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三十八章 池鱼

水浒新秩序 第三十八章 池鱼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9: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行幸金明池、琼林苑,不比南郊大驾隆重,年岁高的宰执通常会得子许可,不必随驾辛劳,今也是一样,太师蔡京、太宰何执中皆未随驾。

蔡京今心不错,一一检查了几个留在府中的孙子课业,尽管一堆孙子没一个能令他满意,但早过了耳顺之年的蔡太师端是好修养,自始至终都未曾发脾气,也是,下权柄,掌亿万生死的首相,若没这点城府和涵养,也不可能长期坐在那个位子上。

晚间,刚吃完两个黄雀肫饼,宫内杨戬派来亲信内侍李彦,蔡京赶紧接见。

蔡京顾不上客,直奔主题,见面就问:“何事如此紧急?”

夜间宫门关闭后,宰执非特殊况是不会进宫面圣,宫中无紧急况也不会派人传宰执进宫。

一般发生这种况,要么是子有恙,要么是极为紧急的军国大事,但无论那种况,都会引起京师震。

“官家行幸疲累,下辇时尚勉力支撑,换舆后即昏睡不起,几位御医皆措手无策。”

蔡京火急火燎赶到子寝宫福宁,见赵佶面色蜡黄,神倒是比较平和。

几个太医侯立一旁,皆官家脉象平稳,呼吸顺畅,并无其他病症,只是疲累所至。

若是普通百姓,遇到这种况,半盆凉水、一根银针定能“药到病除”,只是子万金之躯,谁都不敢冒这个险。

而且,老赵家子骨整体偏弱,除了太祖,基本每任皇帝在位期间都有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病症。

是以,杨戬和太医都不敢大意,确认异常后,第一时间想到了通知宰相,以备万全。

蔡京略作思索,询问杨戬:“可通知了其余宰执?”

“回太师,并未通知。”

“除了李彦,还有谁出过福宁?”

“并无。”

“一、速通知所有宰执进宫轮宿。二、宿卫班直提升护卫等级。三、严查官家回宫后出入宫门者。四、皇城司盯住在京亲王和郡王。”

蔡京没有明确此时留在福宁的太医和内侍、宫女,当然,也不需要明确。

杨戬立即下去吩咐,片刻后返回。

蔡京见杨戬言又止,乃会其意,跟杨戬来到偏。

“官家间提到过崇恩太后。”

蔡京面露厌恶之色,问道:“太后边之人可妥帖?”

“绝对妥帖,都是我亲自安排的。”

蔡京又询问了一些近宫中发生的事后,返回福宁内。

赵佶仍没有醒转的征兆,杨戬特意准备了一把靠背软椅,蔡京靠在椅子上养神。

官家的体状况他倒是不怎么担心,不为名相就为名医,精通养生之道的蔡京相信太医们的判断,正基于此,他才放心安排其余宰执进宫轮宿。

他烦恼的是杨戬提到崇恩太后刘氏,这个以色娱饶蠢女人,当年仗着哲宗皇帝专宠,诬告孟皇后使符咒之术而上位,哲宗皇帝宾后,官家念其拥立有功,容其留于宫中,以皇嫂居太后之尊。

都过去十几年了,这个蠢女人还没认识到自己的尴尬份,频繁干预外事,且动辄大言评判章宪明肃,自诩武曌之才。

也不想想,这满朝文武,谁敢认她?不智痴傻如此,也真是难为官家了。

看来,有必要提醒杨戬早作安排!

不多时,何执症余深、郑居中等宰执纷纷进宫,子暂时无虞,蔡京与几人交接相关事项,安排轮宿顺序后,便自顾去了偏休息。

次巳时,子醒转,行动顺畅,早膳还比往还多吃了一些,一场大的危机就这么过去。

几位宰执放心之余,各自回府补觉。

三后,子突召蔡京。

“劳太师辛苦,朕适才批阅奏章伤神,假寐间,见有二乃惊醒,太师可为朕解梦?”

“官家可是忧心慈寿?”

“正是!朕前大病,那个得便有垂帘意,还楚王似子有恭可承嗣!”赵佶神激动,话声音都有颤抖。

“朕不得不关防,使缺门,与之剑,若非宣召,勿问何人,入门者便斩之。”

子完,似乎真流露,叹道:“家不幸,家不幸啊!”

蔡京心内暗叹,官家这是疑心过甚,以刘氏之愚,兼官家御极十数载之威望,怎可能有二之危?

