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同时穿越:我在诸天证大道 > 第二百三十七章 罗浮乃是当世圣人!儒家第六子!当世唯一显学!

对于罗浮突然之间,从儒家跳到了道家。

在场的诸子百家弟子,却是没有一个觉得奇怪的。实在是,诸子百家弟子中,可不仅仅是只专门钻研自家学说。

诸子百家中,任何一个称得上出色的弟子,都算得上是,学贯百家了。

毕竟若是不了解其他学说的理论,如何能够在论道之中驳倒对方呢?

“当其世!”在所有诸子百家,乃至于列国使臣激动不已的目光之中,罗浮毫不犹豫的继续画着大饼。

“即使是黔首平民,亦无饥寒灾害之忧,纵有水火旱蝗,不测之灾,亦不会流离失所。”

“呜呜呜……”

在罗浮话音落下的瞬间,一个哭泣的声音,突然在人群之中传来,循声望去,这赫然是一位儒家的耄耋老人。

老者一副痛哭流涕的样子,道:“夫子所言,我等心生向往,然则垂垂老矣,怕是再无一窥升平世之盛况了!”

罗浮的神色不禁变得复杂了起来。

而老者的话,也让更多长者,露出了唏嘘无奈之色来。

实在是,在他们的眼里,别说是罗浮此刻口中的升平世之中了,哪怕是孟子所言的小康,若是有生之年,能够亲眼目睹,在场绝大多数的诸子百家弟子,都会是死而无憾的。

擦干了眼泪,老者肃立而起,正衣冠,朝着罗浮稽首大礼参拜。道:“弟子恳请夫子指点,我等当如何结束据乱世,开升平之世。”

听到了这里,绝大多数的诸子百家弟子,其实都没有兴趣听罗浮口中,升平世的下一阶段,乃至于太平世是什么样子了。

因为能够达到小康阶段,就已经是在场无数人,想都不敢想的世界了。

有了这位儒家老者的带头。

短短时间里,更多的诸子百家弟子们,开始对罗浮稽首行礼,口称夫子。

儒家一方。

原本作为被挑战者的这些儒家八派的首领们,此刻神色无比复杂。

荀子更是幽幽的叹息一声,眼神中随即闪过一抹狭促,道:“我等儒家又出一大宗师矣。”

荀子的话,让在场的儒家大佬巨擘们顿时一怔,但很快他们就反应过来。

是啊。

罗浮虽然是儒家弃徒,但也不是不能重入儒家门墙啊,横竖现在无论是罗浮学术中的逻辑,还是画出来的大饼,都超越了当下诸子百家认知的极限。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罗浮翻车,否则的话,无论是罗浮加入哪一家,哪一家都会一跃成为超越其他百家的存在。

即使是罗浮自成一派,独立一家,短短时间里,就凭罗浮画大饼的能力,他所建立的学说,也会在短短时间里,超越眼下所谓的两大显学,成为当世唯一的显学。

无论是儒墨,都无法和罗浮的学说抗衡。

哪怕是抄,他们也未必能够比得上罗浮所建立的学说。

毕竟罗浮的学说到底是如何运作的,现在罗浮顶多只是阐述了一个皮毛罢了。

想要靠抄袭,最终反过来打败罗浮的学说,没有人看好这一点,最终反而说不定,会让自家弟子,在抄袭改造罗浮学说的过程中,反过来成为罗浮门下的学子。

这种事情,在诸子百家之中可是没少发生过。

就凭罗浮学说的蛊惑力,在场的儒家大佬,就不看好抄袭罗浮的可能。

罗浮虽然知道自己结合了程朱理学、阳明心学和未来马列的大杂烩,在当今乱世之中,的的确确有着堪比邪教甚至是传销一般的诱惑力。

但他却是没想到,明明今日只是自己和儒家论道的第一天,儒家竟然就彻底翻车了。

现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就凭罗浮能够蛊惑的这些诸子百家的弟子,不惜口称夫子,稽首叩拜,希望罗浮指点。

