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合一)萧蔷之祸早种下

不同于后世的某些误解,相对于宋、辽两国,金军的战斗力确实强悍,但有这个战斗力和军法森严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实际上,金军的军纪还远不如一千多年前能够做到“鸣镝弑父”的匈奴冒顿部严明,更没法和五代军阀们采用的“将校有战没者所部兵悉斩之”跋队斩残酷军法相比。

中原王朝军的正规军一般都有诸如“三令五申”“九禁十八斩”之类的严明军法,能不能严格执行是一回事,至少设置了。

而金军则不一样,他们根本没这么多花招,军法相当松。

对犯有重罪者,一般只施以杖刑。

女直人起兵时,前往移懒路迪古乃部征兵的婆卢火贪杯失期误了大事,换成任一中原王朝都可以掉脑袋,但完颜阿骨打对其人的处罚却是一顿杖刑。

而且,婆卢火受刑后,没多久就又能随军征战了。

在随后的祭告天地誓师出征仪式上,完颜阿骨打也以“若违备誓言,身死梃下,家小无赦”的誓约束众人。

而女直人起兵抗辽的借口——被辽人庇护的“破辽鬼”纥石烈阿疏多年后终于落网,完颜阿骨打也只是杖责其人一番后便放走了。

完颜阿骨打建国后,面对女直人屡禁不绝的近亲结婚陋习,处理办法还是以棍棒抽打的方式逼其离婚。

女直人之所以“热衷”杖刑而极少采用斩、绞等死刑,原因也很简单。

辽东苦寒,诸部人口稀缺,每一个成年男丁都是部族的重要实力,以一当十的勇士更是宝贵的财富,就算犯了重罪,能以杖刑令其改过自新就不要轻易杀掉。

这是祖辈流传下来的规矩,不是谁想改就能改的。

完颜昂的罪责是“扰民”,此罪在同军中必受重惩,但在金军中一直都不算是多大的事,最多打一顿军杖就完了——打完可以自己下地的那种。

只因为这样的事在金军中太多了,屡禁不止,根本处理不过来。

完颜阿骨打这次却一反常态,欲要拿自己的亲弟弟开刀,肯定有原因。

结合之前的情报,徐泽很快就想明白了问题的关键。

“上京道的叛乱是完颜昂引起的?”

掌握的情报不足,王四不敢把话说得太满。

“臣以为是的,但还得一些情报支撑。”

“嗯。”

徐泽点点头,他已经基本确认这一点。

如此一来,完颜阿骨打耗了这么长的时间还是理不顺上京道便能够说得通了。

看来,完颜昂所犯“扰民”之罪不仅仅是“扰”这么简单。

应该是金国之前好不容易压制住的女直贵族掳掠归附百姓为私奴的问题,又因为持续的征发大军而开始反弹了。

完颜阿骨打在前方殚精竭虑地招抚诸部,唯恐给自己的继任者留下一个烂摊子。

而他在后方的亲人却把已经归附的各部百姓视为奴仆猪羊,纵容部下随意掳掠欺凌,由此导致大批的部族服而又叛。

以实力为尊的上京道,对扩张期的政权来说,民心不是那么重要。

但要想有一个稳定的政权,就不能无视民心。

金国信誉破产导致的恶劣影响太坏,即便皇帝亲自出马,叛逃的部族也很难招抚。

所以,完颜阿骨打才会如此宽容门部奚。

金国的内部矛盾太多了,多到阿骨打欲要杀死自己的亲弟弟来安抚人心。

现在有其人镇着,金国还能勉强支撑。

等其死后,继任者无力解决矛盾,恐怕就会想办法转移内部尖锐的矛盾了。

相应的,大同的发展战略就必须考虑邻居这栋破房子起火的问题。

消化完这则情报,徐泽抬手。

“接着讲。”

“第二件事是随金主转战上京道的完颜宗雄死了,时间是九月十八日,听说是突发暴疾,金主前去问疾,还没见着面,完颜宗雄就断了气。”

完颜阿骨打的身体不行,金国随时都有可能进行政权交替。

为了应对后完颜阿骨打时代的金国,徐泽对按出虎水完颜一族的谱系颇有研究。

所以,不需要王四专门讲解,他也知道完颜昂、完颜宗雄等人的基本信息。

“谋良虎?今年还不到四十岁吧?”

