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武周天工谱 > 第七十五回 姑侄暗斗棋盘局

武周天工谱 第七十五回 姑侄暗斗棋盘局

作者:鲈鱼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澈与太平公主历经无数风雨,在这波谲云诡的宫廷政治斗争中,一路携手走来。如今,李旦登基为唐睿宗,他们二人虽都获封重赏,可朝堂之上的权力纷争却远未平息。太平公主自恃功高,在朝中培植了大量亲信,隐隐有掌控朝政之势;而李隆基心怀大志,渴望真正掌握皇权,开创属于自己的盛世,这姑侄二人之间的矛盾也在悄然间愈发尖锐。林澈夹在其中,心中十分为难,他深知两人皆是他所看重之人,实在不愿看到他们之间爆发冲突,让大唐的局势再度陷入动荡。

这日,阳光明媚,皇宫内的御花园中繁花似锦,蝶舞蜂飞。林澈与太平公主漫步其间,花香阵阵,可两人的心情却无比沉重。太平公主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林郎,如今隆基日渐羽翼丰满,他对权力的渴望也愈发明显,本宫担心他会对我不利。” 林澈握住太平公主的手,安慰道:“公主,隆基虽有大志,但他也深知您对大唐的贡献,想必不会做出对您不利的事。只是如今朝堂局势复杂,我们还是要小心行事,切不可激化矛盾。” 太平公主微微点头,眼神中却仍有忧虑之色。

与此同时,在李隆基的府邸中,他正与几位心腹谋士商议着朝堂之事。李隆基眉头紧锁,说道:“如今太平公主在朝中势力庞大,她的亲信遍布朝堂,若不加以制衡,我恐难以真正施展抱负,成就一番大业。你们可有什么良策?” 一位谋士沉思片刻后说道:“殿下,太平公主在朝堂上根基深厚,我们不可贸然与之对抗。不如先从她的亲信入手,寻找机会削弱她的势力,再徐徐图之。” 李隆基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此计虽好,但需谨慎行事,不可打草惊蛇。”

几日后,宫中传出消息,说要举办一场盛大的宫廷宴会,庆祝大唐在边关取得的又一次小胜。这场宴会,无疑成了各方势力暗中较量的舞台。林澈与太平公主一同前往宴会,刚踏入宴会大厅,便感受到了那股暗藏的紧张气氛。众人表面上谈笑风生,可眼神交汇间却都透着几分试探与警惕。

宴会进行到一半,李隆基突然起身,笑着对众人说道:“今日宴会,气氛热烈,孤听闻太平公主棋艺高超,不知姑母可愿与孤对弈一局,为大家助兴?” 太平公主心中一凛,她知道李隆基此举绝非简单的对弈,而是一场权力的试探。但她也毫不退缩,微微一笑道:“隆基既有此雅兴,本宫自当奉陪。”

很快,棋盘与棋子便被摆上了桌。林澈坐在一旁,心中忐忑不安,他深知这一局棋关乎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姑侄间更大的矛盾。棋盘上,黑白棋子交错,局势渐渐变得复杂起来。太平公主每一步棋都下得沉稳谨慎,她深知李隆基心思深沉,这局棋定有深意,故而不敢有丝毫大意。而李隆基则看似随意落子,实则步步紧逼,每一步都暗藏玄机。

“姑母,您看这棋局,如今黑棋看似占据优势,可白棋也并非毫无机会。这就如同朝堂局势,各方势力相互制衡,稍有变动,便可能全盘皆输。” 李隆基一边落子,一边看似随意地说道。太平公主心中明白他话里有话,淡淡一笑回应道:“隆基所言甚是,只是这棋局变化万千,谁能笑到最后,还未可知呢。”

随着棋局的推进,双方陷入了僵持阶段。此时,李隆基突然落下一子,打破了僵局,这一子看似普通,却隐隐对太平公主的棋势构成了巨大威胁。太平公主脸色微变,她仔细思考着应对之策,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林澈在一旁看着,心急如焚,却又无法插手。

就在这时,太平公主突然灵机一动,她巧妙地落下一子,不仅化解了李隆基的攻势,还反守为攻,让局势瞬间变得对自己有利。“隆基,看来你还是小瞧了本宫。” 太平公主微微扬起下巴,眼中带着一丝得意。李隆基脸色微微一沉,但很快又恢复了笑容:“姑母果然棋艺精湛,孤佩服。不过这棋局还长,胜负尚未定数。”

