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二十六章 析津

水浒新秩序 第二十六章 析津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9: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辽国燕京城南,开阳门前。

同舟社商队正等待入城检查,由于携带了大量辽人没有见过的新奇货物,税吏为了定税,和褚青、徐泽磨叽了好半响。

队伍中,左右闲着无事的史进,趁机请教闻焕章。

“夫子,辽国南京为何又称燕京析津府?”

这个问题恰巧触碰到了闻焕章的知识盲区,他的回答很是缺乏底气。

“此地本为幽燕故地,是以得名燕京,至于析津,为师也不知,大约是契丹语音译吧?”

“恕冒昧,阁下此言有误。”

侧一个豪迈的声音响起。

闻焕章、史进齐齐扭头,说话之人也翻下马。

但见说话之人年岁约莫二十五六,细脸鹰鼻,朗目星眉,着银丝锦绣袍,头戴雪色貂裘帽,腰坠七星刀,手挽牛角弓,一口汉语极为流利,给人夷汉一体、儒雅英武共存之矛盾美感。

对方份一看就不凡,闻焕章拱手行礼,恭谨道:“恳请阁下解惑!”

来人还礼,道:“我大辽疆域万里,统御百族,虽分国番,实是一视同仁。然百族中,唯汉人传承最久,国朝乃遵用汉仪,南京本为蓟州汉城,原称幽都府,圣宗开泰元年改为燕京析津府,取自‘以燕分野旅寅为析木之津’之意,却是实打实的汉音汉义。”

此人说完,前后打量了商队两眼,随意问道:“你们是第一次来我大辽吧”?

“是。”

闻焕章坦率应答,燕京是宋辽岁币的交割处,加之南来北望的商贾也以此地为中转点,一个宋朝新来的商队并不会引起过多的关注,自然没必要多作遮掩。

“计划去往何处?”

由于不了解对方的份和立场,闻焕章不敢贸然回答这个问题,正犹疑间。

“中京。”

回答的却是徐泽,他注意到这边的况,搞定税吏后,就赶了过来,拱手道:“在下同舟商社社首徐泽,敢问阁下?”

“耶律大石。”

“重德兄,小弟好等!”

城门下,一个青衣士子边朝耶律大石边喊边招手。

“恕罪,失陪了!”耶律大石拱手施礼,转牵马,迎上那青衣士子。

“劳正彦兄久候……”

“此人姓耶律,莫不是辽国皇族贵人?”史进一时还有些懵。

“兴许吧?”

徐泽似曾听过“耶律大石”这个名字,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乌程,你给大郎解释一下。”

“是,契丹平民无姓,国族仅有两姓,皇族姓耶律,后族姓萧。不过,近些年,国制崩坏,平民中也有人冠这两姓,这个耶律大石看气度似是贵人,是不是皇族,程就不清楚了。”

看着耶律大石消失的背影,闻焕章还有些回味此人的举手投足,感叹道:“不想蛮夷之人,亦有如此风采气度!”

商队进城后,根据税吏的指引,直接去了北市。

这里是燕京城大宗商品交易指定地点,吃住交易一条龙,都能满足,商队到了后,只需寻有司申请展销事项即可。

辽国边境防控虽严,但对顺利入境的南朝商队,却是管的很松,只要足量交税,就不会有人上来找麻烦。

而且,徐泽隐约感觉,辽国官府似乎有意纵容走私宋朝商队入境。

这一路甚是辛劳,且展销期间用不了那么多人,徐泽把人分为三拨,除了一拨轮流在北市打下手,另两拨发给钱财,分成几组在城内闲逛消遣——这也符合初次出国的商队形象。

燕京城虽然无法和汴京这种超级都市相提并论,但周36里,辖两县,设26坊,足有30万人居住的“巨城”,也不是三两天就能逛完的。

实际上,不同于汴京的坊市一体,到处侵街占廊的管理混乱,燕京城还保留着唐时习惯,坊市分离,各坊皆有围墙相隔,还建有坊门,着有司专门管理,对这些根脚不熟的南朝商人,很多地方根本就不让进。

所以,分成几拨,各玩一块,回来后,再交流信息,对这个城市的面貌就可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各人阅历、格不同,关注点自然不一样。

早年的经历,使王伦更容易融入社会底层,也更加关注市井小民和社会闲散人员的生存状态。

在这点上,燕京实际要比汴京高出一大截,不管是坊市分离的管理模式,还是相对较小的经济规模,都使得汴京城屡不绝的泼皮无赖子,在燕京却很难生存,比起汴京,燕京的坊市少了几分熙熙攘攘,却更加秩序井然,商队在燕京几,也未遭到过泼皮无赖的扰。

同时,王伦还打探到辽国近二十年灾荒不断,使得燕

京各州县的转户持续增加,也导致粮食更加紧俏,民生更加艰难。就在上个月,辽主还亲临燕京,赐城内贫民钱若干。

詹玉看到了坊门管理的不严谨,一些坊区,只要给钱,基本可以随意进出,尽管如此,也不得不承认,燕京的城防、消防等设施和制度落实况,是要好于大宋四京的。

对李逵、阮小七、王英这些人来粗人来说,哪儿都不需要去,陆海百货、酒肆馆聚于其中的北市已是最好的去处,当然,若是没有牛皋这个打架一个敌仨,喝酒三个不及他一个的黑脸大汉,处处管着他们就更好。

闻焕章则把注意力放在城内汉、奚、契丹、渤海、女真等族的社会交往上,令他吃惊的是,各族地位虽有差异,但也做到了表面上的“一视同仁”,他就亲眼见到一名汉官的元从中有契丹人。

出行前,闻焕章信心满满,以为凭借自己平生所学,施展长短之术,对付起一帮尚未开化的蛮夷,定是信手拈来,不想到了辽国,所闻所见,皆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蛮夷之所以是蛮夷,只因其落后的文化传承和松散的组织度,但辖两县杂百族聚数十万人的燕京城,都分明管理的井井有条,城内多是耶律大石一般的各族士子,即便最偏执的宋儒,也不得不承认其的确文明有序。

野蛮暴虐的异族不足为虑,暴力只能压制一时的矛盾,但也会让矛盾更加激化,知礼而又尚武的异族才真正可怕。

坦白的说,辽人生活确实不如宋人富足,但税赋也更少,百姓同样安居乐业,且更加尚武。

在闻焕章看来,辽国固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大宋内部的矛盾和问题也不见得更少。

宋人惧辽入骨,以至于把灭辽希望寄托于其国内的蛮族反叛。问题是,只是这样的大辽,即便内部出了一些小问题,是积弱的大宋可以觊觎的么?

记不住网址,可以百度搜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