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五十九章大难临头

水浒新秩序 第五十九章大难临头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9: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众族老和小宗家主都没有接话,似是认可了韩治关于同舟社取代赵宋之势不可挡的判断,又似是如同以往一样走个程序,万事都由宗主拿主意。

“然徐泽行事不同以往改朝换代的豪杰,得人却不制于人,同舟社所做一切皆明白无误地限制大族发展,且此人手段毒辣,凡是反抗者,无不家破人亡。”

韩治一番话说完,众族老和小宗家主们皆点头而叹,却少有同仇敌忾或悲愤之色,似乎韩治讲的这些事和他们无关一般。

没办法,同舟社接管河北两路后,做法完全不似篡逆作乱的反贼。

一方面,徐泽俨然是秩序的维护者,虽然造反,却没有大肆破坏社会秩序,更没有对特定阶层喊打喊杀,甚至还将各地管理得更好。

同舟社然所行之法虽然与大宋差异较大,但也是讲“法度”的,就算要杀人也是有理有据,因为你触犯了同舟社的“刑律”才杀你,而不是徐泽看你不顺眼想杀你。

另一方面,徐泽又手段极其强硬,敢于反抗者皆付出了家族被灭的惨重代价。

不比赵宋虽然森严却弹性极大的“王法”,在同舟社治下,规矩明明白白,不能做就是不能做,且执法极严,犯了法就没有任何理由可谈。

反抗同舟社暴政可以,愿赌服输,先做好一旦失败便赔上整个宗族的心理准备。

没有什么底蕴的暴发宗族还可能亡命一搏,如安阳韩氏这样数百年的大宗如何能做这等蠢事?

众人没有表态的意思,韩治接着道:

“安阳韩氏家大业大,若反抗同舟社,恐有覆灭之危,可若坐视同舟社税法落地,也再难维持偌大家业。治为宗主,实难抉择,何去何从,恳请各位长辈不吝教训!”

众小宗宗主相顾而视,又欲言又止。

宗主的话虽没说完,但意思明白着,这根本不是要什么“教训”,而是要他们表态呢。

安阳韩氏扎根相州三百多年,田宅、山林、河泽、店铺等产业极多,依附于韩氏这棵大树生存的族人、佃客、雇工等身份者也是不计其数。

以往,在赵宋治下,上有官府保护伞,下有众族人“团结一心”一致对外,还拥有极多的免税和隐田隐户等特权,靠这些产业养活所有人完全没问题。

现在,同舟社取代了赵宋朝廷,取消了大族的一切显性特权,甚至还因为田地太多,需要多交税,家业维持不住是必然的。

头脑稍微正常的人都知道,当此形势下,既然不能反抗,不敢反抗,那就必须作出改变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分宗、分家,把田产分到“合理”的税收范围。

问题就出在这里,处在宗族中的所有个体地位并不是平等的,大宗对小宗更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占有并主持分配绝大部分的资源。

以往宗族越做越大的情况下,小宗虽然处于被压榨的地位,但做家主远比普通宗族过得要好,眼光能放长远,偶尔牺牲一点利益,也多不会斤斤计较。

现在要分族产了,而且,很大可能这一分就再不可能合。

怎么分?

按大小宗,还是按各宗的人口?

这个时候讲什么都不好,多说多错,不如一默,反正等会肯定有得吵。

眼见众人明明有话讲,却又因为各自的利益盘算而陷入沉默,辈份最长的族老韩纯彦主动站了出来。

“诸位,安阳韩氏能有今天,靠得是什么,是田宅家产么?”

其人环顾堂内,一众族侄、族孙们尽皆默然,不敢与其对视。

实话说,分则力散,专则力全,安阳韩氏风光三百年,在这棵大树底下乘凉这么久,真等到树要倒了,还是很迷茫的。

众人虽然平日里艳羡大宗,恨不得取而代之,但也明白没了安阳韩氏这块招牌,自己什么都不是。

“同舟社就算再能折腾,终究是要有人做事,不管分不分宗,安阳韩氏还是一家,还是要教导子弟出仕为天下做事。”

“叔祖说的是!”

“晚辈受教了!”

“安阳韩氏永远都是一家。”

韩纯彦说了一堆无用的实在话,众人跟着喊几句有口无心的口号,却是为韩治解了围。

其他人对分宗还有疑惑,他却是半点也不敢耽搁。

秋收以后,同舟社一面抛出科考诱饵,一面强力推行税法改革,是铁了心要改天换地。

同舟社开科举的内容虽然与赵宋相差很大,对受传统教育多年的士子们很不利,但毕竟还是留了一条路,给了你进身之阶。

文、格分综的考试模式显然是对传统士子的格外照顾,参加考试的士子不用比书院学生强,只需要比其他士子厉害就行——这点和赵宋科考没什么本质不同。

如今形势已经明朗的情况下,本就别无选择的河北士子更不会错过“从龙”的大好时机。

同舟社选择这个时间段放出开科取士的消息,成功吸引走了绝大部分士子的注意力,这也是整个河北两路百余县,却只有几起暴力反抗税法改革事件的原因之一。

如此形势下,安阳韩氏实际上是没得选。

还有一件事,韩治瞒着其余族人。

半月前,同舟社法曹曹首裴宣突然带人来到安阳,转了一圈后,将州衙和县衙内近些年的刑案卷宗全部搬走。

就在昨日,同舟社又遣人来安阳,将几份“有问题”的刑案卷宗和之前的清田簿籍副本直接送到韩治手中。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韩氏家大业大,子弟众多,即便家教再严,每一代也免不了会出几个不肖子孙,想要屁股干净让人抓不到把柄是不可能的。

之前同舟社清田,韩氏就出了不少问题,抛出几个奴仆顶罪后便没了下文,韩治还以为风声已经过去。

一边是其余大族暴力抗税被杀得人头滚滚,一面是韩氏涉案和清田的“罪证”,如此意味强烈的警告,为官多年的韩治如何不知?

再加上韩肖胄以病请辞知沧州事任命时,徐泽送来的白绫。

所谓事不过三,韩治预感到安阳韩氏这一次稍有不慎,就会是鸡犬不留的结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