不论接下来的论道,儒家到底是胜是负,罗浮都已经赢了。

甚至于,无论是罗浮重归儒家,还是自立一家,他都会成为当今七国之中,无人能够挑衅的学术巨擘,除非有人能够驳倒罗浮的学术理论。

但罗浮的学术理论,就连诸子百家的中流砥柱都为之心神动摇,更别说是弟子们了。

单纯是在蛊惑性上,哪怕是有朝一日,罗浮的学说被人驳倒了,到时候也会有无数人,补上上罗浮学术理论上的漏洞。

实在是,他的学说,和所谓的三世说,戳中了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心中最美好的畅想。

这一点上,没有任何人能够免疫。

不得不承认,三世说的的确确是一个蛊惑性很强大的学说。

要知道,在罗浮穿越之前,民国时代不知道多少人,将故纸堆里的公羊学说翻出来,打算靠公羊学说,再续儒家的辉煌,虽然这种尝试失败了。

可当现在,罗浮跨域两千多年,结合了千年来无数先贤的智慧,总结出来的理论,完全补上了公羊学派的所有漏洞,甚至让他的大杂烩,达到了碾压天下和诸子百家的程度。

之前还打算等到今日论道结束,让盗跖给罗浮送上拜帖,寄希望于能够拉拢罗浮的六指黑侠。

此刻也是眼眶微红,哪怕是身为墨家巨子,在罗浮所描绘的未来中,也依旧让六指黑侠深深地动容了。

诸子百家中,九成九以上的成员,都是理想主义者,越是理想主义者,就越能够对罗浮的学说共情。

“盗跖!”六指黑侠突然对身旁的盗跖,道:“今日论道结束之后,不必帮我为罗浮先生送拜帖了,罗浮先生乃是当世圣人,我当亲自拜访才是。”

“这……”盗跖虽然也承认,罗浮的学说,的确蛊惑性很强大,甚至就连他,在听完了之后,也不禁生出了强烈的向往来。

但怎么巨子怎么一下子,从之前那种看好罗浮,甚至希望罗浮继承自己身份的样子,瞬间变了态度呢?

瞥了盗跖一眼,六指黑侠唏嘘的道:“罗浮先生,不可能加入我墨家的,但他却会是我墨家未来的希望。”

盗跖愈发糊涂了,既然罗浮不会加入墨家,那他又怎么会成为墨家的希望呢?

难不成,未来墨家还会被罗浮吞并吗?”

对于罗浮吞并墨家的可能,盗跖只是略微一想,就打消了这种猜测。

因为在他看来,这根本就不可能,墨家自从祖师墨翟开辟以来,迄今已逾两百多年了。

日渐鼎盛,甚至和儒家并称为当世两大显学之一,这样的学派,岂会被罗浮一个初出茅庐的儒家弃徒所吞并呢?

只是现在六指黑侠的态度,却是让盗跖的心中瞬间蒙上了一层阴影。

墨家这边因为罗浮的三世说而人心浮动的时候。

另一边儒家却是直接展开了行动。

对于儒家来说,脸面不重要,学术的传承才是关键,而罗浮,他的理论虽然很多都和儒家如今的传承似是而非,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

在罗浮的学说之中,绝大多数都汲取了儒家的智慧。

换句话说,罗浮的学说,某种程度上,就是儒家一个新的分支,或者说他们是旧儒,而罗浮则是新儒。

以新代旧,天道自然之理。

到了这个时候,什么面子,都不重要了,因为在很多诸子百家眼里,罗浮讲述的就是真正的大道至理。

无论是个人还是学派的那点面子,如何比得上大道至理呢?

荀子当然不会亲自出面,但他却是对身边的韩非,悄声提醒了一番。

韩非顿时目瞪口呆。

难以置信的看向了自己的老师。

在得到了荀子肯定的点头之后,韩非顿时苦笑一声,硬着头皮朝着罗浮走来,虽然之前,韩非的确因为罗浮的短短两句话,而心神大乱。

可在度过了这个阶段之后,韩非却是愈发坚定了自身法家学说的理念来。

在韩非看来,善恶的根源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有法家,才能够惩恶扬善,若无法家之约束,岂不是愈发人心不古了吗?

