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八零之偏执大佬的白月光重生了 > 八零之偏执大佬的白月光重生了 第119节

谢敦彦:“可你总该有个计划吧?”

孟砚青;“计划嘛,我拥有首都饭店的柜台资源,可以保障,半年内,鸿运珠宝的大牌子上首都饭店的专柜,你看如何?”

谢敦彦眼睛一亮。

他自然知道首都饭店在中国意味着什么,那就是中国对外的门户。

所以前来中国的外国客人,下了机场后第一件事就是去首都饭店兑换人民币,他接下来的行程也不例外。

那里的柜外就是中国最最顶尖的广告牌了。

他挑眉,看着她:“你确定?”

孟砚青:“不确定的话,我就不会和你谈这些。”

谢敦彦眯眼,打量着孟砚青,过了半晌后,他突然想起来:“上次宝瑞珠宝的猫眼宝石,是你打的假?”

他自然听说过这消息,但是刚开始没做联想。

孟砚青颔首:“是。”

谢敦彦再不犹豫:“好,我答应,我们可以好好谈谈了。”

孟砚青:“好。”

谢敦彦:“不过在这之前,我有个疑问。”

孟砚青:“嗯?”

谢敦彦:“我总觉得,孟小姐有些面善。”

孟砚青便笑了,她望着眼前的谢敦彦:“说起来,我家远房亲戚和你家还有些渊源。”

谢敦彦:“嗯?”

孟砚青道:“这都是过去的事了。”

当年她父亲带着她从法国赶回大陆,是从香港转机,曾经在香港逗留数日,谢敦彦的父亲谢承志还曾经专门带着妻儿过去香港,特意见过。

那个时候谢敦彦才三岁。

只不过,人世沧桑巨变,今日的谢家,未必还记得昔年老东家了。

她笑着道:“以后有机会,我们可以慢慢聊,现在我们先说生意吧。”

*

孟砚青和谢敦彦倒是聊了好一番,聊国际珠宝市场,聊香港珠宝行业,也聊大陆的发展前景。

十年前孟砚青对这些自然耳熟能详,这十年她飘着,见识多在四九城,四九城外的许多事也就是偶尔听那么一耳朵,知道得并不多。

好在她人在首都饭店,这边订购的报纸囊括了各方面,她翻着那些旧报纸没事就看看,现在对国际珠宝行情也算是了解。

再说还有霍君宜,霍君宜才从国外回来,也了解了不少国外行情。

于是很快两个人谈到了珠宝制造业转移问题,现在珠宝制造正向亚洲转移,泰国、印度和中国香港正迅速崛起,而中国香港必然辐射深圳地区,深圳凭借着各种优惠政策以及廉价的地皮人工优势,必然能在世界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当然也聊了具体细节,以及将来的合作模式等,看得出,聊到最后,谢敦彦对孟砚青已经很是敬佩倚重了。

毕竟在如今的大陆能找到这么一位对世界珠宝格局了如指掌,又会赏宝鉴宝,各方面都非常出色的女性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她还是一位女性。

珠宝行业到底是针对女客户居多,一个女性将会更懂得女人。

两个人聊了很久,又谈妥了接下来的合同安排。

鸿运珠宝公司的大陆区负责人主要负责广东一带的生产加工制造,兼具负责将来的大陆市场开拓工作——当然这一切都还是空白。

谢敦彦的意思,关于他们的合作事项暂时保密,他需要和香港总部方面做好协商,等一切都敲定了,再进行公布。

孟砚青只略一想,便明白了。

谢家嫡庶之间只怕是竞争得厉害,只说这大陆的代理权,估计也存在一些微妙的内部较量,那所谓的“大陆分公司负责人”手中有多少实权,都是未知数,而谢敦彦对那位负责人到底有多少信任,现在看来更是玄。

