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武周天工谱 > 第三十九回 陇右道观遇仙师

武周天工谱 第三十九回 陇右道观遇仙师

作者:鲈鱼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澈在边关屡立战功,却也因此深陷朝堂纷争与边关战事的双重漩涡。武承嗣等人的阴谋虽一次次被挫败,但他们贼心不死,仍在暗处伺机而动;吐蕃虽暂时受挫,却时刻对大唐边关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林澈深知局势严峻,不敢有丝毫懈怠,每日都在军中忙碌,操练士兵、加固防御工事、研究应对之策。

这日,林澈处理完军中事务,倍感疲惫。自与太平公主分离后,他心中的思念如潮水般蔓延,可边关重任在肩,他无法回到长安与太平公主相聚。为了缓解心中的烦闷,他决定带着几名亲信,前往陇右的一座道观散心。这道观名为清风观,据说颇为灵验,常有奇人异士出没,林澈希望能在此寻得片刻宁静,也顺便思索一下应对当前困境的办法。

一行人快马加鞭,不多时便来到了清风观前。这道观依山而建,周围古木参天,环境清幽。山风吹过,送来阵阵松涛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林澈等人翻身下马,将马匹交给观外的小童,便沿着青石台阶缓缓走进道观。

刚入观门,一位身着道袍的老道士迎面走来。这老道士鹤发童颜,眼神中透着一股深邃的智慧,手中握着一柄拂尘,举止间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韵味。他看到林澈等人,微微一愣,随即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稽首说道:“几位施主,观中今日有贵客临门,老衲这便感受到了祥瑞之气,想必几位皆是不凡之人。”

林澈心中一动,连忙上前还礼道:“道长客气了,在下林澈,听闻贵观清幽,特来此散心。不知道长法号?” 老道士微微一笑,说道:“老衲法号玄真,在此观中修行已有数十载。林施主大名,老衲也曾听闻,施主在边关保家卫国,立下赫赫战功,实乃我大唐的英雄。”

林澈谦逊地笑了笑,说道:“道长过奖了,林某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分。” 说罢,他环顾四周,只见道观内香烟袅袅,不时有道士和香客往来,却又透着一股静谧的气息。玄真道长似乎看出了林澈的心思,说道:“林施主若想寻个安静之处,可随老衲到后院一叙。” 林澈点头致谢,带着亲信跟随玄真道长向后院走去。

后院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此时正值春日,繁花似锦,香气扑鼻。玄真道长领着林澈来到一处幽静的庭院,庭院中有石桌石凳,旁边还有一汪清泉,泉水潺潺流淌,发出清脆的声响。“林施主,请坐。” 玄真道长示意林澈坐下,又吩咐小童端来茶水。

林澈坐下后,看着眼前的美景,心中的烦闷似乎减轻了几分。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水入口,一股清香在口中散开,让人心旷神怡。“道长,这茶味道独特,不知是何品种?” 林澈问道。玄真道长笑道:“此乃道观自制的云雾茶,采摘于后山云雾缭绕之处,用这清泉冲泡,别有一番风味。”

两人闲聊了几句,林澈渐渐放松下来。玄真道长突然话题一转,说道:“林施主,老衲观你气色,虽面带疲惫,但眼神中透着一股坚定的光芒,想必心中定有许多烦心事。” 林澈心中一惊,这玄真道长竟如此敏锐,能看穿自己的心思。他微微叹了口气,说道:“道长所言极是。如今朝堂之上,奸佞当道,边关战事又吃紧,林某虽一心报国,却深感力不从心。”

玄真道长轻轻摇头,说道:“林施主莫要灰心。这世间之事,皆有因果。你所经历的苦难,皆是上天对你的考验。老衲观你面相,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日后必成大器。只是这一路上,险阻重重,还需你小心应对。” 林澈心中疑惑,问道:“道长,难道您能预知未来之事?” 玄真道长微微一笑,说道:“预知未来,老衲可没这等本事。不过,世间万物皆有规律可循,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面相、言行,再结合当下的局势,多少能推断出一些事情的走向。”

林澈沉思片刻,觉得玄真道长的话颇有几分道理。他想到自己在边关利用近代科学知识屡立战功,却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心中不禁感慨万千。“道长,如今我在边关,虽有一些成就,但也树敌众多。武承嗣等人屡次陷害于我,我该如何应对?” 林澈问道。

