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576章 海某有本大明律

海瑞。

这是在整个大明官场都有着不可撼动的官声的人。

他清廉公正,慎独慎微,严于律己。

他常常将《官箴》中的开篇之言挂在嘴边。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明,廉则威。

尤其是如今双目闪烁,眼底浮现惊恐的李春芳尤为清楚。

当初。

朝廷用政于东南,他还不是内阁大臣,天下清流还是以徐阶为翘楚。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们就已经看到了海瑞的危险。

于是他们开始调动各方力量,去暗中调查海瑞的一切,想要从根本上将这个风险提前清除。

但结果让所有人大为震惊,更是无可奈何。

因为海瑞实在是太过于无懈可击了。

以至于就算他们想要用人品人性来抨击攻讦海瑞,都无法做到。

后来。

事情发展到了,凡是海瑞的每一次发声,都会引起官场上的一次震动。

因为海瑞。

徐阶如今已经全家流放雷州。

同样也是因为海瑞。

高拱可以整日里以其为表率,大肆推动朝野整饬吏治。

在李春芳看来。

海瑞就是一块碑,一座山,让所有人望而生畏。

可即便心中再是如何的胆怯,李春芳却依旧是努力克制着,让自己的面上不曾显露半分紧张。

随着海瑞走入殿内,离着自己越来越近。

李春芳更是冷喝一声:“大胆!都察院什么时候这么没规矩了?”

海瑞停下了脚步,侧目看向李春芳,眉头微微皱起,不发一言。

李春芳已经是全神戒备,不敢有分毫差错,继续道:“此乃文华殿朝议,本官若是没记错的话,右副都御史此刻应当是在九边巡饬边事,何故竟突然出现在此处?又全然没有通禀便径直入殿?右副都御史可还有半点君臣之仪?”

这是要从海瑞突然回京这件事情上做文章。

但仅仅如此,却并没有结束。

李春芳又说:“右副都御史官任都察院,历来以熟稔国朝刑名而闻名,今日之事,未曾明察,难道右副都御史也要行妄断之事,以权谋私乎?”

从海瑞不符合规矩,突然回京开始发难。

到现在,开始针对海瑞是不是合格官员攻击。

李春芳三两句话,便几乎是将海瑞给压下去了。

然而。

海瑞依旧只是默默无声的注视着李春芳。

他的一言不发,却让李春芳心中忽然一紧,暗觉不妙。

却是就在这时。

早已等候多时的袁炜,冲着李春芳轻笑了一声,而后拱手朝拜上方的皇帝:“启禀皇上,臣于内阁掌三法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海瑞此前奉旨巡饬九边,今日归来,是与臣禀奏过。因边事紧要,臣亦事先行文知会右副都御史,入京之后便可直入内阁与臣奏事。想来,海御史是先前去过内阁不见臣等,便来了此处。”

说罢,袁炜侧目扫了整张脸都绿了的李春芳一眼。

就在不久前,李春芳还在当面阴阳怪气自己执掌三法司,差事做的不好。

现在自己同样就用执掌三法司之权回击对方。

海瑞乃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自然是属于三法司官员,理应是他管辖范围。

上方。

朱载坖亦是似笑非笑的扫了李春芳一眼。

若不是朝中清流旧党势力还在,若不是江南士绅仍有不满,若不是朝廷一时半会无法彻底解决江南集团,自己早就将这个李春芳给踢出内阁了。

现在,与其让清流旧党换一个人入阁,还不如继续将李春芳压在内阁。

眼神掠过李春芳,朱载坖面露笑容的看向海瑞。

“右副都御史奉旨出京,此行数千里,一路跋涉,风尘仆仆,想来辛苦不已。朕居中枢,不可轻易出,国朝诸事,全赖右副都御史等人在外辛劳。”

皇帝像是什么都没说,又像是什么都说了。

态度上,完完全全是在支持和肯定海瑞。

海瑞也只是面不改色的躬身作揖:“臣本分所在,皇命职责所系,不敢言辛劳,若能为国效力尽忠,则已然全臣之心。”

一旁的李春芳都快要被气炸了。

其实海瑞回不回来,他都不关心。

让他气恼愤怒的是,海瑞一回京竟然就对自己刚刚要做文章的事情插手。

早知今日。

当初徐阶没有被逼出朝廷的时候,就该寻了些莫须有的罪名,将这个海笔架的腰打折了送回琼州那穷乡僻壤里去。

而同样是在殿内,始终都没有说话的胡宗宪,则是默默的注视了海瑞好一阵,随后看了眼身为首辅的高拱。

胡宗宪这才上前开口道:“陛下,右副都御史此次奉旨巡饬九边既已归来,当按律交办差事,奏明九边情形,以正视听,以全中枢掌控边事。”