罗浮此刻的讲述,反而让韩非更加坚定了自身的理念。

毕竟就连罗浮自己都说了,随着技的进步,人心不古,已成必然,也就是说,上古之治,注定无法重新回归了,而在人心道德沦丧之中,单纯靠儒家的礼制和道德教化,是根本不够的。

虽然法家和儒家,仿佛水火不容一般,但实则法家本质上,完全是从儒家的礼制之中脱胎出来的。

所谓的礼,可不是什么见面打招呼的礼节,而是规矩,上至身份阶层已是注定,下至方方面面都在礼制之中。

只是,春秋乱世,宗周定下的礼乐制度,彻底崩坏,这也是孔子所谓的礼崩乐坏的时候。

当礼无法约束时候,更加残暴的法就诞生了。

礼和法本质上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一般,只是礼是森严的约束,法是残暴的禁止,礼法之间,本身就是一体两面的东西了。

来到了罗浮的面前之后,韩非硬着头皮朗声道:“恭贺师叔,学术大成,今日论道,俨然已经证明,师叔乃是儒家大宗师了,还请师叔,为我儒家弟子,开讲大道。”

所谓讲道,实则就是授课,只是,相比起寻常授课来,罗浮的学术,在诸子百家眼里都近乎于大道了。

韩非的提议,看似戳中了在场诸子百家和列国权贵使臣们的需求,但实则,像是六指黑侠,还一些其他有心招揽罗浮的人,却是默默地叹息了一声。

因为韩非的话,俨然是将罗浮彻底当成了儒家的大宗师看待了。

若是明日,罗浮真的在儒家小圣贤庄中讲道的话,从此以后,儒家就要再次多出一子了。

继列国公认的孔、颜、曾、孟、荀之后,当再次多出罗浮这一子了。

在儒家之中,公认的子,共有五个,这是被列国和诸子百家所公认的,儒家五子。

孔子、颜子、曾子、孟子和现在唯一的儒家大宗师荀子。

而罗浮,那惊人的武力暂且不提,仅仅是他现在所宣扬的学术理论,就足以让他被诸子百家和列国共同的推到了第六子的身份上了。

按照规矩,罗浮多半成为儒家的罗子了。

虽然罗浮的这个子,可能因为姓氏的原因,不太好听,但不可否认的是,罗浮却是绝对会成为列国之中,会被各国邀请的学术明星了。

毕竟,罗浮的三世说,包括他从上古刀耕火种,到现在青铜器朝着铁器的转变过程的描绘,着实是无懈可击,惹人遐想,蛊惑力爆棚了。

哪怕有朝一日,罗浮的理论被证明是假的,那也是不知道多久之后了。

而无论任何一国,只要能够招揽罗浮,那么在天下有识之士眼里,这一国,都会是未来被天下所关注的重点所在。

聪明人都看出来此刻韩非站出来,必然是出自儒家掌权之人的授意,但这个时候所有人却是只能等待着罗浮的决定。

韩非的邀请,却是让罗浮心中瞬间大定。

他之前想要借儒家的壳套上自己学说的想法,没想到这么快就成功了。

只能说,现在的儒家,到底还是有点弱了,毕竟不是未来,那经历了足足两千年,无数有识之士补全之后的儒家学说。

在罗浮的学术面前,如今的儒家,不堪一击。

“也好。”罗浮微微一笑,在无数诸子百家弟子和各国权贵使臣;或是激动于罗浮次日讲道;或是失望于,没有办法从儒家手中抢走罗浮的注视下,罗浮起身,朗声道:“今日论道,到此为止吧,明日我当讲述致太平之道,诸位贤达若是有闲暇,尽可来小圣贤庄一听。”

这次的论道,原本无数人是等着看儒家或者罗浮的笑话的。

但当罗浮一跃之间,华丽丽的转身,从儒家弃徒对人家的挑战者,变成了别儒家公认的大宗师。

所有人突然发现,这次的热点事件,真正得益的,似乎只有罗浮和儒家啊。

儒家虽然一开始的确丢了面子,甚至在以讹传讹的绯闻之中,就连掌门都被罗浮吓死了。

可当罗浮的三世说,和自身学术,引得无数百家学子,热泪盈眶的时候。

再也没有人会去追究,儒家掌门到底是怎么死的了,甚至现在已经开始有人传言,儒家掌门之所以暴毙,完全是因为承蒙罗浮提点,彻底明悟了太平大道,心满意足之下,看到了未来乱世评定的一幕,这才与世长辞。

