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一百零五章 一代传奇

水浒新秩序 第一百零五章 一代传奇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9: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其三,甄别和整编俘虏。

玉河渡之战,同军大胜,抓获了四万多俘虏。

中间大部分是燕京各业百姓,关久了不利于城中人心稳定,但也不能仓促放回去,必须先加以甄别和教育。

这项工作实际是和户籍清查同步展开的,将这四万多俘虏甄别清楚了,城中的户籍也能清理出个七七八八。

同军从成立至今,多次教育转化俘虏,经验非常丰富。

俘虏们先是在玉河渡一战被彻底打服,心中对同军有了敬畏,加之辽国已亡,大部分人也就绝了反抗的心思。

战后,刚刚放下刀枪的同军将士又拿起手术刀救治辽军伤员的行为,则让俘虏们在敬畏之外,多了一份感激。

而简单编营,将军官和普通俘虏分开后收容后,胜利者居然不打不骂,还发下粮食,让老实干活的俘虏吃饱饭,就更是超越了此时的战争常识。

再之后,以辽东籍同军将士现身说法开局的诉苦大会,就让受尽了苦难的辽人打开了心扉,彻底意识到同舟社的不同来。

相对于户籍清查的进展缓慢,俘虏的教育转化就要快得多。

这个时代的百姓确实朴实好忽悠,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辨别是非的标准。

仅仅三天时间过去,民军俘虏们就对征服者有了全新的认识。

外来征服者和原本统治者谁更把自己当人,自己原本遭受的苦难究竟来自哪里,跟着谁才能有尊严的活下去等等问题,在俘虏们进行对比后,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当同军宣布由家人认领就可以直接回家时,能回家的俘虏反而不急着走了。

一些胆大者询问监管的同军将士,能不能继续留在俘虏营做事。

当然不能想留就留,既然是被迫从军的无辜百姓,长期关在俘虏营里像什么话?

但同舟社很快就会招募工匠修筑道路、水利设施和改建燕京城,有的是做事的机会,别光顾着自己吃饱饭,赶紧回家动员你们的家人一起来吃饱饭吧。

战后的燕京相当诡异,最积极拥护同舟社政策调整的,不是“心念中原”的诗书大族,反而是之前拿起刀枪跟同军血拼过的民军。

尤其是在战斗中被同军击伤,战后又被敌人救活者,更是狂热。

这些人不仅做事卖力,还有不少人逢人就讲征服者的仁义。

遇到有人质疑,讲急了,就拉开衣服露出自己缝针的伤口,仿佛这些不是伤口,而是征服者送给他们的荣誉印记。

更多的人则是关起门来,跟自己的家人大谈辽东在同舟社的治理下如何富足,仿佛他们真去过辽东见识过一样。

其实,也不用他们去讲辽东那么遥远的事,身边就有现成的例子——时迁。

时师正当年也算是燕京城中的风云人物,尽管真正知道认识他的人不多,但其传奇故事却还在流传。

没想到其人销声匿迹多年后衣锦还乡,居然混成了同军中的高级军官,还负责燕京城防务。

当年“玉带被盗案”中出卖过时迁的街坊已经死在了几年前的混乱中,就算没死,如今的时师正也不会和这人一般见识。

若不是因为这件事而逃离燕京,他哪能有日后的际遇?

