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晋: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 番外篇 山陵崩(三)

“十七叔,在京的宗室们都来了。”奉先殿内,韩王徐权麟身披斩縗正在为先帝守灵,辽东王徐元度跪在他的身后回禀道。

徐权麟头也不回地吩咐道:“昨晚交代你的那件事做好了吗?”

徐元度转着眼珠子想了想才明白:“侄儿已经以辅政大臣的名义将玉玺和虎符全都收好了,您什么时候要用支应一声就行,或者侄儿送到您府上也行。”

“这是什么话?”徐权麟望了一眼对面正对着大行皇帝灵位呜咽着的新帝,侧着脑袋厉声训斥道:“此乃神器,岂可私藏?寡人不过是代为保管,但那也是要存放在宫里的。”

“是是是,侄儿口不择言了!”

“走吧,既然人都到齐了,那就去偏殿见一见。”徐权麟起身,徐元度也跟着准备离开。

临行前,徐权麟特意辞别新帝:“陛下,宗室在洛阳久待也不是个事,老臣准备让诸位藩王即刻返回藩国领地,以防各藩国之中有心怀异心之人趁主君不在作乱。”

新帝徐乃炆也是披着一身斩縗大孝,他擦着有些泛红的双眼怯懦地应了一声:“一切都听曾叔祖的。”

闻言,徐权麟力谏道:“陛下,按国朝制度天子不在服,称老臣封爵即可。”

新帝不住的点头:“那就拜托韩王了。”

“这是老臣职分所在。”徐权麟这才满意地离开了奉先殿。

偏殿,一众宁朝外任藩王全都聚齐了,殿门外的内侍喊了一声:“韩王到,辽东王到。”紧接着徐权麟、徐元度叔侄俩次第跨入侧殿。

“见过韩王!”

“见过韩王……”

宗室们大多都是太祖系子孙居多,这些藩王的父辈、祖父辈早在长乐四年就开始分封海外,三十年过去了他们也长大成人继承藩国领地,在外为宁朝开疆拓土,镇守边疆。

在国虽为一国之君,但见到韩王徐权麟所有人都只能恭敬守礼,不敢逾越半分。

徐权麟身为太祖之子,在所有太祖所生的藩王都去世后便理所当然成了宗室之首,而今又受先帝遗命担任辅政大臣,统领军政,诸王谁敢不对其俯首听命,唯命是从?

“都坐下,寡人今日只叙亲情,不论国事,礼节也就不用太过计较。”

“诺!”徐权麟这样说了,但诸位还是不敢懈怠,一个个谨慎地望着这位宗室长辈,想要从他嘴里获悉一些朝廷最新的东西最新的动向。

徐权麟毫不忌讳坐在原属于皇帝的御座上,他招了招手让辽东王徐元度也坐下,随即酝酿了情绪望着诸王缓缓道:“大行皇帝不幸龙御归天,我们徐氏子孙失去了定海神针,这不仅是大宁朝的不幸更是我们的不幸啊!”

“是啊!先帝英明神武,谁能料想突然驾崩,”新安王徐志珩带着哭声:“幸好有叔祖您坐镇洛阳,您现在就是咱们大宁朝的定海神针,咱们可就指望着您老了!”

新安王徐志珩是秦王徐克桓嫡孙,他的兄长是当今秦王徐志骏,秦王一系当年迁封海外被分到了西南交州的九真、日南之地,经过三代秦王对外征讨秦国已经拥有四州八十余郡的广袤国土,成为宁朝疆土最大的藩国!

秦王徐志骏起身向徐权麟拱了拱:“叔祖,您可是太祖爷之子,血统高贵,又是宗室之长,有什么话您吩咐就好,我们兄弟几个和各位藩王全都听您的。”

“是啊,是啊!叔王您直说就行。”

“还请叔王尽情吩咐。”

“叔祖有什么要交代的,我们一定办到。”

……

秦王系藩王出了头,其余藩王也都发声支持徐权麟。

“好吧!”徐权麟见诸王态度明确,自己也不再啰嗦了,他直言道:“寡人要你们做的很简单,立刻收拾行装,返回封国,替大宁镇守边境。”

“啊!这?可是大行皇帝才驾崩不到三日,咱们这么快就走不符合礼制吧?怎么着也得送大行皇帝一程。”谁都没有想到,先前还哭啼抹泪的新安王徐志珩居然敢站出来反对徐权麟。

“叔王,要不将大行皇帝送入皇陵咱们再回去?”继任没两年的赵王徐延嗣试探性问道。

其余诸王一个个默不作声都在察言观色,他们虽然没有开口,可是心中想法都是跟新安王、赵王一模一样,只是这两个人替他们把心里话都说了出来。

毕竟千里迢迢回京,什么都没捞着,就这么灰溜溜回去,这也太不划算了!

徐权麟有点想笑了,但国丧期间他又不能太过明显,只是心中大骂诸王,前脚还口口声声说支持自己,这还没过半柱香就暴露原型了!

他又何尝不知道诸王是贪图富贵,想趁先帝国丧之际在朝廷之中浑水摸鱼,争权夺利!

“十七叔别动怒!”辽东王徐元度见徐权麟面有愠怒,忙起身上前相劝,诸王也都十分好奇,想看徐权麟到底同不同意延缓藩王归国之期。

众目睽睽之下,徐权麟站起了身,他环视一圈走了下去:“寡人知道你们心里都盘算着想要从朝廷多要些好处,但是寡人这里呢有内阁和议院的一封奏疏,我想你们一定会感兴趣的,等你们都看完了再决定是否要继续留在洛阳也不迟。”

说罢,徐权麟从袖口中抽出一封奏疏递给最近的秦王徐志骏:“秦王是宗藩之长,秦王先看。”

“谢叔祖。”徐志骏、徐志珩兄弟俩凑在一起打开奏疏立刻仔细看了起来。

“这……”

“这!朝廷要削藩!这怎么可能?”

一听到削藩二字,所有藩王都急了,纷纷去抢那封奏疏,徐权麟则大摇大摆从众人中间走上御座,安然坐下,随即捧起了杯茶盏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怡然自得品尝起香茗来。

徐元度见状也坐了下来,徐权麟不急他也不急。

四月朔日,先帝驾崩,同日徐权麟以遗诏辅政大臣、宗室元老的身份为先帝处理身后事。

四月十六,任命礼部侍郎刘义隆为山陵仪仗使,全权负责大行皇帝丧仪,同时严令在京藩王限期三日返回封国,违者重罚!

诸王得知朝廷正在议论削藩之事,若不是国丧在即,又是韩王秉持国政,此事怕是要落实了!在得到韩王徐权麟反对削藩的亲口承诺之后,他们立刻开始收拾行装离开洛阳,踏上返回封国之途。

四月十七,徐权麟以辅政大臣名义重组内阁枢密两府,召三司使蔡兴宗、礼部尚书邓琬、兵部尚书沈攸之、户部尚书张仁杰入阁,加上之前的吏部尚书沈璞、工部尚书祖冲之与首辅袁粲共七人组成新内阁执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