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是康熙 > 第256章 畏威而不怀德

家父是康熙 第256章 畏威而不怀德

作者:大司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2: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马齐从张家口回京后,第一时间就来见胤禑。

“愉王爷,俄国特使伊兹麦伊洛夫提出,我大清和罗刹国尽快恢复贸易关系,该国商人的车辆粮秣可以自费;请求准许在京城建立东正教堂;请求准许罗刹商人进入我大清的内河及沿海口岸,进行不限人数的自由贸易,且所购商品免税;希望我大清成立商事法庭处理两国商人纠纷;在京城设立罗刹国的总领事馆,于各省派领事或事务官……”

马齐花了足足一刻钟的工夫,才把罗刹人的要求,完整的说清楚了。

胤禑瞥了眼马齐,心想,这个老家伙只怕是又收了罗刹人的很多好处吧?

以胤禑对康熙的了解,康熙肯定不可能允许洋人进入内河的码头经商。

在大清朝,不管是粤海关,还是江苏海关或浙江海关,都只允许洋人在规定的沿海口岸进行贸易,绝对禁止进入黄河或长江。

实际上,以胤禑的见识,除了东正教堂之外,别的都可以在对等开放的基础上,进行互利互惠的贸易。

当年的中英南京条约,道光帝被迫开放了五口通商,结果是,其中的四个口岸,变成了超级商业大埠。

作为主持谈判的朝廷代表,胤禑自然不可能马上表态,他不动声色的问马齐:“马中堂,罗刹人居然敢提这么多要求,胃口也太大了吧?”

马齐拱了拱手,说:“不瞒愉王您说,罗刹人可以漫天要价,咱们也可以就地还钱嘛!”

胤禑听了这话后,心里一片透亮,马齐必是又收了罗刹人不小的好处。

罗刹人故意把条件抬得很高,即使胤禑砍了一半的要求,罗刹人还是大赚。

类似的套路,胤禑为了申请上边的拨款,几乎天天都玩。

别人也许不清楚,胤禑却心里门儿清,罗刹人的商品,由于技术极其落后,在欧洲几乎没有市场。

以大清的落后统计手段,不可能有全国的确切人口数字。

但是,据胤禑掌握的材料,初步估算,大清应该有近两亿人口。

大清的官绅和商人,及其家属,再怎么着,也有五百万人,拥有较大的消费力。

所以说,不管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或者是罗刹人,都对大清的消费市场,垂涎三尺。

更何况,大清还拥有三件国际贸易的顺差神器:丝绸、瓷器和茶叶。

不夸张的说,洋商只要有这三样硬通货,在欧洲根本不愁买家。

“既然是罗刹人有求于我大清,何必急着谈判呢?”胤禑原本就打算拖一拖,看看罗刹人的反应,再做打算。

马齐犹豫了一下,想劝胤禑,却又担心引起了胤禑的疑心,他的话都到了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胤禑明明看见了马齐欲言又止的窘相,却故作不知的样子。

如今的罗刹人,翅膀还没硬,远不是击败了拿皇之后的欧洲宪兵。

以胤禑的身份,晾着他们,也是白晾了,难道罗刹人还敢公开抱怨不成?

这么一来,罗刹国的特使,就被搁在了张家口,陷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康熙知道后,就问胤禑:“你打算晾他们多久?”

胤禑心里明白,康熙信奉的还是天朝上国的那一套没用的虚礼,便解释说:“汗阿玛,罗刹人一贯欺软怕硬,畏威而不怀德。臣儿敢保证,晾他们的时间越久,他们就越乖顺,条件也就容易谈了。”

康熙也很了解的脾气,知道他敢这么说,必有所本,也就不再过问了!

把罗刹特使代表团,集体晾在张家口,这正是胤禑的高明之处。

若是,放罗刹人进了京城,皇帝迟迟不召见,确有失范之嫌。

可是,远在北边的张家口,那就不同了,胤禑多的是借口,搪塞不利的舆论。

到了七月底,康熙领着大队伍,浩浩荡荡的朝木兰围场进发。

在木兰围场的土城附近,康熙得意洋洋的告诉胤禑:“朕自幼至今,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三十五只,熊二十只,豹二十五只,猞猁狲十只,麋鹿十四只,狼九十六只,野猪一百三十二只,哨获鹿数百只。其余围场内随便射获野兽,不可胜数。朕曾在一日内射兔三百一十八只。如果是常人,一辈子亦不能达此一天数目。朕所以屡次谕示尔等,是因为你们年纪还轻,应当勤学。凡事没有学不好的。朕不过也是由学而能,哪有生而能者的人。”

“汗阿玛圣明!”

既然康熙的心情甚好,胤禑自然不可能扫兴,赶紧大拍马屁!

说实话,康熙真没吹牛。但是,如今的康熙,因中为中风后,右手完全不得劲,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家打猎了。

胤禑的职责就是护驾,他自然不敢擅离康熙的左右。

可是,老四一直骑在马上,却没有参与打猎的心思。

康熙也知道,老四精于政务,却不擅骑射。只是,众人都纵马提弓的冲了出去,就剩下了老四,实在是太过扎眼了。

于是,康熙便命人把老四叫到了跟前,故意问他:“为何不去打猎?”

老四早就等着康熙这一问了,便垂首道:“回汗阿玛,打猎之事,有十四弟代劳即可!”

康熙楞了一下,随即释然,老四只开得四力半的弓,即使在诸皇子之中,也只能排在最末。

不过,老十四既是老四的亲弟弟,又善于领兵打仗,老四将来必有仰仗老十四之处。

“大善,劳心者制人,诚不我欺也!”

即使,康熙对老四的不尚武,一直颇有微词。

时至今日,康熙自觉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恐怕再也没时间,从头开始培养另一位预备储君了。

前明的天启帝驾崩之前,信王朱由检一直处于富贵闲王的自然放养状态,根本不懂怎么当皇帝。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

崇祯上吊前,不反省自己的无能,居然还在埋怨诸臣坑了他。

在康熙看来,简直是荒谬可笑!

崇祯自己不会识人用人,杀大臣如杀猪犬,导致丢了江山,还能怪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