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 第408章 奉天殿上血流成河!

朱元璋的龙头杖忽然敲碎冰面,老皇帝浑浊的瞳孔里倒映着孝陵神道方向腾起的青烟。

当他弯腰拾起朱允炆遗落的半片残页时,《皇明祖训》上晕开的水渍正缓缓聚成马皇后临摹过的《早春图》笔意。

五更天的薄雾漫过享殿时,值夜太监发现朱元璋独坐在孝慈皇后画像前。

老皇帝脚边的金砖上,太子衣襟渗出的靛蓝液体已凝成凤阳方言中的"药"字形状,而案头那盏熄灭的铜灯里,半截蓍草灰烬正诡异地扭成北斗第七星的轮廓。

寅时的梆子声漏进享殿时,朱元璋掌心的龙头杖已刻出七道新痕。

孝慈皇后画像上的金线忽明忽暗,马氏怀中婴孩的襁褓竟渗出靛青色水渍,顺着画轴蜿蜒成应天府舆图的轮廓。

"标儿的脉象,今晨又现七星连珠之兆。"老皇帝浑浊的瞳孔映着画中人的笑靥,枯指摩挲着案头裂成两半的田黄石印,"当年你绣的百子帐,当真镇得住朱家百年气运?"

供案上的铜雀灯突然爆出灯花,孝慈皇后腰间玉带竟在画中自行解开。

褪色的绢帛层层翻卷,露出夹层里半幅染血的龙凤胎襁褓。

朱元璋喉头发出困兽般的低吼,尚方宝剑出鞘的寒光惊得梁间积尘簌簌而落。

"重八......"画像无风自动的刹那,马皇后鬓边的九凤钗突然坠地。

老皇帝踉跄着扑向供案,却见那对龙凤胎的襁褓正在画中缓缓展开——左衽的针脚分明是北元贵族的制式,而血衣上暗绣的星图竟与孝陵地宫的星盘严丝合缝。

五更鼓穿透窗棂时,朱元璋的剑锋已割破掌心。

鲜血滴在《皇明祖训》封皮上,竟沿着太祖亲书的金漆纹路游走,渐渐凝成"削藩"二字。

老皇帝突然狂笑,蘸血的指尖在空白诏书上勾画,每道血痕落下,太庙方向便传来一声铜磬清鸣。

"标儿若有三长两短......"诏书上的血字突然扭曲成游龙,朱元璋的龙头杖重重砸向地砖。

碎裂的金砖缝隙里渗出靛蓝液体,蜿蜒成二十年前鄱阳湖水战时陈友谅的帅旗图腾。

供案下的暗格突然弹开,半卷泛黄的《早春图》裹着马皇后遗落的翡翠耳坠滚落在地。

晨光漫过窗棂的刹那,值夜太监惊恐地看见老皇帝倒持尚方宝剑,剑尖垂落的血珠正将诏书上的"燕"字染得狰狞可怖。

檐角铁马忽然齐声铮鸣,一阵穿堂风卷着孝陵松涛扑进殿内,沾血的削藩诏书竟飘飘荡荡落入鎏金火盆。

"陛下!"当值翰林待诏扑救时,火舌已吞没半幅绢帛。

诡异的青烟在空中聚成北斗七星的形状,灰烬里唯余"仁厚"二字清晰可辨。

老皇帝怔怔望着扭曲的星图,浑浊的眸子里倒映着铜灯中突然复燃的蓍草——那截本该化作飞灰的草茎,此刻竟在火焰中舒展成北疆舆图的轮廓。

卯初的薄雾漫过奉天门时,司礼监掌印发现朱元璋独坐在汉白玉须弥座上。

老皇帝脚边散落着七枚断裂的龟甲,每片裂纹都指向居庸关方向。

当第一缕朝阳刺破云层,昨夜写废的十二道密旨正在金砖上缓缓融化,朱砂批红的"急递"二字竟与靛蓝液体交融成紫微垣星象。

孝陵卫换防的号角声里,朱元璋突然将半块虎符按进《山河社稷图》中的燕山余脉。

老皇帝颤抖的手指抚过居庸关城垛的纹路时,松木案几上凝结的晨露突然滚落,在"总领北疆"四字上撞出北斗第七星的形状。

奉先殿檐角的铜铃无风自动,惊起群鸦掠过紫禁城上空的瞬间,通政司的八百里加急密匣已然烙上三重玄铁封印。

寅时三刻的梆子声尚在宫墙间回荡,朱元璋已踩着金砖上未干的血迹走出奉先殿。

老皇帝将尚方宝剑横搁在鎏金火盆边缘,剑锋割破的晨曦竟在青砖上投下北斗七星的暗影。

"齐王昨夜暴毙。"老皇帝的声音惊起檐角铜铃,司礼监掌印捧着明黄诏书的手指猛然收紧,"着燕王总领北疆军政,八百里加急送至居庸关。"他说这话时,染血的指尖划过《山河社稷图》中燕山余脉,舆图上的朱砂突然洇开,将"居庸关"三字染得赤红如血。

