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一百零八章 臣服,或者死

水浒新秩序 第一百零八章 臣服,或者死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9: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钧这句话明显带着威胁之意,徐泽听了,不仅不怒,反而笑了。

这才对嘛!

既然想趁着天下大乱起兵争霸,那就要摆正自己的身份。

乱世争霸最终都要以实力说话,以为跟其他强大的竞争者吹一番根本就不存在的“民族感情”和“忠义”便能换取利益,做啥美梦呢?

“张掌书既是张副节度使的亲近家人,当知道平州的人口总数吧?”

徐泽当然不信张钧胡诌的“大军五万人”,张觉真要敢召这么多人,怕是要不了几天,就要哭着喊着求自己发兵平乱了。

张钧颇有些不太适应徐泽跳跃的思维,但他奉兄长之命来燕京,却不是摆威风跟同舟社翻脸的。

说白了,以平州的实力,暂时还不足以自立,必须先依附强者,之后才有机会浑水摸鱼。

不投靠同舟社,就要投靠金国,当前形势下,只能二选一。

但金国在中京道的攻略没头没脑,初期狂飙猛进,后面却偃旗息鼓了。

一直到现在,金人都止步于泽州以西,没有继续向东面和南面进攻,兴中府、锦州隰州等地尚属于辽国。

倒是让张觉趁着混乱,派人顺势接手了长城以内的滦河县,取得了平州北面最重要的外围屏障。

再加上本属平州的榆关,可保北面无虞。

其人也只敢做到这一步,再继续向北的各地,拿下了也没法获得战略支持,还要随时面对金人打击的巨大风险。

这种形势下,先稳定后方,“投靠”已经取得燕京的徐泽,并鼓动同舟社顶在前面吸引金人的注意力,便是平州必然的出路。

张钧奉命来燕京,就是担负着这样的重任。

无论说软话,还是说硬话,都要以达成“纳土”目标,让同舟社接受平州张觉这个加盟势力为出发点,而不能真把徐泽惹毛了。

“回社首,平州地方数百里,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足有生民百万之众。”

其人这句话,纯粹就是瞎编。

以平州现在的开发度,若是能养百姓百万的话,那大辽也能轻松养百姓数千万,国力数倍,孱弱的赵宋更是早被除名了。

“平州比之燕京如何?”

张钧哑然,燕、平虽然并称,但拿平州一边州与大辽最繁华,人烟也最稠密的燕京比,怎么比?

根本就没法比!

没待其人组织好语言,徐泽继续道:

“半个月前,郭药师以为凭借涿州一州之地可以抗拒王师,结果失败,他死了。大半旬前,耶律淳也以为凭借整个南京道的力量,可以抗拒我同舟社,结果还是失败,其人也死了。”

张钧的额头已经渗出了汗来,徐泽踱步走进,逼视其人。

“是什么让你们产生了错觉,以为趁乱割据一隅之地,就有资格跑到燕京来跟徐某人讲条件!”

张钧本无急智,又被徐泽的气势所摄,不敢再讲话了。

眼见谈判就要失败,张敦固也顾不得太多了,当即鼓起勇气,出言恐吓徐泽。

“徐社首,平州自古形胜之地,如今帅臣张公文武全材,带甲数万,若为社首所用,必能屏翰燕京。不然,若我等西迎天祚,北通女直,燕京岂得安全?”

“哈哈哈!只求割据,不要底线,这才有点乱世军阀的味道嘛!”

徐泽不仅没有被张敦固的威胁吓着,还满脸戏谑地看着其人。

“已经失国还远在天边的耶律延禧就不要拿来做虎皮了,至于金人,你们大可以派人去联络试一下,看看他们敢不敢与我同舟社为敌。”

话到此处,谈判基本宣告破裂,张敦固退无可退,只能豁出去了。

“徐社首既然有志于天下,当以仁义得人心,我等本有投效之心,社首却如此咄咄逼人,就真不愿意给平州官民一条活路?”

“错!同舟社就是带着活路来的,易、顺、景、蓟等州的官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也已经看到了恢复正常生活的希望。平州同样可以,选择权始终在你们自己手中。”

张敦固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说出话来。

徐泽已经把话挑明了,再说下去就是战与和的大事。

这不是他这个小参军能做决定的了,必须回去请示了都统再说。

谈判失败,再留下来空受羞辱,其人扯了扯还有些呆愣的张钧,向徐泽告退。

“在下一定会将社首的话带给节度使!”