其人的经历已经足以激励很多百姓投身同舟社,更别说被释放的俘虏们信誓旦旦地吹嘘自己在同军中的各种见闻了。

因此,相对而言,同舟社即将在燕京开始的社会改革,阻力会小很多。

当然,同军并不是救苦救难的菩萨,而是覆灭辽国社稷的外来侵略者,且辽国实际上还没有真正灭亡,徐泽自不会自大到把所有的俘虏就这么放归回去。

首批放回俘虏是经过甄别,又有家人牵盼的百姓。

而没有家人的单身汉、不在民籍的僧侣、流落燕京的外地人、原本在籍的辽兵等身份者,暂时都不会被释放。

经过仔细甄别之后,其中的一部分会被严加整训,然后补入到此战中消耗的各师营之中。

得知同军愿意吸收俘虏为军,一日时间内,就有一千三百多契丹和奚人兵卒积极表示愿意为新政权效力。

这些人除了过惯刀口舔血的生活,故国已亡,离开了军队,生活没有保障外,也的确是有几分真心要加入同军。

毕竟,作为被征服的异族,在见识了同军的强大,又得知自己在城中的家人并没有受到任何虐待后,生出投靠强者的想法,是很正常的。

一直缺战马又缺合格骑兵的徐泽自然不会拒绝这些投靠者,但这些骑术精湛士气却极低,“忠诚度”也没保障的骑兵肯定不能直接使用。

于是,同军在原本四营骑兵的基础上,又组建了三个营,并有了师的编制。

一批在此战中表现优秀的年轻人得到提拔,并被安排到了新组建的骑兵营中担任基层军官,其中就包括外放的社首亲卫岳飞。

由此可见,徐泽对这支异族骑兵不仅没有偏见,还寄予厚望。

这本是题中应有之意,征服者要想稳定统治新占领区,除了让被征服者畏惧死的可怕,还要给其生的希望。

两手都要抓,且都要抓好,才能真正征服这片土地和人心。

有整编就必然会有淘汰,一部分有劣迹,或者对同军仍怀有敌意,抑或不忘故国等“政治审查”不过关的俘虏,自然不用考虑继续使用。

这批人暂时不会被释放,但徐泽也没白养着他们,尽皆组成临时工程队。

让他们为燕京的城市建设进一份力,想来是没人会拒绝的。

同样的,做这些事需要内紧外松,该盯着的地方早安排人手盯得死死的。

实际上,这几日时间,监曹就通过乌程之前埋下的暗线,以及被释放俘虏提供的信息,掌握了几条重要线索,用不了几天便会收网。

新旧王朝的交替就是这样,甭管新政权做得比旧政权好多少,都有人会不满意,总会有人想着要复辟,以继续做人上人。

屁股决定思想,对于只会用屁股思考的顽固者,最好的办法就是砍掉他们的脑袋。

试图改造他们的思想,纯粹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对于这一点,徐泽向来都有清醒的认识。

所有暗中勾连意图驱逐同舟社势力的守旧者,他都不会手软。

今日的“仁慈”,就是日后的隐患。

不砍掉足够的脑袋,新王朝就别想求得安稳。

这些事各有职司负责,随着同舟社摊子越铺越大,徐泽作为社首每天要过问的事情也多不胜数,自然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

处理完一批公文之后,徐泽抬头见到燕青已经返回衙中。

其人当即放下笔,活动了一下手腕。

“小乙,重德的情况怎样了?”

重德乃是耶律大石的表字,尽管其人已经不再让别人称呼自己为重德,但徐泽依然记得。

徐泽与耶律大石的交往可以追朔到九年前的草原之行,但双方其实并无深交,还分属敌对的阵营。

在草原上的十余日,徐泽努力将自己包装成心底无国界,胸中有天地的徐霞客,蓄意欺骗利用彼时年龄虽然比他大,却还很稚嫩的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其实也对徐泽保持着应有的警惕,但仍被他的豪爽洒脱及壮志所感动。

后来,在鸭子河泺春捺钵,天祚帝要除掉行为不轨的同舟社商队。

耶律大石明知道徐泽有鬼,依然冒着极大的风险,遣自己的心腹仆从送信,劝后者千万不要去东京道。

徐泽并非冷血之人,恰恰相反,他的胸怀极为宽广。

李逵、王英、吴用等原本品性低劣的好汉,他都能给机会,并花心思去改造他们。

对曾经信任过自己,背弃皇帝也要送信的耶律大石,他当然不会绝情无义。

九年后的再相遇,却是在战场上。

见到了耶律大石毁容立誓,最后单骑冲阵也要抓住自己的疯狂模样,说徐泽没有一点心痛当然是假的。

早在九年前与耶律大石的接触中,徐泽就想起了前世记忆中,正是这位重德兄,在辽国灭亡后,再续大辽社稷,开拓西辽大业,成为一代传奇。

此位面,这位“未来的”人杰却被自己折磨成如此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以徐泽的心性和做人准则,自然不希望他如此沉沦下去。

除了让安道全亲自出马,为耶律大石治伤外,徐泽还安排做事细心的燕青专门看护其人,以防止他再寻短见。

他还特意交代燕青,不禁止耶律大石的行动,甚至可以让他看望俘虏。

今日,燕青便带着其人观看了李处温父子等人的受刑。

钻营了一辈子的李处温最终将自己钻上了刑场,确定其人就是民愤最大的奸臣之后,徐泽授意法曹列举其父子罪过七十二条,处以剐刑,并籍没其家产。

故国灭亡,无论想不想复辟,所有人心中都有一股气难平,处死李处温父子,便是一个宣泄口。

耶律大石观刑过后,似乎也放下了一些东西。

“回社首,耶律大石情绪稳定了很多,他让属下传话,问社首什么时候方便。”

“好!我现在就方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