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四十章 同心芙蓉三升米

水浒新秩序 第四十章 同心芙蓉三升米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9: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延庆极力防备居心叵测的王黼,王黼也担心这军头会在关键时刻坏自己的好事。

“刘都统有所不知,本官担心的是东明县近日仓促调集上万大军,又在临敌第一线,若无重将坐镇,恐生祸端啊。”

今年初,河东路隆德府发生兵变,随即李成祸乱诸路,朝廷被割占河北路怀州、卫州、安利军等地给大同,以求同军助剿内乱。

从此,大同帝国便取得了由卫州渡河直入开封府的通道。

朝廷迁都临安避敌锋芒后,负责东京防务的刘延庆便将防御重点放在紧靠黄河的阳武和酸枣。

其人在这两县耗费巨力营造了大量的简易工事,基本半里一个烽燧,三里一个小堡。

刘延庆非常清楚同宋两军的战力差距,并没有奢望依托黄河天险和这道人力防线就能够打退同军的进攻,只要能限制首批敌军的规模和推进速度就行。

如此,其人在东京城中便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当然,如果能让同军知难而退,放弃进攻开封府的计划,改由经郑州南下直接攻打南阳府,自是再好不过。

这并不是刘延庆的一厢情愿,包含王黼在内的东京留守众官也支持其人的想法。

不然的话,他一个武将如何能调度这么多的物资修筑烽堡?

事实上,这条防线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至少在同宋两国紧张对峙阶段,黄河防线在手,东京就不会发生大动乱。

即便城中日渐萧条,大批实在过不下去的百姓宁愿远走他乡,也不敢喊出“迎同军反大宋”的口号来造反。

但时间由夏入冬,黄河进入封冻期阻敌功能急剧下降后,形势便严峻起来。

为此,刘延庆早早就部署了相关防务,严令守军夜间不灭灯火,加强巡守,生怕同军利用黄河封冻期踏冰过河。

结果,大同却没有直接经卫州南下开封府,也没有经怀州攻入郑州境内,反而先进攻远离南阳府的京东西路。

东京留守司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同军便打进了兴仁府。

兴仁府在开封东北面,其县宛亭距东京城仅有两百余里,中间只隔着一个东明县,一旦沦陷,同军就可沿五丈河西进,最多两日便能打到东京城下。

形势急剧变化,再把大量兵力用在开封府北面的黄河防线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刘延庆赶忙抽调西线兵马加强东线防御。

待提心吊胆的增援兵马赶至东明县时,同军已经拿下了八十里外的宛亭,并继续南下攻打应天府了。

刘延庆当然知道王黼提东明县防务是什么意思,却不想接下这个要命的活计。

其人之前一直想不明白同军为什么会在形势那么好的情况下,放弃东京开封府而打南京应天府,现在隐约猜到了原因。

怕是王黼这狗日的早就跟同军约定好了,就等老子去了东明县,同军便突然杀个回马枪,借机一举解决爷爷,再拿下东京吧?

真他娘的好算计!

“太傅说的极是,末将也觉得是这个理。”

见刘延庆如此不识相,王黼的脸顿时垮了下来。

“若是守军不堪同军威压而发生不测之事,刘都统可能负得起这罪责!”

负你大!

刘延庆心里当即就骂翻了,却不敢真在王黼面前发作。

天使才宣布了皇帝内禅太子即位的消息,王黼就拿东明县说事,肯定有预谋,这个时候一定要稳住,千万不能让这措大揪住自己的小辫子。

“末将这就回去,今晚点齐兵马,明日吃过早饭就去东明县。”

“好!”

出了留守司官衙,回军营的路上,刘延庆满肚子的心事。

东京太他娘的危险了!

