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一百一十三章 西线攻略

水浒新秩序 第一百一十三章 西线攻略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9: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蔚州又名萝川,历史非常悠久。

其地商周时期为属于代国,赵襄子灭代,武灵王置代郡。

北周宣帝时始置蔚州,隋开皇中废,唐武德四年复置,至德二年又改兴唐县。

其后,蔚州又多次兴废。

直至澶渊之盟后,蔚州的行政机构才稳定下来,行政上隶属于奉圣州,兵事上则直接归西京都部署司直辖。

从蔚州历史上多次变更行政级别和名称,就能看出该地的战略地位。

其地位于太行山、恒山和燕山交汇处,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南京道西南角的易州进入蔚州飞狐县,要连续翻越太宁山、紫荆岭和五回岭,道路非常难走。

尤其是五回岭,只听名字就知道这种七弯八绕的地形极不利于大军进出。

辽军只要在五回岭其中的任何一“回”设置一道关卡,派驻数百兵马屯驻,行进中的大军就得停下,待前锋攻下这道关卡后,大军才能继续跟上。

万幸同舟社进军太快,蔚州之辽军尚未收到同舟社入局南京道的消息,牛皋便带着人马由易州进了山。

蔚州本有辽军三千人,同舟社启动北伐计划后,第三军陈兵辽国边境,蔚州压力大增,又临时征召了两千民军,共计五千人。

其中,一千八百人部署在飞狐县。

在西北一线需要留足兵力,防守已经侵入大同府的金军的情况下,这个兵力部署足可以看出蔚州辽军对飞狐方向的重视。

但双拳难敌四手,恶虎还怕群狼,更何况是大辽这头行将就木的病虎。

国家危难,飞狐守军自然不敢将南面的同舟社放进来再打。

其部只能大半前出至长城以南的银城坊,以占据地势,全力防守欲要北上的同军第三军李逵部。

如此一来,东面便出现了巨大的空挡。

正常情况下,涿州、易州也不可能这么快陷落,把主要兵力放在南线是正确的。

或者说,南京道若是被强敌很快攻陷的话,仅靠蔚州一地,也防不住如此强大的敌人。

所以,同军第一军前锋神兵天降出现在县城以东时,飞狐县城中辽军就乱了,急忙派出信使,速招前出银城坊的军队回防。

银城坊辽军急急赶回,至黄昏时分,离飞狐县城仍还有近二十里地。

回防军队担心夜间被敌军突袭,不敢再赶路,只能就地立营。

军队刚散开,萧近海便率领两个营的骑兵杀出。

辽军防护不及,顿时大溃。

飞狐县也于当晚告破。

北伐攻势展开后,徐泽考虑到东线多河流,且与没有精兵的伪辽作战,骑兵的作用有限,便让牛皋带走了三个营。

尽管如此,西线的进攻速度也比东线稍微慢了一些。

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情报渗透困难。

蔚州与燕京同属于燕云之地,但相较于大辽的粮仓和钱袋子南京道,蔚州则更突出军事上的防御作用。

在整个大辽都已经崩溃的情况下,蔚州的管控也存在很大漏洞,外曹其实早就渗透了进来。

但因为地形阻隔,经济活力更低,蔚州的情报获取和传递都远不及南京道方便。

至战前,牛皋仍只掌握了一些模糊的信息,导致进军时不得不慎之又慎。

二是道路曲折难行。

大山之中的道路曲折程度,和后世完全是两个概念,甚至一些山道狭窄到仅能容两骑并行。

这种道路单骑跑起来影响不大,主要是对大军行军有影响。

第一军的行军队列拉得极长,夸张到萧近海在前方拿下了飞狐县,第二军的后卫部队还没有走出五回岭。

而等到牛皋进驻飞狐县城,准备继续西进,拿下灵丘县时,东线完成玉河渡大捷,北辽伪朝廷投降的消息就已送到了第一军。

随之送来的,还有几个投降的伪辽官员。

已经取得了飞狐县这个前沿阵地,又有带路党在前劝降,牛皋对蔚州的攻略便简单了很多。

仅用了五日时间,第一军便全取了蔚州飞狐、灵丘、定安、灵仙、广陵五县。

其间,仅地形复杂的灵丘县发生过战斗,其余三县皆是传檄而定,大半的时间实际花在了行军上。

但在英勇无畏的同军将士和猛烈的炮火面前,灵丘县城守军一个时辰都没能坚持到,便开城投了降。

顺利拿下蔚州后,牛皋坐镇蔚州治所灵仙县,竭力打探金辽大战的最新情报。

战乱之中,谣言满天飞。

但在纷繁杂乱的情报中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本是同军情报参军的专业要求。

参军不是掌兵官,但专业要求很高,还要对军队的实际情况非常了解,并不是随便培养一个人就能拿出来用。

同军目前军官中的掌兵官、参军和士师三条线其实是交叉的。

第一军战处情报参军便是做过士师的马扩,综合分析掌握的各类情报后,马参军向军正牛皋提交了敌情分析报告。

“军正,根据这段时间搜集的情报和战处的分析,属下认为金辽双方交战过程大致如此。”

