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武周天工谱 > 第六十四回 龙武军暗换虎符

武周天工谱 第六十四回 龙武军暗换虎符

作者:鲈鱼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澈与太平公主在历经无数风雨后,虽协助李旦登上皇位,却也陷入了新的困境。太平公主自恃功高,在朝中培植亲信,与李隆基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林澈夹在两人之间,左右为难,却始终坚定着守护大唐江山、为百姓谋福祉的信念。此时,朝堂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这日,林澈正在府中与几位谋士商讨如何调和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的矛盾,以及进一步稳定朝堂局势的策略。突然,一名亲信匆匆来报,神色慌张:“将军,大事不好!据可靠消息,有人暗中勾结龙武军,意图对朝堂不利,似乎在谋划着一场针对陛下和太子的重大阴谋,而关键就在龙武军手中的虎符!”

林澈心中一凛,虎符乃调兵遣将的关键信物,若落入心怀不轨之人手中,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当下决定进宫面见李旦,将此事告知陛下,同时与太平公主商议应对之策。

进宫后,林澈见到李旦,只见陛下神色忧虑,显然也已察觉到朝堂上的暗流涌动。林澈将龙武军可能被人利用、虎符面临危险的消息禀明,李旦听后面色凝重,长叹一声:“林卿,朕也有所耳闻,只是尚未查明真相。如今看来,此事已迫在眉睫,若不及时阻止,大唐恐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你可有什么想法?”

林澈沉思片刻,说道:“陛下,如今当务之急是查清与龙武军勾结之人究竟是谁,以及他们的具体阴谋。同时,我们必须想办法控制住虎符,防止其落入敌人手中。臣以为,可先暗中派人监视龙武军的一举一动,寻找机会夺回虎符,或至少确保虎符不会被用于叛乱。”

李旦微微点头:“林卿所言极是。只是此事关乎重大,务必小心行事,不可打草惊蛇。朕命你全权负责此事,若有需要,可调动一切可用之人。”

林澈领命后,立刻出宫前往太平公主府。太平公主听完此事,秀眉紧蹙:“林郎,这背后定是有人蓄意为之,想要挑起朝堂纷争,好从中渔利。我们必须尽快找出幕后黑手,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林澈握住太平公主的手,安慰道:“公主放心,我已有所计划。只是此次行动危险重重,你务必小心自身安危,切不可涉险。” 太平公主眼神坚定:“林郎,你我生死与共,这种时候我怎能置身事外?我会在暗中协助你,有任何消息,我们随时互通。”

于是,林澈开始安排人手对龙武军进行监视。他挑选了府中最精锐、最可靠的暗卫,让他们乔装成普通士兵,混入龙武军营地附近,密切关注龙武军的动向,尤其是虎符的存放位置和日常看守情况。

经过几日的侦查,暗卫们传回消息,林澈得知龙武军的虎符被存放在军营的一处密室之中,由数位武艺高强的将领轮流看守,防守极为严密。而且,与龙武军勾结的似乎是朝中一位位高权重的大臣,但具体身份还未查明。

林澈深知,直接强攻夺取虎符绝非易事,很可能会打草惊蛇,引发更大的危机。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决定利用自己在近代学到的化学知识,制造一种迷药,先迷倒看守虎符的士兵,再趁机潜入密室偷走虎符。

林澈在府中秘密调配迷药,凭借着他对化学物质的了解,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制成了一种无色无味、效力强大的迷药。他将迷药交给几位身手敏捷的暗卫,并详细交代了行动计划。

夜晚,月色黯淡,乌云蔽日。暗卫们身着夜行衣,如鬼魅般潜入龙武军营地。他们避开巡逻的士兵,悄悄接近存放虎符的密室。按照计划,一名暗卫将事先准备好的迷药洒在密室周围,利用风向将迷药吹进密室。

没过多久,密室内的看守士兵们便纷纷感到头晕目眩,四肢无力,相继倒下。暗卫们见时机已到,迅速进入密室。然而,就在他们即将拿到虎符之时,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原来,有一队巡逻士兵临时改变路线,朝密室方向走来。

暗卫们心中大惊,若是被发现,不仅任务失败,还会暴露行踪,危及整个计划。关键时刻,一名暗卫急中生智,他迅速将一名昏迷的士兵拖到门口,伪装成在站岗的样子,自己则躲在一旁。