随时会打过来的同军要他的性命,王黼这阴货也想尽办法出卖他,身处漩涡之中,其人数次生出率军出逃的想法,却又强行按了下去。

打不赢同军临阵逃跑没什么好羞耻的,同宋两国的差距摆在这里,整个大宋就没几个人敢说自己有信心打败同军。

但跑路也要有技巧,什么时候能跑,什么时候不能跑,心里要有数。

若是朝局稳定,提着脑袋挣富贵的将门子弟丧师失土最多也就丢官去职,极少会因为打了败仗跑路而掉脑袋。

可要是同军都没有攻入境内,守将就弃土而逃,肯定会被急欲树立积极抗同新形象的朝廷当作反面典型严肃处理。

如今,道君刚刚跑路,皇太子新立,大把吃饱了没事干的官员磨亮了刀子,就等着弹劾他这样犯有大过的人以邀功媚上。

两相叠加之下,没看到敌人就跑路,真的会有极大可能掉脑袋。

王黼这狗日的,自己想要投靠大同,却要害老子背这黑锅,真他娘的尅毒!

逃跑不用想,还没有到该逃跑的时候。

东明县肯定不能去,去了就十有**回不来。

带兵杀了王黼再公开他罪行更不行,这措大滑不溜秋,根本抓不到他的把柄。

王黼当初把持朝政迎合大同,都能得到道君的原谅,现在这厮又没公开向大同投降,杀了他自己也就成了反贼。

回到营中,刘延庆就立即召集嫡系将领,部署增援东明县之事。

什么样的武将带什么样的兵,大军头刘延庆麾下自然不缺各种油滑的小军头。

听到都统制要亲自带队增援东明县,众人顿时炸了锅。

“王相公该不是受了小人的蛊惑吧,太尉去了东明县,东京城咋办?”

“甚么他娘的小人蛊惑,明明就是这王泥鳅自己要害太尉——”

“嘘——”

“嘘个卵!朝廷都跑了,俺们这些赤佬还在为大宋守东京,不求这些相公老爷感激俺们,也不能他娘的瞎指挥,这个时候去东明县,就是送——”

“行啦!”

眼见部下们越说越离谱,刘延庆及时出言打断了众人的吵嚷。

“朝廷发饷,俺们打仗,天经地义,这事就这么定了。董成、蔡猛,你们两个各带本部兵马,今天夜里准备行装,明天吃完早饭就随俺开拔。其余人老实守城,谁要是再瞎扯蛋,别管老子翻脸不认人!”

其人说完便直接起身,将众军官赶出了大帐。

受限于眼界和接触的信息不足,刘延庆手底下的嫡系小军头们未必能够看清东京城中的各种暗潮,却清楚自己与都统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刘延庆若是就这样被王黼打发到了东明县,然后死得不明不白。

依附于其人的小军头失去了靠山,也绝对讨不到好。

正所谓关心则乱,众人能不能跳出东京这个泥潭并继续享受富贵,全着落在了可能会出事的都统制身上,让他们如何不着急?

因而,走出大帐不远,一名心急上火的军官便赶上了全然没事人般的董成。

“董成,等一等,你说说,太尉今天咋没把话说完就赶咱们走呢?”

“薛进你个毬货,自己没认真听,还怪太尉说得不明白!”

被骂的薛进也不恼,只是挠着头皮,粗催道:

“你又不是不知道,洒家脑子就是不好使,快说快说。”

“甜水巷子李干娘最近又认两个女儿,俺看过,好生可怜。”

薛进有些懵,没想到董成没回答自己的问题,却扯上了这件不相干的事。

“李干娘?你不是明天要随太尉开拔么?”

“去不去?!”

看来今日不破点皮,这董成是不会老实点拨自己了,薛进咬咬牙,问道:

“什么价?”

自从朝廷迁都后,昔日繁华似天上人间的东京城就日渐衰败,大量过不下去的百姓被逼远走他乡另谋生路。

但也有很多心存大同接手后开封必将重新繁荣之幻想者,坚持留在城中苦熬。

只是,朝廷供给锐减后,东京城中物价腾贵,即便是小有家资者也经不起长期消耗,很多人熬不下去后又陆续离开,也有自甘堕落投身贱业过一天是一天。

可这些行业在东京繁荣时就有极多的从业人口,内卷得相当厉害,以至于每年都能为大宋各地“输送成千上万的高端人才”。

在当前形势下,更是竞争激烈。

恩客日赏千金早成了过眼云烟,现在辛苦半晚能得三餐所食就是相当好的价位了。

实际上,东京城中如今百业凋零,已经不流行金钱消费了,拿米面等硬通货做交易反而更好使。

董成伸出三个指头,摆了摆。

“三升米,两个一起算。”

薛进被董成的话吓了一跳,骂道:

“他娘的,一张饼子都能玩个半掩门,这两货该不会是金子镶吧,这么贵!”