罗战松自然是极为精明的人,也实在是会钻营,但他找上了这“大陆分公司负责人”,到底是棋差一招。

那负责人再怎么样,也是一个外人,比不得谢敦彦这位正经原配夫人的嫡出太子爷。

对此,孟砚青倒是不用细想,这么一个大陆代理权,谢敦彦还是能争取到,反正那是他要做的事情,而她则是设法做好首都饭店的柜台租赁权就是了。

两个人相谈甚欢,谢敦彦打算送孟砚青离开机场,不过孟砚青却不想让他送,她借口要等一位朋友,让谢敦彦先走了。

送走了谢敦彦后,孟砚青为自己要了一杯咖啡,慢慢地重新衡量了这件事,之后才准备离开机场。

她已经谈妥了鸿运珠宝,接下来就要拿着鸿运珠宝这边的承诺去找首都饭店要柜台了。

有了鸿运代理权,她可以争取到首都饭店最好的柜台,而有了首都饭店的柜台,她可以和鸿运谈到更好的价格,两边这么一凑,事情就妥了。

至于罗战松,他找大陆方面的负责人,确实管用,但再管用,也抵不过这位谢氏少东家。

*

孟砚青当即回去找了首都饭店找了彭福禄,和她说起自己和鸿运珠宝的合作情况,表示只要他们马上和她签订柜台协议,她就可以立即拿出鸿运珠宝的代理协议,并拿出鸿运珠宝黄金饰品供应协议。

彭福禄一听,自然觉得不错,要知道现在物价上涨了,老百姓工资高了,对珠宝特别是黄金的需求增大,黄金开始涨价了。

不但如此,一部分老百姓也开始追求时髦了,比如衣服,大家都知道要港版的好看

据说深圳中英街可以买到香港品牌的黄金首饰,那些有中英街门路的就可以给大家带货赚钱,一个个都发大财了。

如果首都饭店能够引进香港的黄金饰品,那对他们来说自然是锦上添花的事。

双方这么谈起来,自然一拍即合,孟砚青也提到了香港品牌黄金饰品在大陆销售的资格问题。

彭福禄道:“这次我们开辟专柜也是上面允许的,要试着进行多样化经营,在改革开放中开辟新的路子,既然深圳可以办一个特例,有一个中英街,我们首都饭店也可以尝试新的模式,这个我来找路子,走通上面的渠道,设法拿到经营许可证就是了。”

孟砚青等得就是这句话。

其实就她的了解,她知道首都饭店既然想开柜台,柜台想多样化,这件事对他们来说并不存在什么困难,所以才敢在谢敦彦面前夸下海口,事实证明赌对了。

只要双方都见到好处,必然彼此也都愿意让步,她东边一撮合,西边一忽悠,这事情就成了,最后首都饭店和鸿运珠宝出钱出力,她正好空手套白狼。

这边首都饭店走着审批流程,那边鸿运珠宝也开始拟定合同。

孟砚青这个中间撮合的,也开始琢磨着下一步的行动。

那天陆绪章打电话问起她的进展,她也就提到:“你看我接下来还有别的打算,还得考大学,我肯定没时间一直看店,所以我得找一个人,你帮我想想,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吗?”

其实她是想着,以后可以吸收王招娣胡金凤她们帮自己看店,慢慢地把她们培养起来。

毕竟她们有首都饭店做服务员的底子,已经有了基本的服务意识,且有些英语底子,以后可以和各种人打交道,这样她们跳到珠宝店来做销售人员,还是比其它新人强。

当然最关键的是,她既然要做这一块,那就必须有自己足够信任的门店掌柜,这几个她知根知底比较信任,都是可以发展培养的。

不过现阶段来说,她需要一个懂行的,一个有经验的来帮她坐柜台。

王招娣她们肯定不行,没法给她撑台面。

陆绪章听了后,却是道:“我倒是想起一个人。”

孟砚青:“谁?”

陆绪章:“你还记得,以前经常去咱们家走动的那个胡悠蓝吗?我们结婚后,她还时常过来看你。”

孟砚青心里一动:“她?她现在在哪儿呢?”

