从洋行进货,也少了一个差价,我们出去的关税,你不用考虑,我们可以通过环节解决。现在就可以和你把契约签下来,先付你五十万定金。

刘家兴一听傻了眼。笑着道:汤兄与我初次相见,就不怕我拿了银票逃了不成?

汤保和哈哈大笑。道:生意场上不讲信誉还能生存下去?何况“刘顺恒丝行”的信誉,上海那家洋行不知?我不怕,我不怕。

于是,俩人当场签好了契约,汤保和也付了定金。

第二天中午,船队到达南浔码头,刘家兴付了船费,又给了赏钱。

船家对刘家兴千谢万谢。

刘家兴告诉船家,三天后继续装货。然后没有回家,直接去了辑里村。

刘家兴找到了姚长根,首先拿出一张10的银票给姚长根。姚长根接过银票奇怪地问道:侄女婿,你这是干什么?

刘家兴笑道:叔叔,这次多亏您帮了大忙,这点是给的您酬劳。

姚长根道:哪里哪里,跑跑腿,是举手之劳之事,谈不上帮忙。都是自己人,没必要那么客气。再说,10两银子,也太吓人了,我这个家也不值10两银子啊。

刘家兴笑道:话不能这么说,有时候一句话,一个点子,可以让一家公司立刻飞黄腾达,他所产生的价值不能以工作的多少来衡量的。

俩人把银票推来推去。

最后,刘家兴说:叔叔,您真的不必客气,还是拿着。我还有事和您商量呢,还少不了您的费心。晚上啊,还得麻烦您通知各家,加班加点,三天之内把所有的丝全交上,三天后晚上全部装船。

姚长根拿着银票,笑嘻嘻地道:放心,这没有问题,没有问题。

姚长根要留刘家兴吃了晚饭再走。

刘家兴强调了回南浔以后还没有回过家,还有很多事要处理。故告辞。

刘顺生见儿子笑嘻嘻的回来,马上迎上前去,笑着说:啊这么快就回来啦,看你的起色,正定是好事。来,坐下慢慢说,慢慢说。呼呼。

刘顺生在沙发上坐下来。

刘家兴,放下包坐在了刘顺生的对面。笑着说:阿爹,我好像在做了一场梦。

刘顺生嘿嘿笑道:哦,那定是个好梦。

刘家兴笑着说:谁知道上海的牌价比我们这里高出三倍。

刘顺生惊奇地问道:是真的?

刘家兴笑道:当然是真的。于是,遇到汤保和把他剩下的都预定了,而且已经付了定金一事一一向刘顺生作了介绍。

刘顺生眉开眼笑地点点头。说:看来你比你阿爹厉害。我估计啊,这次猝死你就可以挣200万,那是人家几辈子也是办不到的。哎,你可知道,这几天南浔的牌价已经跌破七分,这是义庄和广庄有意在打压。那些实力差一点的都不敢轻举妄动。

刘家兴说:那阿哥的要亏得厉害了。

刘顺生道:他呀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是要给他点教训。哎,阿爹和你说呀,生意场上,赚一万自己只能用六千,那么你下次还会有得赚钱。如果你赚一万就想这一万就是你的了,那么你下次有可能一分都不会赚到。还有,信誉是生意人的命。生意场上也千万不能失信誉。

刘家兴道:阿爹话语深刻,为儿牢记阿爹的教诲。

姚小莹接到刘家兴的一个电话,说晚上有要事要找她。

南浔乡间小道上刘家兴和姚小莹肩并肩地走着。

姚小莹问道:这几天正是春丝销售的大忙季节,您哪有闲工夫。叫我出来,不知为了何事?

刘家兴笑着道:这几天我到上海做了一笔大的买卖,挣了不少钱。这笔生意与你有关,故叫你出来,给你一点酬劳。于是,拿出一张10两银票给姚小莹。

姚小莹转身看了刘家兴一眼,惊奇地问道:怎么与我有关?无功不受禄,这银票我不要。

刘家兴道:是你引见了你叔叔,他一直在尽心尽力地帮我张罗,前两天又帮我起早摸黑打包装船,而且,还未交来的春丝已经销售一空,使得我这笔生意一举成功。

姚小莹一听开始大为惊讶。说:真的啊?接着又说:这银票我肯定不会要。如果说,作为朋友,连这点都要斤斤计较,那么还是不做朋友为好。

刘家兴笑着说:实在不行,那这样,日后给你家的彩礼多加10两银子。

虽然,姚小莹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生世,自己原是豪门千金。姆妈给她讲生世,其实也有这一层意思在,要她嫁人要门当户对。但姚小莹看重的更是现在这个家,现在的父母。于是说:家兴哥,我与你已经说过多次,我们俩不配。不要耽误了您的青春。我看董家姑娘比我不知道要好多少,人也漂亮,聪明,您们两家也门当户对。

刘家兴一把拉过姚小莹,把她抱在怀里。道:我是非你不娶。我知道,你就是跨不过去门当户对这个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