他在内阁负责的就是兵部的差事,海瑞巡边,主要就是巡察九边兵事。

而他开口,同样是在提醒高拱。

边事要紧。

重在中枢需要时时刻刻掌控九边。

这等悄无声息的提醒暗示,高拱立马会意。

原本只想坐视清流旧党和新党严系争斗的高拱,也只能是站了出来。

“皇上,既然今日臣等在此商议之事亦是涉及边事,而右副都御史巡边归来,方才更有言论,王之诰等人罪责该死,且不如先容右副都御史奏明所查边事。”

表明态度后,高拱回看了一眼胡宗宪。

自己如今贵为首辅,却不会和之前的阁臣一样。

朝中乃至于内阁可以发生争斗,但涉及到九边这等关系着江山社稷的事情,自己还是会保持中允。

而胡宗宪则是默默的点了点头。

见首辅都开了口。

朱载坖自然是立马拍着桌案道:“海瑞,此番巡边有何收获?你说王之诰等人罪责该死,想来也定然是查到了些实证,便当着内阁的面说清楚吧。”

在李春芳担忧惊恐的注视下。

海瑞挥臂合手,深深一拜。

“臣遵旨,谨奏对。”

“臣今岁奉旨巡饬九边,掌刑名,查九边兵籍、钱粮、马匹、军械、屯田诸事,举目骇然,臣奏言,九边百万军中将领过万,十不存一,皆有罪。”

皆有罪!

此言一出,就算是胡宗宪也是心头一震。

高拱紧锁眉头,这个结论对自己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他不曾怀疑海瑞说的话有假,就算海瑞历来对刑名一道过于严苛,但他至多也就是将话说的重了些。

而如此说来。

现在的大明九边真实情况又该是如何?

高拱瞬间心揪在一起。

就算自己没有去九边亲眼看看,只是依着海瑞所言,恐怕现在整个九边上下都是有问题,早已是积弊久矣。

李春芳却是冷笑一声,回头冷眼看向海瑞:“海瑞!我大明九边历来乃社稷之本,朝廷遣派能臣良将,只为边地安宁,内保中原社稷。将士舍生忘义,如何今日到了你嘴里,便是百万边军数万将领,十不存一,皆有罪!本阁看你,恐怕是存了妖言惑众之心,妄图颠乱边事,激起兵变!”

这一下,一顶大大的帽子就扣在了海瑞的头上。

但他却分毫不受其影响,浑然不惧,更是身形如山一般刚正不阿。

“若将士心向大明,忠君爱国,则本官一言,岂可轻易激变?”

“若有军中将领包藏歹心,行事枉法,败坏军纪,罪责难逃,本官进言,为保己身,恐怕才会鼓动军心,拥兵自重,以变求全,要挟中枢!”

冷声说完。

海瑞抬头淡淡的看了一眼李春芳。

他的眼里风平浪静,没有一丝波澜。

对他而言。

李春芳太弱了。

弱到他所说的那些话,给自己扣上的那些罪名,自己弹指间就可以将其破灭吹散。

实在是激不起争辩之意。

于是,只是轻飘飘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李春芳后,海瑞便移开了视线。

而李春芳却是彻底恼火了起来。

他看明白了海瑞方才那个眼神的含义。

羞辱!

奇耻大辱!

海瑞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远不如他与自己争辩,与自己据理力争。

李春芳顿时被气的藏在袖袍下的双手止不住的打颤。

而海瑞也不给李春芳更多争辩的机会。

他从袖中取出一本奏疏。

奏疏早已被火漆封住,且厚实程度远超一般的官员奏疏,厚厚的一本如同一本书。

海瑞躬身,双手托起奏疏:“启禀陛下,此乃臣此番奉旨巡边,所查九边各地不法之事,凡臣过目有闻不法,皆已记录在案,现呈奏陛下圣阅。”

冯保看了眼皇帝,随后才上前走到海瑞面前。

看着这位走了一趟边地,肤色更加黝黑沧桑的御史言官,冯保心中带着警惕,进而小声道:“海御史辛苦,此行劳苦功高。”

话刚说完,冯保便取过奏疏,旋即便回到皇帝身边。

手上一轻。

海瑞直起身,又自袖中取出另一本书。

他似乎是有意的,将书面朝向李春芳。

“陛下,诸位阁老,臣此处还有一本书。”

朱载坖刚接过冯保送来的奏疏,听闻此言,当即抬头看向海瑞。

“此乃何书?”

海瑞答:“大明律。”

李春芳目光一颤。

海瑞则是已经说道:“臣此番巡边,查闻不法之事繁多,累不胜数,依大明律记载,臣归结此次所查九边不法之事,列罪五宗,奏于陛下。”

朱载坖目光闪烁,满脸期待。

“准奏。”

得了圣允,海瑞再次躬身礼拜。

随后他才开口朗声道:“臣列罪五宗,以宣府、大同、山西三边总督王之诰、山西巡抚王继洛、大同总兵官孙吴、山西总兵官申维岳等人为首九边文臣武将,罪责最重。”

李春芳紧闭嘴唇,脸色发白。

因为海瑞开口五宗罪,便是直指自己方才维护的王之诰等人。

然而海瑞那洪亮的声音却在继续。

“其一,王之诰等人渎职懈怠,望敌不战,畏敌避战,依大明律记载,可定临阵脱逃、延误战机之罪!”

