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607章 明合汉风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607章 明合汉风

作者:冷泡茶加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27: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华盖殿中,从开始谈及赵氏后人在元之命途时,朱元璋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这崇祯,便是咱大明最后一帝,其庙号便是被那胡贼改了个槐?”

“臣皆亡国之臣……呵,一群误国贼佞!”

这话语实在是太过直白,根本不需要什么解读。

而且从这崇祯能如此说看来,明亡之时这天子也似有气度,这便已让朱元璋悄悄松了口气了。

毕竟如赵显这般幼帝投降后任人摆布的事情,他是决不愿看到的。

而且接下来这少年郎所讲述也如他所知:

堂堂赵宋宗室,娶蒙古之女为妻,且还被打发到吐蕃去学佛,最终又被猜忌而赐死。

但看着看着,朱元璋就一拍桌子:

“什么愿力?什么转生?什么父子情深!?荒诞之辞!”

而略微冷静一下,念头一转朱元璋也明白过来,冷笑道:

“这藏僧,莫非是欺咱那时已不在人世不能说话?故而作如此编排,来迷惑百姓!”

“好圣孙宣德帝怎么没将此妖僧正法?竟任其荒唐之说遗后世!”

说是这么说,但朱标清清楚楚看到老爹有几眼是在撇着朱雄英的,于是他第一时间站出来:

“爹,此人既为吐蕃僧,所写的必也只是为了迷惑吐蕃百姓。”

“未有汉言之作流传,宣德帝怎知?”

这倒也能说得通,于是朱元璋努力将心里的介怀压下,换了个笑脸揉了揉朱雄英的脑袋。

但转过去脸还是咕哝道:

“早知……咱就不该管那个铁锅,或其死于大都也没这么多事儿。”

这朱标倒是知晓,元顺帝胡名拗口,但译作夏言便是铁锅之意,故而当初也皆如此称那胡元帝。

稍稍发泄过后朱元璋也重新看着少年郎对两宋的最终评价,慎重交代道:

“借鉴前朝之事治国,犹如披沙拣金。”

“如今宋之尘砂为何后世已说,你需以此为警,使咱大明不要再入此桎梏。”

“宋之真金所在后世也说的清楚,该如何做也自不必咱多说。”

“咱唯独盼着,永乐之治能胜于洪武许多,那宣德就只要不输于你,咱心里头便是……荒唐!”

朱标本来还只是垂首听着老爹温声细语的教诲,结果骤然间一声怒喝震得他七荤八素,好在旁边还有椅子才没能让他直接软倒在地。

这下不用等马皇后发怒,朱元璋首先手足无措起来:

“哎,标儿…爹不是说你,只是……只是这后世竟谣作到伱头上来了,咱如何能忍?!”

晕头转向的朱标回头一看,近两人高的巨大光幕上每一个字都看得清清楚楚,于是朱标轻易的就找到了爹爹所在意的内容:

“这便是儿的番名?”

朱标仔细打量,记在心里。

他方才听爹爹说过他的番名,说过他为永乐,说过后世之赞誉,还还是首次亲眼看见自己的番名,而对其内容也是哂笑:

“此皆小人之妄言,后世尚也只作为笑谈,爹爹何须在意?”

说是这么说,但回想起来那神机军师朱武,想起来那转世之言,再看看眼前的什么后代什么压根都不想知道其意思的勾子,大明天子磨了磨后槽牙恨恨道:

“朕平生最恨野史!”

马皇后心下顿觉好笑,那元时的杂本重八向来不爱看,但却尤其喜欢听自己讲述那话本当中对宋史元史的种种编排,那时可没最恨野史的模样。

不过笑归笑,眼看着接下来飘过的文字,马皇后也不由得蹙起眉头。

“重八,那堡宗…”

明天子缓缓摇摇头,想起来此前说堡宗时大明达到极盛,现在他也明白过来,盛极转衰想来便是因这堡宗误国。

而崇祯看起来果真是不幸亡了国的大明君王,从其所斥言语以及说大明是穷死的来看,莫非大明最终又走上了唐朝的旧路?

可这文臣水太凉又是个什么意思?

如果说这些尚且还能猜出个大概意思的话,那流寇死社稷海贼守国门之言,就更是让他心惊肉跳。

若其为真的话,反倒是更加真切的验证了崇祯的“臣皆亡国之臣”的愤懑之言。

这样看来又好似是如宋一般,勋贵命官糜烂,黔首百姓为国愤死。

眼见夫君的脸色愈来愈阴沉,马皇后不由得担心道:

“重八……”

摆摆手,朱元璋怒极反笑:

“若是文官用心治民,将卒勇战不畏死,又何来的咱大明之亡?”

“亡国之态本就如此,如何能苛求?”

话虽如此说,但眼看着陛下那几乎要阴沉成宋太祖的脸色,谁不知陛下心里恐怕是苛求的很?

但这时候自没人去触这个霉头,朱标略微琢磨了一下,小心道:

“爹,这最后两言,恐怕说的皆是人名,那自成难自成说的或便是李自成?”

微微点头,朱元璋冷冰冰道:

“皆记下来,日后若……”

说到这儿明天子也叹了口气,若是能知晓是谁又能如何?

就如这疑似为大明尽心尽力但仍旧失败的李自成,除了其名字,籍贯家世一概不知,而且就算知道又有何用,此人祖父都还未必出生了呢。

于是最终明天子兴味索然的摆了摆手:

“标儿你说,这贪官污吏只知肥家的庸恶之辈,怎的就不绝?”

这个问题,如果丢给朝廷文官,多半会说天下失教化,等大道推行人人奉公自可天下大同;若是丢给谏官……现在应该没有谏官敢触爹爹的霉头。

那如果让自己来说呢?朱标沉思了一下,缓缓道:

“监察不广,自沆瀣一气;胸无天下,自只知肥家;庸恶官吏未用刑绝,则其自不绝。”

于是朱元璋脸上也终于多了一点笑意。

随后一抬头,看到的是那些对他而言绝可称先人的在安慰于他。

〖赵匡胤:魏文帝曾言,自古至今未有不亡之国,三百年后之事,洪武无须太过介怀。

李世民:国有诤臣,则万疆不削社稷不危宗庙不毁,虚怀开言路,选谏纳国治,八八当为十世效。

刘备:明既复汉,则汉存则明续,后世知洪武已可见明风合汉风而不绝,何伤之有?〗

朱元璋神色微动,缓缓长出了一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