玄真道长目光深邃地看着林澈,缓缓说道:“武承嗣等人,心胸狭隘,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你与他们正面冲突,恐非明智之举。不如以退为进,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同时,你要多结善缘,拉拢朝中忠义之士,壮大自己的势力。如此,方能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斗争中立足。” 林澈听后,心中豁然开朗,连忙起身向玄真道长道谢:“多谢道长指点,林某受教了。”

两人正说着,突然听到一阵悠扬的琴声传来。这琴声如流水般婉转,时而激昂,时而舒缓,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动人的故事。林澈心中好奇,问道:“道长,这琴声是从何处传来的?” 玄真道长微微皱眉,说道:“这琴声是从观中一位女施主处传来。她本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因家中突遭变故,看破红尘,便来此道观清修。她琴艺高超,平日里常以琴音抒发心中之情。”

林澈心中一动,他本就对音乐颇有兴趣,如今听到这美妙的琴声,更是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道长,不知能否让林某见识一下这位女施主的琴艺?” 林澈问道。玄真道长犹豫了一下,说道:“这…… 女施主平日里喜静,轻易不见外人。不过,林施主既然有此雅兴,老衲去问问她的意思。” 说罢,玄真道长起身离开庭院。

不多时,玄真道长回来了,脸上带着微笑说道:“林施主,女施主听闻你的来意,愿意见你一面,为你弹奏一曲。” 林澈大喜,连忙跟着玄真道长来到一间静室前。玄真道长轻轻敲了敲门,说道:“女施主,林施主前来拜访。” 屋内传来一个温柔的声音:“请进。”

林澈推开门,走进屋内。只见屋内布置简洁,一张木桌,几把椅子,桌上摆放着一张古琴。一位身着素色长裙的女子正坐在琴前,她面容姣好,肌肤如雪,眉眼间透着一股淡淡的哀愁。看到林澈进来,她微微起身,施了一礼,说道:“林将军,小女子有礼了。” 林澈连忙还礼道:“姑娘客气了,听闻姑娘琴艺高超,林某冒昧前来,还望姑娘莫要见怪。”

女子微微一笑,说道:“将军大名,如雷贯耳。能为将军弹奏一曲,是小女子的荣幸。” 说罢,她轻轻坐下,调整了一下琴弦,开始弹奏起来。琴声再次响起,这一次,林澈听得更加专注。他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眼前浮现出一幅幅画面:时而看到金戈铁马的战场,士兵们奋勇厮杀;时而看到宁静的田园,百姓们安居乐业;时而又看到自己与太平公主在长安城中携手漫步,互诉衷肠……

一曲弹罢,林澈还沉浸在美妙的琴声中,久久不能回过神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赞叹道:“姑娘琴艺,堪称一绝,林某今日真是大饱耳福。” 女子微微脸红,说道:“将军过奖了。小女子不过是借此打发时间,让将军见笑了。” 林澈看着女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惜之情,问道:“姑娘家中遭遇变故,为何会选择来这道观清修?”

女子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小女子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父亲遭人陷害,被抄家灭门。小女子侥幸逃脱,无处可去,便来到这道观,寻求一丝安宁。” 林澈心中大怒,问道:“姑娘可知是何人陷害你父亲?” 女子眼中闪过一丝恨意,说道:“听说是朝中一位权贵所为,但具体是谁,小女子也不清楚。这些年,小女子一直在暗中打听消息,希望能为父亲报仇。”

林澈心中暗暗发誓,若有机会,一定要帮这女子查明真相,为她父亲报仇。他说道:“姑娘,你放心,若林某日后查出真相,定会为你父亲讨回公道。” 女子感激地看着林澈,说道:“多谢将军,若真能如此,小女子愿为将军做牛做马。” 林澈连忙说道:“姑娘言重了,林某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此时,天色渐晚,林澈起身告辞:“姑娘,天色不早了,林某不便久留,改日再来看望姑娘。” 女子微微点头,说道:“将军慢走,小女子就不远送了。” 林澈带着亲信离开静室,心中却一直想着那女子的遭遇。

回到军中后,林澈将在道观的经历告诉了手下将领。将领们听后,纷纷表示对那女子的遭遇感到同情,也对林澈想要帮助她的想法表示支持。林澈知道,想要帮女子查明真相,还需从长计议,如今最重要的还是边关战事。

