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过河卒 > 第二百一十九章 公议宫变

过河卒 第二百一十九章 公议宫变

作者:莫问江湖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13 16:05: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白山大荒北宫终于还是被攻破了,整个过程平平无奇又顺理成章,屈指一算,大荒北宫总共坚守了大约三天的时间。

这个时间真不算长,固然有高山行舟出人意料的原因,也有澹台震霄武夫跋扈的原因,可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二李没有出大力气死守,颇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敷衍意思。

大荒北宫守不住,整个太白山都守不住,北线大军便可长驱直入,直指黄龙府,也就是“直捣黄龙”的那个黄龙府。

历来黄龙府陷落,大多是面对更北方的敌人,北伐能直捣黄龙者寥寥无几,这次也不例外,齐玄素这次分三路大军进攻帝京,绝不能用北伐来形容,毕竟北线大军分明是南下才对。

面对北线大军,黄龙府的守军迅速达成了共识,守肯定是守不住,分歧在于是走是降?

若走,放弃黄龙府,便只好退往扶余府,可城高池深的黄龙府守不住,扶余府更守不住。若降,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张大真人都降了,还做了新任太平道大真人,投降过去继续张大真人的属下,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双方在议事的时候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差点上演全武行,乃至于内讧。

不过最终还是和平解决了问题,达成互不干涉的选择,一部分人选择留在黄龙府投降,另一部分人选择弃城而走,前往扶余府,又从扶余府会同部分守军全部退往辽州的首府辽阳府。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不能孤立地去看待军事,从纸面数据来看,其实辽东的守军多多少少还有一战之力,依托天险、城池、阵法,层层抵抗,层层阻击,必然能大大拖延北线大军的脚步。

可各地守军不是没有感情的纸面人物,也不是一声令下就可以不打折扣执行任何命令,他们有思想,也会考虑自己的退路和前途。

一个又一个的兵败消息是藏不住的,任谁也能看出来,大掌教势不可挡,皇帝败局已定。一个又一个大人物投降了大掌教,底下的人也会触动,凭什么我们要用性命去拖延敌人的脚步?那么多大人物或死或降,败局已定,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在这种时候,人心散了,再也没有坚守可言。

五万头猪不好抓,可五万个人主动投降,比五万头猪好抓,一抓就是一大串,这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人心所向。

至于二李,他们两人并没有去辽阳府,而是一口气退到了广宁府。此处距离内海很近,也是整个辽东的海上门户,不过联合舰队已经绕过辽东半岛,攻占与齐州隔海相望的清滨府,继而截断了整个辽东的海上退路。

三洲三道联合舰队当然拦不住李长歌和李长诗,可那么多地面部队便无法走海路离开辽东,只能走陆路撤离,也就是榆关。

这里面当然有区别,走榆关便是退往帝京方向,可如果走海路,就可以跳过帝京和直隶,直接前往齐州。

二李不打算回帝京,而是打算回齐州,严格来说,他们打算绕过齐州半岛,返回蓬莱岛。

局势已经洞若观火,正面战场打不赢,说是大局已定也没什么问题,再顽抗下去已经没什么意义,李家的基业要保全,李家的人也要寻找出路,关键在于蓬莱岛,这里既是太平道的核心,也是李家的核心。

此时清微真人就在蓬莱岛坐镇。

想要解决李家的出路问题,非要清微真人出面不可。

想要让清微真人代表李家进行和谈,就要先把李家内部理顺了,统一思想。

这当然是比较委婉的说法,如果用一个更直白的说法,那就是一场局限于李家内部的宫变,最好能以不流血的方式解决。

二李在经历了大荒北宫的失败后,下定决心要返回蓬莱岛面见清微真人分说此事。

无独有偶,另一边的李天罡在秘密会见石大真人之后,安排好替身,悄然离开了邯郸府,不过没有直接去见清微真人,而是先去见了李朱玉,又在李朱玉的提议下,见了李若水。

这三人都是清微真人的亲近心腹,他们迅速达成了共识,如今的局面,非清微真人不可收拾,大掌教的态度正是一个绝佳契机,他们要力谏清微真人,在这个时候要当仁不让。

就这么不谋而合,两路人马几乎同时抵达了蓬莱岛。

当清微真人见到本该镇守辽东的李长歌和李长诗突然出现在蓬莱岛,就已经大概明白了两人的来意,紧接着李天罡、李若水、李朱玉等人的到来,以及李天罡带来的《世说新语》以及大掌教的问题,更是把这种来意几乎挑明了。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李家宿老也闻讯而来。

道理很简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李家若是亡了,他们这些李家宿老又能落得什么好?当然要保住李家,现如今想要保住李家就必须和谈,而清微真人是最好的谈判人选。

清微真人没有拒绝,现在也不是三辞三让的时候,他同意最好以一种不流血的方式来促成这件事,于是他召开了一次李家高层议事,公开将李家何去何从的问题摆在了桌面上进行讨论,并对此事发起投票。

一切摆在台面上,开诚布公,没有阴谋。

最终的结果是八成以上的人支持清微真人出来主持和谈,哪怕是李长庚的坚定拥趸,也不得不随着局势的恶化来转变自己的态度。

一句话,形势比人强。

战场上毫无希望,连持久战都无法维持,要么坐下来和谈,要么去死,几乎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当然了,不能战而求和是投降,这也是国师还坚守在彭城府的重要意义,如今的太平道还能勉强一战,这才是求和的资格和本钱。

清微真人将李家内部的意见汇编成一册,包括这次议事的纪要,一并发给了如今正在前线的国师。

清微真人分明什么也没说,又好似什么都说了。

国师收到这份近乎逼宫的文件之后,丝毫不觉意外,倒像是等待已久了,正如天师所料那般,国师并没有勃然大怒便要回师镇压,而是很平静地接受了这次逼宫,同意将自己与太平道李家进行一定程度的切割。

不过国师没有撤军,这支最后的重兵集团才是李家上桌和谈的本钱,所以国师不能撤,也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切割,而不是完全切割。

国师打算尽到自己身为李家之主的责任,通过牺牲自己的利益,为败局已定的李家争取最后的出路。

三天后,国师往蓬莱岛方面回了一封给李家高层的公开信:“倡导和平,天下人同声回应。弭战销兵,解苍生倒悬于万一。愿同心一德,一致协力促成永久之和平。只望和平果能实现,则个人的进退出处绝不萦怀,而一惟公议是从。”

李家高层都明白,国师这是主动下野了,坐困愁城。

自今日起,清微真人正式成为李家的家主,因为要与玉京和谈,摆出姿态,自然也要放弃国师的称号。

紧接着,清微真人派出了一个谈判代表团,以李长歌为首,成员包括李朱玉、李若水、李天罡、李青奴,前往晋阳府觐见大掌教,洽谈有关谈判事宜,也是为日后清微真人亲自出面探路。

任谁也能看出来,这个谈判代表团的成员全都是大掌教的故人,或多或少都与大掌教有交情,有大掌教的老下级、老上级,也有大掌教的老朋友,哪怕是李长歌,算不得大掌教的敌人,他的夫人与小掌教可是好朋友。

清微真人这是要打一张人情牌。

至于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谁也不知道,只能说走一步看一步,能争一分是一分,不敢奢求太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