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504章 奉密诏带兵回京

“中枢之争。”

“历来如此!”

严世蕃目光狠厉的对着今日从昌平入城的徐渭说着话。

而受老太师指派回城的徐渭,则只是默默的注视着严世蕃。

“太师的意思……”

徐渭刚一开口。

严世蕃就挥手打断,振振有词道:“我知道老爷子的意思,这个时候我们严家只需要坐视朝廷变化即可。中枢有高拱在为新政开路,严家只要多多与人为善,日后等胡宗宪他们入阁,朝廷如何做事便也是我严家说了算。”

徐渭看了两眼严世蕃,眉头微皱。

这个道理,眼前这位小阁老不是很明白了。

可他为何今天非要在内阁和杨博起冲突,实在就有些想不明白了。

严世蕃呵呵一笑,竟然是难得的亲自为徐渭倒了一杯茶:“你就放心吧,到时候回去也和老爷子说说,让他也放下心。今天我知道这等道理,为何却偏偏要和杨博作对?不就是为了让有些人知道,我严家不是吃干饭的。就算现在朝廷里让高拱他们操办,但也得让别人知道我们的态度不是?若是当真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日子久了,只怕这些人也是要思变的。”

徐渭眉头一挑。

没想到他竟然从严世蕃这里听到了另一种解释,而且他还觉得挺有道理的。

“侍郎的意思是……”

严世蕃笑眯眯的拍了拍徐渭的肩膀:“我的意思很简单,咱们严家现在就是忠臣,说话做事都得奔着一个忠字去。他们越是蝇营狗苟,就越能衬托的咱们忠心耿耿。”

这话可太有道理了。

徐渭觉得自己今天这趟入城,似乎是白走了。

他嘴唇蠕动,半响才笑着说道:“侍郎之言……”

“我知道,我知道!我说的话是不是很有道理?”

严世蕃笑呵呵的走动了两步,然后看向屋外:“今日皇上有恙,召李时珍入宫诊脉。朝廷又要新政,这个时候宣大两边又有敌情。这等时候,我家怎可能一言不发?今日这一遭虽然是和杨博对上了,可汝贞也算是借机当着所有人的面露了个脸。依我看,高拱也未必就是真心要拉拢晋党,他高拱自诩国家干臣,难道能坐视晋党在他手上做大?”

徐渭已经不知不觉就被严世蕃给带动了思路。

他不由开口询问道:“以侍郎之见,高拱会如何应对?”

“自然是举荐汝贞入阁,掌兵部事,以此来制衡杨博他们这帮晋党中人!”

严世蕃不假思索的就自己的猜测脱口而出。

要是高拱在这里的话,定然会心惊自己的打算竟然真就被严世蕃给猜全了。

“难道杨博和晋党不会因此怪罪高拱?”徐渭目光平静的询问了一声。

严世蕃哼哼一笑:“怪罪?是他杨博,还是他背后的晋党,敢怪罪当朝首辅?尤其是高拱这么个脾气火爆的人?”

徐渭彻底没话说了。

他实在说的太在理了。

自己还能说什么?

严世蕃却是满脸笑容,伸了个懒腰:“老爷子是当朝太师,虽然离开朝廷,却是我朝二百年来唯一活着的时候拿到三公尊荣的人,朝廷就不可能无视我们严家。我虽仅为左侍郎,却执掌刑部。绍庭以太子宾客坐镇南京,小雀儿是皇上信任有加的福将,更是戍守宫闱。”

徐渭默默的注视着严世蕃,思考着他说这话的意思是什么。

严世蕃也没有让他久等,直接开口反问道:“文长啊,你觉得像我家这样的,就算真的什么都不做不说,别人就会觉得我家无欲无求了吗?”

“不!他们根本就不会如此认为!”

严世蕃脸色郑重的说着:“反倒是我们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去说,他们才会觉得我严家是不是在暗地里谋划着什么。既然如此会让他们提防,有时候倒不如坦坦荡荡的。就和当下一样,皇上既然已经开口要给内阁加人,前有赵贞吉入阁,现在东南平定倭患一事也差不多要收尾了,就连戚继光的山字营也被下旨北上赴京,倒不如这个时候将汝贞给推到内阁的位子上去!”