然而,林澈不知道的是,他在道观与女子的相遇,被武承嗣安插在边关的眼线看到了。眼线立刻将此事传回长安,武承嗣得知后,心中大喜。“哼,林澈,你在边关还不安分,竟然与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勾勾搭搭。这次,我看你怎么解释!” 武承嗣心中盘算着,准备利用此事大做文章,再次陷害林澈。

武承嗣进宫面见武则天,添油加醋地说道:“陛下,臣听闻林澈在边关与一位女子来往密切,那女子身份不明,恐是吐蕃奸细。林澈身为大唐将领,却做出这等事,实在有损我大唐威严。” 武则天听后,脸色微微一变,说道:“此事当真?林澈向来忠心耿耿,怎会做出这等事?” 武承嗣连忙说道:“陛下,千真万确。臣已派人查实,那女子是在林澈去道观时与他相遇的,之后两人还在静室中独处了许久。”

武则天沉思片刻,说道:“此事不可轻信,待本宫派人去调查一番。若真如你所说,林澈定要严惩。” 武承嗣心中暗自得意,他知道,只要武则天对林澈起了疑心,他就有机会将林澈扳倒。

另一边,林澈在边关继续加强防务,等待着吐蕃可能的再次进攻。他不知道武承嗣已经在背后对他下手,依旧每日忙碌于军中事务。这日,他正在营帐中研究战术,突然接到太平公主的来信。信中,太平公主表达了对他的思念之情,也提醒他要小心武承嗣的阴谋。林澈看着信件,心中温暖不已,他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太平公主都会在他身边支持他。

然而,还没等林澈来得及回信,朝廷的调查人员就来到了边关。调查人员见到林澈后,便开始询问他在道观与女子相遇的事情。林澈心中一惊,知道此事被武承嗣利用了,但他并不慌张,如实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调查人员。调查人员听后,心中半信半疑,说道:“林将军,此事事关重大,我们还需进一步调查。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请你暂且留在军营,不得擅自离开。” 林澈无奈,只能点头答应。

在等待调查结果的日子里,林澈心急如焚。他担心调查人员被武承嗣收买,对自己不利;也担心那女子会因此受到牵连。他一方面安排手下将领继续加强边关防务,另一方面暗中派人去调查那女子的身世,希望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而在长安,太平公主得知朝廷派人调查林澈的事情后,心急如焚。她知道这肯定是武承嗣的阴谋,必须想办法救林澈。她进宫面见武则天,为林澈辩解道:“母后,林郎绝非那种人。他在边关为大唐尽心尽力,怎会与奸细勾结?想必是武承嗣嫉妒林郎的功绩,故意陷害他。” 武则天看着太平公主,说道:“太平,此事本宫也在调查,若林澈真的无辜,本宫自会还他清白。你也莫要着急,耐心等待调查结果。”

太平公主无奈,只能离开皇宫。她回到公主府后,立刻召集府中的谋士,商议如何救林澈。谋士们纷纷出谋划策,有的建议她贿赂调查人员,有的建议她寻找证据证明林澈的清白。太平公主沉思片刻,说道:“贿赂调查人员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我们还是要从那女子身上入手。派人去查清她的身世,若她真的是被陷害的,我们就帮她洗清冤屈,这样也能证明林郎的清白。”

于是,太平公主的手下开始四处调查那女子的身世。他们历经艰辛,终于找到了一些线索。原来,那女子的父亲曾是朝中一位正直的官员,因得罪了武承嗣,被武承嗣陷害致死。那女子为了报仇,才来到道观清修,等待机会。太平公主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大喜,她立刻将这些证据呈交给武则天。

武则天看到证据后,心中大怒,她没想到武承嗣竟然如此胆大妄为,不仅陷害林澈,还害了一位忠良之士。她下令严惩武承嗣,同时恢复林澈的名誉。林澈得知自己被洗刷冤屈后,心中感激不已。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太平公主的帮助。

经过这次事件,林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宫廷政治斗争的残酷。他明白,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在这复杂的局势中生存下去。他决定继续在边关努力,为大唐的边疆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为了能早日回到太平公主身边。而那在道观与他相遇的女子,也在林澈和太平公主的帮助下,终于为父亲报了仇。她对林澈和太平公主感激涕零,决定跟随太平公主,为他们效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