大帐中,马扩立于大幅地图前指点江山。

牛皋和众师正则安静地站在一旁,认真听着这个年轻人侃侃而谈。

“二月底,金军探知辽帝行踪后,乃从中京道出兵,穿过长城以北的炭山至天岭间的间隙,直插奉圣州鸳鸯泊辽帝捺钵处。”

马扩边讲边在地图上划了一条长长的弧线,这条弧线经过之处,有大山,有河流,还有荒漠,唯独没有城池。

在沿途没有城池取得补给的情况下,翻过崇山,涉渡大河,穿越荒漠,远征千余里,就为了直击目标要害,金军这一战术可谓非常大胆。

先不谈作战,仅从这一行军能力上就能看出金军能接连打赢辽军,绝非全靠对手衬托的浪得虚名,女直人能崛起,确实有其必然。

能做到师正以上的同军军官都不简单,看着马扩边讲边划线,众将官想到了更多。

自己能否统帅麾下官兵复制这一战术?

或者,本方遭遇敌军这种大规模的超远距离兵力投送,如何反制?

见军正和众师正没有对自己的敌情猜想提出疑义,马扩劲头更足,继续分析道:

“金军的战术很成功,辽帝应对不及,仓惶逃到了千里之外的白水泺。”

耶律延禧前往鸳鸯泊,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

其人还在燕京时,便下达了诏令:

命北院大王事耶律马哥、汉人行宫都部署萧特末同时担任都统,太和宫使耶律补得为副统,率兵屯驻于鸳鸯泊。

辽帝到达鸳鸯泊,是为了统帅大军找金人复仇的。

但辽国的复仇大军尚未正式启动,便被远涉千里的金军打得远遁千里。

从这一战的结果,就可以想象耶律延禧的狼狈。

也能看出金人远程奔袭后,仍有极强的战力。

此战战况之惨烈,竟能让辽帝一路狂奔千里而不敢停留。

“随后的情报不详,属下猜想,金军在鸳鸯泊就开始分了兵。一部继续向西,目标白水泺,追击辽帝;一部向南,直插西京道都会大同府;还有一部,追击鸳鸯泊四散而逃的辽人溃军。”

牛皋鼓励道:“很不错,子充接着讲。”

“随后,金军追至白水泺,辽帝再次逃脱。但这部追击的金军兵力应该不多,辽帝逃到乙室部,意欲招募兵马反击金人。只是金兵紧咬不放,辽帝计划落空,身边人马接连溃散,只能仓惶逃至夹山之中。”

“而南下的金军进军速度也极快,属下猜测,金军进抵大同城下时,鸳鸯泊大战的消息应该还没有传到大同,城中辽军守备力量严重不足,坚持了三日便开城投降。”

以快打快,不动则已,一动必然直击要害,是战曹这几年研究金军战术,得出的认识之一。

金军出中京道后,奔袭千里,赶在大同府守军得到消息前赶到城下,是完全有可能的。

众将官皆相视点头,对马扩的猜想并无疑义。

“金军为了扩大战果,并进一步挤压辽帝逃窜的空间,拿下大同府后,再一次分了兵。这次分得更彻底,除了主攻方向,其余金军基本上是以千人为一队,战术上应该是先降服有一定实力的辽人部族,再驱使其为仆从军继续攻城略地。”

“金军战力强悍,却苦于兵力不足,利用这种战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更多的地盘,但也容易产生新占领区统治不稳,后方空虚等问题。大同府降而复叛,便是这种快速扩张战术的反噬。”

牛皋上梁山后,就在社首的教育下开始读书,早不是当年鲁山县大山中大字不识的樵夫了。

马扩的讲解,让他想到了大唐征服西域的过程,基本上也是同样的战术。

金人之中,知道大唐历史的应该很少,但任何领域到了最顶端都是殊途同归。

换成牛皋自己带金军打仗,也要使用这种战术。

“哈哈哈,很好,子充这么一讲,俺便全明白了。”

马扩当然知道牛军正的肚子里有的是货,说这话明显是激励自己接着努力,当即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

“综合以上情报,属下认为,我军下步的突破方向应该在这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