徐渭面露犹豫:“那我……”

“等文长你明天回昌平,就如实说与老爷子便是。”严世蕃脸上重新浮现笑容,而后走到徐渭身后伸出双手抓住对方的双肩。

他稍稍用力,将徐渭拉了起来。

严世蕃又拍拍徐渭的肩膀。

“既然难得回来一趟,还是就咱们俩在。”

“走!”

“今晚我在南城金鱼池那边请你吃酒。”

“咱们兄弟俩,今晚不醉不休!”

徐渭又是为之一愣。

亲眼看着严世蕃这前后变化,徐渭也只能是默默一叹。

这他娘才是往日那个小阁老啊!

味儿正!

……

“呸!”

“这海水的味儿什么时候才能从嘴里消失!”

碧波浩渺,浪涛连绵。

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海浪一波接着一波的从深海方向涌过来。

成国公府世子、现任忠勇营管代朱时泰,站在南京水师战船甲板上,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海岸,恶狠狠不满的吐出一口浓厚的口水,正正好击中立在船舷上的一只海鸥,惊的这只鸟展翅高飞,不断的发出叫声,似乎是在咒骂不讲素质的人类。

王锡爵端着一壶茶从船舱里走了上来,看了眼已经骂了好几天的国公世子,默默的选择绕道走到自家先生面前。

此时严绍庭正躺在甲板上的藤椅上。

怀里放着一只暖手炉,腿上盖着毯子,手上则是拿着最新送来的消息。

“外面风寒,先生不要进船舱里吗?”

王锡爵问了一声,送上一杯热茶。

严绍庭喝了口茶,摇头道:“一帮老爷们挤在一起,味儿太重。”

王锡爵笑了笑:“按照路程来算,再有三五日就能到天津卫了。”