“其二,王之诰等人身为边臣,本该固守边墙,驱逐鞑虏,却纵容敌军横行边墙内外,以大明律记载,可定私放敌军之罪。”

“其三,凡臣所查九边之臣,历年侵吞、克扣边军钱粮,更有甚者私售军械、战马等物,依大明律记载,可定贪墨军饷、倒卖军械之罪。”

“其三,臣查边地文武,不论官职,多有私藏甲胄、弩机等物于家中,或私售于敌,或藏传子弟,以大明律记载,可定私藏禁械、暗通敌军之罪!”

“其四,九边重镇,文武制衡,文官粮草边民,武官边军、军户、屯田,历年九边各军皆不满员满饷,谎报军情,冒领军饷,克扣钱粮,更常有将官私刑于士卒者,依大明律记载,可定虚报兵员、虐待士卒之罪。”

“其五,边军多有文武暗通关外,与蒙古各部暗中往来,私售军械、暗传军情、私通讯息,朝廷每岁耗费钱粮无数,然边地且奏请不断,皆以敌情奏请,依大明律记载,可定养寇自重之罪。”

大明律。

作为大明官员必修的书本,在场官员都曾看过,甚至不少人都会专门研究一番。

可当海瑞总结完这次巡边后定下来的边军五宗罪,众人一阵沉默。

真要是按照海瑞说的,那他几乎是将大明律中关于兵律里记载的罪名都给用上了。

这说明什么?

这只能说明,边军已经是将能犯的事情都给犯了。

就差竖起大旗,举兵造反了!

李春芳更是被惊的满脸煞白,挥手指向海瑞:“你!你……”

海瑞依旧是神色淡然的看了眼李春芳。

随后他便拱手奏请道:“陛下,以大明律所记,臣所奏边军五宗罪,此次征北大军所押王之诰等人回京,皆有触犯。”

李春芳浑身一颤:“你胡说!”

可是没人听他说了什么。

因为海瑞用更大的声音说道:“依大明律兵律篇!临阵脱逃、延误军机,主将可军前处斩,重者凌迟。而若以大诰,可将王之诰等人剥皮充草!”

“依大明律!私放敌军,罪责通敌叛国!当凌迟处死!并诛三族!”

“依大明律!贪墨军饷、倒卖军械,可按监守盗论罪,贪墨四十贯以上斩首,八十贯以上绞死!附抄没家产,亲属充军!从犯杖一百,流放三千里!若与外敌交易,则以通敌叛国论罪!”

“依大明律!虚报兵员、冒领军饷、虐待士卒,主官革职,杖一百,流放三千里,贪墨巨大者斩首!致士卒死亡者绞死!”

“依大明律!泄露军机、养寇自重,当凌迟处死,三族连坐充军!”

海瑞的每一句话。

都让这文华殿里的人心寒一分。

当他说完之后。

整个文华殿内,已经是杀气腾腾,寒气刺骨。

海瑞却巍然不动:“征北大军押解归京之王之诰、王继洛、孙吴、申维岳等人,所犯之事,罪不可恕,形同大逆,斩首、绞死不足罪,当凌迟处死,抄没家产,三族株连!”

殿内一片寂静。

寒气逼人。

李春芳更是瞪大双眼,满脸震惊。

按照海瑞说的,就算是将王之诰等人斩首、绞死,都不足以抵消他们犯下的罪行,必须要当众凌迟处死,受万刀加身割肉,更要株连三族,人死族灭。

大明朝已经多少年没有动用过这等极刑了?

没来由的。

就算自己和这些事无关,李春芳也已经是两股战战。

清流的胆怯和软弱性!

海瑞淡淡的瞥了一眼李春芳,心中满是轻蔑。

他又奏请道:“臣此番巡边未能深查,然王之诰等人罪行,却已确凿。当由陛下立降圣旨论罪,九边余众当由三法司尽派官员,彻查到底,一一问罪!”

此刻。

明明是皇家藏书之地,明明是皇帝开经筵、皇子日讲,群臣议事的地方,却如同是那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疆场。

到处都是血水,到处都是尸骸。

无边的杀意激荡。

高拱更是目光几度紧缩,却也不敢反驳海瑞的奏请。

而他心中对海瑞的重视性更是提高了好几层。

今天,王之诰等人是非死不可了。

若不然,就会如海瑞所说的一样,他要将整个九边都给一查到底。

是要王之诰等人今日领旨跪谢受死,还是要让整个九边血流成河,是海瑞给出的选择。

这个大明朝。

就算是聪明人的天下。

可这朝堂之上,恐怕也没有能比海瑞更聪明的人了!

…………

月票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