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八十九章 露头就打

水浒新秩序 第八十九章 露头就打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9: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归义县。

离同舟社限定的投降时限不到一个时辰了,城中守军仍没有等来范阳县方向派来的援军。

张令徽很清楚以自己麾下一千六百余兵马和临时招募的青壮,最终肯定守不住归义县城,城破是迟早的事。

但其人还是没有选择出城投降,他坚信军帅郭药师肯定会出兵。

并不是出于什么“同出辽东,患乱与共”的情义,在怨军这几年的经历,让每个“辽东老乡”都变得极其复杂,对谁都要留一手。

让他坚守并相信郭药师肯定会来的原因很简单:同舟社开出的招降条件太苛刻了,让常胜军诸将别无选择。

从辽东到乾州,再从乾州到锦州,又从锦州到涿州,他们这些无根之人已经受够了一再被抛弃,再也不想过颠沛流离、随波逐流的生活了。

手中的军队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把军队全部交出去让同舟社整编,所有军官也要接受甄选和什么轮训?

天知道同舟社会以什么条件甄选军官!

生在这个吃人的世道,要想活下去,就必须抛弃一切世俗道德的约束,就不能把自己再当作“人”。

怨军兵员最多时,共八营二万八千人,这些年来,不断损失又不断补充,到现在却只剩下了涿州的不满两千人。

能活到现在的,有哪个军官手中没有沾染无辜者的鲜血?

谁又敢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同舟社手里?

就算张令徽愿意投降,其人的部属也不会同意。

既然谈不拢,那还不如亡命一搏!

去年,同舟社不顾澶渊之盟的相关协议,擅自增兵边境,辽国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其中就包括调怨军防御涿州。

随后,同舟社海军袭扰辽国沿海,搞出很大的动静,逼得天祚帝不得不低头跟徐泽谈判解决军事争端。

此事常胜军诸将校自然知道一些,但知之不多,辽国朝廷为了涿州稳定,刻意向怨军隐瞒了这次冲突的关键信息。

是以,郭药师、张令徽等人并不清楚同舟社的真正实力。

在张令徽看来,同军兵士再厉害也只是一双胳膊两条腿,挨了刀砍箭射照样会死。

其人还真就不信了,凭着人多就能轻易攻城拔寨,那这世上也就不会有动辄数月,甚至数年十几年也攻不破的城池了。

归义县是辽国对南朝的最前沿,城池修得很坚固,城防虽然没法和燕京城比,但也不是同军凭着人多就能吓垮的。

只要打退同军的几波进攻,让协助守城的青壮见了血,又会是一批好兵。

凭着城中充足的人力和相对不缺的粮食,张令徽自信守上两三个月绝对没问题。

而且,外面有郭药师的兵马牵制,再加上燕京城中迟早会有的行动,同军未必敢全力以赴。

拖得久了,让中京道的金人看到了机会,也有可能会入局,归义县未必就不能击退同军的进攻。

归义县南十里,同军大营。

同军前锋统制时迁匆匆跑进帅帐,就见着社首正与吴用、牛皋、武松等人在地图前研究战争形势。

“社首,范阳县郭药师已经出兵了,共三千人,目标应该是增援岐沟关。”

歧沟位于燕山和太行山的交界处,中间有个夹缝,可以通往山后,谓之歧沟。

很明显,这种险要之处在战争之中的作用极其关键。

唐时便在岐沟设置关卡,此地南接涿、易、定、镇州,北通山后新、武、妫州等,是河北通往关外的樵路。

五代至今,周德威、李存矩、李嗣肱、李存璋等人皆在此处进行过大战。

宋太宗赵光义雍熙北伐,也曾在此地两次大战,死在歧沟关和拒马河的宋军不可计数。

郭药师出兵后,不直接到归义县城下骚扰正在攻城的同军,反而在几十里外的岐沟关屯驻,其意图就耐人寻味了。

其人应该知道自己力量不足以撼动同军,又不想放弃手中的军队,想占据雄关,以进为进?

其实,徐泽对郭药师的想法并不怎么关心,像他这类人物在乱世中多了去。

郭药师要是愿意投降同舟社并愉快地接受改造,徐泽自然会给他一次机会,但要是幻想以抗拒换取谈判的资本,只能说他想多了。

“好,燕京方向有没有动静?”

“这两日探马增加了一倍,但没能越过新城,战场遮蔽线一直控制在我们手中。”

大战开始前,敌我双方的斥候就已经在进行血腥的搏杀了,这既是大战的序曲,也是主帅了解敌方兵力部署的有效途径。

“伤亡如何?”

