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武周天工谱 > 第八十二回 李三郎登基坐殿

武周天工谱 第八十二回 李三郎登基坐殿

作者:鲈鱼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澈与太平公主在历经无数风雨后,终于迎来了关键的时刻 —— 李隆基即将登上皇位。此时的朝堂,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虽然武氏残余势力已被多次打击,但仍有一些顽固分子在暗中活动,试图破坏这即将到来的权力交接。而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因为权力的争夺,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林澈夹在两人中间,心中满是忧虑,他深知两人都是他所看重的人,不希望看到他们之间爆发冲突,只盼着能辅佐李隆基顺利登基,开创一个太平盛世,让大唐百姓安居乐业。

这日,林澈正在府中与幕僚商议如何进一步稳定朝堂局势,加强边防防御,以防吐蕃趁此时机再次来犯。突然,家仆匆匆来报,说太平公主派人前来,有急事相商。林澈心中一凛,当下便让来人进府。来人是太平公主的心腹太监,他神色匆匆地走到林澈面前,跪地行礼后,低声说道:“林将军,公主请您即刻前往公主府,说是有极为重要的事情商议。” 林澈不敢耽搁,简单交代了几句,便跟着太监迅速赶往公主府。

到了公主府,林澈被直接带入内厅。太平公主早已在厅中焦急地等待着,看到林澈进来,她快步迎上前去,脸上满是忧虑之色。“林郎,” 太平公主说道,“如今朝堂局势愈发复杂,隆基即将登基,可各方势力都在暗中动作,我担心会出什么岔子。武氏余孽虽已不成气候,但仍有一些人妄图破坏,还有些大臣对隆基上位心存疑虑,我们必须想个万全之策,确保隆基能顺利登基。”

林澈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公主,如今我们手中已掌握了不少支持隆基的力量,但仍需小心行事。武氏余孽不足为惧,关键是那些摇摆不定的大臣,我们需想办法争取他们的支持。我觉得可以先召集一些忠义之士,在朝堂上表明立场,为隆基造势;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皇宫的守卫,防止有人趁机捣乱。” 太平公主点头表示赞同,说道:“林郎所言极是,只是这争取大臣支持的事,还需从长计议。这些大臣们心思各异,有的是畏惧武氏余孽的报复,有的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我们必须对症下药。”

两人商议许久,决定先从那些与林澈在边关有过交情的将领入手。这些将领对林澈十分敬佩,且在军中颇有威望,若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在朝堂上便有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林澈立刻修书几封,派人送往这些将领的府上,邀请他们前来商议大事。同时,太平公主也利用自己在后宫的人脉,与一些妃嫔和太监打好关系,让他们在宫中留意各方动静,一旦有异常情况,立刻向她汇报。

几日后,受邀的将领们纷纷来到林澈的府上。这些将领都是战场上的豪杰,对林澈忠心耿耿。众人在厅中落座后,林澈起身说道:“诸位将军,如今大唐正值关键时刻,隆基即将登基,这是大唐的希望。但朝堂之上,仍有一些不安定因素,我们必须齐心协力,确保隆基能顺利登上皇位。我希望各位将军能在朝堂上表明立场,支持隆基,为大唐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将领们纷纷起身,齐声说道:“林将军放心,我等愿听您的吩咐,全力支持临淄王登基!” 林澈看着众人,心中满是感动,他知道,有了这些将领的支持,隆基登基的把握又大了几分。

然而,就在众人商议之时,突然有士兵来报,说在京城外发现了一些可疑人员,他们行踪诡秘,似乎在暗中观察京城的动静。林澈心中一惊,他猜测这些人很可能是武氏余孽派来的探子,或者是其他意图破坏隆基登基的势力。当下,他便派出一队精锐士兵,前去探查这些可疑人员的情况。士兵们领命而去,林澈则与将领们继续商讨应对之策。

不久后,出去探查的士兵回来了,他们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那些可疑人员果然是武氏余孽的残余势力,他们正在谋划着一场阴谋,企图在李隆基登基之时发动袭击,破坏登基大典。林澈得知后,脸色变得十分凝重,他立刻将这个消息告知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听后,秀眉紧蹙,眼中闪过一丝怒色:“这些恶贼,真是贼心不死!林郎,我们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必须提前做好防备。” 林澈点头道:“公主放心,我已安排士兵加强了京城的戒备,同时也派人继续监视这些人的动向。我们还需再想些办法,将他们一网打尽,以免后患。”

