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八十七章 税改初见成效

水浒新秩序 第八十七章 税改初见成效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9: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徐泽的目标,是通过清田、收田、度田、授田的流程,配合田底、田面权分离的永佃制度,逐步实现大部分土地资源的国有化。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可能一撮而就,徐泽非常清楚这一点,他也稳得住。攫欝攫欝

实际上,赵宋原本的官田也是有部分交由农民永佃的,同舟社的做法与赵宋一致,只是换了“东家”而已,百姓对此很容易接受。

而且,赵宋官田永佃权还可以转让和出售,“虽名立价交佃,其实便如典卖己物”,就是老佃户明码标价,将佃种权转让给新佃户承佃。

既然田面可以如同完整所有权的土地一样转让和交易,自然就会产生其他的经济形态,比如包佃。

所谓包佃,即某人从官府那里承包土地的租佃权,再把土地转租给其他农户耕种,简单点说,这人就是“二地主”。巘戅宝来巘戅

这种情况还不少,甚至为了在官府手中拿到包佃权,准“二地主”们还要相互竞争,送钱拼关系。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火爆的情况,自然是因为有利可图。

百姓不管佃种官田还是民田,都要缴纳佃租。

而田租是要远高于朝廷田税的,这才是赵宋不遗余力增加官田的动力所在,徐泽也没打算改变这一现状。

任何政策的实施都要讲究投入和产出比,若是没有好处,政策的执行就会大打折扣,要不了多久就会被荒废。

维持正向的投出比,有利于保证政策长期贯彻执行,防止人亡政息。

不过,他还是做了适当改进,说来也简单,就是减少部分官田地租。

此举既是为了减轻佃农负担,增加其积蓄和消费能力,进一步盘活国内市场,也旨在打击土地兼并。

地主也是要种地的,大批小地主都会亲自耕种,他们可以算是勤劳致富的代表。

但大地主已经脱离了劳动,全靠佃农耕作收租获利。

此时的佃农不比隋唐以前的徒附,人身相对自由,和地主之间并不存在严重的人身依附关系。

官府的佃租更少,佃农又不是傻子,当然会做出合理的选择。

没人佃种自家土地,小地主受到的影响很少,大地主却不行,只能跟着减少地租,以保证继续经营。

这就是同舟社必须掌握大量公产的原因之一,手中没有大量官田,靠行政命令强迫地主降租,难度大、效果差,还容易反弹。

同舟社拥有官田的田底,调整“自己的”地租天经地义,任何人都无话可说。

而地主跟着调整地租后,其收益就会相应减少,再遇到突发的自然灾害,破产的几率便会大增。

另一方面,在同舟社的治下,隐田偷税的难度骤增,其中的风险也更是承受不起。

种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地主兼并土地的热情就会急剧下降。

以此,便可逐步实现土地资源的逆流动。

徐泽并没有想把事情做绝,此项政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打击土地兼并的主力——大地主。

但对代表此时先进生产力的小地主则轻轻放过,对自耕农更是没什么影响,再配合其他优惠政策,必然能鼓励小地主和自耕农勤劳致富。

即便是近千年后的新华夏改革开放初期,家庭式劳作仍是农耕的最优解。

所以,在同舟社治下,保留大量自耕农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国家大政。

衡量任何经营方式先进与否,主要看其是否能合理利用社会资源,能否达到当前生产力条件下的资源最佳配置,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其中一项重要标志就是劳动者能否与生产资料自由结合,更自由的供需关系,才有更强的经济活力。

不管是发展农业,还是鼓励工商,都需要相对灵活的户籍制度相配合。

所以,同舟社还继承了赵宋相对宽松的户籍制度部分条款。

徐泽虽然计划将土地逐步收归国有,却不希望把大部分人都束缚在土地上。

这方面,赵宋已经做了很好的探索,且积累了不少经验,没必要因为改朝换代,就故意开历史倒车。

同舟社治下的人口同样可以自由流动,但每个人入学前,必须到官府建立户籍资料,不然的话,无法享受国家关于入学、授田等方面的福利。

徐泽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类似后世的身份证制度,只是受很多条件的制约,暂时还做不到这一步。

至此为止,登州农业税法改革暂时告一段落。

所有改革政策落地后,知登州事龚孝序根基同舟社社首徐泽的批示,宣布了最后一项政策调整:全州所有田地减两成农税。

堪比上古治世的清廉吏治,数年持续投入农业基础建设的作用发挥,还有鼓励养田的制度等等,

这一系列的利好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在同舟社治下种田的合法所得,要远高于赵宋境内。

现在又简单粗暴的直接降低税率,自然获得了登州各阶层的一直赞扬和真心支持。

要知道,赵宋立国以来,少数税种确实有减少和废除,但总体上讲,名目繁多的各种苛捐杂税是只增不减的,同舟社这一步,就走在了前面,争取到了人心。

不谈受益最大的自耕农和小地主们,就连之前被迫随同舟社降低地租的中地主,也发自内心地看好同舟社。

不过,只有徐泽自己清楚,登州税法改革试点只是初改。

在试点过程中出现的很多新情况,促使徐泽调整了最初的试点计划,好多设想中的政策他都没有放出来。

比如说之前设想的根据田地多寡梯次征税,他便计划放到京东路税改全部到位后再说。

仅仅两成的降税也不是他的目标,但所有利好没必要一次性放出来,这本就是下阶段继续深化改革的筹码之一。

而且,到目前为止,也只是做了部分上篇文章而已,税法改革是一个配套的复杂工程,可不仅仅是农税改革一项。

同舟社降税、减租和持续进行基础建设、建立生产合作组织、整顿吏治等等措施,都会引导农业产出快速增长。

徐泽将利用这一波改革带来的红利,加速同舟社的政权建设,将组织体系向基层进一步延伸。

另一方面,防止谷贱伤农,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以及引导社会各阶层增收后的资金走向,调整治下产业结构和规模等等,都是他更需关注并认真做好的下篇文章。

可以说,同舟社的社会改革才刚开了一个头,立志开创前人未有之局面的徐泽,绝不会满足于一点小小的改变,他的道路还很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