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625章 大元的棺材板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625章 大元的棺材板

作者:冷泡茶加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27: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过李善长震撼之余,也有点哭笑不得:

“奇葩本乃是佳词,却又被后世拿出调侃之用。”

李文忠拍拍大腿感叹:

“若是依此所说,蒙元之中常人还真不过一掌之数。”

“那脱脱算得上是元廷的好臣子,结果不也是被这元顺帝贬杀?”

“即便如此,这元顺帝还是胡元诸帝中难得能看的过眼的,但依旧不如咱陛下之万一。”

李善长不由得暗自撇撇嘴,你李文忠声音这么大说给谁听呢?

而果然,那边主席上的朱元璋大笑着隔空道:

“保儿这嘉言咱受了,但那海师之事与平倭寇之计,都还是须拿个具体的章程出来才可。”

然后李善长就见李文忠苦着脸高声应道:

“自该如此!”

随即他也小声抱怨道:

“这胡元空有大军,出海却不晓得察看天时,数十万大军平白送了海龙王。”

“却连累咱明受这倭患,还让咱在此处受苦要写那书案章程。”

不过说归说,在场的文武还是能分辨出来陛下言语中的器重之意。

争天下时水军颇为重要,但随着蒙元残灭,水师的战功也就愈来愈少,至此时大将军徐达镇守北平仅需部分水师输送粮草,旁时根本用不上。

毕竟残元此时中枢居漠北和林,那地方离最近的一处海岸都足有千里。

而眼下陛下要其拿个章程出来,想要重整水师之意也再明显不过。

“这李保儿。”朱元璋眼见亲外甥得了便宜还卖乖也不由得笑骂一句,随即也是叹道:

“咱此前读元史时,闻听这种种事,几难信为真。”

“如此施政,元依然能存近百年,足可见底蕴之丰厚。”

马皇后闻言也顿时低头忍住笑意。

她至今倒还记得最初开国时的重八的焦虑模样,生怕做不好愧对了华夏先祖。

那时元史还没修成,于是她研读了元朝各个实录之后,每晚掰开揉碎了给重八讲述元朝之政,最终使得这位夫君信心大增:

咱再做的再差,也总不会差过这胡元才是。

而如今看后世之议来说,夫君所为,已远超当初所期。

【大义灭亲的脱脱顺理成章的也成了权相。

不过有老叔这个例子在先,而且脱脱对汉文化相当熟悉,于是在掌权之后推了三政,干完之后就推辞说我身体不好需要养病,陛下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这三政史称脱脱更化,内容呢也都相当接地气。

头等大事还是恢复了被他老叔废除的科举,这是告诉读书人们别闹腾了,即使你们受歧视,但这当官翻身的渠道好歹回来了不是?

次一等大事就是平反冤狱以及给百姓减税,如果你欠的税太多直接就一笔勾销,只要你能安安生生种地就行,这個自然是为了平息农民起义。

最后一个便是修史,宋辽金从编著到完成耗时两年半,一个神奇的时间。

现在咱们总调侃说,元朝是唯一一个眼见自己要嘎了才忽然想起来前朝史还没修的,于是着急忙慌修了史书潦草应对。

这个说法实际上不太正确,毕竟如果真要亡国了,谁还有闲心去修史书?

而且对当时的脱脱来说,你跟他说大元要完,他只会当场就让你玩完。

脱脱修史用意很简单,因为他是元朝的皇帝和宰相里汉化程度最高的一位,修史本质上是为了补全大元朝合法性的最后一块拼图,所以才会修的这么快,因为脱脱看中的是修史的政治意义,而非其文学意义。

不过能修这么快当然也不是脱脱自己知识水平有多高,纯粹是因为他只是个监工的,但在宋辽金谁为正朔的问题上,也确实是脱脱拍板定下宋辽金皆为正朔,这个意义比较重大。

而在修史的考虑上,后来老朱多半也是参考了脱脱的做法,所以《元史》才会修的那么急,本质上来说老朱是想用这本《元史》给大元朝当棺材板直接盖棺定论的。

现在也有说法认为,元朝真正意义灭亡的时间点应该是洪武二十一年大将军蓝玉率十五万大明虎贲犁庭扫穴,在捕鱼儿海彻底歼灭了北元小朝廷,按这个来算的话,一本元史直接让元朝灭亡时间前推了二十年,其政治意义还是比较明显的。

不过朱元璋跟脱脱虽然选择类似都没能精修史书,但所处的时间点完全不一样。

脱脱修三史的时候,辽金早就黄沙埋过头领了,南宋也已经亡国六十年,由他所召集的史官都是正儿八经喊着大哉乾元的元朝文人,所以史官脱脱可以放心随便选,但也因为宋辽金亡国太久,史料佚失比较多。

老朱那时候呢,北元还是有朝着大明呲牙的能力的,麾下有些从元投明的文人可能几年前还私下骂过老朱是“群盗”呢,用起来自然不牢靠,所以修史只能弃史官不用,而选择宋濂和王祎这样的文人,再让他们找来“山林隐逸之士”——说白了就是江南不得志的文人。

这样一群人既没混过元朝的官场,也不会说元朝时通行的各种语言,那他们自然就只能起一个浆糊胶水的作用,各种复制粘贴,典型的就是《元史》中脱脱的列传里记载至正十四年脱脱至高邮,兵围**连战皆捷,使得“贼势大蹙”。

这个贼是谁?《明太祖实录》反正记得清清楚楚,这年老朱十月奉郭子兴之命领兵援救**,最后也确实没打过元军,玩了个战略性撤退。

这也算是跟宋辽金三史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对照组。

但同样也是因为修的又快又急,明初这群浆糊胶水也很尽职尽责,故而二十四史当中《元史》的史料价值就很高,毕竟复制粘贴嘛,基本上都是一手史料,算是另一个难得优点。

干完三件事的脱脱本打算是急流勇退观望一下,以免步了老叔后尘。

但五年过去,元顺帝先后换了三个丞相,朝政不能说半死不活吧,只能说是一摊烂泥,而且朝政烂也就罢了,黄河还发了水灾断了京杭大运河这条大元命脉。

无计可施的元顺帝只能去请脱脱出山:

您再不想想办法,咱大元要完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