两人你来我往,每一步棋都充满了算计与较量。周围的大臣们都静静地看着,大气都不敢出,生怕错过这紧张时刻的任何一个细节。此时,林澈心中暗暗叫苦,他知道这棋局已渐渐脱离了控制,若再这样下去,姑侄二人的矛盾恐怕会彻底激化。

“公主,殿下,这棋局如此精彩,不如就此罢手,也算给大家留个悬念。” 林澈实在忍不住,起身说道。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不甘,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林卿所言有理,今日这局棋便到此为止吧。” 太平公主说道。李隆基也笑着附和:“姑母说得是,改日我们再好好切磋。”

宴会结束后,林澈与太平公主回到公主府。太平公主脸色阴沉,显然还在为刚才的棋局之事生气。“隆基这小子,今日分明是在向我示威,他以为这样就能逼我让步吗?” 太平公主气愤地说道。林澈轻轻抱住她,安慰道:“公主,您先消消气。今日之事,我们确实有些被动,但也不必过于担忧。隆基毕竟是您的侄子,他应该不会做出太过分的事。我们还是要想办法缓和你们之间的关系,以大局为重。” 太平公主微微点头,靠在林澈怀里,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

然而,李隆基那边却并未就此罢休。他回到府邸后,与谋士们商议着下一步计划。“殿下,今日这局棋虽未分出胜负,但也让我们看清了太平公主的决心。她不会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我们必须加快行动。” 一位谋士说道。李隆基眼神冰冷,说道:“哼,她既然不肯让步,那就别怪我不客气。我们先从她的亲信入手,收集他们的罪证,然后逐一扳倒,看她还能嚣张到几时。”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隆基开始暗中调查太平公主亲信的罪行。他利用自己在朝中的眼线,收集了大量证据,准备找机会一举揭露。而太平公主这边,也察觉到了李隆基的动作,她决定先下手为强,巩固自己的势力。她拉拢了更多的朝中大臣,还与一些边关将领暗中联系,以备不时之需。

林澈看着两人越斗越烈,心中焦急万分。他知道,这样下去,大唐必将陷入内乱,百姓又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决定找个机会,分别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谈一谈,希望能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这日,林澈先找到了太平公主。“公主,如今您与隆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这样下去对大唐没有任何好处。您看能不能退一步,与隆基好好商量,共同为大唐的未来着想?” 林澈诚恳地说道。太平公主皱起眉头,说道:“林郎,你不懂。我为大唐付出了这么多,怎能轻易将权力拱手相让?而且隆基野心勃勃,我若退一步,他恐怕会得寸进尺。” 林澈无奈地叹了口气,他知道太平公主心中的执念太深,一时难以说服她。

随后,林澈又来到了李隆基的府邸。“殿下,太平公主对大唐也是忠心耿耿,她只是担心您年轻气盛,行事不稳。您看能不能放下成见,与公主好好沟通,共同辅佐陛下,开创大唐的盛世?” 林澈劝说道。李隆基微微冷笑:“林卿,你不必多说。太平公主在朝中结党营私,妄图掌控朝政,我怎能坐视不管?我若不采取行动,大唐迟早会毁在她的手中。” 林澈见李隆基态度坚决,心中更加忧虑。

就在林澈为姑侄二人的矛盾焦头烂额时,朝堂上又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位与太平公主关系密切的大臣被人弹劾,说他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李隆基抓住这个机会,在朝堂上大肆弹劾,要求严惩这位大臣。太平公主自然不会坐视自己的亲信被处置,她在朝堂上与李隆基针锋相对,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武则天看着朝堂上争吵的两人,心中十分无奈。她深知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都是有能力之人,若他们能齐心协力,大唐必将繁荣昌盛。可如今两人为了权力争斗不休,让她十分头疼。“你们二人都别吵了!如今大唐正值关键时期,你们却在这里为了一己私利争吵,成何体统?此事暂且搁置,待查明真相后再做定夺。” 武则天威严地说道。

退朝后,林澈分别找到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再次劝说他们放下成见。“公主,殿下,如今陛下已经生气了,你们再这样争斗下去,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还请你们看在大唐的份上,放下个人恩怨,携手共进。” 林澈苦苦劝道。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都沉默不语,他们心中也都明白林澈说得有道理,但心中的那股执念却让他们难以轻易妥协。