严绍庭嗯了声,却没再说话,而是低头继续看着手上由朱七他们送来的消息。

按照锦衣卫的消息,宣府、大同那边的事情已经查明了。

这一次是俺答的长子僧格,被朝廷称之为辛爱黄台吉的老小子带着近十万大军屯驻在东阳河上游一带。

在大军后方,还有辛爱黄台吉从草原上搜集的蒙古各部牧民数万,驱赶着牛羊为大军提供口粮。

这明显就是要打持久战的意思。

而朝廷对此给出的参考,也在进一步预测,俺答部此次南下若短时间内无法攻破大明边墙,辛爱黄台吉就有很大的可能会向西带着兵马和牧民驻扎在大青山南侧的河套平原上。

算得上是进可攻退可守了。

而朝廷为此,也做出了应该有的对策。

首先就是宣府、大同两镇都有朝廷急派的敕令,要求宣府总兵官马芳、大同总兵官孙吴二人抽调本镇各路兵马支援边墙。

两镇巡抚则就地筹措粮草物资器械。

很显然,朝廷这一次并没有打算再给宣府或者大同,增派额外的钱粮。

但朝廷那边也在按照胡宗宪的提议,开始由镇远侯顾寰整顿编练京营,户部、太仆寺、光禄寺也已经将钱粮酒肉筹备好了。

兵部亦下令山西、延绥、固原、宁夏四镇调动兵马,防备俺答部的辛爱黄台吉带兵西进,从山西、陕西一侧南下。

又命甘肃镇放出探马夜不收,警惕草原西侧蒙古敌情。

林林总总的,因为一个辛爱黄台吉统兵南下,大明九边超过半数边镇都为之动了起来。

而在朝廷如此调动下,尤以宣府、大同两镇,亦是明白朝廷这一次大概是下定了某些决心。不发钱粮不说,恐怕要是战事不利,还要有一帮人为此受到朝廷的惩处。

因此宣大两镇这一次调动兵马也算是利索,就连马芳和孙吴两位总兵官,都亲自带着人离开了驻城,赶到边墙附近的卫城,抵近观察敌情,都督前线各路兵马。

而其中倒是有一条很短的消息,引起了严绍庭的注意。

最近这段时间,东厂和锦衣卫在北京城内外,竟然是罕见的抓获了数百名疑似和关外有秘密往来的人。

这里面有明人,自然也有蒙古人。

至于说,除了这些有关于九边的消息,就是京中的事情了。

皇帝不豫的事情,终究是纸包不住火的传开。

所幸有高拱强压,加上借着之前百官殴斗于西安门前的事情,将京中百官的异动给压了下去。

然后在某一次内阁议事上,高拱这位首辅忽然就提名,为顺应皇帝谕令,举兵部尚书胡宗宪机预内阁。

这件事立马就引起了李春芳的反对。

理由也是现成的。

东南五省虽然说倭患已经大多消除,但偶尔还是会有倭寇来犯,并没有到胡宗宪所说的东南五省不复再见倭寇的地步。

但是内阁之中,袁炜和赵贞吉两人却是赞同了首辅的这一提议。

于是事情就从内阁转送到了司礼监手上。

吕芳转呈给了还在身体抱恙的皇帝。

没人知道皇帝当时是什么反应,又是什么情况。

最后这件事情就从司礼监转回内阁,让内阁和朝中九卿再推一人,与胡宗宪一并廷议。

“这么说……杨博这次恐怕是要气急败坏了。”

终于是将最新的消息看完,严绍庭放下手中的文书,笑眯眯的喝了一口茶。

王锡爵将文书收起,放入一旁的一只刚刚好能盛放这些文书的木匣子里:“听朱千户说,高拱那日在内阁提议胡部堂入阁,杨博事后知晓就跑去高拱家里了,出来的时候脸色很不好。”

“这就是没谈成,杨博想要带着晋党一步入阁的算计,被高拱给按死了。”

严绍庭目光闪烁,看着一侧远方的海岸线在不断的起伏着,淡淡的说着。

王锡爵点点头:“看来高拱果然如先生所料,他要借用晋党为自己的助力,却也不可能坐视晋党做大。这一点也与文长先生来信左侍郎所说的话契合了。”

严绍庭哼哼了声:“他杨博又不是傻子,本就是个聪明人,怎可能看不穿高拱会如何安排他们晋党?不过是相互试探罢了,他杨博现在入不了阁,将来也未尝不能入阁。便是他杨博不行,他们晋党还有个王崇古,还有那个一直被他们放在翰林院养望的张思维!”

说完后,严绍庭倒是目光暧昧的看了一眼王锡爵。

王锡爵愣了一下,然后快速低下头:“张子维是嘉靖三十二年的进士,学生晚了他近十年才中进士,先生这是打趣学生了。”

“打趣?张思维靠的不就是晋党,难道你就差了?”

严绍庭呵呵的笑着,眯起双眼:“朝廷所谓翰林清贵,庶吉士入阁的规矩,也该改一改了!自古便是宰执起于州府,体察民情,而今安能因中枢清贵,就可执掌一朝?当初将你们放在各处做事,为的就是这桩事。再等些日子,也该放你们出京,借着新政的事情在地方上好好做几年,等回头再调回中枢,未尝就不能先他们一步,让你们慢慢执掌中枢各部司。”

明明自家先生还没有入阁,就连六部五寺的堂官都不是,说的却是入阁、是执掌中枢各部的话。

可王锡爵却很是相信先生所说的。

他不由小声开口:“此次先生奉密诏带兵回京,不走陆路与运河,却走海路,所为就是遮掩行程。加之如今宫中传出来的消息,先生这一趟回京,恐怕是要直入中枢了吧。”

中枢。

除了内阁,便是六部五寺了。

按照王锡爵自己的揣测,自家先生这些年在经济一道那是有目共睹,加上高燿这位和高拱亲近的户部尚书也到了年纪,或许有可能户部就是自家先生接管。

严绍庭却摇了摇头。

他并没有现在这个时候就为自己谋划仕途前程,早早执掌中枢的打算。

现在以身入局中枢,还不如坐在岸上看戏来的强。

一个不到三十岁的中枢大臣,真要是传出去了,天下反对之声必然此起彼伏。

到时候自己看戏不成,反倒要被别人看戏去了。

王锡爵好奇的望着自己先生。

而严绍庭却是缓缓站起身,伸出一只手掌。

“下雪了。”

他目光闪烁,带着几分深邃让人猜不透。

但严绍庭心中知道。

下雪了。

老道长已经没几天日子了。

…………

月票月票

今天还有!

另外,众所周知,最近的剧情要写到老道长驾崩了,所以方方面面的铺垫不能少。

老爷们可以猜猜老道长会怎么死,主角又会怎么重归朝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