“是!才三十九岁。”

完颜宗雄本名谋良虎,是阿骨打长兄完颜乌雅束的儿子,据闻风表奇伟,善于谈辩,多智略,孝敬谦谨,人皆爱敬他。

其人虽然在金国政坛名声不显,却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人物。

从某种意义上讲,完颜宗雄甚至能影响到完颜阿骨打死后的金国政局稳定。

开国不到十年的金国保留了很多部落传统,比如说皇位继承,看完颜阿骨打之前的布置,是在延续其父辈留下的兄终弟及传统。

但真说起这个“传统”来,其实也只有两辈人而已。

生女直节度使完颜劾里钵死前,改变了祖辈父子相继的做法,将节度使之位传给了自己的四弟颇剌淑。

颇剌淑之后又传位给五弟盈歌。

完颜盈歌去世前,又传位给完颜乌雅束。

如此一来,生女直节度使的位子转了一圈,再次回到了完颜劾里钵的儿子手中。

完颜乌雅束死前,又按照父辈的习惯传位于二弟阿骨打,开启了第二代兄终弟及的大位传承。

任何传承制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必须结合具体形势来分析。

按出虎水完颜部在完颜劾里钵之后,能够应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不断将事业做大,两代人坚定不移地实行兄终弟及保证继位者迅速掌握局面的做**不可没。

不过,兄终弟及也不能乱传,必须有个大致的范围。

不然的话,就会乱套。

比如说,完颜盈歌虽是劾里钵最小的胞弟,但其人之下,其实还有劾真保、麻颇、阿离合懑、谩都诃四个同父异母弟。

可这些人不是嫡出,就没资格继承大位。

同样的,完颜阿骨打的七个同父异母弟弟也别想这好事。

而按照完颜劾里钵一辈的做法,最先从父亲乌古乃手中继承大位是老二劾里钵,等几个胞弟依次接替完后,位子就要回到劾里钵的几个儿子手中再传。

就算老大劾者的儿子撒改、老三劾孙的儿子蒲家奴、老五盈哥的儿子挞懒等人都很优秀,也不能考虑,不然就会乱套,甚至爆发内乱。

按这个规矩,等完颜斜也继承皇位后再往下传,就应该由长兄乌雅束的儿子完颜宗雄继位,而不是阿骨打、吴乞买和斜也的儿子。

宗雄没有胞弟,正常情况下,可以直接传位给他的儿子荅海。

徐泽不知道的是,完颜宗雄早年就因继位问题卷进了漩涡之中。

其人跟随阿骨打行猎中被“流矢”射中,自己不动声色地拔掉箭,回家后就以病闭户,直到伤养好了才出门。

从这一点来看,完颜宗雄应该清楚自己的处境,也刻意保持低调,使得其人在金国宗室中的存在感很低。

以完颜阿骨打的能力,肯定看到了金国皇位传承的大问题。

毕竟,按出虎水化家为国,事业越发兴旺,继位的压力变小而诱惑变大后,兄终弟及的制度就很容易出问题。

侄子宗雄随自己行猎而中“流矢”就是明证,这还是在其人的眼皮子底下。

等他死了,鬼知道还会发生什么事?