短短不足一夜时间,甚至很多人开始传言,原本的儒家掌门应该传给罗浮的,只是罗浮品性高洁,坚辞不受,这才让伏念成为了小圣贤庄的掌门。

虽然这些乱七八糟的传言中,十有**都显得很扯淡。

但却依旧有人相信,尤其是随着罗浮在论道之日的言论逐渐传出来后,相信这种传言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实在是,扪心自问,诸子百家之中,那些纯粹的理想主义者门自诩,就算是自己换成儒家掌门,在得知了乱世终于有了终结的可能,知晓了三世说中,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也会心满意足的,将儒家掌门之位,传授给罗浮,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小圣贤庄这一日论道所掀起的波澜来,随着论道提前结束。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反而开始从桑海城朝着齐国,乃至周围的燕国、赵国、魏国、韩国、楚国不断扩散,即使是远在西陲的秦国,也因为罗网的原因,开始扩散起罗浮论道之日的言论啦。

小圣贤庄,后山之中。

伴随着送别了聚集而来的诸子百家和列国使臣、权贵们。

儒家这边也需要彻底夯实罗浮儒家大宗师的身份了。

因为之前,罗浮曾经别子思之儒逐出门墙的原因,重归儒家的罗浮,辈分上俨然和荀子同辈了。

在儒家之中,别看之前的儒家掌门、包括现在儒家八派,甚至就连之前,罗浮拜的子思之儒的分支,都能够和韩非同辈。

但这个辈分,和现在荀子等人,为罗浮重新划分的辈分,不是一码事。

这是师承和在儒家乃至于诸子百家身份地位上的区别。

就好像之前将罗浮逐出门墙的子思之儒的小分支,虽然辈分很高,但除了打着儒家的招牌外,放在诸子百家里,是根本没有多少人,会将其当回事的。

反而是罗浮现在的辈分,才是真正诸子百家所公认的,之前的辈分,顶多就是在儒家内部,称呼一下。

现在的话,罗浮只要完成了接下来的讲道,他走到任何地方,都是响当当的学术巨擘。

在完成了认证罗浮辈分的程序之后,子思之儒的首领,直接选择了连夜离开。

倒不是说他对罗浮的学说不感兴趣,实在是罗浮之前的经历,着实是让子思之儒颜面无光。

现在急着回去,不过是要清理门户,将当初把罗浮逐出门墙的那个小分支,彻底开革出儒家。

次日一早,当罗浮正式开始讲道时。

小圣贤庄之中,顿时聚满了诸子百家和列国权贵、使臣们。

罗浮的讲道,也不是真的只讲大道理,没有一点的干货。

别的不提,仅仅是儒家君子六艺中,礼、乐、射、御、书、数的数学,罗浮放在当代,都是足以开宗立派的存在了。

原因简单,哪怕是没有进入共享空间,单纯靠着前世的记忆,罗浮在数学上,都足以碾压当代。

更别说是在融合了诸多的自己后,虽然没有得到其他人的记忆,只是翻看了他人的经历,可提升的记忆力,却是罗浮,挖出了曾经早就被遗忘的记忆来。

除了数学之外,物理学、化学等等知识,眼下阶段,的确比不上像是墨家和公输家的机关术神奇。

但不要忘了,罗浮的学说只是一个开始罢了。

虽然罗浮自己都不会那些更加高深的科学知识,但他相信,只要等到下一次的模拟,不提起他,仅仅是来自于超神宇宙的那位富二代的共享,就足以让罗浮夯实开启升平世的一切根基了。

罗浮的讲道,不是一天就结束。

而是持续了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韩非也在和罗浮,荀子等人告别之后,选择了返回自己的国家,在韩国实行变法图强的计划来。