徐泽其实不太喜欢磨嘴皮子,乱世之中,以私利裹挟民心的野心家多了去。

这些人中,又有大部分不到刀枪加身的一刻都不会后悔。

说服这些人的最好语言就是刀枪,不杀几个头脑不清醒的家伙,是人是鬼都想来跟同舟社讲条件,日理万机的徐社首哪有这么多闲工夫?

“还有一句话,张掌书也一并带给你兄长吧。”

任务失败,张钧的压力很大,见徐泽似有挽回之意,赶紧拱手。

“社首请吩咐。”

“乱世争霸不是做锦绣文章,而是抵上身家性命的豪赌,赢了固然风光无限,输了就要身死族灭,你回去替我问下张觉,是否想好了要在这天下棋局中走一遭?”

直到此刻,张钧才真正意识到眼前这个宋人的可怕。

他已经能够想象到平州一旦被同舟社击败,自己家族将要遭遇怎样的凄惨命运。

“请社首放心,在下一定会劝兄长三思而行。告辞!”

徐泽摆了摆手。

“你们的速度最好放快一点,同舟社大军已经从玉田县出发了,希望你们还来得及赶回去。”

“啊!”

同舟社大军的行军速度比张钧、张敦固预料的还要快。

二人皆是轻骑,日夜兼程,才赶到石城县西,就被遮蔽战场的同军斥候抓获。

出示了徐泽的交给他们的令牌后,张钧、张敦固才被斥候送到了同军东路统帅武松的帐下。

武军正得知事情原委,并没有立即放走二人,而是带着他们观摩了同军攻打石城县的战斗。

其实,也没什么战斗,石城攻城战纯粹是同军的炮击表演,守军自始至终一箭未发。

炮击刚刚结束,石城守军就慌忙开了城门出城投降。

去年底,为逼迫辽国认清形势,同舟社海军曾肆掠中京道和析津府沿海诸地。

唯独没有靠海的城市且近海多暗礁的平州躲过一劫。

事后,张觉、张钧等人自然也听过同舟社水军怪船的种种谣言,却不怎么相信这世上真有超越人力的恐怖武器。

现在,张钧、张敦固总算亲眼见到了。

而且,还是站在军阵前,亲身感受呼啸而过的猛烈炮火,受到的震撼和打击可想而知。

比炮火更可怕的是同军表现出的强军之姿。

无论是战场遮蔽,还是行军布营,甚至接收城池,同军官兵都显得极其训练有素。

与之相比,平州兵甲不全训练不足的几千征召人马简直就是儿戏。

没错,平州能动用的全部机动兵力,加起来都不到五千人,还不足武松所部人马的三分之一。

不是一心想做大事的张觉不愿意征召更多的兵马,但平州的物产有限,召得太多养不活管不过来,还会埋下重大隐患。

张钧、张敦固纵有万千雄心,在同军这般强兵面前,也都化作了一声叹息。

二人总算彻底明白了徐泽不要加盟只要臣服的底气所在,给他们这一支强军在手,也绝不会允许卧榻之侧还有他人酣睡。

武松扣下了张钧,只放张敦固一人回去。

并且,限定张觉五天时间内赶到滦州义丰县出降——同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

如果逾期不至,那就不用再来了!

出兵前社首就有交待,同舟社的仁慈不会给看不清形势的迷糊蛋。

这趟差事已经办砸了,张敦固顾不得快要被马匹颠散了的身子,再次启程连夜赶往平州卢龙县报信。

其实,徐泽高看了张觉,其人还真没有争霸天下这么高的目标,至少目前还没有。

但浑水摸鱼,称雄乱世的想法却是有的。

张氏乃是平州大户,根基深厚,除了张觉、张钧两兄弟,还有张敦固、张兴祐等族人,皆在节度使司或军中效力。

正是靠着这些人,才使得张觉发动杀死节度使萧谛里的叛乱,并顺利得到“州人推之”,权领平州事。

大战将起的危急时刻,天祚帝遁逃西京道,弃国失民。

跟在皇帝身边的捺钵官员除了一部分留在燕京外,还有不少人预感到燕京不安全,四散而逃。

其中,就有少部分逃到平州境内,投靠张觉,最有名的,是李石和高履二人。

李石是辽乾统七年丁亥科状元,官至翰林学士,高履是辽乾统四年甲申科进士,官至三都使。

二人能投靠张觉,足可见其人的确有几分本事,颇有收揽人心的手腕。

以辽国末年的混乱和张觉的果断,凭借其人在平州多年的经营,给他一定的时间,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可惜,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生不逢时的张觉,遇到了金国和同舟社这样强大的存在。

基业刚刚开局,便要面临艰难的抉择——臣服,或者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