巡逻士兵来到密室前,看到 “站岗” 的士兵,并未起疑,只是随口问了句:“一切可还正常?” 那名伪装的暗卫压低声音,模仿士兵的口吻回答:“一切正常。” 巡逻士兵们便继续向前走去。

暗卫们松了一口气,赶紧拿到虎符,迅速撤离。他们顺利逃出龙武军营地,将虎符交给了林澈。林澈看着手中的虎符,心中既紧张又欣慰,紧张的是此次行动虽暂时成功,但幕后黑手尚未查明,危险依旧存在;欣慰的是虎符已在手中,至少暂时阻止了敌人的阴谋。

然而,还没等林澈来得及松一口气,新的麻烦接踵而至。龙武军发现虎符被盗后,军营顿时大乱。那名与龙武军勾结的大臣得知消息后,恼羞成怒,他决定孤注一掷,提前发动叛乱。

他假传圣旨,调集龙武军,声称要清君侧,实则企图攻入皇宫,控制李旦和李隆基,夺取政权。一时间,长安城局势紧张,百姓人心惶惶。

林澈得知龙武军叛乱的消息后,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知道,仅凭自己手中的力量,难以与龙武军正面抗衡,必须尽快想办法平息叛乱。

他一方面派人通知太平公主,让她在宫中做好防御准备,保护好李旦和李隆基;另一方面,他利用自己在军中的威望,召集了一些忠于大唐的将领,带领他们前往平叛。

在前往战场的途中,林澈不断思考着应对之策。他深知龙武军训练有素,战斗力强大,若是正面交锋,己方虽有忠义之士,但也难免会有重大伤亡。于是,他决定利用地形优势,设下埋伏。

林澈带领军队来到一处山谷,这里地势险要,两侧山峰陡峭,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是龙武军前往皇宫的必经之路。他命令士兵们在山谷两侧埋伏好,准备好滚石、檑木等武器,等待龙武军的到来。

不久后,龙武军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进入了山谷。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依旧气势汹汹地向前行进。当龙武军的队伍全部进入山谷后,林澈一声令下:“放!” 顿时,滚石、檑木如雨点般从两侧山峰滚落,砸向龙武军。

龙武军士兵们顿时大乱,队伍陷入一片混乱。他们被滚石和檑木砸得死伤惨重,一时间阵脚大乱。林澈见时机已到,率领士兵们从两侧杀出,与龙武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林澈挥舞着长剑,冲入敌阵。他的剑法凌厉,每一剑都带着强大的力量,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士兵们见主帅如此勇猛,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

龙武军的将领见势不妙,试图组织士兵们反击。但此时他们的队伍已被打乱,士兵们惊恐万分,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在激烈的战斗中,林澈发现了龙武军的主帅。他心中一动,决定擒贼先擒王。他一马当先,朝着龙武军主帅冲去。龙武军主帅见林澈冲来,也不甘示弱,挥舞着长刀迎了上去。

两人你来我往,大战了数十回合。龙武军主帅刀法精湛,每一刀都带着呼呼的风声,威力巨大。但林澈凭借着在近代学到的格斗技巧和灵活的身手,渐渐占据了上风。

林澈看准时机,一剑刺向龙武军主帅的胸口。龙武军主帅躲避不及,被林澈一剑刺中,惨叫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龙武军士兵们见主帅被杀,顿时军心大乱,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这场战斗,林澈大获全胜,成功地击退了龙武军的叛乱。消息传回长安,百姓们欢呼雀跃,李旦和李隆基也松了一口气。

林澈回到皇宫,将虎符呈交给李旦。李旦接过虎符,感慨万千:“林卿,此次若不是你,朕和大唐恐怕都将遭遇大难。你居功至伟啊!” 林澈连忙跪地谢恩:“陛下过奖了,臣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如今叛乱虽已平息,但朝堂局势依旧复杂,我们还需多加小心。”

李旦点头表示赞同:“林卿所言极是。此次叛乱背后的主谋尚未查明,我们必须彻查此事,将所有参与阴谋的人一网打尽,以绝后患。”

林澈领命后,开始着手调查叛乱的幕后主谋。他通过审讯龙武军的一些将领和士兵,逐渐掌握了一些线索。原来,此次叛乱的主谋竟是朝中的一位宰相,他一直心怀不轨,妄图推翻李旦,扶持自己的傀儡上位,从而掌控朝政大权。