值殿将军的甲胄碰撞声惊破晨雾,朱元璋转身望向病榻上昏睡的朱标。

太子衣襟处渗出的靛蓝液体已凝成"药"字最后一笔,老皇帝浑浊的瞳孔泛起血丝:"太医院前日进献的虎狼药......"他枯槁的手指抚过朱标苍白的额角,语气忽如春冰初融:"取三钱的量,用马皇后留下的青玉碗温着。"

卯时的天光漫过琉璃瓦时,朱柏正站在太庙前庭的铜龟碑下。

年轻皇帝玄色龙袍的暗纹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他望着跪在丹墀上的朱允炆,突然伸手拂去少年肩头的霜花:"允炆这双眼睛,倒像是削过漠北十二州的弯刀。"

"皇叔说笑了。"朱允炆腕间的佛珠突然发出细碎响动,昨夜染血的绦带无风自动,在青砖上勾画出九边关隘的轮廓。

少年太孙的剑穗扫过铜龟双目,碑文上"镇国"二字突然渗出靛蓝水渍。

韩铎的脚步声惊碎晨雾,锦衣卫千户捧着的玄铁匣在石阶上磕出火星。

当朱柏掀开匣盖的刹那,三十六枚狼头铜锁竟在日光下化作飞灰。

匣中褪色的北疆布防图突然腾空展开,图中居庸关的位置赫然显现北斗七星的灼痕。

"孙儿请命!"朱允炆的剑鞘重重砸在铜龟碑座,惊得碑顶的露水凝成冰珠滚落。

少年扯断的佛珠在青砖上弹跳,一百零八颗伽楠香木珠竟沿着九边关隘的纹路滚动,最终在辽东卫所位置摆出"彻查"二字。

朱元璋的龙头杖忽然穿透晨雾,老皇帝浑浊的笑声震得铜龟碑嗡嗡作响:"允炆可知,当年你祖母绣的百子帐上,第三百六十六针正落在居庸关?"他说着将半块虎符按在布防图上,靛蓝液体突然从图纸背面渗出,沿着燕山山脉蜿蜒成二十年前徐达的帅旗图腾。

午时的日晷指针将阴影投在"镇北"二字上时,八百里加急的玄铁密匣已烙上三重火漆。

通政使的手指刚触及匣盖,居庸关方向的云层突然裂开七道缝隙。

当第一缕天光刺破密匣的玄铁封印,匣中诏书的金线竟自行扭成北斗第七星的形状。

"陛下,燕王府的谢恩折子......"司礼监掌印话音未落,朱元璋突然抓起案头裂开的田黄石印。

老皇帝浑浊的瞳孔映着奏折上"鞠躬尽瘁"四字,掌心血珠滴落处,朱砂批红的"准"字突然化作游龙,在纸面腾起三寸高的赤色焰光。

未时的梆子声惊飞栖在铜鹤灯台上的寒鸦时,朱柏正站在奉天殿的蟠龙柱下。

年轻皇帝广袖轻扬,半空中悬浮的九边奏报突然聚成漠北舆图的轮廓。

他指尖划过燕山余脉的瞬间,韩铎腰间的绣春刀突然出鞘三寸——刀身映出的云纹竟与朱允炆剑穗上的北斗七星严丝合缝。

"允炆可知,这丹墀下的汉白玉里藏着三百六十五道兵戈纹?"朱柏玄色龙袍上的金线蟒突然在日光下睁眼,年轻皇帝的指尖点在朱允炆眉心,"当年太祖在此处斩三十六罪臣时,血水渗进石缝的走向,正合九边关隘的方位。"