在小圣贤庄,一连驻足了数月时光。

罗浮终于将自己学说的轮廓,完整的传授了一遍,那些连罗浮自己都没有搞清楚的理论,罗浮也专门记录了下来。

仅仅是帮助罗浮记录这些知识的儒家弟子,数量就达到了数十人。

短短数月,仅仅是记载罗浮传授的知识体系,就让小圣贤庄中的藏书楼,数量增加了三成不止。

较真一点说的话,罗浮在这短短数月的传授之中,何止是让小圣贤庄从昂书楼增加三成那么简单。

罗浮的这些知识,可是一点水分都没有的干货。

而小圣贤庄的藏书里,除了经史子集之外,还有着不知来历,甚至很多连文字都无法辨认的古籍。

若是排除了这一点,那么罗浮足足让小圣贤庄的干货知识量,增加了半数有余。

在罗浮的计划里,当他将自己的学说,完整的留在了儒家之后,基本上就算是完成了初期的任务了。

毕竟这个世界并不是纯粹的唯物主义的世界,是存在着法术、乃至于上古神话传说遗留的世界。

也正是因为知晓这一点,罗浮才会在完成了传道,留下知识的任务之后,打定主意,要游历天下了。

当然,说是游历,但其实罗浮的目的却是很明确,那就是前往秦国。

在明知道秦国未来会定鼎天下的前提下,罗浮当然要顺水推舟了。

他又不是什么山东六国的王室权贵,根本没必要像是韩非一般,为了挽回国家的颓势而努力。

对于罗浮来说,挖掘这个世界更深层次的秘密,提升自身,才是一切的关键。

至于说所谓的学说,结束据乱世,开启升平世,那也要等罗浮得到了更强的力量再说。

罗浮可不会忘记,这个有着各路玄奇武功法术的世界,本身是有命运这种东西的。

而阴阳家更是能够通过观星之术,提前洞悉未来,甚至下手投靠大秦。

阴阳家都能够这么走,在未来的大秦博取好处,罗浮这个儒家大宗师,就更不用说了。

只是,在罗浮向荀子提出了要了游历天下的时候,荀子却是开口就道破了罗浮的目的。

“师弟是欲要西行,前往秦国吧?”

罗浮微微一怔,疑惑的看向荀子,虽然猜到了,荀子可能也如同阴阳家一般,有着儒家传说中前知的至诚境界。

但有点罗浮却是有些想不通。

如果说,荀子真的清楚的知道,大秦未来一统天下的话。

那么为何,他会无动于衷呢?

不过在仔细想了想之后,罗浮却是又隐隐明白了荀子的高明之处来。

千万别忘了,荀子门下两大弟子之中,提前一步离开的李斯,如今可是正投靠了大秦啊。不但如此,未来李斯更是成为了大秦国相,可谓是大权在握。

在这种前提下,哪怕李斯已经入了法家门厅,可香火情却总是有的。

再加上,大秦这个短命王朝,就连阴阳家都能够看的出来。荀子不可能没有半点察觉。

儒家家大业大,又不像是阴阳家一般,自是不能学阴阳家。

就算阴阳家,在大秦一统天下之后,都忽悠着始皇帝,建立蜃楼,给提前做好跑路的准备。

而儒家,却是连跑路都没有机会。

既然如此,倒不如保持现状,最起码,有着门下弟子在,儒家传承总是能够保全的,不至于受到严重波及。

猜到了荀子的心意,罗浮旋即开口道:“敢问师兄,是否有何指点?”

深深地看向罗浮,荀子道:“师弟,你当知晓,天道大势不可逆啊。”

很明显,现在荀子正是在提醒罗浮,大秦虽然能够一统天下,却绝非是长命王朝。

罗浮选择投秦,反而会让自身陷入困境之中。

致太平的理想,必然会随着秦国的覆灭而断送。

可惜,荀子就算是身为人家后圣,有着近乎于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的神通一般的能力。但他却终究不可能明白,罗浮真正的底牌是什么。

即使是现在,要不是顾虑那不知道还是否存在的上古诸神,罗浮只要完成了共享能力的本土化,那么就早可以毫无顾虑的掀桌子。

不过为了万无一失,罗浮并没有着急,现在依旧是七国纷争的时代,罗浮相信,下一次的共享之后,自己定然可以拥有对抗上古诸神的实力。

逆转天命,扭转天道大势,延续大秦国祚,甚至让大秦的长城,修建到太阳系,乃至于银河系,都不是不可能。

微微一笑,罗浮摆出一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神色来。义正言辞的说道:“师兄,难道忘了,朝闻道夕死可矣吗?况且,我既致力于致太平,又岂能为了苟全性命而蝇营狗苟呢?”