林澈将调查结果告知李旦和太平公主,李旦听后龙颜大怒,立刻下令将宰相及其党羽全部逮捕。经过一番审讯,这些人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李旦毫不留情地将他们全部处死,以儆效尤。

经此一役,朝堂上的局势暂时稳定了下来。但林澈和太平公主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平静,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他们必须继续努力,辅佐李隆基,让大唐走向繁荣昌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澈和太平公主继续为大唐的稳定和发展而努力。林澈利用自己在近代学到的知识,对朝堂的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提高了官员的办事效率,加强了对地方的管控。太平公主则在朝中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拉拢一些中立的势力,为李隆基的上位争取更多的支持。

然而,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太平公主自恃功高,时常干预朝政,这让李隆基心中颇为不满。林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在两人之间调解,希望他们能够以大局为重,放下成见。

“公主,隆基心怀天下,有雄才大略,他定能带领大唐走向繁荣。您如今虽位高权重,但还望能以大唐江山社稷为重,与隆基携手共进。” 林澈诚恳地对太平公主说道。

太平公主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甘:“林郎,我为大唐付出了这么多,难道就不能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吗?隆基如今羽翼渐丰,对我的态度也大不如前,我怎能放心将权力交给他?”

林澈握住太平公主的手,深情地看着她:“公主,您的功绩大唐上下有目共睹。但如今朝堂局势复杂,只有您和隆基齐心协力,才能让大唐长治久安。我们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百姓吗?”

太平公主看着林澈坚定的眼神,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她轻轻叹了口气:“林郎,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也是为了大唐。只是我心中实在难以释怀。不过,看在你的份上,我会尽量与隆基好好相处。”

林澈心中欣慰,他知道太平公主已经听进去了自己的话。随后,他又找到李隆基,劝说道:“太子殿下,公主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她对您也是一片苦心。如今朝堂局势未稳,还望您能多体谅公主,与她携手治理国家。”

李隆基恭敬地说道:“林将军,我明白您的意思。只是公主时常干涉朝政,让我有些难以施展拳脚。但我也知道她是为了大唐好,我会找机会与公主好好沟通的。”

在林澈的努力下,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关系逐渐缓和。他们开始共同商讨国家大事,为大唐的未来出谋划策。

而此时,边关又传来消息,吐蕃再次蠢蠢欲动,集结了大量兵力,似乎准备对大唐发动新一轮的进攻。林澈得知消息后,主动向李旦请命,前往边关抵御吐蕃。

李旦看着林澈,眼中满是信任:“林卿,边关战事紧急,朕就把此事交给你了。你务必小心行事,击退吐蕃,守护好大唐的边疆。”

林澈领命后,立刻收拾行囊,准备奔赴边关。太平公主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但她知道林澈肩负着保卫大唐的重任,只能叮嘱他多加小心,早日平安归来。

“林郎,此去边关凶险万分,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我在长安等你回来。” 太平公主眼中含泪,紧紧握住林澈的手。

林澈轻轻抚摸着太平公主的头发,安慰道:“公主放心,我定会平安归来。你在长安也要多加小心,若有任何危险,立刻派人通知我。”

林澈带着大军来到边关,与吐蕃军队对峙。他深知吐蕃军队的战斗力不容小觑,于是仔细观察地形,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

他利用边关的山川河流,设置了一道道防线,同时派出探子,密切关注吐蕃军队的动向。在了解到吐蕃军队的粮草运输路线后,林澈决定先切断他们的粮草供应。

他带领一支精锐部队,趁着夜色,悄悄潜入吐蕃军队的粮草营地。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林澈成功烧毁了吐蕃军队的粮草,使得吐蕃军队陷入了困境。

吐蕃军队见粮草被烧,军心大乱。林澈趁机发动总攻,带领唐军奋勇杀敌。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唐军士气高昂,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吐蕃军队。

吐蕃军队在唐军的猛烈攻击下,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四散逃窜。林澈乘胜追击,将吐蕃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这场战斗,唐军大获全胜,成功击退了吐蕃的进攻,保卫了大唐的边疆。

林澈班师回朝,受到了长安百姓的热烈欢迎。李旦对他的功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再次对他进行了嘉奖。而林澈和太平公主之间的感情,也在这一次次的分离和重逢中愈发深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