“不大,双方只拼过两仗,我们阵亡了十七人,对方死了二十六个。这些辽国探马很狡猾,人少的时候见着我们的斥候就跑,人多了又包抄。”

“嗯。”

这么宽大的战场上,双方斥候只打了两仗,阵亡总数不到五十人,烈度已经很低了。

显然,燕京城中的北辽君臣极为关注涿州战局,又清楚的自身力量不足,在同军露出破绽之前不敢贸然出城,探马与同军斥候交锋中也显得犹犹豫豫。

“有没有打探到金人的消息?”

时迁面色颇为凝重,答道:

“还没有。”

北伐虽然现在才正式开始,筹备工作却早在同舟社接手河北路之后就已经开始了。

以同军的战斗力和北伐之战的充分准备,只打新生的北辽政权的话,完全没有悬念。

徐泽担心的只是北辽会不会在国灭之际狗急跳墙,放金军入关打击同舟社。

其人转身,再次扫视了一边墙上的地图,终于定下决心。

“牛皋!”

“属下在!”

“你部主攻西线,拿下涿州后,再率军控制易州,并继续向西,协助第三军拿下蔚州,再根据时局变化,继续西进或回师涿州。”

北辽国灭在即,被社首安排攻略西线,即便最后还会回师涿州,但以同军的攻坚能力,肯定不会等到第一军回师就已经攻破燕京城了。

很明显,攻略西线就会错过灭辽之功。

同舟社以后肯定要灭很多国家,但灭再多的国家都抵不上灭掉辽国一国。

辽国就算再衰败,那也是压在赵宋头上百余年的沉重大山。

军功再多,在同舟社的历史上,少了灭辽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总会是一种缺憾。

但牛皋清楚社首的命令不容置疑,其人立即昂声作答。

“属下领命!”

徐泽对牛皋的攻坚能力是放心的,攻下蔚州完全没有问题。

实际上,战前的情报显示,易州几无辽国正规军驻守,取下不难。

蔚州的辽军也不多,如果是正常地形和敌情,仅派一个师即可拿下这两州。

但自涿州向西,由燕山进入太行山,一路均为山地,道路情况极为复杂,很多地方甚至没法展开重炮,真正的危险反不在攻坚本身。

蔚州据有飞狐和灵丘两县及长城,无论从东面和南面进攻都很艰难。

战事一旦陷入僵局,再被第三方势力介入,将会是灾难性的后果。

所以,徐泽才会安排两个军九个师,以如此夸张的兵力进军西线,大半是用来震慑各方的。

徐泽知道牛皋能理解自己的战略意图,却有些担心其人部属心热灭辽之功而进攻太快,导致战线脱节。

“西线地形复杂,情况也更复杂。你要时刻关注金军、宋军还有天祚帝之辽军的动向,尤其是金军,当以稳妥为先,万不可掉以轻心。”

牛皋在同军一众高阶军官之中本就比较稳重,升为军正之后,更多了几分内敛,听了社首郑重其事的强调之语,当即肃穆正荣应答。

“属下一定不负社首重托!”

犹豫了片刻,牛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社首,万一蔚州已经被金军攻下,属下该咋办?”

确实有这种可能,战曹之前的战局推演中,就有金军尾随天祚帝向西,一路攻城拔寨的设想。

“若是金军捷足先登,暂时不要跟他们冲突,只要燕京在手,我相信完颜阿骨打会重新考虑西面领土的归属问题的。”

徐泽此言并非百日做梦,金国的根基在辽东,即使全取西京道,也很难经营。

金国只要拿不下燕京,就没法将领土连成片,对彼处的治理难度将会直线上升,最终不得不放弃。

要知道,即便是辽国鼎盛时期,活跃在其境内高原上的阻卜人也从未真正屈服过。

大辽历史上多次记载阻卜人“来聘”,朝贡体系下,敌国曰“聘”,藩属国曰“贡”。

辽国自居中华正朔,自然不可能在历史记录上用错这么重要的词。

阻卜人桀骜难驯,降而复叛。

辽国衰败如今日形势,阻卜人在其中也贡献过相当大一份力量。

金国一旦继承辽国的地盘,必然也要继承来自阻卜人的压力。

历史上,前者就被后者打得满地找牙,现在有了同舟社的介入,金国崛起之路被中断,对付起阻卜人来,绝对会更吃力。

牛皋并不清楚社首心中的想法,但他相信社首的判断。

实际上,其人也不关系这些。

“要是金军和宋军挑起事端,怎么办?”

“打!露头就打!狠狠地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