所以,完颜阿骨打建国后,建立国论勃极烈制度时,便立四弟吴乞买为谙班勃极烈、五弟斜也为国论昊勃极烈。

此举就是从法理上进一步确认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避免皇位传承的不确定性。

但这个办法最多也只能管好完颜阿骨打自己这一代,再往下其人也无能为力了。

问题并没有出在宗雄身上,而是其堂兄宗翰。

完颜阿骨打的子侄一辈中,有战功者不少,但没有一人能与宗翰相提并论。

按照前两代人继位的“传统”,完颜宗翰已经被排斥在外了。

但传统之所以是传统,就是因为只是众人约定俗成的习惯,并没有明文规定,充满了不确定性。

至少按照金国新的国论勃极烈制度,位列移赉勃极烈完颜宗翰就有继位权。

当初,完颜宗翰的祖父劾者“主动放弃”节度使之位,让更有能力的弟弟劾里钵接过父亲乌古乃的传承。

后来,完颜乌雅束继位时,撒改也很配合并尽心辅佐。

完颜阿骨打起兵时,为了后方稳定,与宗翰的父亲撒改分治诸部。

匹脱水以北阿骨打自领,来流水以南由撒改统之。

祖、父两代“让国有功”,便造福了第三代。

宗翰是乌古乃一系的长房嫡长玄孙,在完颜部的起点很高,也很争气。

其人凭借赫赫战功,年仅四十一岁便被立为移赉勃极烈,位列堂叔斜也之后,是平辈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相比起众多的堂兄弟,完颜宗翰不仅有皇位继承权,更有保障自己获得继承权的威望和武力支持。

以完颜阿骨打的魄力,自然不会困顿于传统。

其人将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宗翰拉进国论勃极烈班子,列为顺位继承人,既是形势所需,也是民心所向,不得不如此。

可是,如此一来,皇位继承权的范围扩大,事情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这次扩大了继位范围,以后会不会有人拿这次的“传统”说话,要求再扩大?

而且,宗翰若是继位,会再传给宗雄,还是自己的胞弟或儿子?

在大位面前,谁能不动心?

由此,金国皇位传承问题便充满了不确定性。

天纵奇才的完颜阿骨打肯定看到了这个问题,只是其人也没办法再改进,只能管好自己这一代。

但现在的情况却是这一代都没办法管好。

徐泽预料等完颜阿骨打死后,金国早晚会因为这套漏洞百出的继位制度而爆发内乱,却没想到其人还有没死,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正值壮年的完颜宗雄突然死亡,是真的暴疾而亡,还是有人下的黑手?

莫非完颜阿骨打自知时日无多,开始下狠手解决国家的隐患了。

不至于吧?

“这事和完颜阿骨打有关?”

“还不能确认,听说完颜宗雄死前,身边只有金主的庶长子完颜宗干,金主还在宗雄死去的地方兴建了一座佛寺。”

这事很不对劲!

看来金国下一代的内乱已经不可避免了。

不过,徐泽并不打算现在就插手金国的皇位传承,早晚必乱的局面,大同没必要做得太急色。

徐泽敲了敲龙椅,示意王四继续。

“三是听说黄龙府出现了叛乱,金主派完颜宗辅率数千女直军返回了东京道。”

女直军是金军,但又不是一般的金军,而是最精锐最可靠的本部人马。

完颜阿骨打派自己的儿子率本部人马回去,看来黄龙府的问题比较严重。

徐泽早预料到金国一旦停止扩张内部的问题就会爆发,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捂不去住盖子了。

中京道、上京道的问题还没摆平,腹心之地的黄龙府又出了这么大的乱子。

玩毛线呢!

“学究,你拟一个方案,借演训的机会,逐步调整辽东驻守兵马,半年为期,并增加三成驻防兵力,三日内交给兵部。”

徐泽一直注重维护自己制定的规则,战部虽然掌管兵防、边备、作战等任务,但戎马之政令必须由兵部发出,程序上必须走到。

吴用心思重,首先想到的就是皇上准备对金国用兵?

其人根本就没去想同金两国续签的同盟协议,对他来说,协议就是用来撕毁的。

可现在河东还正要打大仗,同军虽然不惧两面作战,却终归有风险。

随即,其人又想到史进在辽东驻守多年,根基已深,确实有必要调整。

莫非这才是皇上的本意?

徐泽的城府越来越深,吴用虽然善度人心,却猜不到皇帝的想法,更不敢瞎猜。

既然拿不准徐泽的意思,那就直接问出来好了。

“陛下,现在的时机?”

二人主从多年,徐泽自然知道吴用想说啥。

“邻家堆薪将燃,我们提前准备一些灭火的措施而已,大的战略暂时不会变。”

“臣明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