朱元璋的咳嗽声穿透重重帷幔,老皇帝倚在孝慈皇后画像前的模样,像极了风化的石碑。

当他颤抖的手指抚过朱标滚烫的额头,案头青玉碗中的汤药突然泛起涟漪,碗底映出的北斗七星竟比昨夜明亮七分。

申时的薄暮染红铜雀灯时,通政司的密探发现居庸关方向的驿道扬起七道烟尘。

当第一匹快马踏碎永定河薄冰,燕王府的玄色令旗已插上居庸关箭楼。

朱棣按剑立于城垛时,关外朔风突然卷起他披风上的北斗七星纹,七颗银星在暮色中竟与孝陵方向的青烟遥相呼应。

酉时的宫灯次第亮起时,朱允炆独坐在武英殿的飞檐上。

少年太孙的剑尖挑起半片残破的狼图腾,当靛蓝火焰吞噬兽纹的刹那,北斗第七星的位置突然划过流星。

韩铎的密报在掌心燃成灰烬时,应天府九门的铜锁同时发出铮鸣——那声响像极了元夕夜宫灯升空时的金链摇曳。

暮色彻底吞噬紫禁城时,尚宝监的太监们捧着七十二盏未点燃的宫灯走过丹墀。

鎏金灯架碰撞的脆响惊醒了昏睡的朱标,太子浑浊的瞳孔里,忽然映出某盏玄色宫灯上蜿蜒的北斗纹路——那纹饰与燕王蟒袍上的七星银纹,竟似同一方古砚磨出的墨痕。

七十四盏鎏金宫灯悬上奉天殿檐角时,西域龟兹乐骤然撕裂元夕暮色。

朱棣玄色蟒袍掠过丹墀积雪,十二名赤足舞姬足铃轻响,竟与檐角铜铃震颤的节奏暗合。

"臣弟恭贺陛下千秋。"朱棣单膝触地时,腰间七星玉带扣与青石砖相击,迸出火星溅入舞姬足间银链。

皇帝冕旒垂珠后传来轻笑,朱柏指尖抚过龙椅扶手的狻猊兽首,那鎏金兽瞳正对着朱棣肩头北斗纹饰。

筚篥声忽转凄厉,舞姬金纱旋作七重光晕。

朱棣退至蟠龙柱阴影中,望着最年少的舞姬将孔雀翎羽抛向半空。

当翎羽触及宫灯烛火的刹那,十二道金纱同时扬起,露出缀满蓝宝石的弯刀刀鞘。

"好个龟兹明月刀。"朱柏忽然击节,冕旒东珠撞碎光影。

尚宝监掌印太监手中铜盘应声落地,盘中七十二枚金瓜子滚到舞姬赤足旁,竟在青砖上灼出焦痕。

朱棣袖中密信突然发烫,那是三日前蓝玉派人塞进狼腹送来的羊皮卷。

此刻舞姬们腰间的蓝宝石映出北斗天枢星位,恰与燕王府昨夜飞出的七盏孔明灯轨迹重合。

他望着御阶下沸腾的铜雀灯油,突然想起父皇赐这盏灯时说的"雀火烹油,最忌北风"。

"四叔这贺礼,倒让朕想起洪武二十年的漠北雪夜。"朱柏抬手截住一片金纱,纱上西域文字遇龙涎香竟显出血色。

最末的舞姬忽然旋身,弯刀鞘首蓝宝石迸射寒光,将皇帝冕旒第七串东珠击出裂痕。

奉天殿梁柱间传来机括转动声。

朱棣瞥见飞鱼服锦衣卫的弩箭已对准舞姬后心,自己蟒袍内衬却突然渗出冰寒——那是韩铎今晨送来的天山玄铁软甲,此刻正与孝陵方向飘来的青烟产生微妙共鸣。

"听闻龟兹人以北斗为刀魂。"朱柏碾碎裂开的东珠,珍珠粉从指缝漏进鎏金狻猊口中。

舞姬们足铃节奏突变,弯刀出鞘三寸寒光割裂宫灯投影,在地面拼出模糊的狼首图案。

朱棣耳畔响起昨日经过孝陵时听到的埙声,那曲调与此刻舞姬足铃竟分毫不差。

他按住剑柄的手背青筋暴起,七星纹银线突然勒进皮肉——这痛感与三年前刘伯温临终前在他掌心画的七星阵图如出一辙。

"报——!"当值太监的尖嗓刺破乐音。

朱棣看见通政司密探靴底沾着居庸关特有的红黏土,那抹暗红在宫灯下宛如凝固的血迹。

舞姬们突然收刀入鞘,最年长的那位俯身拾起金瓜子时,发间银饰显露出半枚狼头徽记。

朱柏的笑声惊飞殿顶白鸦:"四弟可知这龟兹舞最妙处在何?"他起身时十二旒玉藻遮住眼神,龙纹皂靴碾过地面狼首光斑,"朕听说她们能在七步内,用弯刀雕出完整的北斗星图。"

丹墀下突然传来烧鹅香气。

朱棣瞳孔微缩,瞥见配殿珠帘后闪过半截杏黄衣袖——那分明是太上皇近侍独有的织金缎。

乐声在此刻戛然而止,七十二盏宫灯同时摇晃,将舞姬们的影子拉长得像十二柄出鞘利刃。

奉天殿脊兽吞没最后一缕暮光时,配殿传来瓷盏轻叩声。

珠帘后老太监正用银刀片着烧鹅腿,油腻指腹抹过某位舞姬昨日献上的龟兹乐谱,羊皮卷边角显露出半枚朱砂批注——那笔迹苍劲如二十年前批阅北伐奏章的字迹。

七十二盏宫灯突然定住时,丹墀西侧传来金匙叩击银盘的脆响。

朱元璋举着半只烧鹅腿踱到殿中,油星子顺着银须滴落在团龙地毯上,他对着朱棣带来的龟兹舞娘努嘴:"老四这礼送得刁钻,红粉骷髅里藏着北斗杀机。"忽然转头朝朱樉挤眼,"老二那株南海珊瑚倒喜庆,活像你去年在秦淮河喝吐时趴着的栏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