经过一番思考,林澈决定设下一个圈套,引这些武氏余孽上钩。他让士兵们故意在京城外露出一些破绽,装作防守松懈的样子,引诱武氏余孽前来偷袭。同时,他在京城周围埋下了重重伏兵,只等武氏余孽自投罗网。太平公主则在宫中安排了眼线,密切关注着朝堂上的动静,以防有人与武氏余孽里应外合。

一切准备就绪后,林澈便等待着武氏余孽的行动。果然,没过几天,武氏余孽以为有机可乘,便率领着一群人朝着京城赶来。他们趁着夜色,悄悄地接近京城。然而,他们刚进入埋伏圈,林澈便一声令下,伏兵四起。士兵们手持武器,呐喊着冲向武氏余孽。武氏余孽没想到会中埋伏,顿时阵脚大乱,纷纷四处逃窜。林澈亲自率军追击,他挥舞着长剑,在敌群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武氏余孽被打得落花流水,大部分人被当场抓获,只有少数人趁乱逃脱。

林澈将抓获的武氏余孽带回京城,进行审讯。在严刑拷打之下,这些人终于交代了他们的阴谋:他们计划在李隆基登基的当天,混入人群之中,趁乱刺杀李隆基,然后再煽动京城的百姓,制造混乱,企图让武氏后人趁机夺回皇位。林澈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大怒,他立刻将这些情况告知太平公主,并与她商议如何应对。太平公主说道:“林郎,看来这些人是铁了心要破坏隆基登基,我们必须加强对登基大典的安保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同时,我们也要加快速度,将这些武氏余孽彻底铲除,以免再生事端。”

林澈点头表示赞同,他立刻开始加强京城的防御,增派了大量士兵守护在皇宫和登基大典的现场。同时,他还与太平公主一起,对朝堂上的大臣们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查,将那些与武氏余孽有勾结的大臣全部揪了出来,将他们绳之以法。经过一番整顿,朝堂上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支持李隆基登基的声音也越来越高。

终于,到了李隆基登基的日子。这一天,长安城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想要亲眼见证这一重要的时刻。皇宫内,更是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李隆基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皇冠,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向登基的高台。林澈和太平公主则站在一旁,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欣慰。

就在李隆基即将登上高台之时,突然,人群中出现了一阵骚乱。只见几个黑衣人手持利刃,朝着李隆基冲了过去。原来,这是武氏余孽的最后一次反扑,他们虽然大部分人已被抓获,但仍有少数漏网之鱼,企图在这最后的时刻进行拼死一搏。林澈见状,心中大惊,他毫不犹豫地抽出长剑,冲向黑衣人。他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保护临淄王!” 太平公主也迅速反应过来,她从腰间抽出匕首,加入了战斗。

林澈的剑法凌厉,他在黑衣人群中如入无人之境,每一剑都带着强大的力量,逼得黑衣人连连后退。太平公主也毫不示弱,她的匕首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每一次出手都精准地刺向黑衣人的要害。在他们的英勇奋战下,黑衣人渐渐抵挡不住,纷纷倒在地上。然而,就在林澈与一名黑衣人首领激战时,另一名黑衣人趁机朝着李隆基扑了过去。李隆基身边的护卫们立刻上前阻拦,但那名黑衣人武功高强,竟然突破了护卫们的防线,眼看就要刺到李隆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林澈大喝一声,使出浑身力气,将手中的长剑朝着那名黑衣人掷了过去。长剑如同一道闪电,直直地刺入了黑衣人的后背。黑衣人惨叫一声,向前扑倒在地,李隆基终于化险为夷。

经过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登基大典终于顺利举行。李隆基成功登上皇位,成为了大唐的皇帝。他望着台下的众人,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自己能登上皇位,离不开林澈和太平公主的支持与帮助。他走上前,紧紧握住林澈和太平公主的手,说道:“林将军,太平公主,今日我能登基,全靠你们二人。大唐有你们,是大唐之幸,百姓之福。” 林澈和太平公主连忙跪地行礼,说道:“陛下登基,乃众望所归。我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开创大唐的太平盛世。”