这胡悠蓝可是一个能耐人,四十年代末,她才十几岁,就开始闯荡北平城了。

她读过书,识字,还会英语,很会来事,认了陆家奶妈当干妈,就靠着这个,时常出入陆家。

解放前陆家是响当当的大户,稍微沾边就能捞些好处,一来二去的,她开了一家小店,卖一些精巧花边,当时陆家照顾她生意,她背靠大树好乘凉,她自己又精明能干,在廊坊二条开了一家小门脸,卖些从别处收来的喝揉货,倒是也能挣一些钱。

解放后,日子自然不比以前,她越发攀着陆家这门关系,时常上门走动,她处事伶俐,但是也不会显得太趋炎附势,分寸拿捏得恰恰好,做事又周到,陆家人倒是不反感她。

她这买卖一直做到六十年代末,世道突然变了,她赶紧收了生意,又给自己改名字,本来好好的胡悠蓝她改成了胡爱华,也算是响应了时代潮流,竟躲过一劫。

孟砚青病逝前,那时候陆家其实也受了冲击,地位大不如前,但她知道孟砚青病重,还特意去探望过,依然是礼数周到。

就凭这个,孟砚青还是念她一个好的。

这世上八面玲珑的人多得是,但有些人,你哪怕知道她在巴结讨好有所图,但只要存着几分良心,就依然还能结交。

陆绪章道:“之前母亲去世,她特意过来,我还见过。她现在没什么事,早早退休了,四处闲逛,无所事事的,那天我和她聊过,她说是想找个事干,可惜成分不好,没什么机会,现在年纪大了,不知道做什么。”

孟砚青:“太好了,我去找她!”

这胡爱华以前专收喝揉货的,何为喝揉货,就是那些走街串巷收各家杂货的,收了后卖给她,她再从中挑拣,找出里面值钱的金边银边剪下来,熔炼了再卖给别人挣钱。

偶尔她也能靠着眼力界好歹捞一些珍稀物件发个小财。

这样的人,可是从垃圾堆里捡宝练出来的,眼力没得说,关键是八面玲珑开店绝对没问题。

当然还有一个,她没儿女,自己五十多岁了,这个年纪属于还算有些体力继续干一番事业,但通常来说不会野心勃勃另立门户的。

真是再好不过的一女掌柜了!

第70章 下金蛋的鸡

孟砚青大致打听了胡爱华经常出入前门一带,当下便也过去那边逛逛。

前门聚集了大把的老字号,解放后公私合营,都是国有单位了,各大品牌经营发展得好,如今改革开放,这边熙熙攘攘都是人。

这里各样物件都有,竟然也有珠宝首饰,孟砚青看了看,古董大部分都是清末或者民国后的,不是什么好年份,也有苏绣、顾绣和苏杭丝绸等,除此还有各样珠宝首饰。

至于那些珠宝首饰都是做工精细的样子货,时新,镶工精美,不过用料却不实诚,这都是赚外国人钱的。

她这么看了一遭后,想着自己开一个香港黄金的柜台,到底是独一无二的,到时候就算赚不到外国人的钱,但中国人肯定是乌泱泱来买。

她随意逛着,逛到了瑞林祥绸缎庄,倒是看中了一套真丝软缎被面,一看就是好的,她以前都是用这种被褥,睡着舒服,不会觉得咯。

她有些喜欢,但也说不上多喜欢,反正现在她的床铺都是陆绪章换过的,最好的了,睡着也舒服,就不想浪费那个钱了。

她这么看着的时候,便要出去店面,谁知道一抬眼,就见掌柜旁边坐着一个老太太,赫然正是那胡爱华。

当下也是意外,本来没指望,不曾想她就在这里。

那胡爱华显然也在看着新进的那一批苏缎,孟砚青从旁看着,见她剪着柯湘头,穿着一件绛紫色薄绒线两用衫,下面是灯芯绒长裤,这身打扮不算多新潮,但就五十多岁老太太来说,算是很时髦了。

孟砚青从旁听着,听那意思,胡爱华想和掌柜买一些碎布头,打算把这些布头拿回去拼接成个门帘。

孟砚青听着这话,约莫意识到,现在胡爱华经济条件不会特别宽裕了。

想想也是,经过那十年,她这样的能全尾全须地活着就很好了,哪还能像以前一样手头阔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