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 第467章 药材开挖

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467章 药材开挖

作者:语乔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9: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种植药材,尤其多年生的药材比种植粮食好上太多太多!

粮食中不管小麦还是水稻以及豆类,基本上半年收获,在这半年里先是耕田地、培土、栽种,中间施肥除草浇水,最后收获,除了中间部分,前后都是抢时间,一天也没法松懈下来。

并且家家户户集中在一起,想请人都难!一年两季,农闲的时候很少。

可种药材,尤其何首乌是多年生植物,野生的具体生长时间不固定,但人工种植的话,最为理想的收获时间是在两三年左右,再往后何首乌还能长,只不过能长的重量有限;

提前收获也成,损失一些重量而已,看自已如何选择了。

水清和村子上少数几家是去年种上的,今年秋季快两年了,收获没什么,损失不大,不过为了可持续发展,只收三分之二的亩数,剩下的明年再收;

而空出来的土地今年种上,后年又可以了,两三年收一次,人轻松,药材也能利益最大化。

村子上的人家大多种的晚,他们准备只收一半亩数,好在去年土豆大丰收,粮食够吃,只需要少数几亩地种粮食即可,余下的全部用来种药材,一半的亩数也很可观!

山药也是如此,种的稠的地今年就收,稀稀拉拉的田地今年就不收了,因为水清说过第一年不收,来年春天山药就会重新发芽长根、长山药,会越长越多。

最最关键的是,这两种药材放在土地里还能继续生长,不像水稻小麦豆类成熟后不快速收回来,泡了水容易发芽发霉腐烂,故而可以不用抢收。

秋收对于以土地为生的农户来说,那就是天大的事!

第一次收药材,村子上人都没有经验,不过出于郑重,还是挑了九月初六这日开挖。

最先挖的是水清家的地,她地里是去年最早种下的,相当于两年生了。

村子上男女老少都来了,老村长范七爷等老者站在最前面,汉子妇人们将四周团团围住,半大小子们站在田埂上踮着脚尖看。

“老天,我有点紧张,何首乌啊,以往一个就能卖好几两银子!多金贵,现在咱们也能种出来?”张婶子拍着胸口,激动极了。金牛连忙纠正:“那是年数长的!娘,丁叔不是说了么,咱们这年限短,一个没多重,也不是按个算,而是按年限以及重量算。”

张婶子对上儿子没好气说道:“我能不知道?就是重量算我才激动!尤其这是咱们自已种的,马上就能知道一个有多重了。”

丁和礼已经和村子上人说过,新鲜的何首乌品相好年数长的四百五十文一斤,年数短品相差的二百一十文一斤,今年药材坊按照这个数收购,若是嫌药材坊收购价便宜了的,可以去府城找药铺卖!

他们咋可能去府城找药铺卖?府城远不说,来回奔波累也不说,谁家没个去外送药材的人?还能不知道药材的价吗。

这个价比药铺的好多了,再说卖给自已村子药材坊炮制药材,自家人炮制能领工钱,外出送货还是自家人去,一份药材挣三分钱,还有啥不知足的?再不知足老天说不定会收回去这份好!

其他人也是这样想的。

“咱们的年限短不用说,品相估计也好不了,不过二百一十文一斤也不错,现在就是想知道水清家种了两年的和咱们家种一年的区别有多大?要是太大了,咱们今年就先少卖一些,在地里多留一年,要是区别不大,那就辛苦些年年重!”许婆婆目光落在最前方正在薅何首乌藤蔓准备开挖的冯大身上,说出大家的心声。

今年才种何首乌的人家纷纷点头!

他们没种过,也没经验啊。

事实上,整个村子人都没经验,若不是水清一家带头,又解决了温饱问题,即使明知何首乌山药贵重,也不敢将家里全部土地拿来种药材!

这些日子以来,也的亏了水清给他们提供了挣钱的营生,不然就是天天待在田地里查看,也容易焦虑,担心这担心那。

有了挣钱来源,温饱不愁,大家只要专心挣钱就行。

只是挣钱归挣钱,今日到了验收成果的时候,眼看就要知晓收获了,能不紧张激动么?!

人群最前方的水清也没有种植何首乌经验,以往山上是撒的种子,又是树木又是杂草的,亩产量不好估算,并且绝大多其实靠的是商城作假,做不得数。

但她虽没有种植经验,却有种植书籍可以看了知道。野生何首乌一般生长十年,大约可以达到八两,人工种植的何首乌因为土地蓬松外加施肥除草等原因,一般两三年就可以长到八两重!

她这地里,当初土地耕了好几遍,土质松软,家里鸡鸭鹅兔猪牛羊等粪便沤成的农家肥施过好多次;

冯大满仓十多个汉子时不时过来除杂草,可以说土地蓬松施肥除草全部做到位了,收成应该不会太差.....

随着冯大一锄头下去,带出来一个拳头大的块状物,围观的人群沸腾了!

“快看!真的种出来!”

“有拳头大,咋和土豆这么像呢?”

“这估摸着有五六两重吧?”

人群热烈讨论,激动异常。

冯大快速又挖了几锄头,出来好几个拳头大小的块状物,他欣喜的弯腰捡起,捧到水清面前,水清拿过一个后,随后方才递给老村长范七爷等人观看。

老村长范七爷等人拿在手上仔细观看,良久长长松了一口气,同样激动道:“真的是何首乌!”

“咱们成功种出何首乌了。”

“想不到何首乌也能像水稻小麦一样种出来。”

水清心里默默的想,何止能种出来呐,亩产还特别高呢!

据书籍上说,何首乌亩产量新鲜的能达到两千公斤,也就是四千斤!

山水村自然不能和华国科学化规模化种植相比,但品种相同亩产量有个一半应该不难,那就是两千斤;而亩产量是按照何首乌生长两三年的时间算的,年限不够自然达不到,长了一年,亩产量七八百斤应该差不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