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25章 你每自做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25章 你每自做

作者:冷泡茶加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27: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华盖殿当中气氛很是冷然。

不过骂归骂,朱元璋心里却是有几分轻松,并且再一次清清楚楚感受到了光幕之效用。

上一次有这种感叹还是知妹子之病逝,知标儿之劳损折寿。

不过这些祸事,戴思恭也与他说的很清楚,皆是“或为偶得之疾”“或是恰逢轻疾致病笃甚”。

故而计较一下,也能知这林贤案之不同。

首先,林贤被胡惟庸奏贬出使倭国三年确有其事,林贤又被胡惟庸奏表官复原职他也记得清清楚楚。

而且林贤官复原职时提交了一份奏表作为出使倭国三年之述职,当时尚还是洪武十二年并无光幕为他剖析倭国之局势,所以当时看过之后便允了官复原职之请。

可如今既已明了倭国之情势,明州卫指挥使林贤所提交的那份奏表,回忆起来便有一些疑点重重的味道。

这么说来,林贤被胡惟庸委为腹心倒是多半并没有去倭国,这般一来其出海为何事倒是只有一个可能了——必是与反明之余孽和倭寇媾和,再想想这林贤如今竟还控明州之防卫,朱元璋一时间都恨不得亲自点兵向明州了。

不过这个想法只是想想,胡惟庸人头落地已一年,至今林贤还未生事多半是以为已逃了罪责,若是骤然点兵反倒是有打草惊蛇之险了。

但无论如何,林贤之事与妻与子的那“偶得”“恰逢”之类事皆不同,只需擒了林贤,真相如何则必能白矣。

至于在不能打草惊蛇的前提下派谁去……

“陛下,让俺去明州吧,再给俺发个水师相一起。”

“这样管他有什么勾结勾连,俺定将其连根拔起,说不定还能将明州海寇倭寇一网打尽!”

李文忠声音不小,一副摩拳擦掌的架势。

朱元璋瞧着自己这个好外甥点了点头,很好,排除了一个人选。

对大明水师他清楚的很,江河湖泊可称无敌,但若是由明州出海的索海寇,则无异于用重骑灭鸟雀,难展其志。

故而朱元璋悠悠道:

“海波定则百姓宁,宁波倒是个好名字。”

于是李文忠愈急:“舅父……”

这般态度顿时令朱元璋眉头竖起斥道:

“急甚么?那倭国大将军之使归其国禀朕意再返明尚需要时日,欲靖倭寇如何能操之过急?”

话里的指向太过明确,李文忠先是一怔旋即大喜,舅父的意思再清楚不过,恐怕到时与倭人摄政大将军上商谈靖海事便是由他负责了。

但想想倒也合理,舅父忙于公务,怎么可能再屈尊就此小事去与倭使细细商谈?

于是李文忠干脆往前近了一些脸上挂着一些莫名的笑容:

“陛下,若是按后世所说,倭国归一尚且还需十年……”

有些话只需要起个头后面就不用再说,于是朱元璋拧起眉头沉默了一下:

“再让咱想想……”

明天子还在那里沉思,在他身后楚王朱桢已经小心翼翼朝着最熟的朱棣问了个问题:

“四哥,那个大诰不会也是如祖训录一般?”

朱桢这话顿时让几个皇子脸上的表情都很精彩。

朱橚首先反对:

“诰者,上告于下,周公王莽皆有大诰,皆为告天下万民之意,岂是如祖训一般只勒我等?”

不过持有这个意见的也就朱橚,其他兄弟几人皆有悲观之意:

“可咱们兄弟几个如何不在天下人之列?”

“而且看后世人这意思,所采还叫大诰三编,那岂不是还有大诰之首次,就如……”

“就如祖训录一般,此录自开明以来爹爹已修了数次。”

“看来爹爹是在规束咱们兄弟上得了鉴历,故而用以束天下。”

“这么说咱们兄弟还真成天下之表率也。”

“既有祖训,又有大诰,天下人也要听爹爹规训,那俺心底倒是平衡多了。”

几个皇子议论得激烈了一些,于是朱元璋也好奇回头:

“在议什么?”

于是几个皇子顿时偃旗息鼓,顶在最前的朱标扯出一个笑容:

“儿等在说,爹爹效周公布大诰于天下以教民,有古贤之风。”

好大儿的话让朱元璋很是欣慰:

“标儿既都这么说了,那咱今岁便将宝训录再编撰一次,尔后就着手作大诰。”

于是朱标等脸上的笑意愈发勉强了起来。

【从林贤案得出胡惟庸跟朱元璋对抗的更早,所谓的通倭,或者说通东南海寇之事,实质上远在洪武十二年之前。

那么这个结论,倒是直接与明史当中的胡惟庸案第三阶段之事起了冲突,即:

李善长谋反案。】

短短几字使得华盖殿当中顿时“哐啷”一声。

众人扭头看去,只见李文忠正在从地上爬起来,一边扶椅子一边不好意思告罪:

“俺只是被大司宪之能惊倒了。”

实际上莫要说李文忠了,就连本就稳重的徐达脸上表情都有点绷不住,频频扭头对着李善长看了又看。

李文忠更是摆好椅子之后将其放的离李善长更远一点,随后嘀嘀咕咕:

“那秦淮河不会如洛水一般吧……”

这低声之语顿时令徐达的表情绞到了一起,最终干脆别过头去。

本来委顿的李善长则是瞬间起身:

“臣……绝无司马懿之心!臣从未有反意!”

看着胸膛剧烈起伏,头发已经有些散乱的昔日僚属,朱元璋心软了一瞬,点点头道:

“后世既说所述有冲突,自可观之,如何为善长昭雪。”

【李善长谋逆,或者说胡惟庸与李善长同谋逆,有关于此两事记于《实录》和《明史》,依然还是先快速过一遍记录。

根据其说法,大概就是洪武十年九月,胡惟庸把要谋反事儿告诉李存义,即李善长弟弟,让他回去劝老上司:

哥,咱反了吧!

李善长压根不带理的,只是觉得弟弟脑袋被门夹了。

胡惟庸坚持不懈,十一月亲自去府上劝老师,等咱反了封你淮西王!

李善长依旧不许,不过态度已经有所松动。

然后就这样,胡惟庸从洪武十年一直劝到了洪武十二年八月,李善长最终对弟弟改了口风,说:

我老了,你每自做。

胡惟庸觉得这是默许的意思,于是才开始紧锣密鼓的筹谋造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