但君臣相得多年,蔡京自是知道官家秉,此时其实不在刘氏了啥做了啥,而在官家一念之间,自己这个做臣子的,只需保官家宽心即可。

“官家,宫比修造多,凡事失防护,宜有慈,且古今自有故事,不足烦圣心忧闷。”

子疲惫的摆摆手,谓:“朕知矣。”

蔡京退出寝,给送行的杨戬使了个眼色。

……

太宰何府。

那晚子抱恙,连惊吓带熬夜,次相何执中回府后,将息了几,才堪堪恢复元气,今因未轮值,并未上朝。

下午,东京城为黄霾笼罩。

何执中心神不宁的在院内踱步,沉浸象研究多年,清楚记得上次东京黄霾还是十多年前,朝廷一直讳若莫深,即官家子之位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由简王徙封蔡王的赵似,死于府狱,死后改封楚王,谥荣宪。

今,又无端显此象,示警乎?巧合乎?

正思索间,幼子进来回报打探到的消息。

“大人,官家半个时辰前曾召太师进宫。”

“快!扶老父进宫面圣!”

……

福宁。

“夫子,何事如此焦急?”这么多年了,私下场合子对何执中仍执礼甚恭。

“官家急召太师所为何事?”

听完子的牢,何执中展现了少有的果决,问:“官家登基以来,顺应人,百官归心,江山永固。慈寿本为陛下立,若不谨,废之即可,群臣当无疑议,何须烦忧?”

“是我想岔了,谢夫子提醒!”

何执中又道:“太后左右,愿陛下多置人侍奉,以妇人女子加之恐惧,万一不虞,则陛下不可负杀嫂之名。”

皇帝愕然,道:“兹事体大,我不即此决之,容我思虑妥当,稍晚,当召夫子来议。”

……

慈寿。

已经35岁的崇恩太后刘氏对镜整妆,这面镜子还是先帝所赐,这些年反复磨了几次,已然薄了不少,但太后仍舍不得扔掉,世人多喜新厌旧,然而,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再也无法得到了。

如同这镜子中的靓影,从22岁开始,就被困在这福宁,眼见这镜子一年比一年薄,镜中的人儿也一年比一年妩媚,然后,就如同鲜花盛开之后必然会衰败,再美的容颜也一些会经历岁月的摧玻

也许,再过些年,随着白发染遍鬓角,皱纹爬满额头,纤细的腰肢也变得臃肿,自己也就真的像个“太后”了吧?

太后,多么尊崇的份!

可是,若以双十年华的皇嫂之居此位,而皇帝又是同样年轻的话,这个份就足以尴尬到连晨昏定省的礼仪都必须免掉。

于是,“太后”的份成了桎梏枷锁,偌大的宫也彻底成为了冰冷的囚笼。

相比较而言,那个两次败于自己之手孟皇后,此时应该是更轻松逍遥吧?

瑶华宫至少要比这里清净,更名冲真的孟氏,据已有了华阳教主和玉清妙静仙师的封号,当今皇帝崇道,这人以后怕是要更加水涨船高吧?

“太后,今妆容正好,宜见先帝。”

一个嘶哑的声音,打断了崇恩太后的思绪。

刘氏声色俱厉的吼道:“你们几个奴才,是什么时候进来的!滚出去!”

“嘿嘿,奴婢们奉命请太后移驾用永泰陵。”

“大胆!奉命?奉谁的命!杨戬,是不是你,狗奴才,给吾滚进来!”

“太后果然圣明,臣这点道行还是瞒不过太后啊。”

门外,杨戬长叹一声,走了进来。

见杨戬进来,刘氏反而镇定下来,冷哼一声,道:“吾是先帝册封的皇后,官家他有何权力处置吾?”

杨戬垂手,无言以对。

“先帝在册封诏书中称吾‘心容具美,言德皆佳,若非斯人,谁可立后’,官家他进封吾为皇太后时,亦称‘受遗训,有策立之大功;端庄慈仁,可使下从风’,这些金口玉言,朝中百官谁个不知”

“你这个狗奴才莫不是狗胆伪造圣旨,至官家于不义?”

“哎——”

杨戬猛甩袖子,长叹一声。

“咱家就不该进来的,刮躁!”

……

晚间,子召宰执进宫,以崇恩太后“不谨,颇干预外事”为由,议废之。

一众宰执对这个上窜下跳、不知安分的崇恩太后也是受够了,很快通过了废后之议,皇帝正准备着翰林学士拟诏,内侍李彦匆匆来报:“太后驾崩了!”

子迟疑片刻,对众宰执曰:“是朕思虑不周,孟后已废,今崇恩再废,则泰宁无配矣!前番所议,罢!”

“诏:崇恩太后合行礼仪,可依钦成皇后及开宝皇后故事,参酌裁定。”

“官家圣明!”

太后驾崩是大的事,举国服丧,议谥、开陵、合陵都需要时间。

……

国丧期间,臣民聚众娱乐、饮酒。

开后,林冲约陆谦饮酒,至晚方回。

宅院前,醉醺醺的林冲正喊门,背后几人跟了上来。

“前司都教头林冲?”

“正是在下,几位是?”

几人皆着皇城司制服,林冲有些迷糊地问。

“皇城司亲从。”

带头之人出示腰牌后,冷冰冰地:“林冲,你案发了,体面些,莫要让在下为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