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五十三章 平生第一顿饱饭

水浒新秩序 第五十三章 平生第一顿饱饭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9: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环顾当今天下,同舟社已经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死强敌了。

一个组织尚处在创业阶段,就没有了很强的外部压力,这是幸运,更是不幸。

内部所有激进和浮躁的声音,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利益。

既然同舟社已经打遍天下无敌手了,就不应该继续窝在京东东路,而应该吊民伐罪,推翻腐朽昏暗的赵氏大宋,建立新的徐氏王朝。

只有这样,社中文武才能走上更高的位置,获得更多的利益。

这是人性本能和社会运动的普遍规律,无关人心的好与坏。

外部的压力小于组织扩张的动能,富有生命力的组织必然会自发地扩张、扩张、再扩张。

即便社中最富社稷苍生情怀的宗泽因为担心同舟社操之过急,会有中途夭折的风险,不希望扩张太快。

但另一方面,他又矛盾的希望同舟社能者多劳,尽早取得大宋江山,接替赵氏统御万民,以此,让天下的百姓少受折腾,早点在同舟社治下过上好日子。

殊不知,徐泽正是为了让天下百姓尽量少受折腾的,才更加不敢激进。

因为,同舟社现在这艘船还很小,容不下更多的人。

而这艘小船之所以划得最快,不过是因为其余的船都在原地打转,甚至漏水下沉,同舟社这艘暂时不漏且一直前进而已。

所谓全靠同行衬托,不外如此。

实际上,同舟社现在的控制区内也有隐患,而且不止一点两点。

之所以没有爆发强烈的矛盾冲突,只不过是因为还有快速扩张和连续胜利的红利,让这些矛盾暂时转移而已。

好心办烂事的教训多了去,做大事最重要的就是头脑清醒,时刻把控住节奏,不被胜利冲昏头脑。

相比起伟人的胸怀、魄力和能力,徐泽认为自己提鞋都不配,他只不过是遇到了一个更容易做事的年代。

连伟人都能生出“忍将夙愿,付与东流”感慨的事,他敢托大?

盲目扩张,超载的结果,只能是让这艘小船和船上的人一起沉没。

“列席区”单独设置,且社首行事必有深意,也没有因言罪人的习惯,因此罗仲彦的话说出后,众人虽是震惊,却未出言阻止。

罗知州张嘴便将徐泽“问倒”,决定穷追猛打。

“徐社首既无安天下之能,为何要行乱天下之事?”

负责组织会议的杨喜见罗仲彦不依不饶,赶紧起身去扯其人,被徐泽摆手制止。

有些话,他不方便直接讲出来,反倒是罗仲彦这问题提的时机正合适。

今天安排这些社外人士列席会议,本就有这方面的考虑。

“罗知州,你从诸城一路走过来,各地乱了没有?”

罗仲彦被放出来后,就直接带来了北海,走马观花,确实没有看见贼乱之后“该有”的惨状,但其人却没有被徐泽牵着鼻子走。

“密、潍两州是没有乱,可天下却会因为京东东路的问题而大乱。”

台下众人或对罗仲彦怒目以视,或如视傻子,或若有所思,精彩的表现尽入徐泽眼帘。

“且不说这大宋究竟是谁扰乱的,天下士民心中自有杆秤。只说徐某,这不是已经受了皇命出兵,即将平定乱贼李子义么?”

“你——”

会议时间有限,眼见罗仲彦被气得花白的山羊胡子都翘了起来,将要失去理智,徐泽不想被他带偏了会议节奏,乃主动出击。

“好了!既然说到天下动乱,我且问罗知州,密州的户数你可清楚?”

人是构成天下的根本,户籍是国家治理最重要的数据,这个数据罗仲彦当然记得。

如此场合,徐泽突然抛出这个问题,肯定有深意,罗仲彦立即冷静下来。

“政和六年造籍,密州共有户一十四万三千六百五十七。”

徐泽又问:“国朝之初的数据是多少?至今增加了多少倍?”

罗仲彦:?

没等其人回答,徐泽又接着问。

“密州的耕地从国初至现在又增加了多少?”

罗仲彦:??

徐泽再问:“密州如今一至三等上户有多少,户籍占比是多少?占地的比率又是多少?无地者又有多少?”

罗仲彦:???

其人作为一州知州,虽说不上日理万机,但公务属实繁忙,很多事务需要属僚协助才能顺畅。

即便单业务更精熟的属僚要了解具体数据,也要对照簿籍查看,任谁也没这么好的脑子,事事都掌握的那么清楚。

罗仲彦被关了这么久,还能一口答上户数,已经很不错了。

徐泽自然知道其人答不上这些数据,乃点朱武的名。

“朱曹首,你来替罗知州回答。”

“是!密州并无国初时的详细簿籍,属下参考,密州户为五万零四百五十一,一百四十年间约增加二点八五倍。”

朱武虽号神机军师,也做不到过目不忘。

他之所以能回答上来,自然是会前就得了徐泽的吩咐,特意做了一些的准备。

徐泽本计划做会上专门安排朱武针对人口问题发言的,没想到罗仲彦会突然发难,正好用上了。

“耕地面积数据有部分缺失,只能根据以往的一些典籍大略估算,增加了大约六点五成。”

京东东路是梁、唐、晋、汉、周五国的基本盘,频繁的改朝换代和异族入侵,底层百姓的生存保障极差,造成人口锐减。

大宋立国后,密州再未遭受大的战火,人口繁衍增长幅度较大。

但新开垦土地的数量,却远少于这个人口增长的比率。

并不是亲民官渎职懒政,劝农不力,而是密州的土地就这么多,再怎么努力开垦也有限度。

密州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全国的情况并不相同。

频繁战乱的地区安结束混乱状态,除了地多人少对新生人口的需求更大外,长期战乱也会导致隐户、逃户、流民增多,造成簿籍人口锐减的情况。

一旦安定下来,这部分逃籍人口重新入籍,自然会再短期内导致人口暴增,长期来看人口增长的比率也要比少经战乱的地区更大一些。

因战乱而抛荒的土地被重新开垦,增加的面积相应也更多,但对比一些边疆地区,这个增加的幅度又要少一些。

通过核查官方公布的数据,以及外曹打探的消息,大宋从太平兴国至今一百四十年间,人口大约增长了两点六五倍左右,新垦土地增加不到七成。

几个数据报出后,罗仲彦已经目瞪口呆了,土地和人口增长的幅度相差近四倍,这意味着什么?

朱武却没有结束,继续报出更惊人的数据。

“政和六年造籍,密州上户共计一万二千八百九十三户,占总户数比率不足百分之九,占地约为百分之七十一,无田地或田地不足以糊口之户,约有百分之八十三。”

台下,寂静无声,所有人都在思考社首抛出这些问题的深意。

密州的土地兼并情况还算是好的,江南、京畿等地,土地兼并的情况还要更严重。

大宋人口过亿,有多少人因为没有田地或田地不足以糊口,而长期吃不饱饭。

康狸因为平生吃了第一顿饱饭,就不顾生死的上梁山跟徐泽造反。

全国又有多少康狸这样的百姓,等着某人给一顿饱饭就豁出性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