李隆基站在高台上,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壮志豪情。他知道,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他要治理好这个庞大的国家,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林澈和太平公主,也将继续陪伴在他的身边,为大唐的繁荣和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新的时代,他们将面临新的挑战,但他们毫不畏惧,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彼此的支持。

登基大典结束后,林澈和太平公主回到公主府。经过这场风波,两人都感到十分疲惫,但他们的心中却充满了喜悦。林澈看着太平公主,说道:“公主,如今隆基已顺利登基,我们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 太平公主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泪花,说道:“是啊,林郎。这些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风雨,但只要能看到大唐越来越好,一切都值得了。” 两人相拥而坐,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然而,林澈和太平公主也清楚地知道,朝堂上的局势依然复杂。虽然李隆基已经登基,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武氏余孽虽已遭受重创,但仍有一些残余势力潜伏在暗处,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而且,朝堂上的各方势力也需要重新平衡,李隆基需要时间来巩固自己的皇位。林澈和太平公主决定继续辅佐李隆基,帮助他处理朝政,稳定局势。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澈利用自己在近代学到的知识,为李隆基出谋划策。他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涉及农业、军事、政治等多个方面。在农业上,他推广了一些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了粮食产量,让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在军事上,他对军队进行了整顿和训练,加强了边防防御,让大唐的军队更加强大;在政治上,他协助李隆基整顿吏治,选拔贤能,让朝堂上的风气为之一新。太平公主则在朝堂上利用自己的人脉和影响力,为林澈的改革提供支持,同时也帮助李隆基平衡各方势力,确保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在林澈和太平公主的辅佐下,李隆基的统治逐渐稳定下来。大唐的国力日益增强,百姓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长安城内一片繁荣景象,街道上车水马龙,店铺林立,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林澈和太平公主的爱情,也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愈发深厚,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他们时常在宫中的花园中散步,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感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平静与幸福。

然而,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太平公主自恃功高,在朝中培植了大量的亲信,她的权力也越来越大。而李隆基则渴望真正地掌握皇权,他不希望看到太平公主在朝堂上过于强势。两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朝堂上也逐渐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太平公主,另一派则支持李隆基。林澈夹在两人中间,心中十分为难。他深知两人都是为了大唐的未来着想,但他们的权力之争却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多次劝说太平公主,希望她能收敛一些,不要与李隆基发生冲突,但太平公主却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唐,不肯让步。

林澈看着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心中十分焦急。他知道,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大唐可能会再次陷入内乱。于是,他决定找一个机会,让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坐下来好好谈谈,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这日,林澈邀请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来到宫中的一处幽静的庭院。三人在庭院中坐下后,林澈看着两人,说道:“陛下,公主,如今大唐刚刚稳定,正是需要我们齐心协力的时候。你们二人都是我所看重的人,我不希望看到你们之间发生冲突。太平公主,您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陛下也十分敬重您;陛下,公主也是一心为了大唐,希望您能理解她的苦心。”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听了林澈的话,都陷入了沉思。太平公主率先开口说道:“林郎,我知道你是为了我们好。但我在朝中这么多年,为了大唐的稳定,也付出了很多。如今我只是希望能继续为大唐出一份力,并没有别的意思。” 李隆基也说道:“林将军,我明白公主的功劳。但我身为皇帝,也希望能真正地掌握皇权,让大唐按照我的想法发展。”

林澈听了两人的话,心中明白他们都有自己的道理。他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公主,我有一个建议。如今朝堂上的事务繁多,不如让公主负责一些重要的事务,协助陛下处理朝政,但权力还是要集中在陛下手中。这样既能发挥公主的才能,又能让陛下掌控大局,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听了林澈的建议,都觉得有些道理。太平公主说道:“林郎的建议不错,我愿意协助陛下处理朝政,但我也希望陛下能给予我足够的信任。” 李隆基点头道:“公主能如此,朕自然放心。以后朝堂上的事务,还望公主多多费心。”

经过林澈的调解,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了缓解。两人开始重新合作,共同治理大唐。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大唐迎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史称 “开元盛世”。在这个盛世里,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文化繁荣。林澈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自己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和太平公主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而他与太平公主之间的爱情,也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成为了一段永恒的传奇,被人们永远铭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