“没镶金,却是一对同心芙蓉,贼水灵,咋样?”

薛进当即露出会心一笑,拍着董成的肩膀道:

“好!好兄弟!咱们啥时候去?”

“现在就去。”

“现在!你明天真不开拔了?”

“你啊,太尉说‘朝廷发饷,俺们打仗’,又说‘老实守城’,还没听明白?”

“发饷,打仗,守城?”

薛进恍然大悟,猛的一巴掌拍在自己的脑门上。

“洒家就知道太尉肯定有办法!哈哈哈——”

次日大早,刘延庆胡乱吃了一点东西,便赶到留守司衙门,找王黼领过调兵帅令,又急匆匆回到营中。

董成、蔡猛二人已经点齐了三千人马,见都统制回来,便立即开拔。

在外行人看来,这些人马自是衣甲齐全,旗鼓皆备,确实是准备出去打仗的。

但在真正知兵的人眼中,还是能一眼看出该军军械、粮草等都没有带齐相应的基数,就是充个样子而已。

到朝阳门为出征军士们壮行的王太傅当然看不懂这些,其人亲眼见到刘延庆带着队伍走远后,才放心返回留守司衙门。

然后,就被一帮讨要积欠军饷的军士给挡在了半道上。

什么月奉粮、装钱、日食有拖欠;

什么物价飞涨而装钱不动,一年装钱买不到三寸布头;

什么日子过不下去,卖婆姨都没人愿意收,等等。

王黼虽然为人贪婪,却肩负留守东京的重任,无论为了大宋还是大同,都必须首先保证城中的稳定,一直没敢在官兵的军饷上做文章。

这事很明显,要么是有军官中饱私囊,让其人背了锅。

要么是有人蓄意而为,就是要生事。

乱世有兵就是草头王,真要是发生了兵变,再尊贵的身份都保不了性命。

前朝玄宗皇帝落难马嵬坡,随行军士处死宰相杨国忠,还要缢死皇帝最宠爱的贵妃杨玉环,玄宗仅仅放了半个屁就从了乱兵。

如今,拦住王太傅的军士人数虽然不多,也没有大吵大闹。却很有策略,分兵卡口,封住了其人元随的突破方向,真要闹起来,王黼绝对讨不到好。

但这事也不能随便从了这些丘八,不然的话,不等同军打来,东京就会出大乱子。

就在王黼犹豫之时,快马信使为其人解了围。

“报——”

王黼从信使背上的小旗看出了其人来自滑州,当即催道:

“快说!”

“报太傅,同军大举南下,已经攻入滑州。”

“啊!”

王黼闻言浑身颤栗,也不知是害怕还是兴奋造成的。

同军即将打进开封府的关键时刻,东京城中千万不能出乱子。

既然刘延庆这军头赖着不想走,那就别走了!

“快,快传刘都统回城。”

刘延庆本就没有做真去东明县的准备,出了东京城后便一直磨磨蹭蹭,就等着王黼召他回城。

结果,终于等来了这个命令,其人却又为难了。

同军打下了京东西路,还可以继续向南攻打兵力空虚的淮南东路,下一步未必就是向西攻打开封府。

可他们在这个时候攻入滑州,就是明白着要进攻东京了。

形势万分危险,要不要回去?

不回城吧,大半嫡系人马还在城中,万一闹饷真闹出大事丢了东京城,王黼固然讨不到好,自己也会一身屎。

而且,靠手中这点啥都没备齐的人,能跑到哪里去?

回去吧,万一同军全线进攻,很快就打到了东京城下,跑都跑不了。

到那时,找谁哭去?

犹豫再三,刘延庆还是硬着头皮回到了东京城。

原因很简单:滑州属于京西北路。

换句话说,同军并没有打进开封府,还没有到跑路的时候。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