狐疑的看向罗浮,在这几个月的接触里,荀子看的出来,罗浮可不像是他现在嘴上说的这么大义凛然。

可偏偏,现在罗浮又打算前往大秦,一副真打算为了大秦,延续国祚,致太平的慷慨之态。

这就让荀子有些摸不清楚罗浮的心思了。

但很快,荀子就又释然了,无论罗浮到底如何,现在,他都将他的理念和学术,留在了小圣贤庄之中,甚至,现在儒家之中,罗浮一脉的学派,更是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不断的扩张。

曾经不知道多少儒家八派的弟子,现在都投入到了罗浮的门下。而且,就算是诸子百家之中,都有不少人,因为受到了罗浮的感召,而选择了弃暗投明,入了儒家门墙。

罗浮既然打算慷慨激昂,自然又如何能够阻止呢?

幽幽的叹息了一声,荀子道:“师弟万事小心,你的致太平,需数代表努力也未必能够实现,若是是不可为,还需保留有用之身啊。”

“多谢师兄!!”

罗浮能够感受到,这番劝说,荀子的的确确是真心实意的,毕竟,不提其他,仅仅是这几个月里,罗浮给儒家留下的典籍和知识,就足以让这个老顽童一般的家伙,对罗浮感恩戴德的。

虽然二人名义上师兄弟,但实则,通过这几个月的接触,罗浮和荀子之间,更像是忘年交一般。

罗浮的无善无恶和荀子的性恶论,本质上其实是没有多少区别。

虽然罗浮的学术理论,是认为人之初善恶无。一切善恶的观念都是后天培养的,但在罗浮内心深处,却是人之初生,习性上是趋向于恶的一面。

如若不然的话,对小孩子,也不用小教导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要知道,那些没有经历过后天教导的小孩子,性格之残忍暴虐,甚至就连成年人都未必比得上。

就在罗浮准备向荀子告别的时候。

荀子却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一般,提醒道:“对了,师弟,若是你游历天下,不妨在魏国驻留一段时间,我有一个好友,似乎遇到了一些麻烦,劳烦师弟到时候相助一二。”

魏国?

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罗浮猛地想起来,难不成荀子口中的好友,就是那位甘愿死在了惊鲵手中的无名?

无名的麻烦,其实并非是一开始就被惊鲵盯上了,恰恰相反,真正盯上无名的,是罗网,而导致他被盯上的原因,是匹夫无罪,怀璧有罪。

谁让热衷于搜集天下名剑的罗网;知晓了大名鼎鼎的孔周三剑之中的含光,就在无名的手中呢。

其实从无名和惊鲵的对话里,不难判断,在遇到惊鲵之前,无名就已经解决了不知道多少来自于罗网的杀手。

这些杀手中,天、杀、地、绝、魑、魅、魍、魉不断升级。

当杀字级的罗网杀手,都奈何不了无名时,就只能派遣惊鲵这个天字杀手了。

想到现在的惊鲵,说不定还没有领取刺杀信陵君的任务,可能是新车。

罗浮突然有了兴趣。

在罗浮眼里,这个世界,除了名剑,武功,法术再等等吸引人眼球的种种特点外,最为人所在意的,恐怕就是那别具风情的女子了。

冷艳的杀手惊鲵,热情如火的百越女巫焰灵姬,高贵的阴阳家东君绯烟……

罗浮来的凑巧,如今可正是那些精彩绝艳的少女们活跃的时候。

而恰恰,荀子希望罗浮暂留一段时间的无名,正好也在魏国。

罗浮当即大包大揽,毫不犹豫的说道:“师兄放心,且交给我吧!”

荀子的眼神中闪过一抹奇怪。

实在是,罗浮此刻这般大包大揽的样子,可实在是不像单纯为了帮忙那么简单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