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二章 相得

水浒新秩序 第二章 相得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9: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二月十四,太师蔡京府邸。

虽然天子恩遇,不用参与早朝,但精力充沛、精于养生的太师习惯早起,在院中做完一套五禽戏,至身体发热出汗,放松,闭目慢慢调息。

待蔡京调息完毕,回到廊内,五子蔡鞗已端来脸盆和巾布,小心掸掉蔡京头上的雪花。

“大人,下雪了。”

“嗯,今年的雪下得有些晚,恐怕会影响来年的收成啊。去年这个时候,汴河已经冰冻数尺了。”

“是啊,大人的担子更重了。”

已经三十有三的蔡鞗早年曾随蔡京几经沉浮,对这些稼穑之事略懂一二。

蔡京躬其身子,让蔡鞗帮忙擦拭后背,道:“为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内亲附百姓,使百官各得任其职。这本就是为父该做的,谈何辛苦。”

蔡鞗边擦,边诚恳答道:“小子受教。”

“你啊,安心读书,修身养性,这些遂万物、理百姓之事,由父兄操劳即可。你可是还怪为父应下的亲事?”

蔡鞗擦背的手忽然一滞,随即又反应过来,道:“雷霆雨露皆是天恩,小子岂敢怨望?我资质本就不及众兄弟,父亲如此安排极是。”

擦洗完毕,蔡京站直身子,任由蔡鞗为自己加衣,蔡太师生八子而余六,唯老五最是谦恭孝顺。

当年,天子为示恩遇,以最得宠的明达皇后之女以延庆公主指婚蔡家,延庆生于崇宁五年,指婚时,老五就已经二十七岁了,之后要再等十几年,还不能为官一展抱负,对这孩子来说,确实过于残忍。

但没办法,为维系家族荣华,必得应下这门亲事。

总不能让年龄合适的孙子与茂德帝姬成亲吧,哪样的话,自己就比天子高了一辈,这让自己以后如何再见官家?

穿完衣,回到正厅,长子攸、三子翛、四子绦三人皆已为官,不在家吃饭,其中长子攸还有了自己的府邸,已然分家,只剩七子脩和几个孙子侍立一旁,等蔡京、蔡鞗坐下后,再一起吃早饭了。

蔡京从不将国事的艰难带到家里,在孙子们面前,永远是一副慈祥面容。

“都坐,冷不冷?”

“祖父都不冷,孙儿也不冷。”最小的孙子抢答道。

“好!吃吧。”

这几日蔡京有些上火,吃得比较清单,早餐只安排了几碟小菜,素饼和白米粥,几个孙子平日里吃惯膏粱,突然换为清淡吃食,自然有些不适应,吃了几口,都不愿意吃,指望着饭后饿了再吃些糕点充饥。

蔡京留意到孙子们的异样,慈爱地问道:“今日怎的胃口都不好?”

长孙答道:“祖父,孙儿们惦记着饭后的课业,不觉得饿。”

“哈哈。”

长孙这个谎撒得太不高明,蔡京却不想戳穿它,喝下一口粥,问道:“你们天天吃饭,谁能回答我,吃的白米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次孙顺口答道:“我知道,是从石臼里舂成白米的。”

答非所问,但好歹知道米谷之别,蔡京点点头,看向其他几个孙子。

长孙反驳道:“二哥说得不对,我在汴河码头见过,白米是装在草编袋子里倒出来的。”

蔡京拿起一张素饼,对蔡鞗道:“老五,明年开春后,有暇便带几个侄子到城外走走。”

“好!”

早饭的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到蔡京的心态。

吃过饭后,在府内慢走消食后,蔡京回到书房,开始练字——饭可以半日不吃,字不能一日不练,这不仅是陶冶情操,更是蔡京大半生的生活习惯和艺术追求。

一幅字还未练完,宫中来人,通知天子下午将移驾太师府,赐宴。

蔡太师不得暂时停下练字,亲自布置迎驾事宜,待府中众人皆明白各自任务,开始行动后,蔡京再次回到书房,重新写了一幅字,乃是一首七言绝句。

写完后,蔡太师端详再三,只见书法姿媚,气势豪迈,字字笔划轻重不同,起笔落笔遥相辉映,感觉自己的笔力更进一层,心情也恢复圆满状态,蔡京拿出一副画卷,在画上题下这首诗,并附笔“臣京谨题”四字,待画上笔墨干透,又小心收起。

蔡京走出书房,不去管忙碌的众人,只一人在小院内踱步,天子赐宴臣宅,不仅是示以恩宠,还有很明确的政治含义和利益交换,今日官家驾临,又有什么考量呢?

酉时三刻,皇帝踏雪驾临太师府。

蔡京率众子跪迎,天子亲自扶起太师,一路走一路询问老相公近日身体状况,还不忘关注实际年龄比自己大两个月的准驸马蔡鞗。

进入府内,仅留蔡京和内侍李彦三人作陪,天子直接进了书房。

蔡京展开上午收起的画卷,用犀角童子镇纸压好,退后两步,叩拜道:“这是官家赐臣研摩的听琴图,臣一时技痒,在画上题了诗,请官家恕罪!”

“元长,你我君臣相得,勿要生分!”

赵佶再次扶起蔡京,随即便被画上的诗词吸引。

吟徵调商灶下桐,

松间疑有入松风;

仰窥低审含情客,

似听无弦一弄中。

天子大喜,曰:“好诗啊!焦尾琴辗转千年,早已不堪抚弄。我琴技尚浅,却是难得嵇中散风入松之妙。能得自然之法,‘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足矣。元长,此画配此诗,妙绝,不枉你我相得多年啊!”

这幅刻画的正是天子抚琴之场景。

天子道冠玄袍,居中端坐,凝神抚琴,前面坐墩上两位纱帽官服臣子对坐聆听,左面绿袍者笼袖仰面,右面红袍者持扇低首,二人悠然入定,仿佛正被这鼓动的琴弦撩动着神思,完全陶醉在琴声之中。

绿袍臣子旁叉手侍立的蓝衫童子则瞪大眼睛,全部注意力都拨弄琴弦的天子所吸引。

构图简净,人物举止形貌刻画生动传神,衣纹线描劲挺略带战笔,树石器具描写工致而毫无呆板,着色浑厚而不失清丽,画面背景简洁,如盖的青松和摇曳的绿竹衬托出庭园高雅脱俗的环境,几案上香烟袅袅的薰炉与玲珑石上栽植着异卉的古鼎,与优雅琴声一道,营造出清幽的氛围,阐释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妙意境。

此画是赵佶最喜欢的作品,经常欣赏,只是画上无诗无题,便少了一分意境,今日得蔡京补全,不胜欣喜。

天子当即拿起笔,蔡京会意,赶紧磨墨。

不移时,天子蘸墨,写下题图“听琴图”并书“亓”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