然而,局势并未因林澈的劝说而缓和。李隆基继续收集太平公主亲信的罪证,一个又一个大臣被弹劾落马,太平公主的势力逐渐被削弱。而太平公主也不甘示弱,她暗中策划着一场更大的反击,准备给李隆基一个下马威。

这日,太平公主得知李隆基即将在城郊的别庄举办一场宴会,邀请了许多朝中大臣。她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决定在宴会上给李隆基一个教训。她派了自己的心腹,混入宴会之中,准备在关键时刻揭露李隆基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让他在大臣们面前出丑。

宴会当日,城郊的别庄热闹非凡。李隆基与大臣们谈笑风生,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酒过三巡,太平公主的心腹突然站了出来,大声说道:“诸位大人,今日我有一事要告诉大家。你们可知,李隆基本人在私下里结党营私,意图谋反!”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李隆基脸色大变,他没想到太平公主竟敢在此时发难。“你胡说八道!你有什么证据,竟敢污蔑本王?” 李隆基愤怒地说道。太平公主的心腹冷笑一声,从怀中拿出一些信件,说道:“这就是证据!这些信件都是你与一些心怀不轨之人的往来信件,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你们的阴谋!”

李隆基看着那些信件,心中大惊失色。他知道这些信件若是真的,那他可就百口莫辩了。但他很快冷静下来,说道:“这些信件分明是伪造的!是有人故意陷害本王!”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林澈及时赶到了。他一看到这场景,便知道是太平公主所为。“大家都不要吵了!” 林澈大声说道,“此事真假难辨,不可仅凭这些信件就定殿下的罪。我们应该仔细调查,找出真相。”

林澈的话让大臣们纷纷点头。太平公主的心腹见势不妙,想要趁机溜走,却被林澈的手下抓住。“你既然敢站出来指控殿下,就别想轻易逃脱。说,这些信件到底是从何而来?” 林澈严厉地问道。那人被林澈的气势吓得瑟瑟发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说道:“这些信件是太平公主让我伪造的,她想借此机会扳倒殿下。”

众人听闻,皆露出惊讶之色。太平公主竟然为了权力,做出这等陷害他人的事。李隆基看着被抓住的人,心中大怒:“姑母,你为何要如此对我?” 太平公主此时也赶到了别庄,她看到这一幕,脸色十分难看。“隆基,你不要听他胡说,这一定是他在污蔑我!” 太平公主狡辩道。

林澈看着姑侄二人,心中十分痛心。“公主,殿下,你们不要再争了!这样下去,大唐会被你们毁掉的!” 林澈大声说道,“如今我们应该共同面对困难,辅佐陛下,让大唐繁荣昌盛,而不是在这里互相争斗。”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听了林澈的话,都沉默不语,他们心中也都在反思自己的行为。

经过这件事,姑侄二人之间的矛盾虽然没有彻底化解,但也暂时缓和了下来。他们都知道,再这样争斗下去,只会两败俱伤,让大唐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林澈见两人态度有所缓和,心中也稍稍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要想真正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还需要时间和努力,但只要他们愿意坐下来沟通,就还有希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澈继续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周旋,努力调和他们的关系。他时常与两人分别交谈,劝他们以大局为重,放下个人恩怨。而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也在林澈的劝说下,逐渐收敛了自己的行为,开始尝试着合作。

一日,林澈邀请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到公主府一聚。宴会上,林澈笑着说道:“今日把二位请来,就是希望你们能抛开成见,好好谈一谈。大唐如今内有朝堂纷争,外有吐蕃等外敌威胁,我们必须团结起来,才能度过难关。”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诚意。“林卿说得对,我们确实不该再争斗下去了。” 李隆基说道。太平公主也微微点头:“隆基,之前是姑母有些过分了,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 李隆基连忙说道:“姑母言重了,侄儿也有不对的地方。”

看到两人终于愿意放下成见,林澈心中十分欣慰。“太好了!只要你们能携手共进,大唐就有希望。我们一起为大唐的未来努力,辅佐陛下开创盛世。” 林澈说道。从那以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虽然偶尔还是会有一些小摩擦,但都能在林澈的调和下很快化解。他们开始共同为大唐的发展出谋划策,朝堂上的气氛也逐渐变得和谐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