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是康熙 > 第237章 变天了

家父是康熙 第237章 变天了

作者:大司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2: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刚出正月,康熙便得知了一个好消息,《康熙字典》编撰完成。

只可惜,总撰官张玉书和陈廷敬,及多名撰修官,先后殁了。

康熙字典,共四十二卷,总收四万七千零三十五字。附《补遗》,尽收冷僻字;再附《备考》,收有音无义或音义全无之字。

此文字巨典,自成书起,影响之大,流行之广,近300年无出其右者。

也许是高兴得过了头,喝了不少鹿血,第二天,就传出康熙龙体欠安的坏消息。

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康熙干了一件影响极其深远的事情:命老十四去太庙,代为祭祖。

在这个时代,代替皇帝,去太庙祭祖,不管怎么说,意义都是不同凡响!

一时间,八爷党的士气大振,而老四的心情自然不可能好。

老八他们认为,康熙很可能选中了老十四,为下任皇帝。

老四的心里多少有些慌乱,因为,去太庙祭祖的象征意义,实在是太过强烈了。

距离庙堂甚远的老十三,也没啥好办法。

一直冷眼旁观的胤禑,却淡淡的说:“四哥,勿须担忧,汗阿玛此举很可能是想暂时稳住八哥他们,免得被他们趁虚而入。”

老四仔细的想了想,觉得胤禑所言,也很有道理。可是,他的心里终究没底,依旧还是有些忐忑不安。”

这时,老十三斩钉截铁的说:“若是十四弟登上大位,我等死无葬身之地!”

老十三已经啥都没有了,索性破罐子破摔,争个鱼死网破!

老四下意识的看向胤禑,胤禑没有丝毫迟疑的说:“到时候,绝不能坐以待毙。”

见两个弟弟都坚决支持自己,老四的心里觉得格外温暖,他眯起两眼,冷冷的说:“十五弟说的对,绝不能坐以待毙。”

一时间,三个人相视一笑,立场达成了一致!

熟悉历史的胤禑,其实心里很明白,老八只要敢赌,真有机会火中取栗。

当年的李二凤身边,有个房谋杜断的老典。

意思是说,房玄龄的鬼主意多,但是,拍板的却是杜如晦。

俗话说的好,当断不断,必受其害!

左一个好主意,右一个金点子,却不敢下决心去赌,这是手握王炸却输得很惨的袁绍!

老四肯定不是袁本初!

否则,人心必散,队伍就不好带了!

康熙的龙体,一直欠安,时病时好。

就在这个时候,西边传来了坏消息:十月三十日深夜,大策零敦多布攻入拉萨,杀死拉藏汗,拘押了大和尚,在雪域高原上,组成以达克咱为第巴的亲准噶尔政权。

一时间,京师震动!

康熙紧急下旨,调额伦特至西宁备战,又命西宁总兵官王以谦、侍读学士查礼浑在松潘预备。同时,调荆州2000八旗兵增援四川成都,太原500八旗兵增援西安。

就在大战一触即发之时,皇太后病重,眼看不中了!

康熙带着诸位皇子和重臣们去看望皇太后的时候,当众说:“自去年开始,朕躬一直违,有头晕之症,形渐消瘦,右手完全不得力……你们详细的议一议储君之事!”

这一次,议立储君的地点,还是在太和殿!

但是,老八他们有了多次挨锤的经验之后,也都学乖了。

大家议来议去,始终,没有议出个明确的人选。

时至今日,包括老八在内,大家都看明白了,康熙只有在病重的时候,才会考虑立储君。

等龙体大安之后,康熙必然会反悔!

皇权体制,就是你有我无的零和游戏!

即使是史上最舒服的皇太子朱标,也被朱重八拔刀追杀过!

当时,若不是朱标跑得快,事后服软也快,天知道会发生什么?

议储会议,连开了半个月,始终没有议出个名堂。

因为啥呢?康熙在这方面的信用,早就破产了!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皇太后驾崩了!

一直守在皇太后身边的老五,当场哭昏了过去。

康熙大哭了好几场,身体越发不好了。

最后,康熙下旨,命老十二暂时署理内务府总管一职,奉旨主持整个丧仪,胤禑从旁协助。

这么一来,老十二是吃席阿哥的名声,算是彻底洗不脱了!

不过,就在国丧期间,康熙干了件蠢事:禁止去南洋做生意,只和倭国保持贸易。

胤禑心里有数,康熙觉得他自己快不行了,害怕南边出事!

就算是消息来源最多的皇帝,也有犯糊涂的时候。

反正吧,胤禑并没有多嘴多舌的劝说康熙。

等康熙龙体大安之后,自然会开禁南洋的贸易。

原因也很简单,内务府的小金库里,永远都缺银子花。

和大明的朝贡贸易,总是血亏不同,大清是真正尝过海外贸易的大甜头。

就在康熙身体有所好转的时候,翰林院检讨朱天保上疏,奏请复立胤礽为皇太子!

康熙的鼻子都气歪了,当即命人把朱天保,叫进了乾清宫。

“朱天保,你好大的狗胆,朕一再重申,谁敢再言复立胤礽,必诛之!”康熙眼神冰冷的盯着朱天保。

朱天保却梗着脖子说:“翰林官言事无罪也!”

一旁的胤禑,暗暗叹息不已,朱天保真是个书呆子,这里是大清的乾清宫,而不是前明的乾清宫。

客观的说,大清充分吸取了文官集团过于强大后,国家都快亡了,还要闹党争的深刻教训。

不管是多尔衮、顺治,还是康熙,都一直努力的抑制文官集团,不使其过于强大。

前几年的南山集案,康熙也是担心文官集团集体抬头,故意找借口杀了戴名世,以警告汉臣们,少来前明的那一套。

万历想改立福王为皇太子,却被文官集团气得几十年不上朝,这种事情在大清,绝对不可能发生。

康熙不是万历,他真敢杀文官!

“小十五,你觉得,应如何处置了他?”康熙不想脏了他的手,就故意问胤禑。

胤禑冷冷的说:“其罪当诛!”

“很好,交给你了!”康熙毫不迟疑的动了杀心。

胤禑随即叫来侍卫,把朱天保架了出去。

PS:回太晚了,先看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